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413章

盛唐风月-第413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力士面前慌慌张张行礼,他隐约听得仿佛是问给太子的赏赐问题,而另一个则似乎是跟班,不敢靠近高力士在他跟前垂手站着一动不动,可突然却蠕动嘴唇说出了一句话。
  “郎君说,当年《史通》之事,多谢杜侍御了。”
  这话听着像是没头没脑,可所谓郎君,是宫中侧近对于太子李鸿的尊称,而《史通》之事,则是更涉及到王守一试图一箭双雕构陷他和太子李鸿。他识破了此举,通过杜思温向李鸿示警,反而把王守一陷了进去,之后宫中又是风云突变,他借此自请出京为县令,就此和李鸿没了瓜葛,谁知道李鸿依旧记得当年旧事,而且不知从何而知,向其示警是他的授意。
  奈何这种话也是听到了只能当没听到,他装聋作哑没有做声,而那内侍显然也没指望能等到他的回答,等到那向高力士禀报的内侍退了回来,两人匆匆而去,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就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似的。而远远看见宫门时,他旁边的高力士却忽然停住了脚步。
  “我就送到这儿了。杜侍御,如今朝堂多变,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对你关切备至,能不掺和就不要掺和,保身要紧。不要像说之相公和宇文使君当年赏识过的人一样,落得个没下场。王子羽那汝州长史,也未必能当得长。”
  杜士仪此前过境汝州的时候,曾经打算悄悄去探一探王翰,可到了地头却得知人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往日遇到这种情形也是没有三天三夜醒不来,没奈何之下他只得径直先回洛阳。此刻高力士这番提醒,他不知道是因为杜思温与其的私交,抑或是其和玉真金仙二位公主有什么私谊,又或者是卖人情或其他用意,可至少可以确定是提醒,他少不得拱手谢过,等到再走了长长的一段路,最终过了天津三桥的时候,他的脸上仍然有些怔忡。
  “别发呆了,再发呆天都快黑了!”
  听到这个没好气的声音,杜士仪抬头一看,却发现本该在宫门口等候的从者们身前,还多了个熟悉的人影。在外三年,没听到崔俭玄那动不动的抱怨和刻薄实话,他总觉得有些不太习惯,如今他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笑什么笑,去个御史台要这么久?你知不知道这大热天,我都等得快想要跳洛水去游泳了!”崔俭玄对杜士仪那意味不明的笑容恼火得很,不由得眉头一挑问道,“虽然新任的御史大夫李朝隐啰嗦得很,但老头儿再啰嗦,也不至于能把你一留就是两个时辰吧?”
  “去了一趟宫中上清观,陛下召见,顺便还见到了司马宗主和两位贵主。”
  崔俭玄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但随即便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回头此事肯定会在东都广为传闻,你这家伙,每次往外头一走都是一回来就面圣,不知道多少人要羡慕死你了!走吧走吧,赶紧回去,家里人肯定都等得不耐烦了,琳娘和阿朗肯定也都在盼着你这个舅舅!你就不能好好抓紧一下时间?回头别等琳娘都要嫁人了,你还在孑然一身……”
  “你少说两句没人把你当成哑巴,总之,你等着给我当傧相吧!”
  崔俭玄原本还准备了长篇大论,打算好好给杜士仪洗洗脑子,可听到这么一句时,他不禁愣住了。若不是杜士仪上马的动作快,一抖缰绳又策马缓缓驰了出去,他甚至打算去摸摸这家伙的额头,看看人是不是发烧烧糊涂了。饶是如此,等到进了永丰里崔宅乌头门,追上了人,他仍是不禁一把抓住对方的袖子,气急败坏地说道:“是哪家的女郎?还是你在外头看中的?有没有我家阿姊聪慧干练,美艳绝伦?”
  “十一郎!”
  崔五娘哪里想到,自己起意到门前去看看杜士仪是否回来,却听到了这么两句话。饶是她素来大方,这会儿也不禁稍稍有些失神,但须臾就醒悟过来狠狠瞪了崔俭玄一眼。而后者却振振有词地说道:“这话又没说错!倘若杜十九本来就没有什么特别看中的人,直接娶了阿姊不就完了?咱们两家也算是亲上加亲……哎,阿姊,我只是随口说说,不是有意取笑你,你别走啊!”
