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

第113章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第113章

小说: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炮怒吼,飞机扫射,30名突击队员乘〃海王〃直升机迅速上岸,猛烈的火力压得阿军抬不起头来。原先上陆的陆战队又从侧面发起了迅猛的进攻,一时间,防军士兵的尸体成倍地增加,坚守的要点接连地丢失。抵抗很快就变得毫无意义。中午时分,守岛阿军指挥官亮出了白旗。 
  进展顺利的消息接连地传到特遣舰队司令部。 
  4月30日,英军〃火神〃远程轰炸机从阿松森携高爆炸弹,长驱5000多公里轰炸了马岛机场和阿军阵地,战果显著。 
  5月2日,英国核动力潜艇〃征服者〃号在马岛以西230海里发射了1枚〃虎鱼〃式鱼雷,击沉了阿海军唯一的一艘万吨级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阿根廷海军从此再也不敢驶出自己的领海。 
  4月28日后,英舰队主力已全部进入马岛水域,完成了对该岛的封锁部署。 
  接到这些报告,伍德沃德按捺不住兴奋,向战时内阁发出了〃战斗全胜〃的电报。 
  面对不利的事实,加尔铁里将军此时才清醒了,他下令:〃必须以最快速度向马岛增兵!〃 
  但他清醒得太迟了,这件事几天前还是可能做到的,如今变得不可能了,英国人对马岛环形立体的封锁极其严密,以致阿根廷运兵船从布兰卡港开出几小时后就不得不垂头丧气地返回。 
  〃继续增兵,不惜一切代价。〃加尔铁里震怒了。 
  但无情的事实证明这是徒劳的。阿根廷海军并不具备反封锁能力,白白损失了许多舰船和人员之后,阿根廷的将军们彻底绝望了。 
  此时的马岛实际上已成孤岛,岛上守军实际已成孤军。加尔铁里与助手紧急磋商后,召见了空军司令多索。 
  〃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加尔铁里目光炯炯地望着他的将军,〃全体空军紧急待命,从空中打击敌人。〃 
〃飞鱼!飞鱼!〃 
  1982年5月4日,注定要写进阿根廷军史,写进世界战争史。 
  刚过拂晓时分,天空便一片湛蓝,东方露出的一丝朝霞,把平静的海面染得像溶化的铁汁。1艘军舰的轮廓在霞光中,缓缓地向前移动。 
  这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它正以30节的航速驶向马岛北部水域。今天,它将在那里担负警戒任务。 
  索尔特舰长站在指挥塔上,望着舰尾那一道弧型的白色浪圈,心情振奋。他渴望战斗,渴望自己的军舰大显身手,几天来,他一直为见不着阿军飞机和舰艇的踪影而苦恼。 
  索尔特是有理由为他的军舰骄傲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1975年才建成服役,舰上装备有〃海标枪〃导弹系统以及〃山猫〃式直升机、114毫米舰炮。舰载电子设备除了通信声纳、导航仪外,还装有远程警戒雷达和敌我识别器。此外,还有1套〃乌鸦座〃干扰火箭装置。这是1艘集侦察、通讯、攻击、干扰、防空于一体的现代化军舰。 
  上午10时,特遣舰队司令伍德沃德要通了索尔特的电话,询问情况并转告:根据情报,阿根廷空军活动频繁,有可能在空中采取行动。。。。。。最后,伍德沃德叮嘱道:〃'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我击沉,阿根廷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要高度戒备!〃 
  〃明白了,不过〃索尔特望着舰首那〃零秒待发〃的对空导弹,不以为然地说道,〃请将军放心,他们害怕'谢菲尔德',恐怕不敢来找我吧!〃 
