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国 >

第250章

大秦帝国-第250章

小说: 大秦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疾行,蛙鸣联络,开!”话音落点,便见第一团黑影倏忽飘出,在浩浩春风中几乎没有声音!甘茂确实感到惊讶,他不能想象一个全副甲胄全副五件兵器的重装士兵,如何竟能做到开步无声行如疾风?但此刻他已经顾不上揣摩细究,匆匆来到白起身旁:“白起,军食似可减下,少一些累赘。” 
  “回上将军:”白起低声道:“全套重装惯了,少一件反倒容易松垮响动。再者战场万变,不能少了军食。” 
  “去吧,我等你火号!” 
  “嗨!”白起一个挺胸拱手,转身疾步去了。甘茂清楚地看见,白起身影眨眼间便插进了连绵黑影的中段,当真是动若脱兔。 
  白起的一千勇士先沿着山溪流向隐蔽疾行,进入西渡水河道,再贴着河道两岸的山根向东北疾行十多里,便进入了宜阳城与铁山之间的小峡谷,再沿小峡谷东岸的山麓攀登而上,便到了铁山军营背后的北岭。宜阳城在洛水北岸 ,铁山却在宜阳城外东北角,晋鄙的十万大军更在铁山东南的双峦之后,三大营向西形成一个扇形,铁山正在居中位置。白起一千人悄无声息地登上铁山北岭,右手宜阳城、左手晋鄙大营、脚下韩国军营、正对面秦国军营的连绵军灯便遥遥在望,战场大势竟是一目了然。 
  按事先约定,白起所部提前进入北岭大约小半个时辰。白起下令立即检查兵器甲胄,各百夫长齐报无误。白起立即下了第二道命令:“半支细香,小打尖!”就是在半支细香的时间内迅速填补肚子以长劲力。一个多时辰的重装疾行,若能有时间咥下一块干饼夹一块酱牛肉,灌下半袋凉开水,对于这些食量惊人的猛士自然是最惬意的事。所谓小打尖,就是这种临敌接战前的些许垫补,正在饱与不饱之间,猛士们意犹未尽却又精神百倍。 
  刚刚打尖完毕收拾齐整,白起便看见对面十多里之外的山头上两盏硕大的军灯一明一灭,反复三次。这是甘茂中军的信号:子时已到,开始攻击!白起霍然起身,低声命令:“三路摸进,攻入营寨中央,各人立即举火!开!”两手一挥,左右两路便散开队形向山下无声逼近。白起自领的一个百人队,跟着便从中间地带插下,瞄着山根闪亮的韩军大营扑去。 
  铁山军营驻扎着三万骑兵,领兵大将是韩国世族段氏将领段弗成。其所以将骑兵驻扎城外,一则为驰援快捷,二则骑兵适宜野战而不宜改为守城步兵。韩国富铁,兵器历来精良,当年申不害训练的新军虽在抗击魏国中大部牺牲,但六国合纵后补充训练的新军也算得中原精锐之一了。尤其是这支骑兵,被韩国朝野呼为“王师铁骑”,战力远胜韩国步兵。段弗成一心要在抗秦大战中建立军功振兴段氏家族,白日见秦军开来,便立即做好了出战准备。谁知一个时辰后传来韩朋将令:“秦军畏我不敢出战,待我与晋鄙老将军会商之后再行定夺,不得妄动!”段弗成与部将们大大泄气,便各自回营休整歇息等候韩朋将令。及至入夜,还不见韩朋将令,秦军又是毫无动静,铁山骑营便大是松弛了。段弗成与前来请令的部将们索性饮了一通酒,便骂骂咧咧地散去睡大觉了。 
  正在酣梦之中,段弗成突闻杀声震天,一个激灵便从军榻上滚了下来,脚步踉跄地爬起来冲出大帐,却只见大片火把从山顶压来在军营晃动,中军大帐外已经杀成了一片,四面山野竟是一片战马嘶鸣,连大帐的军吏、司马与卫士也一个不见了人影!段弗成一身冷汗,顿时惊醒,反身进帐摘下长剑便冲了出去,却见帐外大纛旗下十多个军吏卫士被三个黑铁塔般的甲士逼得团团乱转。 
  段弗成大喝一声:“丢开缠斗!上马列阵——!” 
  一个司马一边踉跄闪避一边锐声急喊:“战马被秦军放火烧散了!” 
