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

第706章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7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是逍遥,”高拱见皇帝主动送把话头引过来,便义不容辞道:“臣是代皇上了解民间疾苦去了。” 

  “哦?”隆庆好奇道:“您老了解到什么疾苦了?” 

  “百姓太苦了”高拱叹息道:“太苦了……” 

  “天子脚下,首善之都的百姓……”隆庆皱眉道:“也会那么苦吗?” 

  “唉,说起来京城百姓,皇城根下,荣沾圣恩的事儿虽然有,但更多的却是道不得的苦处。”高拱虽明知自己这话得罪人,但为民请命、义不容辞,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将自己这些天来调查到的情况,原原本本汇报给皇帝道: 

  “百姓之苦,害在其三,曰‘税’、曰‘店’、曰‘田’。税是路桥税。我京城本来只有商税,而无路桥之税,然自正德起,中官出领各地税务,一时间巧立名目、强取豪夺,以至于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先帝登极后,曾尽撤天下监税太监,这才使中官扰民之祸稍减。然嘉靖后期,因先帝修玄,花销无度,故而又默许中官在涿州、大兴、宛平、通州、怀柔、密云等京畿之地征税。于是宫中税使到处用地痞流氓为爪牙,水陆行数十里,即树旗建厂,顺天府二十四县,已是榷税星满、密如鱼鳞,从密云到京城,不过区区百里,就要经过五六个税卡;丰台到京城,只不过一二里地,也要收两次税暴敛之烈惨于抢夺” 

  “这么多地方雁过拔毛,每年要收多少钱?”隆庆皱眉道,他一直以来,都秉承着自己不作为,但也不给国家添乱的宗旨,现在听到宫里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外面乱收税,心里顿时不是滋味。 

  “每车税钱五文,驮税三文,担者二分,负者一分,甚至徒手过者亦不免。百姓谓每处税关可日得万余钱,一年不下三四千两银,二十四县共二百余处水卡,一年要盘剥百姓六七十万两银子。再加上九门税收也全由中官把持,这又是二三十万两银。这不惟侵民之利,而且挠国之税……这些钱一分也流不进国库” 

  “去年宫里的进项,不过八十万两而已……”隆庆眉头紧皱道:“仅税收一项,就对不起账来。” 

  “这只是行货之税,还没说买卖之税——”经过一个正月细致的调查,高拱对宦官侵扰民生的劣行,已是知之甚详:“细及米盐鸡豚,粗及柴炭蔬果之类,一买一卖,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税使视商贾为懦者,肆为攘夺,没其全货,负载行李,亦被搜索……”顿一顿道:“老臣曾亲眼见一个商人,自张家湾发买货物来京,出店有正税、上船有船银,到湾又有商税。百里之内,辖者三官;一货之来,榷者数税他的一船货,一共不过值二十两,沿途几处抽税,已用了一半银子。船到京城售卖时,又有税官前来索税,他无钱交纳,气得把货物搬上岸,一把火烧个干净。通过这件事,皇上不难推知,现今商税之繁琐、苛重,及对商民伤害的程度,已经到了何等程度” 

  隆庆闻言面色十分难看,恨恨道:“真是太猖獗了,怎么一直没人告诉朕” 

