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第34章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34章

小说: 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营长,鬼子,鬼子又上来了。”小臭虫看着阵地外说道。
    “咱们还有多少人?”于清祥大口大口喘息着。
    “不知道,好像,好像没多少人了。”
    “哦。”于清祥“哦”了一声:“小臭虫,帮个忙,拿个手榴弹给我。”
    小臭虫吃力的把一枚手榴弹放到了于清祥身边,然后把弹弦挂到了营长的手指上:“营长,我要走了啊。”
    于清祥点了点头:“小臭虫,一路走好啊。”
    小臭虫笑了,孩子一般的脸上,露出了最纯洁无邪的笑容,可是,他又忽然哭了:“营长,我真的要走了啊!”
    “去吧,小臭虫,记得今天是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今天就是咱们的祭日。”于清祥看了小臭虫一眼:“别怕死,别给咱们305团丢脸。”
    小臭虫“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第三次说出:“营长,我走了,你保重!”
    说着,他拖着断腿,滚出了阵地。他的手里,死死的握着手榴弹的弹弦。
    小臭虫连自己究竟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那时候自己还是个小叫花子,在路上病的都快死了。后来被营长看到了,营长可怜自己,就把自己带到了身边。
    那天,营长用那啥美国的药水,帮自己身上杀死了很多臭虫、跳蚤,后来就干脆叫自己“小臭虫”了。
    营长总是告诉自己和全营官兵:“生,是中**人,死,是中**魂!”
    啥叫军魂,小臭虫不懂,小臭虫就懂得一个道理,做人,要知恩图报。是营长救了自己,现在,该把这条命还给营长了。。。。。。。。。。
    。。。。。。。。。
    几个日本士兵小心翼翼的围了过来,他们看到一个中**人从阵地上一路滚了下来。
    他们发现这名中国士兵还没有死,正在眨巴着眼睛看着他们,而且,还居然是个孩子。
    小臭虫是第一次那近距离的看到活的日本兵,和自己长的也没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就要带着枪炮来到中国呢?
    小臭虫不懂,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了一声:“嘿!”
    日本兵傻了,这个娃娃中国兵在做什么?
    “八噶!”忽然,一个日本兵大声狂吼起来。
    阵阵青烟,从这个娃娃中国兵的怀里冒出。。。。。。。。。。
    看着日本兵惊慌失措的样子,小臭虫开心地笑了。。。。。。。。。。。。。
    小臭虫,原名不详,305团于清祥营通讯兵,1937年12月10日,阵亡于南京保卫战。年龄大概为15至16岁。
    这是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众多中国士兵中的一个。也许他唯一和别人不同的,就是在阵亡之后,他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
    这些人,大抵只能归于“抗战无名英雄”一列。
    但中华民族,正是靠着这些有名的,或者无名的英雄,在那用自己的忠诚和生命保卫着。
    他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死,是中**魂!
    小臭虫和他的同伴们没有白死!
    小林成秋把自己手里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了对华严寺的攻击之中,他完全没有提防到来自于姜家营一线的威胁。
    在那里,同样投入了大量的日军攻击,小林成秋坚信姜家营方向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威胁。
    但是他错了,在姜家营一线指挥战斗的,是高飞!
    那个总是能在战场上创造奇迹,并且再清楚不过,张灵甫为什么把自己安排在姜家营,又始终让自己在战斗初期按兵不动原因的高飞!
    张灵甫知道在日军对305团正面防线久攻不下的情况下,一定会绕到华严寺一线进攻攻击,华严寺势必是整个305团防御阵地上最吃紧的一个部位。
    但张灵甫并不担心,他知道还有一个高飞和他的6连在!
    那些穿着日军军服的“前田步兵大队”的官兵出现在了小林成秋指挥部门前,并忽然拿出轻重火力猛然扫射之后,小林成秋整个人都懵了!
    这是哪里来的中**队?整条防线都在日军的强力压力之下苦苦支撑,这些中国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我叫高飞!”
