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八·二三炮击金门 >

第25章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25章

小说: 八·二三炮击金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发现,敌人炮楼墙厚2。75 米,难怪追击炮弹打上去,只能砸出一道疤痕。
又发现,封锁我军进攻正面的七个主要射孔,均呈内八字形,外看射口很小,
但里看却很大,便于机动。

射孔周围和后面墙壁上,仅有星星点点几个弹洞,说明我军并未意识
到应集中火力封锁敌射击孔。从敌射孔望出去,我军几条冲锋道路一览无余。
正面数百米处有一农舍,房子的北墙掏了一个大洞做冲锋出口,背面是房子
的南墙壁,墙壁上弹洞叠弹洞,密密麻麻,越是中心点弹洞越密集,可见,
敌人的枪打得很准,也确实打到了要命处。他马上联想到,我军战士再勇敢,
从这个洞口硬钻出去,只有一批批倒在冲击的道路上。又想到,我军的轻重
机枪是敌人的几倍,如果我用一至两挺机枪封锁敌人一个射孔,该是绰绰有
余的吧?只要把敌人的所有射击孔封得死死的,再严密组织好攻击部队,猛
冲猛打,一排手榴弹甩过去以后就是连续爆破,刺刀见红,凭我们数倍于敌
的兵力,凭我们部队的勇气,也许只要一次就能解决战斗。

血的代价,换回了一条终身受用的经验与法则:打仗,光凭勇敢士气、
人枪优势还不行,必须于战前对敌进行周密详尽的侦察,在对敌透彻了解的
基础上,精心拟定出一个克敌的作战方案来。凡事预则立,战前多用一份心,
战场平添三成兵。

这位年轻的八路军,就是时任滨海军区作战科科长、1958 年任福州军
区副参谋长的石一宸将军。

※※※※※1958 年,因参谋长缺任,顺理成章,石一宸是军区司令部
的最高首长,具体作战计划的拟定人和执行人。
石一宸像一个步进考场的小学生,面对毛泽东在黑板上写下的“惩罚
美蒋”这么一个大题目,调度自己的全部智慧,期盼上交一份甲等的答卷。
侦察工作全面展开,金门敌军的营区、仓库、机场、码头,通信、交
通枢纽,炮兵、雷达阵地被一一发现和标定。占据作战指挥室一面墙壁的金
门地形图,已被代表不同目标的多种标志、符号贴得满满,一座武装到牙齿
的海上大碉堡的真实轮廓愈来愈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眼前。

石一宸却依然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因为,“海上巨碉”最重要的心
脏部位——金门防卫部指挥坑道的具体位置仍未判明。仅知,胡琏指挥所设
在北太武山反斜面山脚下。此山绵延数里,从大陆任何角度均无法观察到其
侧背,不要说“点”的准确座标了,就连大体上的方位也很难确定下来。

派侦察兵潜入金门进行实地勘察吧,敌戒备森严,成功率极低。唯一
有效省时的侦察手段是对金门实施空中拍照,又由于有“任何飞机不准飞越
金门上空”的严格禁令而作罢。

炮击时限一分一秒地逼近,石一宸感到了周遭的大气正急速地增加着
压力,压得自己快要透不过气来。多少回,意烦神乱,急火攻心,将手中的
笔、纸往案头狠命一摔,走出掩蔽部,呼一口清新空气,然后,拨开茂密的
树枝,望着海对岸灰灰蒙蒙僵死无语的北太武山,真恨不得集中所有炮弹,
将它彻底轰碎敲烂,把藏匿其间的所有隐秘掏出来看个究竟。

军事会议上,叶飞拍着刚刚呈送的计划草案,冷冷道:你们估计金防
部指挥坑道可能在甲处,也可能在乙处,或丙处,乱弹琴嘛,打仗怎么能凭
乱猜、靠“估计”?我要你们提供板上钉钉的确凿情况!上将锋锐的目光先
在石一宸胀红的脸上停留片刻,滑过去,射在旁边情报部长王建行更为局促
的一张面孔上:老王,到时候我们的炮要是打不到胡琏的老窝,我可是要找


你王建行的哟!