  “以前还没这么厉害,是这半年才……”高拱很隐晦的告诉隆庆,要是你老子在,太监们何敢如此放肆?还不是看你小蜜蜂好欺负吗? 

  ~~~~~~~~~~~~~~~~~~~~~~~~~~~~~~~~~~~~~~~~~~~~~~ 

  “滥税之害虽重,但比起皇店之害,则又在其次。”高拱今天反正是捅了马蜂窝了,索性一次全给抖出来,道:“皇店与税卡其实往往是一体的,有中官打着宫里的旗号,在皇庄周围或交通要道起盖房屋,架搭桥梁,以皇店为名,擅立关隘以榷商贾舟车乃至挑担小贩,若不把货物低价卖给他们,就用重税课得你血本无归……像方才微臣说的那个商人,就是因为不信这个邪,最后被逼的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货物。大多数人为了那点保本微利,只能把辛苦生产、贩运而来的货物,低价转卖给皇店,眼看着他们去赚取本属于自己的利益。” 

  “但宦官们收取了货物后,并不在皇店中出售,而是转到的私店中去。”高拱继续爆料道。 

  “私店?”隆庆了解皇店,但对私店还真不太明白。 

  “中官除把持皇店外,还在京城内外建立私店,尽笼天下货物,令商贾百姓无所谋利。近来还纵使无赖子弟霸占关厢、渡口、桥梁、水陂及开设铺店,从中贩卖钞贯,抽要柴草,勒摆渡、牙保、水利等钱,这种种与民争利无异于抢劫的行径,弄得怨声载道,沸反盈天,如果再不整治,京城百业凋敝便在眼前了”高拱痛心疾首道:“如果再不整治,今日之京城,便是明日之全国,到时候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绝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他还想说‘田’的事儿,这才是最要命的,京城近郊的好地,都被宫里和王公贵族们占去了,土地兼并之严重,已经到了影响国家安危的地步,但他深知不可操切,一次打击面太大的话,遭到的反噬是无法承受的。所以他决定只瞄准太监,其余以后再说。 

  单就这些,已经让隆庆皇帝火冒三丈了,他就是再迟钝,也能知道太监们借着自己的名头,在外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败坏皇家的名声不说,还只顾着自个发财,不管皇帝老子受穷 

  一想到那些太监,整天说什么内帑空虚、宫中乏用,变着法的想让自己,允许他们把黑手伸向更多的地方。隆庆心里就一阵阵厌恶,脸上的愤怒越积越厚,气息也变得粗重起来,终于咬牙道:“看来都是朕平时待他们太厚了不仅不思报恩,反倒打着朕的旗号,去欺负朕的百姓了”也许是觉着身边人当年跟着自己不容易,隆庆一登极,就对太监们大加封赏,不仅全都提到内廷要害衙门,还滥加封赏,随随便便都赐蟒衣玉带,子侄兄弟也尽加锦衣卫指挥衔。虽然都是些荣衔虚职,但无疑助长了宦官们的气焰,使他们愈加无法无天。 

  “忘恩负义,欺君之罪,合该千刀万剐”高拱在一边火上浇油道。 

  “那朕该怎么办?”隆庆整日钻研‘御女心经’,对如何御下却一塌糊涂。 

  “臣这里有各税关、皇店的位置,以及店主名单。”高拱将一份册子呈上,杀气腾腾道:“只要照单抓人,便可将其一网打尽”能在这么短时间,得到这长长的名单,背后必有高人相助。 

  “那还等什么”隆庆终于激动了,拍案道;“去抓人吧” 

  “敢问皇上,排谁为主?调哪儿的兵?全抓还是抓重点?”高拱冷静问道:“抓了以后由哪个衙门看押?” 

  “这个……师傅看着弄去吧。”隆庆恨恨道:“给朕狠狠教训他们一顿” 

  “请皇上下旨。”高拱沉声道,心中却有些无奈,哪有这样当皇帝的,连怎么行使权力都稀里糊涂? 

  “哦,快去拟旨”隆庆吩咐边上站着的冯保道。 

  “是。”冯保躬身倒退着出了西暖阁,一出门便撒腿就跑。 

  ~~~~~~~~~~~~~~~~~~~~~~~~~~~~~~~~~~~~ 

  两个白云铜的大火盆,把富丽堂皇的司礼监值房映得又暖又红。 

  此刻四个往日里牛气冲天的秉笔太监,却都是满脸的油汗,热锅上蚂蚁似的团团乱转。只有掌印太监马全,仍然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仿佛这一切都跟他没关系。 

  方才冯保派人过来传话,说高拱告了他们的刁状,把他们欺上瞒下在外面违法越制、营私舞弊、鱼肉百姓的丑事,一股脑全给捅出来了。 

  别看四人平时耀武扬威不得了,其实都是些没经过事儿的纸老虎,当时就庙里长草慌了神,光在那念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可就是不知该怎么办。 

  突然,厚厚的门帘掀起了一阵风,冯保喘着粗气闯了进来。 

  没人怪他无礼,四个秉笔一下把他围住,急吼吼的问道:“怎样了?” 

