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 >

第639章

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改变委员长的决定,能当今党内改变这个决定的只有一个人,庄文革,所以他选择了一个危险最小的方案支持,然后把文革推出来,让他来改变这个决定。”

    说着又看看周围,见其他人还是挺远,然后才继续说道:“其次,是报复陈立夫一下,最后还拉近了与庄文革的关系,这不是一箭三雕是什么。”

    林蔚说完后,看着恍然大悟的陈布雷,心里微微叹息,陈布雷为人方正,不结党不受贿,生活简单朴素,才华横溢,妙笔如花,可要论政治斗争经验,十个陈布雷也赶不上一个杨永泰。

    接下来陈布雷一句话,更让他哭笑不得。

    “唉,挽回这个局面也好,真要打下去,结果会怎样还很难说。”

    林蔚轻轻摇头,这个书呆子,刚才那些人谁不知道打下去结果很难说,何应钦陈诚白崇禧说了一大通军事,目的就是告诉蒋介石,可以打,但要慎重,陈立夫不过是想挽回西安事变中的丢分,另外,恐怕也是对庄继华插手西南党务的不满,想夺回西南党务的主导权。

    想到这里,林蔚不由又想起庄继华,这庄继华也让他看不懂,蒋介石夺了他的兵权和物资处置权,可他就这样算了,似乎没有丝毫不满,要知道这么多兵工厂可是他个人家产建起来的,如今无条件给了蒋介石,现在搞贵州开发之余,又跑到川东督造什么坦克工厂和火箭炮工厂,这两个工厂有这么重要吗?非要他亲自去督造。

    自从去年与苏俄达成协议后,庄继华便一反不亲自管进度的做法,严格监督这两个厂的进度,还不顾洪君器的抱怨,死活坚持将新出厂的两百辆卡车交给胡宗南,并请胡宗南派兵保护,从新疆边界车运到四川,两百辆汽车不够,还强硬的从西南各地抽出三百辆,还幸亏迪兰铁路已经修到甘肃境内,否则不知道还要调多少卡车才能满足需要。

    或许是苏俄也急着要飞机技术,苏俄这次提供设备非常快,大部分设备已经到了,苏俄技术人员也很尽心,设备一到便开始安装调试,并不是象以前那样,非要要设备等到齐后才开始安装。

    不过,对庄继华接替陈立夫主持谈判,林蔚倒是赞成,至少杨永泰有句话没说错,只有庄继华在与GCD的谈判中没吃亏,不过他拿不准的是,对这个明显被当枪使的差事,他会不会接受,林蔚知道,如果庄继华要拒绝,蒋介石还是拿他没办法。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六节 救亡(三)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六节 救亡(三)

    庄继华是在达县接到电报的。苏俄援建的T34坦克工厂和火箭炮工厂都建在这里,为了抢在德国进攻苏俄前把设备抢运到四川,排除各方面干扰,动用了五百辆汽车,这个决定让宫绣画都感到不可思议,不可接受,因为需要汽车的地方非常多,滇缅公路,五战区,九战区,后勤部,物资局,可以说到处都需要,洪君器气得跑到贵阳大骂,说他只能用马车骡子车往前线送弹药,可他还是不理会,毅然决然用在这上面。

    对这两个工厂的关注程度,庄继华也超过以往任何一家工厂,要求进度每周报告,他本人几乎每月到工地一次,检查工程进度。有任何问题都争取在第一时间解决。

    庄继华在督查别人,苏俄人也在催促他,要求尽快将B17和P51野马战斗机交给他们,但庄继华却坚持要等工厂安装调试完成才给。

    为此他对几乎是开玩笑的告诉崔可夫:“经过诺门坎战役,米内下台,近卫上台,新任日本外相松冈洋佑也到莫斯科去了,不就是去签订个类似苏德中立条约那样的条约吗,贵国何必这样着急,应该着急的是我们。”