  索尔特没想到,就在他说话的时候,死神的阴影已渐渐向〃谢菲尔德〃号逼来。 
  11点,索尔特再次收到旗舰的防空警告,但他依然不屑一顾。他知道〃谢菲尔德〃号发现目标的距离是400公里,在这个范围内,任何敌人都休想逃过它的眼睛。只要阿根廷飞机一出现,他便能叫它葬身鱼腹。 
  但索尔特没想到的是:阿根廷人也有2艘〃谢菲尔德〃型的驱逐舰,因此他们早已掌握了这种类型军舰的优缺点。 
  现在,他们就是要利用它的缺点,对它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在距〃谢菲尔德〃号300公里以外的〃5月25日〃号航空母舰上,阿根廷的1架〃超级军旗〃式飞机器飞了,它的机腹下挂着1枚红色弹身、白色弹头的〃飞鱼〃导弹。 
  阿根廷人投入了最强的空中力量。 
  〃超级军旗〃式攻击机是法国制造的舰载机,装有高性能的电子系统和多用雷达,低空时速达1.3马赫,具备良好的突防和对舰攻击能力。 
  〃飞鱼〃式空舰导弹,也是法国制造的。它的体积小,弹头威力大,雷达反射面仅0.1米,射程为5…45公里,发射后可在离海面2…3米的高度以接近音速飞行。它在发射后为惯性制导,接近目标后则由电子自动定向仪操纵,命中率可达95%。 
  攻击是按阿根廷飞行员在法国受训时绘制的战术要图进行的。〃超级军旗〃并非孤军作战,已先期升空的〃海王星〃海军侦察机在〃超级军旗〃刚一升空,便将捕获的目标指数传送了过去,为了充分利用地球曲线的掩护效果,躲避英军远程警戒雷达,〃超级军旗〃陡然从几千米的高空下降到距海面20…30米的高度。 
  发动机大声轰鸣着,在机身后掀起了数米高的浪滔,迎面,大海呈圆弧形,风驰电掣般地起来,飞溅的海水已打上了座舱罩。 
  在20…30米高度,机载测高设备已几乎岂不到作用,飞行员稍有闪失便会葬身海底。在这样的高度,再先进的雷达也是盲区。为做到完全隐蔽,飞行员还关闭了机载雷达,完全屏着经验向目标疾飞而去。 
  11时10分,飞行员估计已进入〃飞鱼〃攻击范围之内,因此突然急速拉起了飞机,〃超级军旗〃像1柄海中跃起的银箭,爬升到150米的高度,同时短暂打开了雷达,指示器荧光屏上顿时出现了〃谢菲尔德〃的信号。在瞬间之内,〃飞鱼〃的计算机已获得了所需数据,飞行员狠狠按下了发射电钮。只见〃超级军旗〃机腹下红光一闪,1枚〃飞鱼〃呼啸而出,在高出浪尖2…3米的地方,似一道闪电,直奔〃谢菲尔德〃而去。 
  导弹刚一出膛,〃超级军旗〃便立即返航,能否击中目标,飞行员回到基地才能知道。 
  〃谢菲尔德〃号悠悠行驶着,丝毫没料到即将降临的灭顶之灾。索尔特舰长仍站在高处,目光炯炯地扫视着海空。 
  突然,他的面孔一阵痉挛,他看见了呼啸而来的导弹,〃飞鱼!飞鱼!〃他心中惊呼道。 
  他对它毫不陌生,皇家海军仓库就有这种导弹,他熟知它的性能。 
  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索尔特只是大喊了一声:〃隐蔽!〃 
  这是一个疯狂的瞬间,火光升起,爆炸声如雷,导弹准确击中水线以上1.8米的舰舷,穿透钢甲后在舱体内爆炸。导弹燃料引燃了舰上的电缆和油漆,一时浓烟滚滚,毒气四溢。 
  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英军水兵们表现了勇敢和沉着,想尽办法试图自救。但打击是〃灾难性的〃,〃飞鱼〃摧毁了〃谢菲尔德〃号的控制舱,舰上动力、电力和消防系统全部遭到破坏。5小时后,索尔特沉痛地下达了弃舰的命令。 
  悲愤的水兵们划船离去时,含着泪唱着海军军歌,眼望着他们的战舰——1艘价值2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徐徐沉入了海底。 
  这是一场高技术时代的海战,〃谢菲尔德〃号成了先进的空对舰导弹的牺牲者。它的沉没,也许将预示着一个新的海空战时代的到来。 
黑色的一天 
  5月4日海战的胜利,像是给布宜诺斯艾利斯打了一针强心剂,一度情绪有些消沉的人民再度狂热气来,他们聚集在总统府外,一遍遍地高呼,〃加尔铁里,决战!〃 