  “皇上让给高拱拟圣旨,他好去抓人……”冯保喘匀气道。 

  “啊……”滕祥、孟冲几个登时面无人色道:“完了,彻底完了……” 

  “不能这么算完”冯保尖叫一声,镇住其他人道:“没到白绫赐死,就还有机会” 

  “那你说怎么办?”众人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 

  “我哪知道”冯保啐一声道:“你们是守着金山要饭”说着拨开众人,走到马全的面前,一撩下襟,便跪在地上磕头道:“以前是儿子们不懂事儿,以后再也不敢了,现在咱们大难临头,恳请老祖宗指点”说着哐哐地在地上磕头。 

  马全的眼睛睁开一条缝,但没搭理他。 

  滕祥几个也明白了,是啊,这时候只有靠老前辈的智慧,才能救自己。赶紧过去,跪在马全左右,五个太监一起磕头,恳求老祖宗搭救。 

  马全这才感到胸中恶气稍减……这半年来,他虽然坐在掌印太监的位子上,但那些裕邸的太监,丝毫不买他的帐,而且还联合起来,想要把他轰走。 

  马全真是后悔,当初没和黄锦一起去南京,心说自己就是不悟啊,一朝天子一朝臣,内臣更是如此,现在是隆庆皇帝坐江山,自己这个前朝旧人,还有什么好争的。 

  又看着这批中贵个顶个的狂妄无知,精明远逊于嘉靖朝的司礼监众珰,贪婪却远胜前朝。这样下去肯定要出事儿的,马全已经盘算着告老还乡了。只是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告老呢,事儿就先出来了。 

  只不过,虽然觉着解恨,但他还是得提点一下这些人,毕竟自己下半生能否安享晚年,和这些人也有很大关系。 

  想到这,他啐一声道:“早就和你们说过,要适可而止。你们却自恃是潜邸旧人,到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什么都敢咬一口,吃相还难看的要死。弄得口碑败坏,不然怎么惹到高拱那个活阎王了?” 

  “我们知道错了,可是事儿都干了,现在说别的都晚了。”滕祥一脸哭丧道:“您老就说我们还有救没有吧?”“是啊,我们还有救吗?”一片哀鸣声。 

  “慌什么”马全喝一声,镇住几人道:“先帝爷那会儿,司礼监经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不也安然过来了,这次也不会例外” 

  众太监这才安静下来,听老祖宗讲那太监的立命之本:“知道你们为何会遭此厄运吗?” 

  “我们肆无忌惮了……”“我们太不把百官放在眼里了……”几个大珰答道。 

  “都不对。”马全淡淡道:“其实原因只有一个,你们忘本了。” 

  “忘本?”太监们瞪大眼睛道。 

  “对,忘本。”马全老气横秋的教训道:“别看咱们一个个威风凛凛,好像大人物似的。其实都他妈的是狗仗人势,是皇上想让我们厉害的。要是皇上不想让我们厉害,我们转眼就全都狗屁不是……我们这些没了根的废人,一切都在皇上身上,皇上就是我们的本,我们做奴才的,得时时处处把皇上放在心上” 

第七九一章 春寒料峭 (上)

    @@@@@@@@@@@@@@@@@@@@@@@@@@@@@@@@@@@@@@@@@@@@@@

    司礼监,火盆中烧着上好的银丝炭,无声无息。五个太监也屏息凝神,只听到马森一个人的声音:“当今良善宽厚,正是我们当奴婢的可遇不可求的好主子。却被你们以为可欺,一个个都不管主子爷还在受穷,自个先捞得盆满钵满了,泥人尚有三分土性,何况主子是天子”顿一顿咬牙道:“龙有逆鳞,触之者死,你们背主忘主,就是触到了皇上的逆鳞” 

  “老祖宗教训的是,”冯保心怀侥幸道:“不过税官也好,私店也罢,咱们都没直接沾手,皇上仁慈,不会怪罪到咱们头上吧。”他们请马森帮忙,主要想看他有没有办法,帮他们保住那些税卡和私店……对太监们来说,钱财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要是把来钱的路子都取缔了,还不如杀了他们。谁知马森上来就说,你们自身难保了,言外之意,那些财路都保不住了。 

  见冯保等人还有些不甘心,马森笑笑,目光转向滕祥道:“听说你刚在城东买了一所大宅子?” 

