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81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81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然南洲先生没有反意,鹿儿岛士族若同佐贺士族一般起来反对政府,挟持南洲先生起事,陶庵,你觉得南洲先生是会站在政府一边,还是站在鹿儿岛士族一边?”伊藤博文问道。

“那就是说,鹿儿岛士族起事,是早晚的事了。”西园寺公望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难道就没有办法阻止吗?”

伊藤博文看了看西园寺公望,突然问道,“陶庵,想不想和我去一趟鹿儿岛?去见见南洲先生?”

听了伊藤博文的提议,西园寺公望先是一愣,但他立刻便明白了过来,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全凭伊藤君安排。”

伊藤博文站起身来,目光深邃的望向远方海上的渔火星星点点,港口一带各色灯火照得一片通明,海风带着水气扑身而来,吹得他满身舒坦,一身劳乏顿时松快了许多。

“前路艰难,陶庵,但只要抓住机会,那也许你我阖目之前,真正可以见到一个跻身五洲列强的日本!”伊藤博文遥望着远方,沉声道。

西园寺公望没有说话,略走了几步,与伊藤博文并肩望向远方东方已经露出晨曦,满园竹树花木已渐渐显出苍翠本色,站在渐渐清亮的草地上,适意地呼吸着清晨拂晓清冽的空气,让人觉得格外振奋。

“啊!日本!我的日本!”西园寺公望在心里发出了热烈的呼喊。

半个月后,鹿儿岛,氏神社。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不过是一个和平时一样普通的一天而已,但对于桐野千穗来说,这一天却是她人生的关键,是另一段崭新人生的起点。

这一天,桐野千穗穿上了日本传统的“白无垢”新娘和服,曾经的美丽可爱的少女桐野千穗,从这天开始,将成长为他人温柔恬静的新娘。

桐野千穗的婚礼定在氏神社里举行,而且是“神前结婚式”这是最隆重最日本式的婚礼。

自古以来日本社会都以“敬神崇祖”为其宗教文化的基础,因此在日本人看来,结婚不仅是男女双方的终身大事,更是男女双方家族的大事情。尽管明治维新之后,西方国家的婚俗传进了日本,但如今日本的传统婚礼仍以神前婚礼为主,传统的日本婚礼一般是在当地的氏神社举行,并且一定要事先或事后向氏神、祖先之灵报告。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分别离开自己家时,要向家里的神坛、祖先之灵行礼,这在日本传统婚礼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婚礼开始了,新娘在西乡隆盛夫人岩山氏的搀扶下,缓步前往式场。

当林逸青看到一身白色盛装和服的桐野千穗时,尽管他已经熟悉了她的美貌,但此时仍是呼吸一顿。

今天的她,因为是她最幸福的日子,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当然,如果她的脸上那白色的脂粉能少些就更好了……

熟悉历史的他知道,传统的日本婚礼上,除了和中国新娘一样将长发挽起来外(日本的风俗得用龟壳梳子束紧)。新娘子的脸一概得用脂粉画得雪白,头戴一块白盖头和面纱,从里衣、和服到外套一切都以纯白色的衣服来装扮。之所以如此,意味着新娘从精神到身体都归于“空白”,从此开始新的家庭生活。因为在日本结婚不仅是新婚夫妇的一致决定,而且与双方的家族共存,所以白色包含从“空白”出发的意思。

当然,新娘是不止这一套婚服的。在婚礼上,新娘通常要更换好几套衣服,这种习俗的本意不是单纯的装扮新娘,而是象征新娘已经在新的家族中重生。一次是脱掉白色礼服,换上绣有吉祥图案(像仙鹤,花朵等)的华丽礼服,颜色为金、银、红三色。然后还要换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这是新娘最后一次穿这种式样的和服了,作为她纯真少女时代的结束。

而配合新娘的婚服,新郎则需穿着背、两胸、两袖五个地方绣有自己家族纹章的黑色长和服以及平布斑纹摺裙,同时还要穿上同样有五个家族纹章的外衣,并手持白色扇子,脚穿白色便鞋。

