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863章

盛唐风月-第863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艿被⒍希慌滤馓趺惨豢樗土耍
  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到了城头,当严庄看到唐军再次掀起一波雷声大雨点小的攻城势头时,想起连日以来都是如此,李归仁轻蔑地认为杜士仪不过纸上谈兵,打算围城打援,所以安守忠没有贸然率兵来援,而是扼守滏阳,乃是上上之策,阿史那承庆也附议这样的判断,他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而如今,这种不祥的预感更是在发现城外安庆宗和其他几个人被簇拥上高台上时,达到了顶峰。
  安庆宗现身至今已有十几天了,其身份以及宣告的事情,已经没有最初时给人的那种震惊,可杜士仪还是每每来这一招,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严庄正在狐疑,就只见城头传来了好一阵叫嚷。情知是投石机又开动了,他连忙如同缩头乌龟一样躲进了掩蔽所。等这一轮攻势过去,他刚要探头问动静,却不料有一个亲兵气急败坏地跑了过来,手上还拿着一个竹筒。
  “相国,相国,这次的石块上绑了很多这样的竹筒,里头有唐军的布告!”
  严庄深知这是一种效率最低的宣传方式,可此时此刻城中军心浮动,任何一丁点变故,都会造成最大的麻烦。要知道,因为杜士仪并未动用冲车来冲撞城门,因此他们连日以来竟是紧闭城门,连出击都不敢,就怕派出城去的人直接降了。他气急败坏地抢过那个竹筒,打开取出里头那张纸笺之后,他只是一扫,心头就凉透了。
  安守忠竟然已经丢下滏阳北上和蔡希德会合去攻常山,而传言中早已死在了雍丘之战中的薛嵩,竟是出现在了滏阳,连同薛崿一起策反留守的叛军,就此降唐,累得邺县也已经落入唐军手中!如果单单只是邺县和滏阳丢失的消息也就罢了,偏偏崔乾佑、田乾真、孙孝哲这三个家伙福大命大,竟然在唐军之前的围剿之中幸存了下来,如今也都降了杜士仪。最最要命的是,杜士仪竟然威胁要在洹水上游筑堤坝蓄水,届时水淹安阳城!
  “完了……”
  严庄呆呆吐出这两个字,脑海中一片空白,甚至忘了命人到城头立刻把这些宣传单都给收回来,免得进一步动摇军心。不过,随着城外那些大嗓门的军士高声喊话,纵使他有心挽回局面,却也已经晚了。城头并不止他一个人在,李归仁也好,阿史那承庆也好,高尚也好,当得知这连续几个坏消息,这时分全都是心下惊惶,只一张脸上还要强装镇定。可是,他们还能装一下镇定,底下的军将却还有几人按捺得住?
  崔乾佑三人兵围长安,那样大的罪名都能逃脱死罪,更何况他们?不若降了,至少还能保住合家老少性命!
  “安守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尽管不在同时同地,但李归仁竟是恼火地迸出和蔡希德一模一样的痛骂。可这时候再骂安守忠已经于事无补,他只能把心一横,看着阿史那承庆说道:“如今之计,只能看看能不能拖一点时间。蔡希德大军有安守忠之助,说不定能够攻下常山真定,如此一来,他们随时可能回师救邺郡。毕竟,我们城中好歹还有两万多兵马在!哪怕是只有一线希望,哪怕是杜士仪宣称要水淹安阳,也得守!”
  阿史那承庆也是绝不想投降的,如果坐拥幽州左近数州之地也就罢了,可现如今只得安阳一座孤城,降了之后他们还有什么好处?
  “好,传令下去,若能坚持到援军到来,军中上下每人赏钱一万!如有二心,一队连坐!”
  几乎就在阿史那承庆话音刚落之际,陡然只听耳边传来了一阵喧哗。等到他分辨清楚那嚷嚷声究竟说的是什么之后,他登时险些一头栽倒。
  “北门开了,有人开了安阳城北门!”

