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应聘 >

第13章

应聘-第13章

小说: 应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大宽想起上午吕梁跟他简单地交谈之后,就把他带到公司。算是正式录用了,而且即刻上班。后来郑大宽才知道,原来在这里上班的一个小伙子跳槽走了,他必须马上顶位,算是碰巧了。    
    其实所谓的公司,就是一间办公室,而且是一间非常窄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面共有四张办公桌,并且四张办公桌靠墙一溜排开,就像学校的课桌一样,朝着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当然就是门。    
    老板吕梁的办公桌在最里面,摆传真机和各种文件资料的桌子在最外面,跟在传真机后面的是那个女孩,而郑大宽就夹在老板和女孩的中间。给郑大宽的感觉,上班的时候就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一样,至少大家这样排排坐的方式一样。当然,这里并没有什么老师讲课,有的只是电话声。打出去的电话声和打进来的电话声。    
    郑大宽这才发现,公司虽然不大,电话倒不少,一共两部,如果把那台传真机算上,正好一个人一部。当时,老板刚刚把郑大宽安顿,还没有来得及布置工作,就接到一个电话,于是赶紧忙着去码头,布置工作的事情就交给那位女孩。就是头先在大屏幕前面向郑大宽他们展示招聘信息的那个女孩。    
    女孩很认真,先是做了自我介绍,说她姓付,叫付雅卿,并且正正规规地双手呈给郑大宽一张名片,弄的郑大宽也只好像日本人一样双手正儿八经地接过来,只是郑大宽现在还没有名片,否则一定会按照对等的原则,回敬一张。    
    虽然没有办法回敬,但是口头上还是对等的。郑大宽马上就自我介绍:姓郑,郑大宽。    
    女孩笑笑,不知道是表示友好的笑,还是觉得她明知道郑大宽的尊姓大名了,他还要这样介绍,所以好笑。    
    女孩然后就将公司的情况向郑大宽做了介绍。后来郑大宽才知道,这就算是上岗培训了。于是郑大宽还感悟,难怪深圳发达,连三个人的屁大公司都这么正规。并且,不要看公司小,深圳黄页上还有她的一席之地,拨打114,查“深圳诚达信船务代理公司”,居然还能查到她的电话号码。    
    第二天早上,郑大宽上班,一路想着老板娘昨天说的话,觉得今天还是应该跟老板谈谈工资的事。不是计较,但是至少应该知道。如果不知道,那么至少在娄丽琴面前不好交代,或者说不方便让娄丽琴决定,决定她到底是不是应该放弃现在在松岗的这份工作。    
    郑大宽上班的公司不远,就在宝安北路,或者说就在人才大市场的边上。在人才大市场边上的一个仓库一样的楼上。    
    郑大宽到达的时候,老板和付雅卿都还没到。郑大宽这才记起,付雅卿昨天就跟他说了,九点上班,现在才八点半呢。    
    见时间还早,郑大宽买了一张报纸,边看边等。    
    这是郑大宽来深圳第一次真正看报纸。前几天虽然也买报纸,并且也天天看报纸,但那时候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人才招聘信息上,对其他的内容不能说是视而不见,至少是没有认真看。或者说表面上是看了,但是心里没有看。既然心里没有看,那跟没看也差不多。今天不一样了,今天郑大宽是真正意义上的看报纸。先看导读,知道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事,然后从主页开始,一页一页的翻过去,仿佛是做扫描,或者是做快速的检索,即便发现有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只是浏览一下,并不认真看,要等到全部扫描完之后,再决定是不是回过头认真看。这样扫描了一会儿,还没有认真看呢,郑大宽就发现深圳的报纸与内地的报纸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是篇幅。郑大宽发现深圳的报纸篇幅比内地大,而且大许多。郑大宽以前曾经听人说过,说美国的报纸篇幅很大,每天都像是一本书。美国的报纸每天是不是像一本书郑大宽还不知道,但是他已经知道深圳的报纸确实像一本书,而且如果折成三十二开本,可能是一本厚厚的书,像牛津大词典。其次,他发现深圳的报纸广告和证券方面的内容丰富,或者说涉及到经济方面的内容特别的丰富,一看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约确实是内容丰富的缘故,郑大宽刚刚把内容大致浏览完,还没有来得及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认真阅读,老板已经来了。    
    “郑生,早。”老板说。边说边开门。    
    “您早。”郑大宽说。    
    郑大宽发现,深圳人特别讲究效率,就是打招呼,也是能省就省。郑先生就简称“郑生”,早上好就简称为“早”,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别人听了不会误会,就像现在美国人见面就简单的一个“哈儿”一样。郑大宽突然发现,深圳是不是像美国?    
    “工作上的事情付小姐跟你介绍了吧?”老板边收拾办公桌上的东西边问。    
    “大致介绍了,”郑大宽说,“但是我好像还不是很清楚。”    
    “哪方面不清楚?”老板问。    
    郑大宽本来想说工资的,但是话到嘴边,却改变了,改变成具体让他做什么事情还不是很清楚。    
    老板笑笑,说:“别急,你现在主要是熟悉情况,可以先注意听我们是怎么接电话的,也可以帮着付小姐制单。一开始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审单上。你外语好,一定要审仔细,一个字母都不能错。特别是涉及到货主需要打包贷款的,错一个字信用证就没有办法贴现,所以,一定要认真审。等审单熟练了,我估计你业务上也就差不多了解了。噢对了,你有住的地方吗?”


