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土地上去。”
他的目的的确达到了。在黑格斯敦和弗雷德里克,厄尔利强索高价,共得 220000 万美元,而钱伯斯堡则终难免被
付之一炬,在那里,史蒂文斯的铁工厂被重点破坏。
7 月 8日,一支临时凑集的部队由巴尔的摩军司令卢。华莱士指挥开到离弗雷德里克不远的莫诺卡西河,次日,他
的那些散兵游勇被打散。叛军一路冲杀而来,巴尔的摩和华盛顿同时受到威胁。后“根据最新消息,敌人正朝华盛顿方
向推进”,林肯告诉巴尔的摩方面,叛军“不可能同时飞到两个地方”。
华盛顿则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因为连卫戍部队都大多上了弗吉尼亚战场。首都震恐,政府职员们匆匆忙忙地开始军
事操练。林肯则显得很镇定,他以平静的语调致电格兰特:“我现在的看法是,你应当在你有把握的地方保留你的力量,
并亲自带领所余部分,在这一附近地区努力争取摧毁敌军。
我认为如果这次行动迅速的话,真能有一次机会漂漂亮亮地干上一仗。这??不是一道命令。“
林肯照样像平常那样去士兵之家,不过 10 日,他还是听从了斯坦顿的意见回到白宫。而这天晚上,华盛顿已差不
多是座孤城,因厄尔利破坏通讯线路而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7 月 11 日,厄尔利在银泉将布莱尔的宅邸付之一炬后攻进华盛顿郊区第七街,在那里修筑有史蒂文斯堡垒,它是
通往市区的咽喉。林肯亲往督阵,他的秘书约翰。海写道,当天下午,“当敌人第一次向堡垒发起攻击时,他正在那里,
站立在护墙上。”格兰特的援军远在弗吉尼亚州阿波马托克斯河流经詹姆斯河处,那里是他的基地,离防守坚固的里士
满及彼得斯堡不远。不过,格兰特的两个师还是及时赶到了。
12日,联邦军队开出堡垒打击敌人,林肯走上堡垒,神情肃然地观看两军对打,子弹飞来飞去,但就像格兰特在维
克斯堡一样,没有一颗子弹打到他身上,近旁却有人受伤倒下了。不过,他可不像格兰特那般出足了风头之后威风地离
去,而是挨了一顿臭骂,因为一位年轻的指挥官不认识他。那位指挥官名叫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他听见从战壕那
边传来一阵劈哩叭啦的毛瑟枪声,却发现一个瘦高个戴着顶高礼帽高瘦地站在那里,若无其事,便连忙扑向前将其按倒,
并大声骂道:“蹲下,你这个笨蛋。”
林肯不以为忤,临别的时候对霍姆斯上尉说:“再见,我很高兴地看到你懂得如何跟一个平民讲话。”
当天晚上厄尔利见无机可乘,便带上搜刮来的钱财偷偷地、愉快地却又不无遗憾地溜走了。虽然华盛顿没有什么损
害,但却手忙脚乱,各军区将领扯皮拉筋,眼睁睁地看着厄尔利溜掉而没有追赶,林肯和格兰特极为恼火。格兰特并趁
此机会对萨斯奎哈纳、中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及华盛顿等 4军区作了调整。8 月初,格兰特将第六军、波托马克军团
的两个骑兵师、亨特的前西弗吉尼亚军以及来自路易斯安那的两个师合并为一个新军区,任命谢里登统领该军,并由他
兼任谢南多亚河谷军总司令。
内阁也在扯皮拉筋。邮政部长布莱尔因房子被烧而怒气冲天,对华盛顿卫戍军官们恶语相加。哈勒克通过斯坦顿要
求总统“如果同意这些言论就将这些军官从花名册中除名;如果不同意,则把邮政总局局长从内阁革除”。林肯并没有
为这种不相容的带点威胁的两者择一所难倒,7 月 14 日,他告诉斯坦顿:“如果有这些言论,我不赞同它们,然而经
