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 >

第809章

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第8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剩下的两个军又分兵两路。

    张力辉率领集团军主力六十军攻击淮北,司徒非率领七十七军进攻濉溪,日军在淮北只有一千六百人,在濉溪只有八百人。

    奔袭宿县的又分两路,黄伯韬率领五十五军进攻符离,王国斌率领五十九军奔袭宿县。宿县是津浦线重镇,是徐州的南大门,日军在这里驻有三千兵力,杜聿明为了慎重起见,将集团军的重炮旅交给了王国斌,要求他一举攻克宿县。

    “电告邱清泉,惊雷”

    徐祖贻正想提醒庄继华,北路陈赓的部队实力比较弱,恐怕难以实行兵逼运河的任务,可没想到庄继华又冒出个邱清泉,邱清泉不是在新郑吗?

    “我早就命令第一机械化军悄悄移动到民权,在新郑的坦克只有训练场上的那几辆是真的,其余都是木头作的。”庄继华见徐祖贻和蔡廷锴的疑惑,便淡淡的解释道:“第一机械化集团军划归陈G指挥,负责扫清菏泽地区的日军。”

    说完之后,庄继华再度下令:“电告关麟征,匕首”

    宿迁以东,一处小树林掩映着几间草屋,参谋急急忙忙推门而入,关麟征拿着电报腾身而起,紧缩的浓眉舒展开来,头也不抬的大声下令:“命令张耀明,立刻对宿迁发动进攻;命令李宗昉立刻对泗县展开进攻**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关麟征接到命令后,随即将新编12军从沂蒙山区抽调回来,将四十七军从盐城调到泗洪。这几年他与日军在宿迁一带数次交手,他一直没有投入主力,双方胜败各半。宿迁是日军侵掠苏北的桥头堡,日军在这里驻有重兵,总兵力达五千人,其中四千在宿迁,一千三百人在泗县。

    铁流滚滚,刀枪林立,军旗招展;天空中,战机轰鸣,高志航统帅的江北战区空军部队,总共有五百架各种作战飞机,为这次徐州作战提供空中掩护。

    六十万大军,一千三百辆坦克,上万门各种火炮,五百架各种作战飞机。中国,从来没有如此强大的武力。两千年来,抗战六年来,从来没有,如此强大的钢铁集团,出现在中国的领土上。

    “进攻进攻”坐在坦克指挥车上的邱清泉面无表情的冲着参谋长大吼着:“坦克兵的命运就是进攻不停的进攻别管什么步兵共匪的兵有没有都没关系”

    邱清泉心中对庄继华极其不满,原因是将他的机械化部队配属给步兵,而且居然是GCD的部队,即便是一期大哥陈G也不行,坦克战的原则是,步兵配属给坦克,坦克才是战争的主角,鲁西平坦的原野是他邱清泉,是他的坦克表演的舞台

    邱清泉越过陈G部队主力,随即将部队分成三路,第一路是主力,由他亲自率领直扑菏泽;第二路由邹震岳少将率领指向定陶,配合陈G部队攻击定陶;第三路由蒋纬国上校率领,绕道成武,迂回攻击巨野;三路大军在鲁西平原上,纵横驰骋,履带碾碎了所有抵抗。

    庄继华终于亮剑,也平息了南京北平的电报战,也同时震动了南京北平。

    作战室内,参谋们穿梭不停,将各地传来的情况汇总到参谋长板垣征四郎那里,副参谋长后宫淳将情况一一标注在地图上,越来越清晰的表明了中国军队此次进攻的规模,西尾寿造脸色惨白,板垣征四郎默然无语,手上的动作越发沉重。

    没有人开口,参谋们小心翼翼的放缓动作,汇报的声音尽可能平静。

    支那将军太狡猾了,黄河南岸的几十万大军居然只是诱饵,佯兵,将华北派遣军主力吸引在黄河北岸,他的主力却在徐州亮剑。

    徐州,这个古战场,这个黄淮平原的交通枢纽,华东地区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就是支那将军的目标