  一听战马被烧散,段弗成急怒攻心,狂奔上平日发令的土丘高台,抓起一对大棰便猛擂战鼓!天下金鼓号令大同小异,“闻鼓而进,鸣金而退”更是相同的。此刻这鼓声,却是韩军的聚将聚兵鼓,要将士闻鼓聚集成阵拼杀,也是段弗成此刻唯一的办法。鼓声大做之际,便闻四面韩军一片呼啸,挣脱秦军缠斗向聚将鼓奔来。正在此时,一片火把如狂飙般从山腰卷来!火把下正是白起亲自率领的威风凛凛的百人锐士队。 
  白起情知一千人无论如何勇猛也不能将三万韩军骑士尽数歼灭,便要尽可能地擒杀大将,尽可能烧散集中在马厩的战马而使大部韩军不能上马作战,尽可能地使韩军陷入全局性混乱。围绕这个目标,白起的军令便简单明确:烧马、杀将、搅乱各寨!分兵攻法也主次分明:一个百人队袭击马厩,一个百人队袭杀大将,其余八个百人队一律以“什”为单元,分做八十个小队同时袭击主要军帐!白起跟随司马错征战有年,对这位最擅长奔袭奇袭的上将军的破袭战法深谙其道,对部属卒伍规定的战法简单易行:偷袭岗哨,四面渗入军营,同时举火,突然发动猛袭!如此一来,韩军凡有将领的大帐与主要兵帐、马厩,几乎在同一时间起火受袭,相互不能为援,便大为混乱。 
  白起亲率的百人队身负擒杀大将的重任,却没有一路寻觅酣杀。潜入铁山军营后,百人队主力一直隐蔽在中军大帐后的嶙峋山石中,白起只派出了一个十人“什”对中军大帐举火袭击,要诱出大帐所有将士,确认主将段弗成而一举击杀!白起打仗极是周密,深恐主将不在大帐而轻易出击,军士最有威力的第一猛攻便做了空耗。及至段弗成奔上土台击鼓聚将,白起确认他便是主将,方才骤然举火全力杀出!此时恰逢四面乱军奔来,脚步隆隆势如潮水,白起大喝一声:“九什挡外!一什断后!”便飞身直取高大鼓架下的段弗成。 
  段弗成也算得韩国一流武士,眼光四面一扫,见一排黑色重甲武士在前,十名铁塔又飞矗在了身后,一个黝黑的影子大鹰般凌空扑来!段弗成不及细思,双手鼓棰流星砸出,接着便长剑在手迎面直刺。谁知对面黑鹰竟是不闪不避,一对大鼓棰砸在铁甲之上竟是直飞夜空。段弗成长剑堪堪伸直,便听一声金铁大响,长剑便脱手飞出,迎面一道雪亮剑光便闪电般“噗!”地透胸而过!段弗成尚未喊出一声“好快!”,便鲜血喷涌倒地身亡。 
  白起锵然落地,一剑割下段弗成头颅,大喝一声:“段弗成首级在此——!”便将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飞掷了出去,连环飞动竟在瞬息之间!四面涌来的韩军尚未与将台前的铁鹰锐士交手,便见一颗人头凌空飞来,火把之下,段弗成的长须白面竟是清晰可辨!便有韩军将领一声嘶喊:“将军战死!杀出山前——!” 
  韩军一片呼啸,又潮水般卷了回去,少部分拦住散马的便上马带头,没有马匹的便跟在马后蜂拥而去。白起一声大喝:“收队!双峦峡谷——!”千人队便迅速回卷,从山后向阻截晋鄙大军的熊耳山双峦峰疾行而来。 
  天亮时分,铁山韩军三万骑兵全部被歼,宜阳城两万没有主将的守城步兵献城投降,韩国上将军韩朋在西渡水河谷被秦军活擒。晋鄙大军在双峦峡谷前遭遇秦军三万步兵的强硬抗击,丢下了两万多具尸体,竟是不能越雷池半步。红日东出,看着遍野尸体,看着宜阳城头黑色的“秦”字大旗,晋鄙咬牙切齿地一劈令旗:“收兵!” 
  飞马赶来的甘茂容光焕发,却没有下令追击。各路兵马聚集到宜阳城下清点,竟然只有六百余名秦军战死,千余人负伤,白起的千人队竟是毫发无损。这种战果是甘茂难以想象的,接连命令清点三遍,方才真正地相信了。兴奋之余,甘茂一面破例的在宜阳城外大宴三军将士,一面飞马上书咸阳,请秦武王驾临宜阳,东进周室!     