    看着面前这个双手死死握着指挥刀,带着一脸难以置信表情的日本军官,高飞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高飞?高飞!
    那个“中国死神”高飞!
    “八噶!”小林成秋暴怒的吼道。
    “他在骂你。”穿着日军少尉服的谢依冷冷地翻译道。
    “这个不用翻译,我懂。”高飞冷冷的笑了一下。然后仔细打量了一下小林成秋:“你说,你会怎么个死法?”
    “八噶!”小林成秋再度吼了一声,然后双手高举指挥刀,恶狠狠的朝高飞扑了过来。
    困兽之斗!小林成秋发誓自己要死的像个军人,这样的耻辱,自己绝对无法再继续容忍下去了!
    全面处于优势的一个帝国步兵大队,竟然不可思议的被敌人打到了指挥部前,自己除了一死,再也没有任何选择了!
第八十六章 正面抗战
    “八噶!”
    小林成秋双手举着指挥刀,恶狠狠的朝着高飞扑了过去。wWw;
    弟兄们都没有动,每一个人都知道,高飞要亲手杀死这个人,为所有死去的弟兄报仇!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就是高飞的战场信念!
    高飞握着上了刺刀的中正式,一动不动。等小林成秋疯狂的冲到了面前,忽然大吼一声:
    “杀!”
    刺刀迅捷无比的刺了出去,一刀正中小林成秋腹部!
    小林成秋惨呼一声,指挥刀落地,双手捂着腹部,连退几步。
    高飞冷冷地看着这个日本军官:
    “这一刀,是给钱盼福的!”
    他的眼睛里写满了冷漠和仇恨,让小林成秋看了,莫名的从心底里升出一股寒意。
    高飞一步步走了上去,然后刺刀在怒吼中递出,狠狠地扎在了小林成秋的腿上:“这一刀,是给瞿可可的!”
    “这一刀,是给宋营长的!”高飞一刀又一刀的落下,刺刀下的小林成秋,开始还在惨呼,渐渐的,声音没有了。。。。。。。。。。
    所有的人都没有见过如此的高飞!他一刀一刀的扎下,似乎心中憋了那么长时间的愤怒,终于在这一刻得到宣泄!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别人看不到的那一面,在时机和条件成熟之后,便会得到体现,比如现在的高飞!
    小林成秋被扎得根本分辨不出原来的样子,高飞忽然收住了刺刀,大步走到一挺重机枪前,语气依旧是那样的冷静:
    “进攻!”
    进攻!
    重机枪响了起来,“突突”的声音之中,高飞的眼神是那样的冷静和冷酷!
    弟兄们呐喊着冲了上去,在日军的后背!而高飞亲自操持的重机枪,如同死神一般在日军的后方疯狂喧嚣!
    充当弹药手的锁柱,这一时刻甚至有些害怕。飞哥这是怎么了?
    高飞知道自己这是为什么。
    当知道了于维和小雨死在日军阵地前的那一刻,高飞愤怒、伤心。老黑不应该允许他们留在阵地,于维和小雨不敢如此盲目的冲出阵地,但这一切都不是造成他们死去的主要原因!
    罪魁祸首只有一个:日本人!
    于维和小雨的死,不过是高飞心中蕴藏已久的愤怒的一个导火索而已。。。。。。。。。
    华严寺的日军被击溃了,以一种让日军最蒙受耻辱的方式击溃了!
    当高飞和他的弟兄们走进华严寺的时候,面前出现的一切让他们哽咽无语。
    守卫在华严寺的305团2营的弟兄们,几乎全军阵亡,在阵地上,幸存下来的,仅仅是11名重伤员。
    这是怎样的一场战斗!
    全营阵亡498人,负伤,11人!
