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林肯传 >

第38章

林肯传-第38章

小说: 林肯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高地前往国会东门廊,观看总统就职大典。
    总统和夫人乘坐马车穿过宾夕法尼亚大街,先在参议院签了一些议案,然后来到露天草地,走上东门廊的平台。萨
蒙。蔡斯作为首席大法官主持了就职仪式。宣誓、吻《圣经》,这些林肯都熟知了,4 年前他做过一次,所不同的是那
时没有那么热烈的欢呼声,而且那时他面临的是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现在呢?战争即将结束,因此,当他开始就职演
讲时,首先即说:“在我现在第二次来到这里宣誓就任总统的时候,我没有必要讲得像第一次那样长。”“四年前我就
任总统时,人人忧心忡忡,全部思想都集中在一场迫在眉睫的内战上。人人都害怕这场内战,人人都设法避免这场内战。
当我在这里作就职演说时,竭力想不经过战争来拯救联邦,叛乱分子却在城里力图不经过战争来毁灭联邦——力图通过
谈判使联邦解体、人心涣散。双方都想避免战争。但其中的一方宁愿开战也不愿让国家生存下去,而另一方则宁愿应战
也不愿让国家灭亡。于是战争就爆发了。”
    林肯接着谈到奴隶问题:“我国人口的八分之一是黑人奴隶,但他们并不是遍布整个联邦,而是集中于联邦的南部。
这些奴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和重大的利益。大家都知道,这种利益不知怎么地成了这次战争的根源。反叛者的目的是要
加强、永保和扩大这一利益,为此他们不惜以战争割裂联邦;而政府则只要求有权制止其地域的扩大。”
    没有一点不实之处,林肯如实地讲着,观众静穆地听着。
    “双方都没有料到战争竟会达到目前这样大的规模,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双方也都没有期望冲突的根源会随着冲突
的停止而消除,或甚至在冲突本身停止之前就会消除。双方都寻求比较容易地获胜,胜利的效果不那么重要和惊人。双
方都念同一本《圣经》,向同一个上帝祈祷,每一方都祈求上帝帮助自己反对另一方。甚至有人竟敢公然祈请公正的上
帝帮助他们从别人脸上流的汗水中榨取面包,这看来有些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我们还是不要议论别人,免得被人家
议论。双方的祈祷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任何一方的祈祷都没有充分满足。”
    “上帝有他自己的意旨。‘由于种种罪过,世界受难了!因为这些罪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让那引来罪过的人去受
罪吧。’如果我们假定美国奴隶制是天意必须发生的那些罪过之一,但它的存在已超过了上帝规定的期限,现在上帝要
把它去除了;又假定上帝给北部和南部双方带来这场可怕的战争,作为对那些犯下这个罪过的人应得的惩罚,那么,我
们能从中看出这种做法和信仰上帝者总是赋予永在的上帝的那些神的属性有何偏离吗?我们天真地希望,热诚地祈求,
这场战争的浩劫能迅速过去。但是如果上帝的意旨是要让战争继续下去,直到奴隶们用二百五十年来的无偿劳动所积累
起来的一切财富都化为灰烬,直到用鞭打抽出的每一滴血都要用刀砍流出的另一滴血来偿还,那么三千年前古人说过的
一句话,我们也还必须重说一遍:”上帝的裁判完全是正确和公正的。‘“
    “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一切人都抱宽容态度,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一位作家写道,林肯讲
到这里,”阴云密布的天空裂开一条缝,阳光忽然穿过这条缝照射下来,照在总统身上。“)让我们继续努力完成我们
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包扎起国家的创伤,关怀那些担负起战争重担的人,关怀他们的遗孀和孤儿——凡是可以在我们
中间,在同所有国家的关系方面带来和保持公正持久的和平的一切事情,我们都要去做。”
    林肯的讲话到此结束,随即响起雷鸣般的喝彩声与掌声。
    “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一切人都抱宽容态度”,这无疑是一个最宽广的胸怀里滚动的耀眼的珍珠。这篇演说一
发表,立即好评如潮,它被称为是本世纪最崇高的政府文件。林肯的朋友卡尔。舒尔兹说:“那真像一首神圣的诗。??