二、秦武王隐隐觉得不妙 
  攻克宜阳竟是如此快捷便当,甘茂捷报离大军东出竟只有三日之隔!以致秦武王连咸阳的镇国事宜还没有安排妥当。 
  本来,秦惠王之后的秦国已经非常强盛,留守镇国只是国事不可或缺的名义罢了,很容易处置好。但在秦武王却是一个难题,全部原因,便在他没有王子而只有八个嫡庶兄弟。这些兄弟与他这个长子年龄悬殊很大,最小的嬴稷尚在少年,最大的次子嬴壮已经是二十六岁了。嬴壮与秦武王嬴荡是嫡出同胞,秦惠王正妻惠文后所生,秉性也与秦武王十分相似。可就是因为秦武王年近三十无子,便在兄弟之中生出了许多微妙处。秦武王的强壮勇猛天下皆知,二十多名妻妾嫔妃几乎人人疲惫不堪,偏偏地竟是无一身孕!惠文后曾经到太庙祷告并请红衣大巫师钻龟占卜,那个一头霜雪的大巫师盯着散乱的龟纹看了半日,竟是长吁一声:“天意也,老臣也是难以窥其堂奥矣!”惠文后懵懂不知所以,又想不出办法,只好不断祷告,祈望上天早日赐给自己一个孙儿,使那股悄悄蔓延在咸阳宫廷的躁动早日平息下来。秦武王秉性勇武粗犷,可也对这种微妙的气息有所觉察,这就是他在留守镇国上的思量之处。反复思忖,秦武王邀二弟嬴壮共同拜望了母后,当着惠文后的面,擢升嬴壮为左庶长,领咸阳城防镇国。惠文后看到两个儿子相互帮衬提携,大感欣慰,抹着眼泪笑道:“荡儿放心去吧,娘也为你监国,看着二弟了。”嬴荡一阵大笑,出了后宫便立即召来樗里疾秘商。 
  当初,秦武王一心要挽留才具逼人的张仪,可有嬴华对他的疑虑,又担心张仪盯着父王死因做文章,便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张仪走了。司马错却是他有意放走的,原因只有一个:秦国不缺将才,司马错资望太重,使自己在兵事上放不开手脚。这两人一走,国中老臣便只留下樗里疾孤树参天了。偏是这个文武全才的三代老臣心志淡泊,竟是称病不朝,大有就此撒手的模样。可嬴荡在大事上毕竟明白,只要樗里疾在国,嬴荡便绝不逼迫任事,而只要这个老智囊应急便可,原本也不想让他参与日常国政。樗里疾功勋卓著,资望极高,更有寻常重臣不具备的根基:妻子是秦惠王堂妹雍城公主,有王族外戚的身份。国有变故,如此才能如此权力如此根基的樗里疾便是要害人物了。秦武王也不明白自己如何心血来潮,竟立即召来樗里疾,毕竟国中是平静的,可他总有一种奇特的感觉,竟对这位老臣一口气说了半个时辰! 
  “老臣知道了。”樗里疾竟只有淡淡的一句话,昔日诙谐的自嘲无影无踪。 
  秦武王还想说什么,却终于什么也没说,对着樗里疾深深一躬,径自大步去了。 
  次日,秦武王率领全部大臣嫔妃,在六千王室禁军护卫下浩浩荡荡地东进了。三日之后抵达孟津渡口,甘茂已经率大军移师北上,大军驻扎南岸,亲率众将乘大舟横渡北岸迎来。浏览完甘茂递上的《军功册》,秦武王大是振作,站在轺车上便宣布了三道诏令:擢升白山为咸阳令,立即还都镇守咸阳城防;擢升白起为前军副将代行前军主将职权;其余有功将士尽皆按照《军功册》晋爵加职。诏令一下,三军欢呼,竟是人人振奋。当晚庆功大宴后,秦武王便与甘茂计议斟酌,立派白山率领五万大军从函谷关返回秦国,将大军留驻蓝田大营,白山径回咸阳赴任;留下的五万大军,则由前军副将白起辅助上将军甘茂统辖节制,实际上便是将具体号令权交给了白起。 
  清晨卯时,太阳刚刚爬上宜阳城头,秦武王君臣嫔妃兵万余人乘坐百余条大船渡过孟津,在大河南岸会齐五万大军,列开大阵便向洛阳浩浩压来。 
  颜率的王室仪仗到达孟津渡口的时候,秦国的五万铁骑甲士刚刚渡过大河,绿色的原野上漫卷着黑色的战旗,孟津渡口樯桅如林,黑帆蔽日。南岸原野上,秦军铁骑在交相呼应的牛角号声中列成了三个巨大的方阵。中央方阵前的一辆铁轮战车上,矗立着一面三丈六尺高的“秦”字大纛旗,掌旗者正是殿前铁塔猛士乌获。大纛旗下,秦武王乘一辆特制的大型青铜战车,一身青铜甲胄,外披黑色绣金斗篷,头戴长矛形王盔,手扶车前横栏而立,傲慢冷酷地凝视着洛阳方向,竟恍若一尊金装天神!王车右手便是另一个大力士孟贲,虽是徒步一柄青铜大斧,却与车上秦武王几乎一般高,俨然一座黑色云车矗立!王车左手却是淹没在迎风飞舞的旗林中的甘茂等大队朝臣与一大群嫔妃。王车之后紧跟着一个千骑小方阵,阵前一面战旗大书一个“白”字,旗下便是那个年轻的新任前军大将白起。 
  秦武王扬起腕上黑色马鞭高声问:“上将军,距洛阳路程几多?” 