现在的林逸青,便是这样的一副打扮。

第二百一十四章天作之合

而林逸青的这一身行头,其实也是出自桐野千穗之手。

尽管何韵晴女红精绝,但对于日本的服饰,还是不太熟悉,所以在给林逸青准备结婚礼服时,主要还是桐野千穗给置办的,何韵晴给她打了下手。

而林逸青礼服上的家族纹章,则是西乡隆盛给他设计的。

日本贵族极其注重家族纹章,在日本,家纹是一个家族的标志。先在公卿贵族生活中问世,后来才传入寻常百姓家。早在日本平安时代,当时诗歌音乐等艺术流行,公卿贵族经常外出参加社交活动,多乘牛车前往,很多人的车又都是黑漆涂面,难于辨认彼我之辇,有人便在车的某个部位镶嵌上金丝图案,这便是家纹的起源。而随着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家纹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家族在织布时索性将家纹织于衣料上,这种家纹也称地纹。穿在身上不仅有了家族的标志,而且给服装增加美的色彩。因而这种作法一直流传至今。关于家纹尚有很多美好的传说,如比翼纹,是两位恋人家纹的重叠,表示比翼双飞,祝贺永结良缘。在耐用物品上设法标上家纹成为当时的一大时髦。特别是在出嫁姑娘的嫁妆上标有家纹,如梳妆台、化妆品之类。

西乡隆盛给林逸青设计的家纹,则是根据林逸青的表字“瀚鹏”而来,家纹为圆形,主体为海水波纹图案,海水上方则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鸟,不仅美观大方,且极具气势。这个家纹设计出来之后,不仅林逸青十分喜欢,桐野利秋和筱原国干等武士也赞叹不已。

而看到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和服显得丰神俊朗的林逸青,桐野千穗的心中满是幸福的暖流。

结婚仪式在中午12点正式举行,按神前结婚式顺序,从入场,就席,斋主一拜,修拔之仪,奉献奠品,祝词,三献之仪,交换信物,誓言,玉串奉奠,直到退场,整个结婚仪式需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新郎新娘先是随斋主一起在神前参拜。接下来是修拔之仪消除厄运,清除身心污垢的神事。三献之仪也称“三三九度”之杯。新郎新娘按小,中,大顺序,互饮杯中的神酒。其含义同中国婚礼中的交杯酒。接下来是新郎新娘玉串奉奠所谓玉串是用杨桐枝和细长纸串起来的一种拜神用品,新郎新娘手捧玉串,一步一拜,将玉串供放在神前的玉串案上,以此方式来向神传递自己的祈愿。然后是亲族杯之仪新郎新娘双方的家人亲友举杯共饮,以庆贺从此二家成为一家人。接着斋主祝词,祝福一对有情之人从此永成眷属,并宣布婚礼结束。全场起立鞠躬后,按顺序退场。

神前结婚式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婚宴了。在结婚酒宴开始之前,所有的客人都安静地恭候新郎新娘。

婚宴开始,脱下“白无垢”新娘礼服的桐野千穗换上了一身红色的和服,由父亲桐野利秋带领,先绕场一圈,遍示宾客,然后回到新郎林逸青的身边这是婚宴开始的信号,和中国的婚宴不同,日本的新郎新娘是二人单独坐在类似于主席台之类的地方,和宾客对饮的。

婚宴的菜品十分丰盛,在这场传统的日本婚宴上,桌上的每一种食品都代表一个美好的祝愿或代表幸福、富裕,或意味长寿、多子孙等。比如,鱼头和鱼尾都被向上卷起,整条鱼围成一个圆圈,象征夫妻永不分离。龙虾在婚宴上也很常见,因为龙虾的深红色代表好运气。至于餐后所用的甜点,是新娘亲手用甜黏米做成的黏米圆,十分可口。

坐在席间的伊藤博文,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林逸青和桐野千穗的身上。

因为他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和林义哲几乎一模一样的人。

而在看到桐野千穗之后,他突然感到,无论是阿仓,还是千代子,甚至于是天皇最为宠爱的以美貌闻名宫廷的权典侍柳原爱子,都黯然失色!