    诺门坎战斗之后,日本要求签订三国同盟,南下南洋的呼声更高了,陆军终于发动倒阁,近卫文麿重新上台,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派松冈洋佑到欧洲,于今年二月与德国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随后命令松冈到莫斯科,与苏俄谈判,争取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看着庄继华无辜的脸,崔可夫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段时间他已经受够了庄继华的无赖和挑剔,他感觉自己不是苏俄军事顾问团的团长,而是兵工厂督办,任何问题都被庄继华捅到他跟前,更以B17和野马相威胁,而国内给他的指示却是,无论如何也要拿到B17。作为军人,他深知这场交易中,苏俄是占了大便宜的,B17的重要性远远超过T34和火箭炮。

    “崔可夫将军,”接到电报前,庄继华正又一次耍无赖:“我们的运输力量不足,贵国能不能提供帮助,以便设备能尽快抵达,以便安装调试。”

    “现在的问题是铁路,半年来,铁路已经进入甘肃,快到玉门了,要知道这还是在冬天,冬天,知道吗!”崔可夫大吼道,在西北冬天施工的难度远超其他时节,这个速度已经是惊人的了。

    “我知道,铁路建设已经很快了,可是,现在是设备跟不上,我们的工程师。贵国的工程师都在等待设备,这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对我们的抗战极为不利。”庄继华苦着一张脸说。

    “那怎么办?只有一条增加汽车,你应该增调更多的汽车,你看,从酒泉到这里,足足有近万公里,你就五百辆汽车,这肯定不够。”崔可夫气得满脸通红:“当初我们就建议,将工厂建在西北,哪怕是西安,也比这里强!比这里快!”

    当初在为工厂选址时,苏俄专家和资源委员会的专家确实提出过在西安建厂,可这个提议被庄继华和西南开发队的专家否决了,理由很简单,西安不安全,而且陕西没有进行社会改革,其他方面的投入将非常大。

    “现在已经选了这,还抱怨什么,赶快想办法吧。”庄继华似乎忘记了,正是他否决了建在陕西的提议,一个劲的催促崔可夫。

    “我没办法!”崔可夫终于暴躁起来,差点就跳起来:“这是贵国运输的问题,我能有什么办法?你说!”

    激动之下,崔可夫用上了非敬语的“你”而不是“您”,这在苏俄的人际交往中是非常不礼貌的。

    “我们没有那么多汽车,”庄继华双手一摊,样子十分无赖。

    “我也没有!”崔可夫攥紧拳头,恨不得一拳打烂面前这张脸。这张无赖的脸。

    “不,不,将军,您有,”庄继华十分真诚:“贵国有数万辆汽车,援助我们五百辆,完全没问题。”

    宫绣画尽力憋住笑,粉脸涨得通红,庄继华耍了半天无赖,原来就为要五百辆汽车,这国民**军上将的脸都被他丢尽了。

    “你,你,”崔可夫现在已经气不起来了,他指着庄继华半天才咬牙切齿的蹦出几个字:“你这个无赖!”

    可末了,崔可夫还不得不让步,双方讨价还价后,崔可夫同意向国内提出援助中国一百辆汽车,并配备汽车驾驶员,这个结果让宫绣画目瞪口呆。

    回去的路上,庄继华得意洋洋,似乎打了个大胜仗般高兴,可半路上,一辆摩托车带来了蒋介石的命令。这道命令让他的兴奋一扫而空。

    “你那位校长是要逼你表态。”宫绣画看完电报,平静而冷淡的说道。

    “表态?我的态早就表过了,现在也不会改。”庄继华有些烦躁,电报上指示简单的告诉他,由他接任国共谈判中政府方首席谈判代表,即刻赴黄山官邸领受任务。可庄继华却感到阵阵寒意,冷彻骨髓。

    “要出事,”庄继华喃喃的说,去年那股突如其来的宣传战中的感觉又降临心头:“肯定是出事了,校长要对GCD动手?”