  “买了……刚,刚刚买下的。”滕祥有些结巴道。 

  “花了一万多两银子?”马森摩挲着手中的墨玉扳指,逐渐恢复了大内总管应有的气势。 

  “是,是的。”滕祥点头道,心说他咋知道的这么详细? 

  “老祖宗,这都火烧眉毛了,”冯保小声打岔道:“咱还是说正事儿吧,这些家长里短的,以后日久天长慢慢聊嘛。” 

  “现在知道急了?”马森嘿然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道:“年轻人沉住气,不急在这一时,咱们慢慢聊,耽误不了。”伺候过嘉靖的就是不一样啊,当年以白目著称的马森同学,现在也流露出大家风范来了。 

  “那您聊……”冯保闭嘴了。 

  “呵呵……”马森又神色复杂的望向孟冲道:“听说你把尚宫局的一枝梅给采了?”太监不是阉了吗,怎么还要找女人?他们是没了卵袋,可七情六欲都还在,为了一解心中寂寥,和同样孤枕难眠的宫女们,做一些虚鸾假凤之事,虽不能真个交合,但也可过过干瘾不是?对这种假夫妻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对食儿‘。宫中凡有权有势的太监,都有自己固定的对食儿,也算一种身份的象征吧。这种伴当虽然不能名正言顺,但也无人禁绝,是以自古至今都在宫中默默的流行着。 

  宫中除了太监二十四衙门,还有六个管宫女的局,尚宫局就是其中之一,而‘一枝梅’正是尚宫局一名出了名冷艳的美女,很多大珰都垂涎欲滴,当然也包括马森。但女官六局名义上虽也归司礼监统一管辖,可女官们都是皇室近侍,想管也难得管。再加上女官的任命,多由皇后作主,司礼监更是管不着,所以没法以势压人,只能另寻蹊径,就看谁的本事高了。 

  一想到那俏生生、冷艳艳的一枝梅,自此便归滕祥这个,比猴子少了一层毛的丑东西享用,众太监便忍不住妒火中烧。 

  “这一枝梅可心气高,多少人想对上她都弄不成,你是怎么办成的?”马森缓缓道。 

  “我送了她一套头面首饰,光上面的宝石就得一千两银子。”在众人的逼视下,滕祥只好招认道。 

  “啧啧……怪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谁能不动心呢?!”马森皮笑肉不笑道:“看来二位在裕邸时攒下不少家私啊。” 

  “老祖宗有所不知,陛下当裕王的时候,日子太清苦了,咱们这些大珰也穷得叮当响,翻箱倒柜搜不出几十两银子。” 

  “这不就结了?几个穷光蛋当了半年的司礼大珰,就全变成了大阔佬,又买宅子又找对食,随手甩出去就是一万多两银子你们是豪阔了,能把几千两的首饰送给相好的,可皇上早给娘娘们许下的首饰,却到现在还没着落呢” 

  “这……”几人额头见汗,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唯有滕祥不太服气,还想再说什么。 

  “这个屁”马森一掌拍在桌上,一半气愤一半嫉妒的怒骂道:“人家说爬得越高摔得越狠,老一辈进了司礼监,都是夹着尾巴做人,放屁都怕打出米屑子来。你们倒好,踩着银子当路走,满世界谁不知道你们有钱?”说着哼一声,放出一道晴天霹雳道:“告诉你吧,这些事儿皇上都知道,只是一直没往心里去,今天让高拱这一状告上,新张旧账一起算,你们还想轻松过关” 

  经这一骂,腾冲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忌讳,跪在地上筛糠一般,额上粘达达尽是冷汗,一句话也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