    今天有事,回来晚了,更新也就晚了点。请大家原谅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五节 突击(八)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五节 突击(八)

    “好在十八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旅团已经北上,司令官,命令鹰森必须在两天内赶到蚌埠,他拖延的时间实在太久了。”板垣征四郎既安慰又着急。

    两天以前,十八师团师团长鹰森孝率领十八师团和11混成旅团北上增援蚌埠,可就在他们渡江不久,就有大批支那飞机赶到,对津浦线展开狂轰滥炸,津浦线七处被炸断,铁路守备队报告,即便连夜赶工,至少也需要一周时间才能通车。

    除了支那空军外,支那特工部队已经穿插到津浦路上,铁道巡逻队在张公岭以北遇到袭击,一列铁甲列车被摧毁,五十多皇军士兵阵亡,长达七百米的铁轨和枕木被烧毁,鹰森孝不得不率部徒步赶往蚌埠。

    “电告冈村宁次,他对支那将军行动的判断是正确的,19师团和46师团就按照他的提议部署,另外,立刻从黄河北岸抽调至少三个师团,增援徐州。此外,从第一军中,抽调至少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从驻蒙军中抽调两个师团,立刻车运济南”

    南京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八月的天气正是最热的时候,板垣征四郎却感到背心凉飕飕的,山西驻军第一军下辖4个师团(26师团,32师团,62师团,69师团),四个独立混成旅团(第三,第四,第八,第七混成旅团)。

    可山西同样是支那军兵力众多的地区,晋绥军,八路军,中央军,总兵力接近四十万。与前世不同的是,此刻第一军的范围不但包括山西,还包括绥远,前世绥远属于驻蒙军守御,现在由于驻蒙军挺进到蒙古,绥远划归山西第一军守御。

    第一军兵力看上去不少,可防御范围时分宽大,远远超过十一军,面对的中国军队有第二战区、第八战区和GC军。

    从山西抽调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看上去不多,实际对第一军的影响是致命的,第一军的机动兵力被抽调一空,再也无法主动出击。

    “司令官,”板垣征四郎,西尾寿造摇头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他看了板垣征四郎一眼,板垣闭上嘴,西尾寿造又接着命令:“命令松井石根,在最短时间内,将胶东皇军集中到济南,华北派遣军立刻征召在乡军人入伍,通报关东军司令官,电报大本营,华东局势巨变,支那军以六十万军队进攻徐州,徐州很可能失守,为了制服支那军对山东的进攻,必须再向中国派遣军增兵十个师团,以制服支那军的反抗。”

    板垣倒吸口凉气,他立刻明白西尾寿造那系列命令背后的原因,西尾寿造已经看到徐州有失守的可能。,支那将军动用了如此庞大的兵力,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徐州上。这一番调动不是为保卫徐州,而是为徐州失守后保卫济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松井石根必须调集山东的全部兵力,华北派遣军也必须尽最大可能增援山东。

    胶东抽空了,山西削弱了,苏蒙战场也削弱了,西尾寿造已经不顾一切了。板垣征四郎这才发现当初他们是多么愚蠢,老朋友石原莞尔是多有先见之明。

    放弃江南,全军撤回华北,放弃山西,后撤到绥远西北和察哈尔,利用这里的群山阻击尾随而来的支那军。这一系列主动后撤,将增加皇军兵力厚度,在最大程度上削弱支那军的数量优势,增加皇军的质量优势,以质量击破支那军的数量。

    现在支那军的所有目的都展现了,支那将军开始向徐州发动进攻后,江南战区的支那军攻势明显减弱。为了攻克徐州,支那军动员了江南江北的百万大军,进行掩护、阻击。

    战争已经转变了,日本再也无法掌握主动权了,西尾寿造板垣征四郎现在再也无法否认。

    “电告蚌埠多贺哲四郎少将,他必须死守蚌埠,必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西尾寿造的语气十分严厉。守在蚌埠的独立混成第七旅团旅团长多贺哲四郎少将,一般这种独立混成旅团兵力只有五千多,不过第七旅团不一样,他的辖区太大,总兵力达到七千人。