    宫绣画疑惑的望着他,很不自信的说:“不会吧。现在可是统一抗战时期,这个时候发动内战,…,他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或许吧,去年连续发生冲突,国军又接连失败,肯定是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校长。”庄继华忧心忡忡,皖南,蒋介石真把刀锋对准了皖南。可要是真决定了动手,让他去接任这个谈判代表做什么?那么也就是说还没决定,如果这样,自己就有可能救下他们,如果是这样,那救还是不救?怎么救,才能让两党都满意?

    “主任,伤那脑筋做什么?”伍子牛在前排大大咧咧的说:“到了那儿,不就知道了,能行就答应,与他们谈谈,不行,那就拒绝,省得伤神。”

    庄继华恼怒的瞪着他,可伍子牛根本不回头,留给他一个后脑勺,让他无可奈何,这伍子牛自从到他身边后,就自动当个影子,根本不愿动脑,他吩咐怎么作,就怎么作,从不问原因。

    庄继华细想片刻,伍子牛说的也不错,现在啥情况也不知道,等到黄山官邸再说,他现在也毫无头绪,不知该从何着手。

    连夜从达县往重庆赶,到了重庆已经是夜色苍苍。庄继华没有直接去黄山官邸,而是先到张静江家里。张静江没想到庄继华这个时候来,有点意外,等庄继华说明来意后,张静江忍不住摇头。

    “文革,你不能把所有事情揽到你身上,这样下去对你很不利。”张静江的目光中有股痛,他得到消息就知道庄继华肯定不会推辞:“这次的事情,我建议你不要管,老蒋是下了决心的,在黄桥吃了那么大亏,他能甘心?除非GCD作出重大让步,可他们会吗?你要插足这事,到时候两面不讨好,两边都在猜忌你。”

    庄继华楞了下,有些不解的看着张静江,显然张静江知道更多的情况,张静江看看,叹口气:“杨畅卿下午来过。”

    随后便把蒋介石针对新四军的军事行动向他作了介绍,最后说:“文革,蒋介石这人我知道,一旦下定决心,没人能劝回来,你还记得在云桥遇见我们那事吗,总理都没把他拉回来,更何况近几年,他权威日重,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可他最后还是回去了,”庄继华默默看着门外黝黑的天空,淡淡的说:“剪不断,理还乱,唉,尽人事,听天命吧。”

    “文革,我也不赞同管这事,”宫绣画这时也插话:“GCD不会让步的,老蒋要拿不回黄桥颜面,也绝不会收手,这是一盘死局,你解不开的。”

    “如果解不开,内战就可能重新爆发,那时占便宜的就是日本人,受损失的就是我们中国人,我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庄继华脸色阴沉,他不知道他能不能成功,十几年前,两党破裂,他绝望出洋,今天同样的危险再度降临,可他也比十几年前更有力了。

    “文革,你不会是要让李宗昉停止东进,停在大别山吧?”张静江皱眉问道。

    “当然不是,苏鲁战区缺少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部队,四十七军正好填补这个空缺,”庄继华微微摇头:“况且,四十七军在这个位置,既可以北上山东,也可以南下江南,等于为将来埋下一支奇兵。”

    张静江和宫绣画都看出来,庄继华对他整训出来的川军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既然让四十七军继续东进,那么文章就做在东进之后,可苏北只是一个战场,皖南呢?皖南何解?