美国从来没有一个总统在心中深藏着这一类字句。”
    宽容、前进,林肯的心怀就像一条滚滚向前的河水,对所碰到的阻碍总是一冲而过,阻碍要么退让一边,要么随之
而前,当阻碍已经退让一边时,他绝不会紧抓住它不放,因为那样他就会停下来,只有浩荡的激流才会义无反顾,一往
无前;而那些遇到阻碍就停步不前的肯定只是一泓浅溪。
    十总统需要休息★总统太累了林肯如河流一般直向大海,当他快看到大海时,已经逐渐与海的深广相接近了。越接
近大海,他越需要平静,他也越来越平静。
    总统需要平静,他太累了,需要休息。为林肯作传的桑德堡写道:“在不到 7周的时间里,林肯指导通过了宪法第
十三条修正案这项微妙的工作,悉心制定了汉普顿罗兹会谈的策略;经历了由于未能使路易斯安那州获得承认而引起的
风波①;经常同格兰特和谢尔曼保持联系,关注海军事务和军队的征召新兵事宜②;尽心处理了纷至沓来的有关军法审
判、任意捕人、人身保护法和赦免等问题;挑选任命了两名内阁新阁员③;写好了他的第二任就职演说,作了第二次就
职宣誓;批准了数百份求职申请。”
    事情的繁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必须命令部队狠狠打击敌人以求取得持久和平,而同时对人民不断滋长的报复
心理必须尽量设法平息。还有,当他宽恕敌人的时候,孤儿寡妇的声音也同时鸣响在他的耳朵里。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那些痛苦的人们纷纷前来白宫,向他们的总统诉说,总统总是设法予以减轻。那些来访的
人们留下一点痛苦然后再索取点什么而去,这使总统为痛苦所包围,他感到那些人都在向他伸手索取他们所需要的他的
一部分精力,他感到疲倦,身心两方面的疲倦。
    ★至前线“休假”
    当谢尔曼的大军开进北卡罗莱纳时,约翰斯顿一直在寻找机会做一个“参与者”,不停地小心翼翼地试探着。终于
在 3月 19 日,谢尔曼左翼的一支先头部队开到本顿维尔,那是首府罗利附近的一个小城,约翰斯顿迫不及待地发动攻
击,但毫无用处。因为他所击打的只是一个庞然大物(又有 3万人与他会师)在空中飘动的一撮头发,庞然大物接着一
跨步就将腿迈了过来,他只得退开。
    谢尔曼在叛乱各州的横冲直撞以及邦联兵力的严重不足,使得戴维斯不得不考虑武装黑人奴隶,尽管两年前他曾就
北部武装黑人而痛斥那是“罪人史上最可恶的手段”。3 月 13 日,这项计划通过了。
    这一行动引发了林肯的快乐,而很长时间他都差不多是与之绝缘了。3 月 17 日,林肯在华盛顿对第 140印第安纳
团讲话:“关于这场重要的战争,几乎已没有哪个方面,或哪类问题,我不曾在我讲的话或写出的文章中,完全讲明我
个人的看法。但也有一个问题例外,那就是,我们的,有时有人称之为一时失足的兄弟们”,这话引起了一阵大笑,
“最近忽然想到要利用黑人替他们打仗这件事。我还从来没有就这个题目写过文章或发表过演说,因① 2月,众议院否
决了关于承认一年以前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的州政府是合法政府的议案;参议院就类似问题投票同意搁置”到明天“,
而这个”明天“只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没有来临。
    ② 1月间,林肯下令征兵 30 万。
    ③林肯任命 H。 麦卡洛克接替费森登为财政部长;J。哈伦接替厄谢尔为内政部长。
    为那是他们的事,与我完全无关。??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那些被他们编在军队中的黑人会不会真为他们