石一宸心里边明白,叶飞没直接点你的名是照顾一下你这位参谋头头
的面子。

更明白,当着你的面点你的部下,那是迂回地将你的军哩。

王建行也真行,居然敢从座位上站起来放炮:叶政委,我会尽力完成
任务。但不是我怕担责任,我们现在所有的仪器都无法观察到北太武山的另
一面,又不允许空中侦察,因此,我不敢乱吹牛,能不能打到胡琏金防部现
在确实没有把握。军中无戏言,真要打不上,到时候你杀我的头也没办法的。

一席话,说得与会者们都毫无幽默感地干巴巴苦笑。

大家都了解,王建行是有名的“大炮脾气”,从来有啥说啥,快人爽语。
今天,他说的全是大实话,但毕竟过于直白,且冲撞了尚无人敢冲撞的叶大
将军,真是吃了豹子胆了,“炮筒”得着实可以。桌子底下,所有的手都为
他捏着一把汗。

难得,叶飞既没发火,也不再说什么,只是拉着长脸,宣布散会。

石一宸跟随叶飞多年,岂有不知,“没发火”,表明上将对侦察金门的
难度给予了一定的理解。“不说什么”,则表明他对情报工作和计划草案绝非
一般的不满意。必须清楚,下一次会议,如呈送的计划仍为“估计”将是很
难过关交账的。

是夜,石一宸连吃数片安定仍了无睡意难以入眠,索性揿亮台灯,和
衣而坐,眼睁睁地仰望墙壁天花板:金防部指挥所乃此次炮击最重要之目标,
至今却未能捕捉到,届时如不能准确命中、覆盖,轰击再猛烈,也难触到胡
琏痛处。。难道我们只能给大炮一些连自己都不自信的诸元,让胡琏看着成
群的远弹偏弹无损他一根毫毛而拍手称乐?不行,绝对不行!叶飞高兴与否
事小,“惩罚”目标能否达到事大。

打不到胡琏巢穴,炮击无异浪费炮弹,要我们这些人干啥?思维及此,
再也按捺不住,不管他王建行睡没睡,一把抓起电话来。。翌日,召集情报、
侦察部门开会,交代任务,再次动员:集中全部力量,运用多种手段,想尽
一切办法,强化对金防部指挥所的侦察,破釜沉舟,务于近期在作战图上将
其准确定位。

王建行具体部署。

石一宸强调重要性。老套数了,他的话题,免不了又是从当年的莒县
讲起。

※※※※※莒县之后,石一宸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论担任哪一级职务,
不论大仗小仗,战前,侦察与计划两项,均事事躬亲,定要自己亲手组织来
做,方觉踏实、放心。即便当到团、师长,他也仍然要带上几个侦察参谋,
深入到我军阵地最前沿去看地形、察敌情,高处看了低处看,左边看了右边
看,白天看了晚上看,常常数小时、一整天地蹲在一处,像一个守株待兔的
猎人,极有耐心和毅力。回来将获取材料反复研磨,精心筹划,那认真、专
注、仔细的劲头,不亚于艺术大师在创作一件微雕工艺作品。
将军一生,参加、指挥的胜仗逾百,蓦然回首,印象最深刻的得意之
作有三次。

1947 年春,洛阳之战。洛阳守敌为蒋介石嫡系青年军二○六师,火力
强大,城防相当坚固。团长石一宸发动全团搞侦察,凡进城的、做工的、卖
菜的、拉洋车的各色人等,都是调查对象,连炊事员、卫生员、理发员都上


交了图文并茂的侦调材料。两天后,石一宸亲自给突击营和炮兵指挥员画出
了敌东门阵地全部工事配系,敌人的射孔,暗堡,标的清清楚楚。然后发扬
军事民主,制定攻击方案。总攻令下,仅两小时,敌自称“固若金汤”的洛
阳东门便被打开。让所有人都暗吃一惊的是,在打掉敌两道城门、十八道副
防御工事、十六个地堡之后,三十二名爆破员,竟仅轻伤一人,全团上下都
称“奇迹”。若非侦察详尽,计划周密,将敌人火力彻底摧毁、压制,取得
如此战绩,几不可能。