    “文革,你究竟打算怎么办?”张静江用很是疑惑的眼神看着他。

    “这个代表,我接了。”庄继华没有回头,看着远处黑漆漆的南方,那正是红岩村方向,再向前,越过长江,就是黄山,十三年前没办到的事,这次我一定要阻止惨剧的发生。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六节 救亡(四)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六节 救亡(四)

    张静江和宫绣画交换个眼神。不约而同的叹口气,这个庄继华也同样是个下定决心就不回头的人,张静江想了想丢下句:“别蛮干。”便不再管庄继华,推着轮椅向后屋而去。

    张静江走后,庄继华没有动,依旧静静的站在那,宫绣画则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他,良久,庄继华才轻声说:“我们走吧。”

    刘殷淑没想到庄继华会在这个时候回来,惊喜之余便忙碌起来,又是倒茶,又是准备做饭,庄继华告诉她别忙,他们在路上已经吃过了,不过倒想洗个澡,刘殷淑又连忙叫人烧水,庄继华起身去看看丫丫和沫沫,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了,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沫沫抱着个狗熊,两条小短腿不老实的伸在在被子外面。

    看着孩子们红润的脸腮。感到刘殷淑进屋了,他抬头看了刘殷淑一眼,在嘴边竖起一根手指,刘殷淑嫣然一笑,放轻脚步过来,俩人并排靠在一起,默默的看着沉睡中的孩子。

    一家人这样温馨待在一起的时间太短,庄继华轻轻吻了下刘殷淑的鬓角,在她耳边低声道:“辛苦你了。”

    刘殷淑心头一暖,娇躯斜斜的靠在他怀里,这些年,俩人聚少离多,刘殷淑一直默默承担着家庭的重任,上面两个老的,下面两个小的,都照顾无微不至。与宫绣画的关系,让庄继华面对刘殷淑时总感到深深的内疚。

    “你父亲那边没什么麻烦吧?”回到俩人的卧室,庄继华轻声问,刘老庄主迁到重庆后,每日无所事事,脾气有些暴躁,他脱离政治圈子已经很久,对政治已经没多少兴趣,只是这样无所事事,让他很不习惯。

    “没什么的,”刘殷淑靠在他的肩头,手指在他胸膛轻轻滑动。庄继华感受到妻子的邀请信号,可他暂时没动,而是继续问:

    “得给他找点事作,还有你那二哥,重庆规矩严,他要在外惹出事来,大义灭亲这样老套的故事,总不能让我来演吧,孔二小姐前车之鉴不远。”

    说起二哥刘虎,刘殷淑翻身就爬起来,刘虎是个桀骜不驯的人物,在广东就常惹事,可重庆不是刘塘镇那种小地方,达官贵人云集,高官贵胄到处都是,刘虎想要耍横,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我也很担心他,每次见面都提醒他,二哥一向脾气不好,嫂子也管不住他,还好。父亲还能压住他,”刘殷淑的目光也露出担心:“要不,把他招到军队中吧,有军纪管着他,他就不能惹事了。”

    庄继华闻言忍不住捏捏她的鼻子:“你呀,军纪虽然有用,不过他年龄太大,加入军队不适合,而且,如果违反军纪,受到的处罚更加严厉,他的事再想想吧。”说到这里他沉凝片刻才又说:“你父亲,我觉得让他投资建个厂吧,生产军需用品,这样既能给他找点事作,也能为抗战做点事情。”

    “好,就这样,明天我去给他说。”刘殷淑高兴的送上个吻,庄继华翻身把她压在身下。

    一夜*娱,其中香艳自不待言,第二天丫丫和沫沫发现爸爸回来了,高兴得跳起来,立刻把他缠住,他不得不花费些精力将两个小家伙安抚下来,待赶到黄山官邸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一到便被领去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早就在等他了。

    “校长,您真打算对新四军采取军事行动?”庄继华见面就问。

    蒋介石点点头,严厉的盯着他:“我知道你不会赞成。但新四军不服从命令,不但不打日军,反而攻击国军,海安、东台失守,这种奇耻大辱,岂能容忍!”

    庄继华的神色也同样严肃:“校长,学生一向主张国共合作,两党摩擦虽有,可远没到完全破裂的地步,完全可以通过谈判解决,这是其一;其二,目前国内的政治气候,民众希望全民族团结抗战,反对内战,如果我们坚持采取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