    不过,现在蚌埠只有四千人,而包围蚌埠的有十四万支那军,增援蚌埠的援军才过滁州,而在明光还有一个军的支那军在进攻,板垣几乎可以肯定,蚌埠将在两三天内失守。

    西尾寿造作出了他最大努力,剩下的就只能靠冈村宁次了,靠皇军士兵的英勇了。南京的天空热气腾腾,空气中却有股紧张。那些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的汪伪政府的官员们都在公共场所消失,街上的警察伪军态度又变得和蔼了许多,敏感的南京市民很快发现其中奥秘,从短波收音机中传来的消息在街面上悄悄传递。

    让西尾寿造失望的消息传回来了,首先东京大本营严厉训斥,刚刚给派遣军提供了十二个师团的援兵,恢复了玉碎的四个师团,重建了被打残的三个师团,大本营等于从紧张的兵员中向支那派遣军提供了二十六万人,现在战役刚刚开始即就求援,“…。,该司令官是不是有畏敌怯战之意,帝国武士当在任何状况下,不畏任何困难之意志…。。。”语气之严厉,前所未见。

    西尾寿造没有被这严厉的言辞吓倒,相反他对电报的潜台词感到忧心忡忡,这封电报的潜台词很简单,没有援兵,你们必须取胜。西尾寿造从来没有如此憎恶东京那帮官僚,那帮自以为是的家伙。

    这一棒的打击还没过去,第二个打击又到了,淮南秋山敏夫来电请求战术指导,没等西尾寿造作出反应,蚌埠的多贺的电报也到了,电报很短,“职部已战至一兵一卒,军旗已毁,大日本帝国武运长久天皇陛下万岁”

    “命令秋山敏夫放弃淮南,南下合肥,命令藤田进,接应秋山敏夫,而后全军回撤芜湖”

    西尾寿造将多贺的电报在手心里揉成一团。

    “报告,总参谋长石原大将有封私人电报给司令官和参谋长。”

    西尾寿造有些意外,板垣连忙接过来念道:“江南战区为佯攻,可大胆调兵北上,勿须担心江南安危”

    板垣越念声音越低,俩人的目光对视,都明白石原莞尔的意思,石原莞尔这是在建议他们放弃江南,把兵力一步一步撤到华北,虽然东京大本营不同意放弃江南,但被打出去,总没什么吧。

    可石原莞尔在发这封电报时还不知道蚌埠已经失守,北上的道路已经被切断了,部队已经无法北上,除非通过海路。

    可海路行吗?海军会出动那么多军舰,在没有大本营同意的情况下将江南二十多万部队运到华北?西尾寿造和板垣征四郎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想到以后江南三十多万部队将被隔绝在主战场之外,西尾寿造心中就阵阵刺痛,战争进行了六年,六年完成了一个轮回。六年以前,三十多万皇军武士,从上海一路追杀支那军,一直攻克首都南京;五年前,三十多万皇军武士,可以南北对进,横扫华东,打得支那军丢盔卸甲。可六年过去了,三十万皇军却只能勉强守住江南。

    板垣征四郎已经感觉到西尾寿造的悲观,不过,说实话,他也乐观不起来。作为中国派遣军参谋长,他很清楚徐州地区皇军的实力,两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不过五万人,对着支那军绝对优势兵力,还有空军、火力优势,更重要的是,无论十七师团还是六十师团,更不消说独立混成第十旅团,他们的战斗力都无法与在鄂北损失的精锐师团相提并论。

    事实也很快证明了,西尾寿造和板垣征四郎的判断,很快,宿县失守的消息传来,固镇和平救国军反正,西进的四十七军攻克泗县,随后兵不血刃夺占灵璧,与第一集团军会合,中国军队迅速扫清淮河以北敌军。