第四章互相学习吧(2)

    郑大宽愣了一下,发愣的原因是不知道他现在居住的十元店算不算住的地方。    
    吕梁见他不说话,大约就想到他没地方住了。说:“要是实在没地方住,就可以先在办公室里将就着两天,然后再租个地方。不用太远了。对了,那边八卦岭就有十元店,离这很近的。”    
    “我有,”郑大宽说,“有地方住。”    
    既然老板推荐他住十元店,就说明十元店也算是“地方”。    
    “不远吧?”吕梁又问。    
    “不远,”郑大宽说,“不远。”    
    “不远就好。”吕梁说,“我们公司太小了,不好解决住房的。但是每月可以补助三百块钱,自己租房子。”    
    郑大宽觉得这是一个问清楚工资的好机会,不能放弃。但是,正在这时候,付雅卿进来了。    
    “早晨。”付雅卿说。付雅卿的“早晨”两个字实际上是说成了“轴衬”,并且拖的很长,中间还带拐弯,像音乐当中的滑音,加上她丰富的表情和故意诡秘的眼神,把室内空气激活了,竟然一下子让整个房间立刻弥漫着一种喜悦的气氛。    
    这种气氛好是好,但是,在这种气氛下,郑大宽是没有办法张口问老板工资的。    
    “早。”郑大宽说。郑大宽入乡随俗,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省着说,并且脸上的表情与空气气氛基本吻合。    
    老板吕梁则更加节省,节省到一个字都没有说,只是做了一个打招呼的表情。    
    “今天我去海关报单,”老板说,“付小姐接电话,制单,另外把这几天的单全部交给郑先生审一遍,专业术语不明白的问一下付小姐。”    
    说完,吕梁还把一本专业双解词典和一本缩写词典递给郑大宽,然后提醒付雅卿给郑大宽配一把办公室的钥匙,夹上包走了。    
    老板刚走,付小姐马上跟郑大宽做了一个鬼脸,变戏法一样取出早点,然后从双温饮水机当中接水。先接一半热水,然后再接一半冷水。    
    “你吃了吗?”付小姐问。    
    付小姐在问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非常热情,或者说是非常灿烂,灿烂到有点奔放的程度。说实话,这种表情让郑大宽觉得非常舒服,是那种自己被漂亮活泼的女孩子讨好时候的舒服。这种表情郑大宽在家乡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见过,到了大学之后虽然见过类似的,但是还不完全一样,主要是没有眼前付小姐这么活,是那种带有燃烧动感的活,这种活有一种磁性,仿佛能吸引异性渴望与之接近,但是又不敢太接近,怕伤着她,因为她是那么的娇贵。对,娇贵。郑大宽在大学的时候见到的那些女生没有这么娇贵。对,女生。大学里面的是女生,而眼前这个付小姐是女孩。女生和女孩是有区别的,至于区别在什么地方,郑大宽闹不明白。或者说暂时还没有闹明白。    
