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132章

盛唐风月-第132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意嫁个没出息的男人?既如此,眼下这般各得其利不是最好?得一妙人为知己,远胜过嫁了给他!”
  出了玉真观,杜士仪立时去了善果寺,结果却没见着王维,只一个王缙气咻咻地等在院中。得知王维是被友人崔颢拉了出去,同行的还有卢象等人,王缙被撂在家中的缘由,却是因为他年少不合群,他顿时莞尔。而王缙见他这一笑,心里就更不痛快了。
  “那崔家小子比我还小一岁,装什么大人!他就会写些艳词淫诗,成天在平康坊北里那些地方厮混,还大大咧咧地放话说什么娶妻只娶色,阿兄和这种人厮混在一起有什么好处!还有那卢象……”见杜士仪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话,王缙顿时急了,一把将人按了坐下,便恼怒地说道,“这事儿别人无所谓,你可得听仔细了,那卢象可号称自己是卢公的侄儿!卢公本就名声赫赫,因门下出了你这今科状头,更是声名远播,这不是攀附是什么?”
  杜士仪听王缙在那数落兄长交友不慎,他顿时更大笑了起来:“别人是不是攀附也说不好,范阳卢氏原本就是山东大姓,别人说是卢公族侄,这也是不能禁绝的,更何况卢公家中还有哪些晚辈,连我这个做弟子的也不甚了了。至于其他人秉性如何,王兄自然分得清楚。对了,我今日来找你兄弟二人,是为了三日后……”
  听杜士仪说玉真公主竟是要办赏春会,请自己和兄长一并出席,王缙顿时眼神闪烁,满口答应兄长回来就与其说。等到将杜士仪送走,他在院子里兜兜转转好一会儿,想起杜士仪额外嘱咐了一句,不妨和岐王商量商量,他最终把心一横就出门上马,却是径直前往兄长今日和人聚会的晋昌坊韦陟宅。
  韦陟兄弟住的是其父前宰相郇国公韦安石的别业,毗邻大慈恩寺,自从韦安石去世之后,韦陟韦斌守丧之后就一直闭门不出,只有众多文学之士登门拜访诗赋唱和。当王缙赶到,说动了门前放行之后,曾经来过一次的他便径直找到了后园,果然就只见崔颢正在那儿拥美吟诗,其余数人或坐廊下,或坐池前,各得其乐,王维则是在亭前和韦陟说话。他想了想便没有贸然上前,直到韦陟起身离开,他方才使唤童子上前,把王维叫了出来。
  “十五郎?你怎么来了?”王维一见王缙,顿时满脸讶异,随即若有所思回头瞅了崔颢一眼。
  “我虽不喜欢崔颢那轻薄性子,还不至于为了这个特意跑一趟。”王缙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这才低声说道,“是杜十九郎来找阿兄,他说三日后玉真贵主届时会遍召才俊为赏春会,请阿兄和我一道与会。我看他仿佛还有未尽之辞,可阿兄不在,他又不好对我说!阿兄,韦家两位郎君摆明了是闭门不肯做官,崔颢又是为人浮艳没节操,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你想求仕进,少和他们厮混为好!”
  “十五郎,你这话说得过分了!”见王缙满脸不以为然,王维有心再训斥两句,可想想这是在别人家里,他只好不悦地又瞪了其一眼。
  “本来就是!韦家兄弟落地便在富贵乡,韦陟十岁授官,自然可以优哉游哉不出仕,待他日名声积攒够了,授官之阶就远胜旁人,可阿兄哪有如此优势?眼前这些固然是诗赋才学出众,可韦家兄弟清高得起,其他人就未必了,将来还不是得设法求仕进?”
  王缙刻薄地冷笑了一声,继而便目光炯炯地说道:“阿兄能走的,不外乎就是杜十九郎的老路,我看他的意思,应是已经求了贵主照拂于你!不过我不太明白,他为何说要你和岐王商量商量,阿兄径直出席,难道还会落于人后不成?”