    随后蓝运东以新编第三军和四十七军为右翼,直扑睢宁,五十九军和五十五军则取道宿县和灵璧之间北上,从西南迂回徐州。

    五十集团军进攻的淮北遇上点小麻烦,淮北日军收缩迅速,得到中国军队出动的消息,淮北守备队的冈部中佐立即放弃濉溪和城外的所有据点,将兵力集中在淮北。

    冈部是个很有战斗经验的中年军官,要不是在第二次津浦路会战中腿部负伤,他也不会转到地方守备队,这个一瘸一拐的中佐在战略上很有一套,中国军队占领河南后,他立刻在淮北大兴土木,将整个淮北防御划分成两块,城北的相山和城内。

    城内的防御分成两部分,城墙和核心区域;兵力配置为,相山上有六百人,负责防御城墙的是一个大队的日军和两千救国反共军,冈部知道这些伪军不能信任,但他也没其他办法了,只能将伪军司令扣在指挥部,所有伪军配属给日军,由日军指挥官负责指挥,凡是作战不力,临阵退缩的,一律就地处决。

    这个配置将伪军逼上了战斗一线,暂时弥补了兵力不足的困境,不过这一切都还不足以给张力辉带来困难,真正给张力辉造成麻烦的是,相山的六百人。

    呼唤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五节 突击(九)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五节 突击(九)

    守住相山便能守住淮北,冈部将他仅有的几门七五山炮和九二步兵炮拖上了相山的简陋坑道,在这里建立起炮兵阵地,派自己的副手武藤亲自镇守。

    张力辉冲到城外后,没有重视相山,他只派了一营部队攻击相山,主力则从三面冲击。张力辉清楚日军没有援军,也就毫无顾忌的将自己的全部军队投入进攻,三个师从三个方向,一股作气冲进城内,一路打到冈部的核心阵地前。

    就在这时,相山上的武藤开炮了,冈部一直在忍,张力辉出现在城外,他没有开火;张力辉突破城墙,他也没有开火;当张力辉开始向核心阵地突击时,他下令开火了。

    核心阵地是由一连串坚固的暗堡和堑壕构成,淮北盛产煤和水泥,冈部充分利用了这大特产,水泥负责浇铸暗堡火力点,矿工挖坑道和堑壕将这些暗堡和火力点连通起来,整个核心阵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堡垒。

    当炮弹在攻击的人群中爆炸时,张力辉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他立刻将进攻相山的部队增加到一个团,调动军105重炮压制山上的炮火。

    尽管六十军将士奋勇突击,可首次进攻还是在冈部的坚固防线面前败下阵来,张力辉气急,重新调整部署,调一零一师全力攻击相山,一零二和一零三师则专心攻击核心阵地。

    这次中国军队集中炮火,一零二一零三师各派出一个团,从东西两个方向向里打。炮火足足准备了二十分钟,整个日军阵地被烟雾和火光笼罩,就像失去光明的黑夜;炮火过后,整个日军阵地一遍狼藉,被炸断的堑壕和暗堡,残肢断臂四下横飞。

    炮击过后,中国军队开始进攻,这时,相山上的日军炮兵又开始,炮弹准确的落在进攻的中国士兵人群中,六十军炮兵团随即开炮压制,可日军炮弹依旧准确的落在进攻的士兵中。

    两个团的中国士兵冒着相山日军的炮火展开攻击,日军火力点全面复活,冲击的中国士兵损失惨重。进攻再次失败,一零二师和一零三师各损失了六百人。

    张力辉清醒过来,他开始仔细审视这座城市。整个城市的大部分已经落在他手中,就剩下这块核心阵地。他把俘虏的伪军军官叫来询问,伪军军官为难的告诉他,冈部在构筑核心阵地核心阵地时没有让他们参与,从设计到施工,全部是日军亲自掌控。

    听到这些,张力辉心里明白了,他遇上新课题了。以往作战,全部是野外,日军构筑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