  ☆、1215。第1215章 大胜

  “安阳北门大开,郭大帅麾下左厢兵马使浑将军已经一马当先杀进去了。”
  听到牙兵来报,说是浑释之已经由北门进城,杜士仪顿时笑了起来。浑氏亦是铁勒九姓大族,归附极早,隋代便曾经一度受册封守边,而自从唐太宗李世民在灵武受天可汗尊号之后,浑氏一族便世袭皋兰州都督,也不知道出了多少赫赫有名的武将。这其中,浑释之祖孙三代都是有名的悍将,杜士仪时浑释之便已经官居先锋使,郭子仪继任朔方节度使时更是对其一再重用,便如同杜士仪当初器重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如出一辙。
  “只可惜怀恩此时不在,否则恐怕就要看到他们两个铁勒人争功的情景了!”
  杜士仪随口开了个玩笑,见伫立身边的李怀玉满脸跃跃欲试,他便突然出声说道:“可是觉得至今无有寸功,心里不痛快?”
  李怀玉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小声说道:“除了给元帅出了那么个馊主意,其他的我什么都没帮上忙,回头表兄若是知道了,一定会责我没用。”
  听到这里,杜士仪顿时莞尔。他又扫了一眼同样满脸不得劲的阿兹勒,便开口说道:“杜随,你带上李怀玉,给我预备好了。北门既破,叛军不可能再继续守在这么一座岌岌可危的安阳城中,必定要出城突围,你率前锋营给我突上去。记住,杀敌其次,招降第一,别忘了长安解围之战,你给我拼掉了多少人?再加上留给幼麟的那五百人打底子,你要是再招不到人,可别怪我异日把你降下去当旅帅!”
  最初听到命令时,阿兹勒差点生出满肚子杀心,可听到最后,他立刻给强压了下去,凛然应命。而李怀玉也为之大喜。随着这支不过七八百人的兵马已经开始预热准备出击,早有准备的程千里和郭子仪麾下兵马也从最初的虚张声势转变成了整体进攻,就只听偌大的安阳城内外喊杀震天,这一场历时近一月的围城之战眼看便要到了真正分胜负的时候。
  杜士仪身边只剩下了虎牙这一支牙兵,以及郭子仪和程千里硬是留下来拱卫中军的人,虽不过三千余,却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此时此刻,他抬头看了看越发阴沉沉的天空,随即便听到耳畔传来了虎牙的声音。
  “元帅之前对崔乾佑三人说水淹安阳,只是吓唬他们而已,没想到城里那些家伙却当了真。”
  “也不能说是吓唬,如果再拖下去,也就只能用水淹安阳这一招狠棋了。当初李明骏在新安献城归降,我就有心在叛军之中再做些文章,他愿意冒险潜回为内应,兼且有心腹兵马随行,我便同意了。因为我被召回长安,朔方、安北、河东三军的协同不利,却让安庆绪在邺郡扎下根,召唤河洛众军前往聚拢,而李明骏借着这个机会,也就顺利混在叛军之中进城,如今,在叛军军心士气无不低落到极点的关键时刻,他这一打开城门,自然是事半功倍。”
  杜士仪说到这里,却收回了关注天色的目光,沉声说道:“这天色看着不妙,如若下上一场瓢泼大雨,我军士气高昂,固然不会因此败绩,可如果让叛军因此溃散四逃太多,对接下来的河北安抚大为不利。传令下去,全力攻下安阳,叛军降者免死。让崔乾佑田乾真孙孝哲也全部给我上去,这时候他们若是不能给我发挥降将的作用,我留他们的命何用?”
  虎牙连忙应命,须臾便从牙兵之中挑选了最精干的人前往各军传命,同时又命人立刻去把安庆宗和刘骆谷给护送回来。当看到安阳城中果有数支兵马出城突围,而郭子仪和程千里大军已然围杀了上去,他退回杜士仪身边时,心里已经不再担心这一仗了,反而一面分心想着仆固怀恩可有及时赶到常山,那边战况如何,一面却又想着留守河东的裴休贞是否能看准时机,从井陉关东进,到最后,他的思绪却又飞到了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长安。
  河北这边显然已经打开了僵局,京城那边的天子可不要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安阳城中已经乱成一团。安庆绪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没有听从严庄的话上城头督战,转瞬间就发生了这样让人意料不及的大变。连日以来,他都是居住在邺郡太守府的后院,前头的文武议事他常常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竟是犹如撒手掌柜,全凭严庄等人商议决定。可这样眼不见心不烦的严重后果,就在此时此刻完全爆发了出来。当他得到消息,在一个小宦官的服侍下穿戴了全身甲胄出来时,就只见太守府其他人已经逃得空空荡荡。
  没有一个人还惦记着保护他这个大燕天子!