过慎重考虑之后,我还是不会因此而革除一个内阁成员。我认为一时对一种极严重的失利脱口说出的恶语还不足以构成
一个使我采取重大行动的足够理由。”同一天,他还明确告诉他的内阁:“你们当中每一个人留职多久或何时去职,都
应该由我本人来决定。如果我发现你们当中有人力图使一个人去职,或以任何方式当众破坏他的名誉,将使我非常痛心。
这种做法对不起我,而且更严重的是对不起国家。”
★谢尔曼攻临亚特兰大在厄尔利退出华盛顿后不久,邦联传来消息,由约翰。胡德取代约翰斯顿为田纳西军部指挥
官,因为自 5月战斗打响以来,约翰斯顿在与谢尔曼的对垒中不断后退,似乎“没有作战的打算”。无论是联邦还是邦
联,存在着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期盼辉煌,双方都盼望对垒、作战、取胜,而不是后撤甚或吃败。
在这种心态下,格兰特虽不断智设奇谋,以图奇效,终不免以硬碰硬,两败俱伤。
谢尔曼的 10 万大军在从查塔努加向亚特兰大前进的时候,却一心避免攻坚。他不断派出部队侧翼迂回,威胁或占
领敌军供应线,迫使敌人不断后退。谢尔曼的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部队的迂回立下汗马功劳,以致于有一次当
叛军为了阻挡他而炸毁一个隧洞时,一位当地人叫道:“真见鬼!你们难道不知谢尔曼随身带着备用隧道吗?”谢尔曼
也曾试图正面攻击敌军,但尝试了两次均没有好结果。6 月下旬的一次正面进攻使他损失了 3000 人,为敌人的 5倍,
只得故技重演,大绕其圈。这一做法并不能使谢尔曼满意,他写信给谢里登说:“战争的难题在于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
即必须彻底消灭目前统治南方的那个阶级的人,而不是在于征服土地。”不过,这一做法却意外地取得了成功。7 月 9
日,当厄尔利在莫诺卡西得胜的时候,约翰斯顿被迫再次后撤,放弃查特胡奇河北面的阵地,因为谢尔曼手下已渡过了
该河。这样,谢尔曼大军离亚特兰大便只有几英里之遥了。
约翰斯顿的做法早就使胡德不满,7 月 17 日,他一上任就试图进攻而不是后撤。这个好斗的家伙左臂残于葛底斯
堡,右腿截于奇卡莫加,仍雄风犹在,7 月一交下旬,便在一次进攻中击毙麦克弗森,他是谢尔曼手下极为得力的一员
大将,其时正统领田纳西军。谢尔曼得知这一噩耗不由失声痛哭。这也许是胡德仅有的辉煌。他让部队不是等在胸墙后
面迎击来犯之敌,而是走到敌人的胸墙前等待被打,因而使得部队损失惨重。7 月 28 日,在埃兹拉教堂附近, 13000
叛军倒在了那里。
但谢尔曼却一时难以攻克亚特兰大,只好破坏胡德的供应线,炮轰敌军阵地。胡德也不时派出骑兵队骚扰。因而谢
尔曼虽然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胜利,但远不是人们所要求的辉煌。
★最灰暗的时期在所有反对林肯的人当中,霍勒斯。格里利最像一个拉旋,那是一个小玩具,一般说来是在一个小
圆片上的两个对称小孔中穿过一根线系好,用两根中指套住,使小圆片居中,略一甩动再一松一拉,小圆片便会一忽儿
正转,一忽儿反转。格里利自开战以来便一直这么拉旋一般正反不停地转着。
格里利刚为激进派奉为代表的蔡斯提名总统候选人忙碌完,7 月又开始为和谈的事操心。7 日,他给总统写了一封
长信,告知总统“戴维斯公司”
有两名特使现正在加拿大,他们有进行和谈的全权。
两天后,林肯一收读便很快作出了反应:“如果你能够发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人宣称他有任何以实现和平为目的的有