  ☆、197。第197章 赏春会上群英萃

  修政坊位于长安城西南,因地处偏僻,鲜少有达官显贵于此设第建宅。其地西南有一座小丘,登上小丘可俯瞰长安胜景曲江池,因而长安首富王元宝便买下此地造了别院。别院之中却和那些权贵之家四处亭台楼阁不同,除却小丘之上有一亭子,余者都是草堂草屋,竹木相间,竟是在这长安城富贵豪奢之城,营造出了一片山间隐者才有的清静之地来。
  然而这一日,这片清静之地却变得车水马龙。随着一大早两辆装饰低调的牛车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进了门,短短两个时辰,各式各样的车马络绎不绝到来,让这平素幽雅的地方一时喧闹十分。王家早早就派来了几十个随从在门里门外伺候,可即便如此,看着那通报之后三三两两进来的人,见惯世面的他们也忍不住交头接耳,暗叹毕竟是天家饮宴,果然阵容不凡。
  玉真公主作为今日下帖邀约的主人,早早和金仙公主占了那小丘之上的亭子,此刻坐在其上见下头白衫如云,她不禁笑着指点道:“阿姊,天下英杰虽都是阿兄的囊中之物,可如何从石子之中挑出良材美玉,却不能只靠那些尸位素餐的选人官员!”
  “你呀,如果是男儿,如今叱咤风云的是不是就该变成你了?”金仙公主微嗔摇头,随即便若有所思地说道,“对了,王元宝家中有如此好地方,我竟是不知道!你可是好长的手,我还以为你要相借宁哥家的山池院呢。”
  “那里的牡丹芍药群芳争艳,我都已经快看腻了。何如此地郁郁葱葱,唯有野花,没有那些名贵品种,看着反而平生天然野趣。”玉真公主看见下头霍清冲着自己打手势,知道人都来得差不多了,这才站起身来,却是凭栏而立俯瞰这整座别院,面上露出了说不出的赞赏,“据说这别院是王元宝幼女亲自画图令人造的,果然是和那些只会打造精巧楼阁的不同。看惯了重楼别院,还有大明宫那种雄浑大气的地方,这别院更让人舒心。”
  “你说的是,所以大安坊那方长着雷击梅的野地,我已经从王元宝手里买来了。不过看这座别院山第的格局,让别人营造,不若一并托付给王元宝那千金来得省心。”
  金仙公主说着便招来一个侍婢低声吩咐了两句,这才站起身来:“元元,走吧,人都到了。”
  眼见两位道装贵主联袂从山中小道缓步下来,下头一众人等纷纷施礼不迭。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虽说入道,可这些年并不仅仅是静修,尤其玉真公主更是频频相召文人饮宴,文会诗社层出不穷,就连士子行卷,往往也都把玉真观当成了最大的目的地。奈何玉真公主的门槛实在是太高,旁人欲求一面而不可得,就连苗含液世家子弟,官宦之后,今次竟也是第一次得见这位贵主真容。至于比妹妹性子更疏懒的金仙公主,则是更少见了。
  今日应邀而来的,除却今科及第的不少前进士,还有苗晋卿王泠然这些前科甚至再前一科登第,如今尚在守选的前进士,此外也有不少尚未登科,在京城颇有名声的才俊,被王缙鄙薄的崔颢和卢象亦在其中。而王家十五郎自己此刻也混在人群当中,眼睛滴溜溜直转,可与其说是看那两位贵主,看今日请自己来的杜士仪,还不如说是频频往外头瞟,心中止不住犯嘀咕。
  阿兄昨日与他见岐王言及此事时,岐王拉着阿兄悄悄商量大半天,最后商量出什么了?这种事怎么谋之于岐王,阿兄也未免太轻率了些!