  “人呢?人呢?该死,他们竟敢全都跑了!”
  安庆绪暴怒地大声叫着,突然转身怒瞪着那个小宦官,满脸狰狞地质问道:“你呢?你是不是也后悔没跟着他们一块跑?嗯?”
  那小宦官已经吓得完全懵了,面对凶相毕露的安庆绪,他一闪念间确实生出了一丝后悔,可随即福至心灵地回过神来,竟是拔腿就绕了个圈子躲开安庆绪,拼命往外跑去。
  安庆绪不意想自己这一怒,身边这最后一个人竟然也抛下自己溜了,在难以抑制地咆哮两声之后,他突然生出了深入骨髓的恐慌。他下意识地追在人背后往外跑去,可当他跑到太守府门口,他就看见一队兵马凶神恶煞地冲了进来。他哆哆嗦嗦想要去拔腰边宝剑,可剑是拔出来了,他的双腿却完全支撑不住身体,就这么一屁股坐在地上。眼见得这些人越逼越近,他疯狂地挥舞着剑想要把人赶开,可很快那剑上就传来一股大力,一时脱手远远掉在了地上。
  下一刻,一把大刀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拿着刀的那个中年将领厉声问道:“本将朔方左厢兵马使浑释之,你是谁,给我报上名来!”
  安庆绪哪曾遭遇过这样的对待,面对这样利刃加颈的一幕,他突然脑袋一歪,就这么昏厥了过去。浑释之没想到冲进太守府中却只遇到了这么一个人,而这唯一的一个家伙竟然在自己问其名姓时就这样昏了过去,他顿时骂骂咧咧地回刀归鞘,随即恼火地对左右吩咐道:“你们几个,把这个软骨头给我看好了,说不定是什么重要角色。其他的人,跟我巡城,既然我是第一个冲进安阳城的,没有缴获怎么说得过去?
  浑释之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捕捉到了一条最大的鱼,只是犹自不死心地率军在城中扫荡。有他这么一个凶悍不下仆固怀恩的凶神领军,安阳城中那些错过机会没有跟着突围的叛军顿时倒了大霉,几乎都是摧枯拉朽被浑释之刷战功的命。
  好在这位朔方大将还记得杜士仪的严令,再加上从洛阳出发的时候,杜士仪慷天子之慨,从叛军没有来得及带走的库藏中给将士厚厚发了一笔赏钱,如今一面扫荡残余,一面令人沿街敲锣打鼓安顿百姓。当那一场瓢泼大雨终于落下来的时候,城中本来几处燃烧的屋宅亦是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这一场大雨来得比杜士仪担心的还要早。然而,郭子仪和程千里之前都已经憋得太久了,再加上仆固怀恩奇袭常山,按照这一位的往日战绩来看,十有八九必定会告捷,两人谁也不想被其比了下去,哪怕他们最初只是拈阄的时候,输了这么一个任务给仆固怀恩也是一样。
  所以,大雨之中,叛军的士气更加低落,而朔方河东两路大军却都打得有声有色,阿兹勒和李怀玉更是一面杀敌一面劝降,到最后还是眼看雨实在太大,那两位大帅又派人过来,半是玩笑半是当真地让前锋营不要再抢功,他们方才收手。好在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快,当天空终于云收雨散,他们清点自己这边收拢的降兵人数后,却发现不知不觉竟是收下了两千余降兵,远比前锋营如今的人数多。
  李怀玉看着这些垂头丧气的叛军,心中不禁有些发痒。他有些讨好地跟在阿兹勒身边巡视了一圈后,便对这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杜士仪义子软磨硬泡。当得到阿兹勒点头,同意向杜士仪说情,放他到前锋营来的时候,他险些没乐开了怀。