    营长于清祥斜斜的靠在阵地上,身旁,放着一枚手榴弹,他的手指,死死的扣在弹弦上。
    “高飞。。。。。。。”当看清楚冲上阵地的是高飞后,原来想拉响手榴弹的于清祥长长松了口气,如释重负,手也一下松开了弹弦。
    “长官!”高飞快步走了过去:“来人。。。。。。。。。”
    “不用了,不用了。”于清祥知道高飞想做什么,他阻止了高飞:“不用叫人来救我了,我。。。。。。。我不成了。。。。。。。。。。”
    高飞哽咽,他看的出于清祥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
    “弟兄们都走了,留下我一个人,也没有什么意思,是不。。。。。。。。”于清祥笑了一下:“我拜托你一件事,把我。。。。。。。。。把我埋在这里。。。。。。。。。”
    高飞默默的点了点头。
    生,和弟兄们在一起;死,也要和弟兄们在一起!
    “从军那么多年,终于痛痛快快打了一仗了!”于清祥的眼中没有一丝一毫对死亡的畏惧:“死得其所,死得其所。。。。。。。。。”
    忽然,他拉开嗓子,大吼一声:
    “我于清祥死得其所,对得起国家了!”
    于清祥,山东东平人。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第五期,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51师第305团副团长、2营营长。
    南京保卫战爆发后,率部死守华严寺,全营509人,阵亡498人,重伤11人。于清祥营长,亦于此役阵亡!
    血染的华严寺,血染的中**魂!
    烈士的血,把这里染的通红;中**人的英魂,在南京上空飘荡!
    305团,这支由一代抗战名将张灵甫率领的铁军,在他们团长的带领下,英勇奋战,永不退缩!
    抗战,永远都要在正面!
    “有人说,敌我实力相差太悬殊,正面抗战,不是明智的选择。”看着弟兄们在那掩埋着阵亡将士的遗体,高飞平静地对谢依说道:
    “可是,当敌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如果连正面抗战的勇气都没有,这个国家还会有什么希望?我们从上海打到了南京,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将士牺牲,尸体堵塞了道路,同样堵住了日军前进的道路!我们保卫上海,保卫江阴,保卫南京,我们在正面层层阻截着日军的前进,这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抗战到底的勇气!”
    “当敌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如果连正面抗战的勇气都没有,这个国家还会有什么希望?”谢依喃喃地重复了一遍高飞的这句话:“连长,弟兄们打的都很苦了,伤亡非常巨大,我看南京的沦陷只是迟早的事情,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高飞抿着嘴唇,沉默了一会过后说道:
    “委座做的最错的,就是任命唐生智为南京保卫战总司令,可惜我们没有任何发言权。南京会丢,但南京的战斗不会结束。准备收拢败兵!我们虽然只有1个连的力量,但不是什么事情都无法做。”
    “连长。。。。。。。。”谢依迟疑了下:“你还是想找到26师吗?”
    高飞点了点头:
    “1个连,虽然能够做许多事情,但力量,终究是太小了,只有找到26师,才能够更好的打击日军!”
    谢依长长出了口气。
    高飞心中在那里想的,也许一开始就已经有了一副完整的蓝图!
第八十七章 激战南京!
    12月10日,日军炮轰光华门。wWW。
    中国守军259旅、261旅奋起抵抗。中央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中将,调炮兵团立即入城,设阵地于明故宫。259旅旅长易安华奉命驻守中华门右翼阵地,战前,他把妻子和孩子都送回了江西老家,临别赠言只有一句:
    “等着领我的阵亡抚恤金吧!”