  甘茂在马上高声答道:“八十里,铁骑大军半日可到。” 
  秦武王扬鞭大笑:“旬日之间,通三川下周室,死无恨也!” 
  “王驾起行——” 甘茂高声下令,秦武王的大型战车在左右两座铁塔猛士的护卫下便辚辚隆隆地启动了。王车仪仗之后,白起令旗左右一摆:“方阵推进!起——”便闻身后战车上的三十六面战鼓隆隆轰鸣,大河草滩上刀矛齐举,战马沓沓,大军的骑兵方阵跟在秦武王的车驾仪仗之后,竟如万仞绝壁般齐刷刷压过刚刚泛绿的草地。 
  突然,一队红色车骑从官道上迎面开来,音乐号角之声隐约可闻。 
  “上将军,这也算是天子王师?” 秦武王惊讶地打量着。 
  甘茂早已看见:“启禀我王:臣料来者乃天子犒赏使节!” 
  “犒赏?哼!”秦武王一阵蔑视的冷笑:“本王倒要看看,一个末路天子还能摆出甚谱犒赏我这个诸侯?”手中马鞭一挥:“大军列阵!” 
  战鼓号角交错中,白起挥动令旗,五万清一色的骑兵大军在王车两侧展开,骑士们举矛立刀,整齐肃然得犹如训练有素的战阵仪仗。 
  红色车骑驶到距秦军大阵一箭之遥,便缓缓驻车。与秦军黝黑闪亮的军阵相比,这支车骑显得寒酸极了,衣甲旗帜破旧黯淡,连青铜轺车前那面“周”字大旗的旗枪枪缨都残缺不全了,骑队士卒更是老少参差萎靡不振,与威猛强盛的秦军对阵,竟形成一种荒诞怪异的对比!秦武王大瞪着双眼一阵端详,竟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此刻,老颜率从一辆华贵陈旧的青铜轺车上被侍女扶下,步态艰难地走了过来,身后两名红衣侍女捧着大铜盘碎步紧随。终于,颜率走到了这辆比寻常战车高出半人的战车前,不卑不亢地一拱手:“秦王入天子王畿,本太师犒赏三军来迟,尚请鉴谅。” 苍老的声音不无悲凉,却也没有一丝惊慌。 
  “来者自来,何敢劳天子犒赏?”虽是邦交辞令,秦武王却说得冰冷生硬。 
  颜率却毫无觉察一般再度拱手做礼:“周王特派老臣乘王车、捧王酒犒赏大军。周秦一源,同出西土,理当迎秦王入洛阳王城一游。” 
  秦武王冷笑:“一游?本王若想灭周长住,又当如何?” 
  颜率不紧不慢:“周室衰败,名存实亡,不堪任何大国一击,况乎秦国铁骑?然则,周室无财无地无大军,纵然灭之,非但不增国力,反徒招天下非议。谚云:灭周无功。诚所谓也。” 
  秦武王突然一阵大笑:“老太师明智!本王也没想灭周,只想看看洛阳气象而已。” 
  颜率顿时宽慰:“秦王英明!请秦王下车,接受天子赐酒。” 
  突然之间,秦武王又是傲慢矜持地冷笑:“周王是王,本王也是王,何须下车?” 
  颜率面色涨红,据《礼》辩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