1949 年秋,金塘岛之战。金塘为舟山群岛之第二大岛,守敌一个师。
解放战争打到这个年月,歼敌一师兵力已是小菜,但由于我军是第一次渡海
作战,必将面临许多极其复杂的新课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凡逢天晴,师
长石一宸便带着机关跑到高处架设仪器观察金塘,并派遣侦察分队暗渡敌岛
实地侦察。连续月余,终于把守敌设于水际和滩头的木桩、铁网、竹签、堑
沟、地雷、碉堡等七、八道障碍及兵力配置摸清,然后在我方港湾照葫芦画
瓢,如法泡制,进行实兵攻击演练。与此同步,广集船只,了解潮汐、风向,
一遍又一遍修补作战计划,充分准备了几个月直至已觉有了十二分把握,方
下令干帆竞渡,直取金塘。战斗激烈、残酷,但总体顺利,两天后,金塘回
到人民怀抱。在南京举行的作战会议上,鉴于攻击金门、登步岛失利的教训,
与会者对金塘的战法经验都很感兴趣,首长们高兴地说:看起来,渡海作战
困难虽大,但只要充分地过细准备,胜利是可以拿到手的嘛。

1955 年冬,一江山岛之战。一江山原是一个不到二平方公里的荒岛,
为大陈岛的外围屏障,地位重要,蒋军派千人驻守,配备五十余门火炮,滩
头设置多层障碍物和爆炸物,防御工事奇坚,加之岛岸陡峻,难以靠船攀登,
利于守而不利于攻。

华东军区作战处处长石一宸带队在浙江沿海前线对敌占岛屿监视观察
三年余时间,把一江山岛也摸得烂熟。以后决定三军协同攻打一江山,根据
彭老总“牛刀杀鸡”的指示要求,反复演练、精确计算,终于在张爱萍上将
领导下,把我军战史上第一个三军协同作战计划制订出来。后来,5 小时即
攻占一江山岛的实战表明,该计划编制堪称一流。此役虽小,却是标志我军
已经具备了三军协同打现代战争能力的首创之作,有人评价,一个高超的指
挥(张爱萍)加一部优秀的乐谱(计划)加一支够水准的乐队(部队),在
浙东海域上演了一曲和谐完美的交响乐章。

总结毕生戎马,石一宸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感慨写道:“不打无准备之
仗,每战必求有把握,实在太重要了。高度重视侦察与计划的指挥员,在枪
炮声响起之前,便已经打开了战胜之门上的坚锁。”※※※※※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正当上上下下苦无发现金防部指挥所藏匿点而烦恼犯愁时,得到信息:
某监狱中关押着一批近年捕获的台湾武装匪特,其中三人到过金门,并出入
过胡琏指挥所。

一机关参谋请示:报告首长,是否需要提审?石一宸喜出望外,拳头
在桌子上擂得通通响:这还用问吗!快把那三个宝贝疙瘩押到云顶岩上去,
我要亲自审问!

一个豪雨过后的下午,天气骤然清朗。板结的乌云终于松动,像龟壳
上的纹饰,裂开无数好看的缝隙。锁闭憋闷了多日的太阳,急匆匆向万物展
示她亮丽的脸蛋,炫耀她闪烁着金光的霓裳。


从云顶岩上望过去,西斜的阳光勾勒出大金门清楚的轮廓,一直难识
真面目的北太武山,似乎也扯去了面纱,知趣地向着人们走近了许多。

石一宸威风凛凛坐在前边,身后左右,站立着各炮兵师、团长和军区
机关炮司、情报、侦察部门的处、科长们。很像古装戏中的县太爷升堂。“押
上来!”命令下。

一俘虏被带到跟前。他不明吉凶,两腿过电般微微打抖。

石一宸手一指,问话:“那是什么山?”俘虏答:“大金门的北太武山。”
“嗯,山的那一面有些什么机构、设施?”“国军,不、不,蒋贼军的指挥所。”
石一宸心头一笑,脸色依旧:“要问你一些有关金防部指挥所的情况。你知
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准说谎话!如果事后证明你说的是实话,
可以酌情减刑。说谎话则要加罪,军法从事会杀头的,我就可以批准杀你,
立即执行,明白吗?”俘虏点头如捣蒜,两腿大抖。