  见崔五娘转身拂袖而去,崔俭玄则是急急忙忙上前去追她,杜士仪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直到他复又踏入了赵国夫人的寝堂,看到那个扑上来要她抱的外甥女崔琳,又见乳媪抱上来的崔朗直接不给面子地哇哇大哭,他不禁感受到了一股阔别已久的家常氛围。笑着抱着崔琳逗了好一会儿,他又尝试着去抱了抱崔朗,直到崔俭玄这个当父亲的吃味得过来抢了孩子,他方才被杜十三娘引去了自己的位子。环目四顾不见崔九娘,他不禁问了一声。
  “九娘子呢?”
  “九娘如今有七个月身孕,夏卿生怕她活泼好动,大热天出什么事,所以没带她来。”
  是么?连当初那个机灵古怪让人无法招架的崔九娘,竟然也已经要为人母了!
  杜士仪笑着举杯饮下了别人相劝的一杯美酒,心里想起了司马承祯那仿佛是戏言似的话。有了这位长者相助,他这次的婚事,应该会顺利的吧?为了履行诺言,他是不是应该未雨绸缪,派人去接玉奴了?

  ☆、511。第511章 风生云起

  司马承祯并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道门高人,在论道谈玄之外,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以游戏风尘示人。因而,宫中上清观那一番戏言,随着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的有意传扬,须臾就在整个洛阳城上下流传了开来。正如同想当初杜士仪因命中克贵妻为由回绝了尚主,而后达官显贵也都不敢许之以女,如今司马承祯说是要补偿杜士仪这些年孑然一身的孤寂,打算给他挑个合心的女郎,一时也不知道牵动了多少芳心。
  “杜十九郎如今二十有四了,不过二十出头便已经官居殿中侍御史,这简直是异数!”
  “也不知道司马宗主看中了哪家女郎?这要是真的他悄悄在民间转悠……”
  “倘若挑中我家闺女就好了!”
  如是议论在洛阳城上下传得沸沸扬扬,以至于当杜士仪到安国女道士观拜访玉真公主的时候,忍不住苦笑道:“二位观主这造势造得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就连杜氏族人,也有不少悄悄向我打探是否真有其事,更不要说在御史台了,一个个同僚看我的眼神都是古古怪怪的!”
  “又想抱得佳人归,又不想被人多言,哪有这么好的事?”玉真公主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直到杜士仪苦笑着拱手求恳,她方才笑眯眯地说道,“放心,这是我和阿姊早就商量好的,会掌握分寸。至于司马宗主,难道你还担心他会在这种大事上和你开玩笑?倒是你,我还没和你算账!”
  玉真公主突然双手叉腰,露出了嗔怒之态:“你把玉曜一拐走就是三年不说,而且还隔三两个月方才有音信传回来,你知不知道阿姊有多担心?”
  面对这样的责难,杜士仪不得不举手投降。他讷讷解释了生怕信函太过频繁,被人看出端倪之后,玉真公主虽仍是面露嗔怒,但终归只是轻哼了一声。当杜士仪问到这婚事具体将如何安排之后,她便得意地说道:“你放心,自然不会让司马宗主轻轻巧巧对别人说,王元宝之女方才是良配,否则阿兄岂是好轻易糊弄的?玉曜却也是好福气,你慧眼识珠,让她得展所才,将来你们若是能够成婚,届时珠联璧合,真真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
  “那也是二位观主玉成。”杜士仪笑了笑之后,想到王缙之前所托,他沉吟片刻便开口说道,“今日是今科草泽自举制科开考的日子,观主可知道,王十三郎的弟弟夏卿今科也有应试。”
  “就是九娘的如意郎君吧,我见过他。九娘把人带来给我看的时候,满脸的欢欣,听说,她如今也已经身怀六甲了。”
  玉真公主想起那一次看见王缙和崔九娘夫妻并立跟前的情形,神情忍不住怔忡了片刻,继而便微微笑道:“时隔多年,你也不用担心我还有什么想不通的。王十五郎亦是文采名噪两京,你特意提及此事,莫非是他这一科还有什么问题不成?”