关杰佛逊。戴维斯的书面建议(无论它包括其他什么内容,只要有恢复联邦和废除奴隶制的内容就行),对他说他可以
同你一道来见我。”
林肯不太相信南部会派人前来和谈,因为他们并非山穷水尽,相反,倒是北部正情绪沮丧,格里利所说的“我们流
血的、破产的、几乎奄奄一息的国家”非常“渴望和平”倒颇能表达当时部分人的心愿。不过,既然有人宣称有鬼,林
肯极高明地让他去见鬼,同时不忘了给他一面照妖镜:即恢复联邦和废除奴隶制。
或者格里利渴望和平是真心的,但他却并不想由自己亲自去谋取。过了几天,他给总统又去一信,表示弄清了那两
个人的姓名,他们正准备从加拿大进入尼亚加拉瀑布城。
林肯 15 日收读后立刻致电格里利表示失望,因为“我不是期望你给我发出一封信,而是期望你给我带来一个人,
或几个人”。并另写一信,由秘书海亲往纽约送交格里利,在信中林肯表示“我不仅是想为和平而做出真诚努力,而且
想让你成为一个证明我曾经做过这种努力的见证人。”
格里利无奈,只好与海一道前往尼亚加拉瀑布城,结果,据林肯 7月下旬关于此事的备忘录所记:“他们未被授权
进行和平谈判,然而他们却是在其政府的秘密指使下起草一份政纲和一份开幕辞,以期为民主党人在芝加哥召开的代表
大会所采纳”。
与此同时,一位不忍心看见基督教徒自相残杀的牧师 J。 贾克斯上校与一位新闻记者 J。 吉尔摩竭力活动,并终获
林肯同意前往里士满。南部此时亦高涨起一种和平情绪,副总统斯蒂芬斯心中本来就有一种放不下的联邦情结,因而他
也起劲地鼓吹。
贾克斯和吉尔摩在 7月 17 日受到了邦联总统戴维斯和国务卿朱达。本杰明的接见。但和谈没有什么实际的结果,
只是为双方领导人提供了一个表明双方意见的机会。林肯和谈的基本条件是重建联邦,废除奴隶制。戴维斯显然不能同
意,面对林肯的照妖镜,他不加思索地祭起了州权法宝,他告诉两位和谈使者,北部“不让我们自治,于是战争爆发了”,
“我们不是为奴隶制而战,我们是为独立而战,我们定将获得独立,要不就亡国灭种”。戴维斯并特别被林肯所提大赦
条款所激怒,因为“大赦适用于罪犯”,而“我们没有犯任何罪行”。他的基本和谈条件是自治权,他表示,如果不能
获得自治权,南部将一代接一代地继续战斗下去。
7 月 22 日,吉尔摩在《大西洋月刊》上对这一次会见作了报道。而同一天,格里利关于尼亚加拉的接触情况也见
诸报端。而结果却对林肯颇为不利。林肯的照妖镜使南部的所谓和谈使者现了原形,但却同时照花了北部群众的眼睛。
许多人相信,是因为林肯坚持解放奴隶,才导致和谈的毫无效果,民主党甚至告诉人民,“只有成千上万的白人战死了,
才会减轻总统的热爱黑人的癖习。”
使人民对总统不满的地方还有,7 月 18 日,林肯发布了50天内征募 50 万志愿兵的公告。这是据国会 7月 4日通
过的征兵法①进行的。该法令授权总统可以随时为军事工作而自行征召任何数量的役期一至三年的志愿兵。因损失惨重,
这时正是格兰特最需要人的时候,但同时又因军队无所建树,又是人们对军队意见最大的时候,林肯的征兵令引发了北
部强烈的不满情绪,而这种情绪正好又出现在和谈未果的时候。
当此之时,格兰特又失去了一次攻占彼得斯堡的良机。在围困的日子里,联邦军队悄俏地挖了一条通往敌阵的地道,
并在其下埋藏炸药,预定 7月 30 日黎明引爆。伯恩赛德将这次炸开缺口后打前锋的任务交给其黑人师。不过①该法最
后废除了三百美元免役条款,请求废除的是林肯。
米德却不放心由黑人去干,这一方面出自对其能力的怀疑,另一方面如果出现重大伤亡时还容易出现将黑人推到前
面当炮灰的说法,格兰特也持这种观点,故临时改由白人师打头阵。