  虽说接下来不会有那么多硬仗打了,但他至少博得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一场大雨之后,杜士仪同样浑身湿透,知道如今即便是夏天,如此淋上一场雨,仍然难免会造成军中出现伤病,因此,虽知道此时收兵会影响战果,他仍是第一时间下令收拢兵马进安阳城驻扎,来日再扫荡叛军。进城后的第一件事,他便命人敲锣打鼓全城安民,同时招募大夫以及青壮,照顾军中之前的伤病者,同时命里保统计各坊居人的情况上报,另外,搜寻那些落入叛军之手的文武官吏以及士人。
  除了这些,他又少不得命人去满城搜罗生姜红糖等物,为将士熬制姜汤御寒,自己等到进了邺郡太守府,方才去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可他还没等收拾好满头湿淋淋的头发,就听说浑释之求见。他当即随便往头上搭了块白色软巾,就这么直接走了出来。
  浑释之还是头一次看到杜士仪如此随便的形态。他张大了嘴巴,直到杜士仪随随便便三两下把湿发抹干,他方才不自然地咳嗽了一声。
  “怎么,在笑话我这急急忙忙的样子怠慢了你?”杜士仪随口玩笑了一句,见浑释之连道不敢,他便笑着说道,“如今郭程二位那边战报尚未传来,你是第一个进安阳城的,我怎能让你等久了。说吧,你抓到几条大鱼?”
  杜士仪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浑释之也曾经在其麾下呆过,此时此刻见杜士仪口气随和,显然还当自己是自己人,他顿时也就恢复了军中豪爽本色。
  “元帅,天大的好消息,我拿到了安庆绪以及伪相严庄和高尚!”

  ☆、1216。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

  因为安庆绪已经称帝的缘故,尽管叛军已经没有能力在邺郡也造出一座如同洛阳宫那样富丽堂皇的宫殿群,但哪怕是为了军心士气,邺郡太守府还是经过一番整修,正堂之中的很多摆设,全都是当初从洛阳败退时裹挟的珍品,甚至居中还有像模像样的宝座龙椅。只不过,这样笨重的东西当然不可能从洛阳专门带到此地,而是严庄强征城中能工巧匠制造的。可安庆绪只用过唯一一次,其他的时候都躲懒不肯见文武。
  此时此刻,没有来得及逃亡就被浑释之俘虏的严庄和高尚衣衫褴褛,形容狼狈。见杜士仪背着手若有所思地站在这张宝座之前,高尚想到自己给安禄山当了多年掌书记,甚至还跟着这位恩主豁出去叛乱了一场,到头来却落得这么个下场,心底极其灰心丧气。而严庄却不由得记起了近日的那些传闻,从杜士仪不声不响就平息了漠北之乱,率兵抵达灵武,随即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合兵一处,奉天子从马嵬驿返回解围长安,到如今的收复洛阳,直逼幽州。
  光是从结果来看,仿佛没有什么问题,可若是从过程来看,问题就大了。因为从一开始,杜士仪就是未奉诏就擅自行动,如今这个元帅恐怕也来得极其成问题。若是在承平时期,这和安禄山叛乱有什么两样!可安禄山却是千夫所指为叛贼,杜士仪却人人称道为名将,这不止是成王败寇,而是说明杜士仪心机之深,简直令人胆寒!
  可想归这么想,严庄盘点了一下杜士仪身边那些来来往往的那些幕佐,确定并没有什么以出谋划策闻名的谋士,他不禁在心底迅速算计了起来。见杜士仪甚至又围着那宝座转了一圈,他便卑躬屈膝地说道:“安贼叛乱,我等只是因家眷妻小全都在其手中,受其胁迫,这才不得不效命于他。如今元帅率天兵平叛,救我等于水火,罪臣和一家老小全都得以保全,特在此拜谢元帅的大恩大德!”
  严庄说完此言,立刻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倒匍匐于地。他可以这么厚颜无耻,高尚却毕竟曾经是幽燕名士,被安禄山征辟为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