石一宸主问,金防部的具体位置,坑道外面有些什么辅助设施,胡琏

的活动规律,提问甚全、甚详、甚刁,边问边画草图;直到满意为止。
这个带下去。另一个又带上来。
三俘讲述情况大体相同,对过去情报部门所掌握的一些材料给予了很

好的印证。
石一宸感到,原先无法穿透北太武山的观察仪器,现在好似装上了X
光机,躲入死角的胡琏那神秘、狡猾的身影,应该说被捕捉到了。
数日后的炮击战果亦表明,此次提审,对确保把金门打昏、把台湾打

痛,作用甚巨。
有人高声提议:别忘了,打完这一仗,给这三个乖儿子请功哟!
云顶岩上爆起一片艳阳般明灿酣畅的笑声,声波如涟漪,一圈圈向着

大海,向着金门扩展、传播开去。

※※※※※根据俘供,胡琏指挥坑道在金门军事地形图上由若干个点
定位为一个点,范围由数平方公里缩小至数百平方米。或可以作这样的理解:
以大陆云顶岩为观察点,以金门北太武山两个山头间凹处的几棵松树为基本
座标。侧背,为呈50°——65°角的山坡。坡长约300——400 米。坡底稍偏
西,即金防部坑道口。坑口与座标垂直距离200 米左右。坑口外面有一篮球
场。再向前走二、三百米,有一会议厅,也叫“翠谷厅”,为金防部长官会
餐、娱乐的场所。围绕坑道口,还散置着各种保障分队和设施。国民党军通
常于下午17 时开晚饭。17 时30 分,当官的大多会走出坑道散步聊天,当
兵的则聚集在篮球场一带打球游戏。。目标已经抓到,若想一炮打响,还有
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需要解决:152 加榴炮弹道弧度大,炮弹飞越北太武山
掉在胡琏的头顶没有问题,但要求保证绝对精度,炮口略向下偏一根头发丝,
炮弹即飞不过去,而向上略高一根头发丝,落点翻山而过又会远出去数百米。
这不仅仅是计算而且是个实兵演练的问题,不可能对北太武山进行试射,于
是,在大陆勘察选定了一座其高度、坡斜度与北太武基本相仿的山头,又在
其反斜面用白石灰圈出一个“金门防卫部”,拖几门152 加榴来,按照严格
的实战距离,一发一发体会着琢磨着打了两天,求出了准确无误的诸元。办
法虽然土了一点,但在尚无高技术的五十年代,仍不失为一种明智管用的模
拟。
石一宸如此设计,在某一天(礼拜六、日自然最佳)的下午17 时30
分、金防部的国军弟兄们酒足饭饱出洞散心之后,给他们加点便餐,头一道


菜:6000 发炮弹。

※※※※※又一次军事会议。叶飞审阅修改过的计划草案,见“估计”
一类字眼已全部删除,嘴角线非常不易地由“下弦月”变成了“上弦月”。
石一宸先开口:“叶政委,到时候,我们的炮要是打不到胡琏的老窝,
你我我石一宸!”好大一头牛,从嘴巴里吹出去了,那颗心脏,在胸腔内又
轻轻地敲鼓。到底,我们所有的肉眼都未曾直接观察到胡琏那神秘的窝哟。

自信自己的判断,不等于满足自己的判断,会后,他仍要求:直到炮
击前一分钟,都不能放松对金门的侦察。
莒县的教训刻骨铭心,每时每刻都得“毋忘在莒”呀16 

8 月22 日,台湾海峡日丽海清,风徐浪静,鸥鸟们衔尾追嬉,欢啁疾
翔,不见一丝将要风云突变暴雨骤至的迹象。唯用心嗅闻,才会从腥涩的海
风中辨觉出非大海性质的钢铁与TNT 炸药的气息。

上午9 时,台北“总统府”官邸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分析形势,集中研
讨,在不可避免之台湾海峡军事冲突中,共军攻击目标或先金门后马祖,或
先马祖后金门,或金马同时并举,三种可能何者为大,以便及早确定“国军”
的应对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