战斗。这个我不知道,所以也无法决走“,士兵们又笑了,”??从这里我们可以完全看到,敌人的各种资源已经露底
了。“林肯说到这里,听到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南部已是黔驴技穷,格兰特表示将趁此紧紧将他们攥在掌心,因而时刻注视着李的动向,这个时候,他最害怕的莫
过于“一觉醒来,听说李已经走掉,除了哨兵线之外,什么都不见了。”
    李的确想走掉,他劝告戴维斯放弃里士满,但戴维斯坚决不听,他宁可拼个鱼死网破,也不愿屈辱地投降。
    格兰特围困敌人取得了满意效果,“我们每牺牲 3人,他们就得死 5个”,格兰特说。
    谢尔曼的大军在戈尔兹博罗停下来休整,格兰特派一支军队前往会师。一切都令人满意,格兰特遂于 20 日邀林肯
和夫人一道访问前线。林肯一方面欲趁此离开首府的繁忙休息一阵子,另外,战争的结束已是指日可待,林肯也有些事
情与格兰特相商,遂于 23 日下午离开华盛顿。总统夫妇及其幼子塔德一行前往。他们的大儿子罗伯特。托德已 22 岁,
此时正在格兰特参谋部做一名上尉,因为“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以前能够了解一些战争的事情”。总统夫人为她的儿子要
上前线颇为担心,神情紧张,林肯却以有那么多的母亲送走了她们的儿子来劝解,不过最后他还是写信给格兰特希望不
要让罗伯特下连队当兵,当然也不用授他什么官职。
    他们一行乘坐“河上女皇”号经过一天多的航行于 24 日晚 9时停靠在西蒂波因特码头,格兰特立刻赶来迎接。他
告知总统,李最近很可能进攻联邦军阵线,以求与约翰斯顿会师。
    林肯很快看到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在第二天凌晨,李突然攻占了斯特德曼堡。林肯想亲临战斗前线,为格兰特
所阻止。战斗打的时间不很长,到上午 10 时许,叛军被赶了回去。之后林肯前往激战处,那里尽是乱躺着的尸体、痛
哼着的伤员,他还看到了俘虏,他们全都衣衫破烂。
    林肯为所见所触动,长久沉默不语,战场也不是休息之处。李感到里士满是守不住了,他告诉戴维斯他只能尽力在
彼得斯堡多坚持几天。格兰特趁李新败而将大军向西推进,这使得李的右翼受到威胁。与此同时,谢里登在对谢南多亚
河谷进行严重破坏后,于 3月 26 日绕过李军而至哈里森斯兰丁,3 天后他受命开赴五叉口切断李的退路。
    谢尔曼的大军准备攻克罗利,因而他于 27 日只身前来见到了总统。总统几天内见到了他的几位能征惯战的大将感
到非常高兴。
    第二天,总统邀格兰特、谢尔曼,还有海军少将波特前往“河上女皇”号会谈。林肯初步谈了一些关于未来和平的
问题。他不想再流更多的鲜血,但叛军一定要打败,让士兵们回家种田、做工或经商。而对放下武器的各州,总统将承
认其现存事实上的政府,直到按国会规定另行成立政府为止。
    谢尔曼记得最清楚的是总统暗示邦联政治领导人应逃往国外及对南部各州宽大处理。他为总统的宽大胸怀所感动,
改变了他在扫荡各州时所持的激进立场。在林肯死后,他按林肯的指示行事还为此引来纵容戴维斯逃跑及想成为一个亲
奴隶主的独裁者的指责。
    次日上午,林肯送格兰特和他的随从人员前往彼得斯堡。到了晚上 10 点 15 分,呆在西蒂波因特的林肯告知斯坦
顿:“无月的雨夜,到处漆黑一团,在彼得斯堡附近忽然在一阵疯狂的大炮声后接着响起了急骤的枪声,一直延续了近
两个小时。枪炮声在这里听得很清楚,大炮打在云彩上的火花也十分清晰。看上去真像是一场大战,但一些老手对此却
毫不在意,他们的确是对的,今天早晨几乎看不出有什么破坏痕迹。”