  今日午间饮宴,人各一食案,却是在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左右手团团围坐,只留出最靠外的一席以供乐人和婢女出入。因杜士仪回绝了以给自己践行名义开宴的由头,玉真公主对外既说是赏春宴,这一日自然便命行春令。一众人等拈阄定了令官,却是韦礼拔得头筹,当仁不让当了觥录事,他又命了其他人为各种职司,一场酒令行下来,他却是公器私用,狠狠灌了苗含液好几大杯,等到换行俗令,这才洋洋得意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如是又是一圈,正当众人嚷嚷着不妨曲水流觞再开诗会的时候,却只听外间传来了一个歌者的声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短短四句诗翻来覆去唱了三遍,先是清新,后为温婉,最后则是带出了几分愁怨哀切,一时满座皆静细细品评,而金仙公主则是最先醒悟过来,当即笑道:“好你个李龟年,既然来了,缘何躲躲闪闪藏在门外,还不速速进来!”
  “二位贵主不相召,卑臣怎敢进来。”
  随着这个声音,但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昂首直入,正是教坊李家三兄弟中最出名的李龟年。他往四座略一拱手,便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恭恭敬敬地说道:“奉岐王之命,知二位贵主在修政坊王家别院设赏春宴,故而请卑臣前来献曲一首。”
  “词是好词,而且从未听过!”玉真公主话一出口,突然心中一动,往席上杜士仪望了过去,见其笑着举杯沾唇,她哪里不知道是他所言的王十三郎,可那四句诗字字句句直达她心扉,不但觉得唇齿留香,心头更是阵阵涟漪,她不禁轻哼了一声,这才笑看着李龟年问道,“这词出自何方高人之手?”
  李龟年却并不回答,只是又深深躬身,这才笑着说道:“卑臣有幸光临这赏春会,若是唱完这一曲就此回去,也有些意犹未尽。四座才俊还有佳词,不妨就此拿来,卑臣择选朗朗上口的再唱春曲三支。”
  尽管李龟年只是教坊伶人,但请得动他的只有那些王侯公卿,今日与会者,竟有一多半不曾听过李龟年那绝世之音。闻听李龟年竟愿意演唱自己的诗赋,一时间四座异常激奋,也不知道是谁喝了一声取文房四宝来,一时这吩咐声此起彼伏。
  早有预备的霍清一拍手,自有侍婢向每人送去笔墨纸砚一套,就只见那原本摆满了酒食的食案上,此时此刻却被墨砚占去了位置,拢卷疾书的人便好似在比拼似的,一面写一面眼睛留意各处。不消一会儿,就只听一声啪的响声,却只见是有人直接把笔摔在了食案上,正是王缙最看不上的崔颢。
  李龟年眼神一闪,等到崔颢亲自将纸卷送到了他的眼前,他展开一看,见上头洋洋洒洒,竟是一首歌行,他不禁挑了挑眉,一目十行扫过之后,当即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深深吸了一口气,高声唱了起来:“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尽管无有曲乐,但李龟年那歌声却显得清透明亮,直破云霄。长安道三字之后,他只是微微一顿,声音竟是奇异地再次拔高了一个音阶:“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此时此刻,纵使如王缙那般只觉得崔颢这首诗是从前习作的,也不得不承认,这首歌行道尽两京春日胜景,然则李龟年的歌声仍未完。轻轻巧巧一个转折,他便又拍手为歌道:“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倡家。下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待到最后一句唱完,席间一时鸦雀无声。尽管崔颢甚为得意,然则在两位贵主临场的情形下,崔颢这首诗竟是结束于娼妓之家,每个人都是神情古怪。王缙更是嘿然一笑,低声嘟囔道:“就知道作浮艳诗!”
  浮艳归浮艳,可这诗中少年意气,在座不少人都曾经有过,只是在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面前不太自然而已。而李龟年这一首长长的歌行过后,其余人自然抓紧时间送上了自己的大作。可这一次,李龟年的审视便细致多了,将手头那四五卷看完,他方才择了另外两首一一唱了。被他这一唱,那两人自是喜上眉梢满脸得色。始终就没去凑热闹的杜士仪摆手吩咐身后侍婢把丝毫没用过的笔墨纸砚下去,却倚着凭几,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
  适才三首诗,无论情景都和一个春字息息相关,然则在玉真金仙两位贵主听来,绝不如那一曲红豆来得触动人心。果然,李龟年三曲唱毕,却是负手笑道:“始终清唱,未免无趣,外间……乐来!”