    郑大宽的心情好起来。他不敢肯定付雅卿在这个时候问他吃了没有,到底纯粹是一种问候,还是如果他说没有吃,那么他就可以和她分享这份早点。不知怎么,郑大宽明明是吃过了,这时候却突然有一种想跟付雅卿分享早点的欲望。好在欲望仅仅是欲望,人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每一个欲望。    
    “吃过了,”郑大宽说,“谢谢。”    
    说完之后,就开始欣赏付雅卿的吃相。    
    付雅卿吃的很开心,一边吃还一边摇头晃脑,像是在听音乐,或者有心灵感应,知道郑大宽这时候一定在背后欣赏她,为了不让郑大宽失望,而故意做这样的动作。    
    “郑大哥,你的外语好棒噢!”付雅卿说。    
    郑大宽大约是欣赏的太投入了,或者是从来就没有听见人这么称呼过他,所以,竟然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仍然呆呆地看着她,直到付雅卿转过身来,把一张笑眯了的脸对着他。    
    这是一张郑大宽从未见过的脸。说不上漂亮,但是十分的动人,主要是脸不大,但是鼻子眼睛张的蛮开,现在一笑眯了,本来均匀分开的眼睛眉毛和嘴巴效仿二战进入尾声时的德军,全部向鼻子靠拢,并且眼睛缩成了一条缝,眉毛由原来的向上挑变成向下弯,宛如正月初四下半夜的月牙,再加上由于嘴巴的突起而使下巴上的肉向上收缩,使付雅卿活脱脱变成了一个正在学着大人做鬼脸的调皮的小女孩。    
    郑大宽心里立刻愉快起来,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有了工作而愉快,还是因为看了这张动人的脸而愉快。    
    郑大宽马上将这张脸跟他以前所熟悉的脸做了对比。比如跟娄丽琴对比,娄丽琴是那种大方而有害羞的脸,显然跟付雅卿这张脸不一样。比如跟老板娘对比,老板娘是一张忧郁同时又不屈服的脸,跟付雅卿这张脸更不相同。比如跟自己的母亲相比,母亲的脸是慈祥而又有点麻木,与付雅卿这张脸几乎可以形成对比。比如跟大学里那些女同学相比,大学里那些女同学的脸是自卑而又故作清高,与付雅卿也不一样。还比如跟这些天招聘单位的那些小姐,招聘单位那些小姐是礼貌而又让你没法接近的脸,与付雅卿这张脸的反差也比较明显。最后,郑大宽还拿这张脸跟自己上中学的时候化学老师相比,因为化学老师曾经是郑大宽的梦中情人,并且是真正的梦中情人,郑大宽的第一次梦遗就是梦见自己跟化学老师零距离。现在,跟眼前这个叫付雅卿的女孩比较,才知道化学老师的脸是严肃而又较真的脸,并不可爱。    
    “怎么,不愿意收我这个学生呀?”付雅卿说。说着,马上就换了一副表情,一副说不清是受了委屈还是故意撒娇的表情。    
    “哪里,”郑大宽说,“其实我的英语也说不上好,恐怕做不了你的老师。”    
    “反正比我好。”付雅卿说。    
    “好好好,”郑大宽说,“互相学习吧。”    
    付雅卿又恢复了刚才的眯笑。