  5月25日是阿根廷国庆节。24日晚,加尔铁里召集文武官员宣布了他的决定:用置敌于死地的方式来庆祝这个不寻常的节日。 
  次日下午,南大西洋上一场最激烈的海空战开始了。 
  阿根廷的飞行员们早已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临出发前,他们写好了遗书,将妻子儿女的照片深情地揣进了贴身口袋,有人还对着录音机,倾诉了自己为祖国而死的最后遗言。然后,他们拎起飞行皮囊,头也不回地走向了飞机。各式各样的飞机从阿根廷本土的几个机场接踵起飞,顷刻间便扑到英国军舰的上空,呼啸的炸弹雨点般地落下。英军士兵们操纵着各种防空武器,在天空织成一道道火网,可是阿根廷飞行员以熟练的规避动作一次次穿过这片火网,在浓烟和火光中突入突出,有的甚至紧贴着军舰桅杆,俯冲而来。1架飞机由于飞得太低,碰到了浪尖,一团火球骤起,飞机一头栽入了大海。 
  在马岛东侧海域,阿根廷空军的2个4机编队的〃天鹰〃攻击机穿云破雾,以超低空方式攻击英国2艘〃大刀〃型护卫舰。英舰立即作出反应。随着舰空导弹的爆炸声,2架〃天鹰〃同时被击落。但其余的飞机仍奋勇气来,450公斤的炸弹击穿了军舰的舰尾,在掠过直升机甲板时,又击毁了1架螺旋桨正疯狂旋转的〃山猫〃式直升机。 
  阿军1架〃其卡拉〃式攻击机被炮火击伤后,拖着浓烟眼看就要扎进大海。突然飞机一声怪叫,机头又重新抬起,直端端地向1艘英舰冲来,顷刻间碎片四裂,这艘英国军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一位英国水兵在他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我们刚刚接近马岛,便遭到阿根廷飞机的袭击,它们编队而来,且飞得很低,我们发现它们时已很近,无法有效迎战。阿根廷飞机一边发射火箭,一边丢下炸弹,只见甲板上火星四溅,周围滔天的水柱把军舰颠簸得东摇西晃。忽然〃轰〃的一响,几个同伴满身是血地被抛到海中。'完了'我心里叫了一声。〃 
  英国人的灾难并没有结束,阿根廷人又把目光瞄向了特遣舰队的旗舰——〃无敌〃号航空母舰。 
  8架〃天鹰〃掩护着1架〃超级军旗〃,以密集队形掠过浓烟四起的海面直奔〃无敌〃号航空母舰,在距〃无敌〃号50公里处,〃天鹰〃立即散开,分成2组,将前来拦截的英军〃鹞〃式飞机和〃海标枪〃防空导弹引向一旁,同时,〃超级军旗〃迅速发射了2枚〃飞鱼〃导弹。 
  在此危急时刻,担负护卫任务的英军〃考文垂〃号驱逐舰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舰长命令开足马力迎上前去,他要用自己的军舰挡住〃飞鱼〃,同时他又命令向空中发射金属箔,干扰〃飞鱼〃的飞行方向。结果,1枚导弹准确地击中了〃考文垂〃的侧舷,另1枚则偏离方向,扎进了不远处〃大西洋运送者〃号大型运输舰的肚子里,只听轰隆两声巨响,熊熊大火吞噬了2条军舰的躯体。几小时后,它们双双沉入了几千米深的洋底。 
  一直信心十足的英国国防大臣诺特接到报告后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好久,才愁容满面地哀叹:〃皇家海军受到了沉重打击。〃 
  尽管英国特遣舰队的〃鹞〃式战斗机飞行员在空战中也表现出很高的战术水平,但相对阿根廷空军的一次次轮番攻击,他们的拦截还是显得力量不足。不久,〃普列第斯〃号护卫舰、〃加拉哈德爵士〃号登陆舰又相继被击沉。 
  阿根廷人的勇猛、强悍和智慧,在他们的空军飞行员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损失严重的消息传到伦敦后,忧郁的愁云笼罩在每个国民的头上。如果说4月5日人们在朴茨茅斯是为这批〃万里赴戎机〃的将士壮行的话,现在,他们已对自己孩子的命运产生了〃一去不复返〃的预感。一家报纸悲哀地写道:〃英国也许将迎来一个阴森森的葬礼的季节。〃一位阵亡水兵的父亲岂不成声地说:〃大英帝国难道非得让孩子们死在那个遥远的岛屿上不可吗?〃 