  “以夏卿的本事,脱颖而出应该并无问题,但此次应试者,在职的官员乃至于品子柱国子众多,如若阅卷时再有什么偏向,那就难以担保了。”说到这里,杜士仪顿了一顿,却是若无其事地说道,“就比如我当年应省试的时候,考功员外郎李纳还不是因为别人嘱托,险些将我置于末第?”
  玉真公主本不在意,可听杜士仪这么一说,她不禁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好一会儿,她才哂然一笑道:“若是别科制举也就罢了,今科是草泽自举科。阿兄的本意,是唯恐草泽遗才,故而方开此科,如今竟是畿尉以及其他官员与之争进,到时候我自会吩咐人在阿兄身边提点一声。王十五郎但使策论真的为上上之选,定然能够放之高第。倒是你,不要一味为别人操心,自己的婚事不妨想想该如何操办,另外呢,我也有一件事要问你。”
  当杜士仪从安国女道士观出来时,脑海中还转着玉真公主的提议。事实上,出京三年,那种天高皇帝远的舒心快活日子,和在两京与人勾心斗角相比,他自然更倾向于后者。然而,倘使出为外官真的是想去何处便去何处,他前一次求为县令时就不用那么伤脑筋了。
  除了刚到洛阳的第一天晚上,因为崔宅夜宴实在是持续到太晚,因而就宿在了那儿,但这几天杜士仪都是住在自己当初在观德坊中先赁后买的那处私宅。对于殿中侍御史这样的天子侧近来说,日日上朝,自然住在离洛阳宫越近越好。而他的假只剩下今天这最后一日,此刻回程路上,想起之前在御史台中尚未和郭荃碰过头,心中不免有些记挂,到自家杜宅门口下马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问了一句,结果想找的人并无音讯,不想找的人却不请自来。
  “郎君,郭御史并没有来过,但乐成坊郎君叔父家中却让人送了帖子来,请郎君闲时过去一会。”
  杜十三娘没有提,他自己也险些忘了,竟然还有那么一个叔父身在洛阳!
  杜士仪心头有些厌烦,但杜孚即便并非同居的亲长,可占了一个叔父的名头,终究不能完全无视。因此用过午饭,他随意挑了几样江南带回来的土产,只带了赤毕一个从者出了门。乐成坊的杜孚私宅,他还是第一次造访,所幸有一个坊中武侯带路这才顺利找到。洛阳和长安一样,物价腾贵,房价更高,杜孚又不是什么高品官员,宅院看上去丝毫不起眼,门前仆役自然也没有什么整肃气象,只有一个倚门打瞌睡的老仆。
  直到赤毕提高声音喊了第三次,此人才睁开眼睛。老仆虽然有些耳背,却是认识杜士仪的,慌忙拔腿就到里头通报,不一会儿就用和年龄以及耳力完全不相称的矫健步伐迎了出来,毕恭毕敬地把杜士仪引了进去。此前杜十三娘来,杜孚大多数是避而不见,只由韦氏见客,但今天杜士仪登门,他就不能再如同从前那样矫情了,竟是亲自在仪门处接了人。
  “七年不见,十九郎已经是独当一面了。”仗着叔父的身份,杜孚自然能说些这种居高临下的话,但却也不敢一味摆着架子,随即轻轻巧巧就把话题拐到了另一个方面,“如今御史台人员多变,你乍一回京,要小心才是。李朝隐此人,每逢御史大夫缺员,人人都是属意于他,奈何此前圣心独运,一直没有他上位的机会,这次正好让他代了崔隐甫,他难免要拿人当成靶子……”
  这些分析朝堂形势的话似是而非,杜士仪听着就知道是杜孚如今不得志,所以闲着无聊瞎分析。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少不得含含糊糊敷衍了过去,等到随着杜孚又去见过韦氏,在寝堂中坐下,见婢女送上来的饮料恰是一杯清茶,他不禁眉角微微一挑。
  竟然还知道他的喜好。
  而身为主妇的韦氏端详着杜士仪,见其身量比从前更高,容貌俊朗,一袭寻寻常常的白衫穿在身上,却和那些普通白衫士子看上去截然不同,显见是入仕之后历练出来的气度。一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杜望之还是个顽劣的孩童,庶长子杜黯之反而在杜士仪的提携之下明经及第,丈夫杜孚则是仕途多桀,至今在京候选,她只觉得心中那股妒火烧得越来越旺,竟没注意到杜孚和杜士仪叔侄俩在说些什么,突然把心一横,迸出了一句话来。
  “十九郎,听说司马宗主要为你解命局?我娘家有个侄女,正当妙龄……”
  她这话还没说完,杜孚便禁不住厉声斥道:“胡言乱语什么,什么人都敢拿出来拉郎配,你糊涂了不成!”