    但这只是将军们所说的最后一场大流血的前奏。4 月 1日,谢里登在第五军军长配合下,大败皮克特指挥的 1万名
叛军,使其伤亡过半,自己则仅伤亡千余人。
    这一场胜仗使总统忙碌起来,因为随后的日子里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捷报频传。各方面进展顺利”,格兰特差不
多每小时都送来报告,而他收读后就急急忙忙告知斯坦顿,斯坦顿再发布出来,让全国人民知道。
    实际上 4月 2日攻打彼得斯堡的战斗并不很顺,叛军顽强抵抗,使得格兰特军损失惨重,伤亡达 4000 人之多,这
是最后一次大损失。李深知,只要彼得斯堡失守,里士满就会即刻不保,因而指挥手下尽量拖延,激战终日后于夜间渡
过阿波马托克斯河向西而去。
    格兰特攻打彼得斯堡的时候,总统与其子塔德在西蒂波因特,总统夫人则与一帮人出外去了。下午 4点半,总统得
知格兰特已实施对彼得斯堡的包围,俘敌12000 人,缴获 50 门大炮。格兰特并邀请总统前往那里看看。林肯留函夫人
:“我想我一定要去。”
    4 月 3日上午,格兰特告知总统彼得斯堡城已撤空,并深信里士满亦如此。林肯于 8时许告知斯坦顿:“几分钟后
我将动身前往彼处。”
    格兰特入城不久,林肯就到了。两人谈了约 1个半钟头,总统不欲流血,而希望宽仁。然后林肯回到西蒂波因特,
看到斯坦顿提请总统小心安全的电文,下午 5点,总统去电表示感谢,并道“里士满已肯定落入我们手中,我想明天一
定要到那里去。我自己会十分小心的。”。里士满在上午 8点 15 分就为联邦军所占领。首先进入叛军首府的是由小查
尔斯。弗兰西斯。亚当斯率领的第五马萨诸塞骑兵队的黑人骑兵,随即由戈弗雷。韦策尔将军在市政厅接受了里士满的
投降。
    4 日上午总统乘“梅尔文”号溯詹姆斯河而上,在离里士满不远处,由舢板送上岸。克鲁克负责总统的安全,他带
着 12 名水兵手提卡宾枪将总统夹在中间。里士满没有危险。这个城市现已严重烧毁,是南部人自己放的火。城市极为
安静,只有黑人出来对他们的解放者表示欢迎,白人则在各自的窗口静静地看着。
    天气已经转暖,到达韦策尔的司令部时,林肯走出了一身汗。他在桌旁一张椅子上坐下,有人告诉他这是戴维斯的
处理文件时所用的桌椅,林肯觉得有意思。在这个叛方总统官邸,总统要了一杯水。
    随后总统坐在马车里由一队骑兵护卫巡视了市区,所见疮痍满目,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总统怜悯地看着这个城市,
颇为阴郁。这时韦策尔将军问该如何对待里士满的居民,总统马上说让他们平安。
    回到司令部即戴维斯官邸时,林肯会见了正等在那里的 J。 坎贝尔法官。第二天,他给坎贝尔写了一封信,明确阐
述自己的观点。在信里,林肯告诉坎贝尔,讲和的条件是他在 2月和谈时所提的 3点,对与那 3点不相违背的其他建议,
都将予以慎重考虑。“我还要补充一点,对财产没收的减免权是完全掌握在行政当局手中的,如果那些反对政府的人坚
持还要把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那我们便将至少坚持利用没收的财产以支付额外增加的战争费用;但任何一州的人民如
果马上真心诚意地撤回他们的军队,撤回其他一切对叛乱的支持,不再反抗政府,那么(除牵涉到第三方利益者外)便
可以免去对他们的财产的没收。”当然,“这里所说免去对财产的没收问题,所谓的奴隶财产决不包括在内。”
    6 日,林肯在西蒂波因特得知:“代表支持叛乱的弗吉尼亚议会进行活动的那几位先生,现在可能希望在里士满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