  那一声乐来,却只见外间一众乐师鱼贯而入,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二人却只屈居此列,头前一白衣人手捧琵琶,恰是仪容出众,风仪无双,但只见他举手猛然切弦,就只听一声犹如裂帛脆响,刹那之间,那寥寥三四下犹如弦断之音,便使得刚刚认出他后窃窃私语的众人为之鸦雀无声。

  ☆、198。第198章 郁轮袍,情相悦

  玉真公主起初只是微惊,待听得曲音渐转悲切,她凝神细听,和常见悲曲之中那种幽怨的如泣如诉不同,这一曲却仿佛是繁华落尽的寂寥落寞,仿佛一根针似的猛然刺进了她那一直紧紧封闭的心中。恍惚之间,她仿佛整个人都沉浸了进去,眼前仿佛出现了祖母临朝,韦后安乐公主大宴,父亲和兄长登基时,自己隐在角落冷眼旁观时的情景。
  也不知道是从几岁开始,她就一直都是这么冷冷看着花开花落,悲欢离合,至于眼泪何时再不曾见,她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她只知道,哪怕是父亲睿宗李旦去世的时候,她那眼泪也仿佛只是为了不相干的人而流,心中一片漠然。阿姊金仙公主纵使入道,也不曾如她这般召集才俊,常有两京贵女相从,但阿姊却真正闲适自如,只有她,不过以那繁华喧闹自欺欺人罢了。
  一曲终了时,四座竟有不少人眼露水光,然而,相较不知不觉间泪盈于睫的金仙公主和泪流满面的玉真公主,旁人自然不算什么。隔了许久,玉真公主方才沉声问道:“此曲何名?”
  王维刚刚整个人也几乎都沉浸在这一首历经数年方才大成的曲目中,此刻只觉得身心俱疲,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欠身答道:“此曲名曰郁轮袍!”
  “千古悲音,莫过如是!”
  玉真公主这一声赞叹,金仙公主亦是微微颔首。此曲悲音虽和这春光明媚大不相称,可足以动人肺腑。等到王维自报家门之后,玉真公主请了其入座,李龟年不失时机地道出刚刚那红豆词乃是王维之作,四座里无论是否听过其人盛名,此刻大多心服口服。而王缙看见李龟年三兄弟竟是又以兄长之词配曲演起了歌舞,心里终于明白杜士仪为何要说,此事需得和岐王商量。
  也只有岐王能豪爽到这等大手笔!
  然而,当王缙四下张望,寻找今日最大的功臣杜士仪时,却发现人不知何时竟悄然离席而去。他想了一想,尽管席上自家兄长正是众所瞩目的焦点,玉真公主竟亲自执杯相敬,其余如崔颢卢象这些相交的友人也都帮忙捧场不迭,更不消说岐王特地从教坊司请来的李家三兄弟,可王十五郎心已不在此,瞧着竟也起身逃席而去。即便他是王维的嫡亲弟弟,可竟无一人留意。
  外间席上是何等众星捧月觥筹交错的景象,杜士仪不用看就能想象到,此时此刻,悄然登上了那小山丘的他已经抵达了此前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曾经盘桓过的那座小小亭子,尽管地席仍在,可他看了一眼下头那欢宴胜景,身子便转向了西南可俯瞰曲江池的那一面,随即便顺着一条比刚刚上来时更狭窄的小径缓步下去。当来到半山腰一块突出的山石时,他方才移步过去径直一屁股坐了下来,清风吹拂间,小丘另一面的喧闹一下子淡去了很多。
  进士及第只是开始,在这个什么都要靠名声靠公荐的时代,他又不像王维天生才华横溢,窝在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