第四章都上第一线

                                                 18    
    撼天雷科技发展公司肯定是深刻领会了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终结要素,所以真正做到了求贤若渴。昨天没有接到娄丽琴的电话,今天又没有见到娄丽琴来报导,下午马上就往十元店打了一个电话。    
    这个电话是老板娘接的。老板娘接到后,第一个反应是没有这个人。    
    “娄小姐?”老板娘问,“哪个娄小姐?”    
    “娄丽琴小姐。”对方说。    
    “娄丽琴?”    
    “娄丽琴。”    
    “没有,”老板娘说,“没有这个人。”    
    对方愣了一下,说:“不会呀,昨天晚上我还打电话问过呢。”    
    “昨天晚上?”    
    “昨天晚上,”对方非常肯定地说,“是个男的接的,他说他转告娄小姐的。”    
    “噢,对了,对了。”老板娘终于反应过来。    
    “她出去了。”老板娘说。    
    老板娘处理这样的电话有经验,不用教,就知道说“出去了”,而不是说“她已经找到工作了”。    
    “麻烦您转告她一下好吗?”对方说。    
    “好,你说。”    
    于是,对方把昨天晚上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郑大宽今天要跟老板谈工资的事情又落空了。吕梁早上匆匆忙忙出去之后,再没有回来。郑大宽虽然心里面惦记着娄丽琴,也惦记着自己的工资,但是对待老板交代的事情还是不敢怠慢。认认真真地看着那些单据。他发现这些英文单据比他在学校学的科技英语简单多了,词汇并不丰富,而且绝大多数是常用词汇。句型更不复杂,科技文献当中那种找不到谓语的情况一上午基本上没有碰到。于是,郑大宽突然觉得自己吃亏了,同样是大学本科毕业,学工科的课程不仅量大,而且难学,并且就是在英语和高等数学这些公共基础课上,也比他们学外贸的学的深,但是毕业出来之后,不但工作难找,而且即使找到工作之后,工作比他们累,挣的钱也不比他们多。这不是吃亏了吗?    
    大约是想到吃亏了的缘故,在下午的阅读当中,郑大宽渐渐地由学习的态度变成审视的态度。或者说是存心挑毛病的态度。别说,还真的从中间挑出了一些毛病。比如把两个字母打重复了的毛病。这种毛病如果在科技英语当中,当然就算不上什么毛病,因为别人一看就是打错了,反正知道是那个意思就行。但是,在外贸英语当中,这就是个大毛病,甚至是致命的毛病,因为如果这分文件是信用证,就因为错了一个字母,对方完全有理由因单证不符而拒付。即便是老客户,不一定会拒付,那么按照惯例对方也要重新审单,重新走一遍程序,缓付是必然的。关于这一点,上午吕梁已经说了,而且郑大宽在阅读这些说明时也已经看到了,所以,下午郑大宽在审视的时候发下这些问题后,蛮兴奋,当即在出错的地方用笔做了记号。    
    晚上下班回来,老板娘告诉他,下午又有找娄丽琴的电话。郑大宽问什么电话。老板娘说是通知她上班的电话。    
    “我看还是去这家公司,”老板娘说,“比工厂好。”    
    郑大宽没有立即说话,或者说没有立即说好还是不好,他在想,想着娄丽琴怎么还没有来电话。    
    郑大宽没有说话,老板娘好像还有话说,但是比较犹豫,仿佛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说说还是不说。    
    郑大宽发了一会儿愣,意识到老板娘有话要说,就专心地看这老板娘,等着她说。    
    老板娘还是没有说,而是把手上的一份报纸递给郑大宽。    
    老板娘在递给郑大宽报纸的时候,眼睛里面好像还有点抱歉,仿佛是她做了什么对不起郑大宽的事情。    
    郑大宽疑惑地接过报纸。这是一份跟《参考消息》差不多大小的报纸。深圳的报纸多,除了《深圳特区报》外,还有《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另外还有《深圳法制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