  这天晚上,撒切尔夫人在她日记的最后一行写道:〃5月25日,黑色的一天。〃 
最后的决战 
  夜幕降临了,隆隆的爆炸声渐渐平息了下来,只有刺鼻的硝烟还笼罩着南大西洋的海面。特遣舰队的官兵还心有余悸地盯着渐渐黯淡下来的天空,救捞着自己的同伴。军舰上播发的海军军歌,也掩饰不了他们心中的悲凉。 
  一直期望大英帝国庞大舰队一到,马岛上的阿根廷人就会望风披靡的英国战时内阁,此时也开始紧张不安了。大臣们一致认为:若不采取断然行动,那么滞留海上的舰队必将遭受阿根廷空军的一次次袭击,外交上也将逐渐对英国不利。 
  就在这一夜,唐宁街10号向万里之外的舰队发出了一道电令:登陆。 
  接到电令,舰队司令伍德沃德将军数日来阴沉的面容终于绽开了一丝笑容。 
  登陆计划早在几天前就已在他心中酝酿成熟了。他要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陆军部队在陆地上创造一个奇迹。众所周知:马岛阿军有1万余人,且以逸待劳,而他的地面部队仅有6000人,如何能创造以少胜多的战绩呢?他想到了圣·卡洛斯。 
  这无疑是个极具冒险的计划。圣·卡洛斯只是个小港,地形复杂,航道狭窄,舰艇接近困难。更让人头疼的是,它面向阿根廷本土,极易遭受从阿根廷本土起飞的飞机攻击。 
  但圣·卡洛斯守军仅40余人,经过连日来的殊死搏杀,阿军驻岛兵力大部已被吸引到其首府斯坦利港附近,一旦在此登陆,阿军显然鞭长莫及。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是阿军防守最薄弱的环节。 
  伍德沃德选择了〃奇袭〃。 
  入夜,漆黑的海面像块巨大的黑幕,2艘英军登陆舰悄悄驶向圣·卡洛斯。3点30分,由3个突击营组成的登陆分队,划着橡皮艇飞快地接近海滩。 
  与此同时,由〃海王〃式、〃小羚羊〃式和〃支奴干〃式直升机运载的2个伞兵营,也在夜空中降到了敌后。 
  奇兵完全收到了奇效,当第1排枪弹划过夜空时,40名阿军便逃跑了,英军未折一兵一卒。天明时,英军已在滩头建立了一条宽4英里并有足够纵深的阵地,坦克、装甲车源源不断地开上了岸,〃吹管〃式和〃轻剑〃式防空导弹高高竖起,准备对付空袭之敌。 
  马尔维纳斯之战,已到了决定胜败的时刻了。 
  得到英军登陆的消息,加尔铁里震怒了,他再次召见了空军司令多索,命令空军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立足未稳的英军赶下海去。 
  多索神情严峻地望着总统,沉重地抬臂向他敬礼。他明白:整个马岛的命运,甚至整个阿根廷的命运,已经落到了他的肩上。 
  天刚破晓,一架架阿根廷飞机便腾空而起,向在圣·卡洛斯登陆的英军旗去。天空中,〃天鹰〃攻击机,〃其卡拉〃攻击机发出恐怖的怪叫,〃幻影〃战斗机也不间断地发射密集的空地火箭,一排排尘土阵起,中弹的英军士兵在尘土中痛苦地抽搐,残缺的肢体不时被抛向天空。 
  阿根廷飞机连续的猛烈突击,已基本破坏了英军登陆后的部署,阵地工事被炸得七零八落,向四面推进的英军突击队在阿空军的打击下也变得混乱不堪,其指挥官琼斯中校也被炸成了碎片。英军对圣·卡洛斯奇袭所收到的效果几乎全被阿根廷飞行员的打击抵消得一干二净。 
  要是此时阿军地面部队再猛扑上来,那么圣·卡洛斯英军的末日便到了。但令人惊讶的是,万余阿根廷守军,竟未动一卒,关键时刻,阿根廷人未能给英军最致命的一剑。 
  英国人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根廷有限的空中力量也在不停地被消耗着,几十架飞机被英国战斗机和航空导弹击毁,从本土起飞的许多轰炸机,由于航程太远,甚至未飞到圣·卡洛斯上空,便把炸弹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