  “我怎么糊涂了?十九郎说是命中克贵女,一拖就拖到现在,如今趁着司马宗主的东风,不尽早把婚事定下来,难道还要继续拖下去不成?我那侄女有什么不好,虽说家里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嫡系亲长,可终究也是京兆韦氏,又不是那等千金贵女!难不成我一个做婶娘的给侄儿保媒,还不被人待见?”
  见韦氏说着说着便已经柳眉倒竖,仿佛自己越来越有理,本就无心多呆的杜士仪不禁更加大倒胃口,他重重咳嗽了一声,却是站起身道:“叔父,我还有些事情要去一趟景龙女道士观,这就告辞了。”
  杜孚今日把杜士仪请来,原本是打算借着刚刚得到的消息拉近拉近关系,却不想韦氏如此不懂事,三言两语竟是把人怄得刚坐下就要告辞,他顿时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偏偏韦氏不知好歹,见杜士仪拱了拱手就要往外走,竟还伸手使劲一捶坐榻,气咻咻地说:“十九郎如今官做得大,翅膀硬了,不把我这长辈放在眼里了是不是?一言不合就要走,你这脸色摆给谁看?”
  “够了!”杜孚终于再也难以忍受妻子的愚蠢言语,开口怒喝了一句后,更是对左右婢女吩咐道,“扶着娘子去里头安歇,成日里胡思乱想,回头找个大夫来瞧瞧!望之年纪渐长,却不知道好好教诲,如今竟是越俎代庖管起十九郎的事情来了!十九郎,到我书斋来,我有话要和你说。”
  杜士仪本来对杜孚的邀请兴趣缺缺,可却不想杜孚怒喝了自己的妻子撂下这话后,却有些强硬地把他拽了出去,到门外方才低声说道:“二位贵主使人捎信给我,说是有司马宗主做主,十九郎你的婚事不日就会有眉目了!”

  ☆、512。第512章 喜事将近

  尽管杜士仪对杜孚这个叔父也就是面上客气,婚事也早有杜思温大包大揽,用不着杜孚插手,但若是对方真的豁出去想搅和,却也让人腻歪恶心,就比如刚刚韦氏那番闹腾。此时此刻,杜孚用这般高兴而热络的口气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他便露出了恰如其分的惊异来。
  “叔父的意思是……”
  杜孚也顾不得杜士仪是真的不知道明白,还是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他只知道,自己在东都洛阳候选的这些时间有多难熬。即便京兆杜氏如今并没有那些一等一的高官在朝,但三省六部中五品以上的却总是有人在的。可是,不管他如何想方设法登门拜访,别人对他总有些敷衍了事,到前一阵子他几乎觉得有些绝望了的时候,方才有人悄悄暗示,求外人不如求自己人,他这才终于幡然醒悟,想到了杜士仪的身上。
  尽管当叔叔的去求侄儿,这面上实在有些挂不下来,可如今家用捉襟见肘,杜士仪此前人在外地,他就算想厚颜去求助,也着实找不到人,现在好容易把人请到了家里,妻子却又险些坏了大事,他已经完全顾不得这面子了。此刻见杜士仪面色稍有缓和,他便笑容可掬地说道:“两位贵主命人来说,司马宗主这等活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