伯恩赛德颇为不满,因而在实际指挥中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爆炸点是在一处火山口下,炸药巨大的威力使得那里一
瞬间出现了一个长达 170英尺,宽达 90 英尺,深达 30 英尺的洞,300 名据守在那里的叛军被炸碎,两旁吓呆了的叛
军一缓过神来即刻逃命,把战壕留给随后冲上来的联邦士兵。然而这些士兵却没有前去追赶敌人,反而为他们的杰作震
住,围住火山口惊讶、高呼。这就给了叛军充分的时间,他们瞄准那里轰击,炮弹如捣蒜一般,造成联邦军的严重伤亡。
胜利与失败几乎是在转瞬之间几易其势。
给林肯雪上加霜的是韦德和戴维斯,他们因总统搁置其法案而导致的满腔怒火终于在 8月 5日的《纽约论坛报》上
发泄了出来。他们谴责总统蓄意践踏人民立法权。对这一来自内部的打击,林肯悲莫大焉,因而表示不想看到那项宣他
的不顺到此并未结束,他似乎是中了命运的组合拳。8 月 9日,当他就和谈问题要求格里利公开与自己的往来信件时,
吃了一次暗亏。因为格里利在致总统的长信中,有许多地方“显示了我们事业中过于灰暗的一面”,同时,林肯也不满
意格里利的“那些把选举的进行描述为一种行为动机的那一部分”。林肯在有关地方以红笔勾划,希望格里利发表时删
去。格里利拒绝了,他表示要就全文照排,要就不发。这样,林肯只好决定由自己“暂时承受他把我置于这一错误境地
(我认为是这样)所带来的种种后果”,他告诉亨利。雷蒙德,“这比由国家来承受发表这些令人沮丧和有害的内容所
带来的种种后果要好得多。”
8 月是林肯最为灰暗的时候,一开始他仍表现着一种硬朗。17日,当格兰特告诉他不愿放弃所固守的彼得斯堡时,
林肯表示“我也不愿”,并密电格兰特,“要像獒犬一样紧紧地咬住对方,并尽量嚼碎、吞掉它。”
同一天,林肯提笔给一位民主党主战派编辑鲁宾逊写信,就和谈问题,他表示绝不能背弃解放宣言,将黑人推向叛
方队伍,从而壮大叛方力量。而且他还提醒那位编辑,“还没有一个掌握叛军大权的人,或事实上在叛方有影响者,曾
在任何情况或任何条件下,提出或暗示过恢复联邦。”在信的末尾,林肯豪迈同时不无幽默地表示:“如果杰佛逊。戴
维斯为了他自己,或者为了他在北方的朋友们的利益,想要知道他如果建议和平和重新加入联邦,却又闭口不谈奴隶制,
我将作出什么反应的话,请他来试试好了。”
不过,这封信没有发出,这意味着他开始信心不足。第二天,经过短期服役的第 164俄亥俄团军人即将返回家园,
林肯对那些军人说,政府“有时也许会出错”,“但是我恳求你们——我们伟大共和国的公民们,不要让你们的思想偏
离摆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事业。”同样是没有信心的语调。
在最为没有自信的时候,林肯还知道自己的党正在密谋另选候选人,最后甚至派代表前来“用近乎粗暴的语言来逼
我退出竞选”,林肯感觉极不是味。23日早晨,“一如过去的几天一样”,林肯落入低潮,“看起来极有可能本政府不
会重新当选。若然,则我有责任和当选总统合作,以便在从选举到就职典礼这段时间里保全联邦,因为他在选举中获胜
的基础就是他今后绝不可能保全联邦。”写完这段话,林肯感到轻松了些,便把它装入信封封好,请内阁阁员签上字放
于抽屉。
在这个时候,林肯逐渐动摇了。24日,面对雷蒙德两天前的一项建议,林肯陷入沉思。雷蒙德认为总统应该不提奴
隶制问题,而以保全联邦作为和谈的唯一条件,这样,如果戴维斯仍拒绝和谈,雷蒙德相信他多半会如此,那么,林肯
在和谈上背的黑锅就将由戴维斯扛着,也就由此而平息反对派的叫嚣。雷蒙德并建议派一支和平代表团前往里士满。林
肯感到有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