    10日下午3时,在中**队顽强防守面前,无计可施的日军,竟然和中**队一样,组织起了敢死队。
    随后,日军敢死队推进到光华门护城河一线。
    晚8时许,敌军又由城外冲到光华门外城的城门洞内。但是城门坚固,冲入城门洞内的也只有一个军曹率领的十余人。
    团长谢承瑞当晚亲率战士背了许多桶汽油放到城墙箭楼处,半夜把汽油桶的口松开,丢在城内洞口,尔后立即投下火种,护城河边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10余名敌兵大多烧伤。
    次日拂晓,谢承瑞率领一排战士,突然把城门打开,十几挺机关枪一齐向先入城墙的敌军射去,敌多数立遭击毙。其中一名未死,当即用担架把他抬到富贵山。
    中华门外,雨花台。
    中华门外长约六七华里的山冈雨花台被日本人称为“波状的丘陵地带”。这里地形复杂,铁丝网、堑壕、火力点和碉堡星罗棋布,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天然要塞。
    守卫雨花台的是国民革命军第88师。这个师只有两个旅,262旅少将旅长朱赤奉命守右翼阵地,264旅高致嵩部守左翼。两位少将旅长都黄埔三期的步科生,又都是沪淞抗战后升任的旅长,他们密切协同,深得师长孙元良的器重。
    从红土山到雨花台的三十多里长的两条战壕刚刚挖好,日军先是飞机编队轰炸,接着大炮齐鸣,工事被炸得一塌糊涂。阵地上的官兵冒着枪弹炮火,向冲锋的敌人还击。
    攻击雨花台和中华门的是日军精锐第6师团。矮矮胖胖的五十六岁的师团长谷寿夫,参加过日俄战争和欧洲战争。
    成千上万发炮弹在雨花台阵地上爆炸。据日军在战后提供的资料说,12月10日和11日两天,他们向雨花台发动了三十次突袭。
    守在左翼山头的528团与日军冲杀肉搏,昼夜血战。人称“矮脚虎”’的二营长林弥坚端着刺刀,与日军搏斗了两天两夜。他带伤参战,两眼杀出了血,刺倒了几十个敌军。
    10日夜晚7点,浑身是血的林弥坚永远倒下了。
    524团的团长韩宪元率领士兵在右翼阵地上阻击日军,热血洒满了山冈。尸体遍野,杀声动地。11日夜里,天地一片漆黑,炮火中,他和营长符仪廷被炮弹击中了。
    烈士鲜血,染满大地!
    12日,是雨花台血雨和泪雨纷飞的日子。
    清晨,日军几十架飞机和几十门重炮联合轰击了两个多小时,阵地上的勇士大都成了不朽的鬼雄。
    温厚沉静的高旅长和质朴博学的朱旅长都在这天上午英勇献身!这两位忠勇的将领没有身外之物,各人遗下一妻两子,还都留下了两千多册线装书。
    敌人的炮兵阵地推进到了雨花台。
    在轰隆隆的炮声中,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向中华门城墙蜂拥冲锋。退入城门的88师和守城的51师官兵拼力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阻击。
    在城楼上指挥的团长邱维达发现两辆日军的坦克车掩护步兵开上了秦淮河上的军桥。
    他叫炮兵直接瞄准,炮弹呼啸着飞去,坦克带着烈火摇摇晃晃地踉跄了几下,一左一右都掉下了秦淮河。失去了掩护的步兵纷纷败退。
    这时,城门哗啦啦地打开了,冲出来的二三百名精壮守军,吼叫着像旋风般地向溃退的日军追击!
    雨花台还是为日军所突破!
    由于守卫雨花台正面的第88师遭敌突破,305团的侧翼顿时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之下。
    占领雨花台的日军居高临下,利用有利的地势向华严寺的第305团疯狂俯射。
    遭到来自背后的猝然打击,张灵甫在敌人的两面夹攻之下,渐感吃力,但是他依然坚守在阵地前沿,率部力战不退。
    王耀武获悉305团伤亡惨重,下令张灵甫将部队收缩到南京城西南角的赛虹桥,与周志道的151旅会合。远在城东另一侧的第3营被日军隔在光华门外,刘光宇率第3营经过华西门、洪武门、太平门等,环城跑了七十余华里才到达横卧秦淮河的赛虹桥。
    负伤多日的张灵甫,在连日的激战中几乎不眠不休,失血、伤痛加上极度的疲劳,与总部会合时,他面色苍白,力渐不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