“春亩先生,觉得新郎新娘如何?”西乡隆盛象是觉察出了伊藤博文的心里在想什么,在一旁笑着问了一句。

“天作之合,是我见到的最完美的一对新人。”伊藤博文由衷的赞叹起来。

“新郎现在看起来,是完完全全的日本人,而不是乾国人了。”西园寺公望的目光则停留在林逸青身上和服的家纹上,“他的家纹也很特别,兼有乾国和日本的纹饰特点,这样的家纹,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西乡隆盛听到西园寺公望称赞林逸青的家纹图案,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得意,但他表面上并没有丝毫的表露。

“听说林君出身为乾国福建省的世家大族,”伊藤博文说道,“林君的相貌,和乾国已故海军大臣林义哲十分相像,不知道是否是同一家族的人?”

“这倒也不好说,天下相貌相似者多矣,同姓之人就更多了。”西乡隆盛笑道,“说起来,林君和春亩先生亦是同姓呢,呵呵。”

听到西乡隆盛的调侃,伊藤博文也笑了起来。

伊藤博文幼名利助,字俊辅,号春亩、沧浪阁主人,本姓林氏。林氏太祖出于日本第7代君主孝灵天皇之苗裔,伊藤博文出生于日本国周防州熊毛郡束荷村字野尻,为山村的贫农林十藏的嫡子。母亲是秋山长左卫门的长女,名琴子。他的父亲林十藏被长州藩中间(是武士与农民中间的身份)水井武兵卫收为养子而改名为水井十蔵。水井武兵卫被长州藩足轻(下级武士)伊藤弥右卫门收为养子而改名为伊藤直右卫门。因而水井十藏由是再改名为伊藤十藏,并被选为家族继承人,作为水井十藏的嫡子,林利助遂继随了伊藤的姓氏,并继承了足轻的下级武士家族身份。

西乡隆盛知道伊藤博文的身世,是以在听到伊藤博文有意将林逸青和“日本百年未见之大敌”林义哲联系起来时,故意拿他的出身调侃起来。

第二百一十五章向敌人学习

“乾国的世家大族,鲜有用家纹者。唯有皇族使用龙纹。”西园寺公望当然也明白伊藤博文刚才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在一旁说道,“我看林君的家纹和伊藤君的家纹毫无共通之处,只怕始祖未必是一家人。”

“陶庵对家纹之学素有研究,不似我学问粗浅,呵呵。”伊藤博文自嘲的说了一句,转头向西园寺公望问道,“陶庵能看出来,林君的家纹源流吗?”

“林君的家纹,类似鹤纹,又带有海波纹,大鹏鸟乃佛道神鸟,由此追溯其源,可知为镰仓时代。”西园寺公望凝神想了一会儿,缓缓说道。

听了西园寺公望的回答,西乡隆盛不由得暗暗佩服这个年轻贵族的知识渊博。

日本家纹刚刚问世之际,图案多采用较为吉祥的植物形态,如果那种植物本身是草药,能除妖避邪,又表示家景繁荣昌盛,便是人们喜欢的家纹图案的植物。比如,天皇家族的家纹是十六瓣多重菊花。传说菊花可驱除邪恶,又庄重大方,被皇室所看中,定为家纹图案。一旦定为家纹,则世世代代沿用。平安时代后期,日本有资格任摄政职务的五门,人称五摄家近卫、九条、二条、一条、鹰司,他们注重门第名阀,在宫中炫耀自己的权势,选择典雅秀丽的纹章,展现在正式场合或公众面前,客观上促进了纹章这一美学的发展。镰仓幕府成立后,政权由公卿贵族转向武士阶级。家纹是时代的产物,总是反映当时的政治。较之公卿贵族,武士的家纹欠优雅而重实用。因为内乱及战争,需要很快识别敌我,不只战旗、武器、马印、车蓬幕布有家纹,就连平日的衣服、用具上都有家纹。当时群雄割据,一军上下不熟识家纹就不能克敌制胜,由于时代的要求,在日本战国时代初次出版发行了与家纹有关的书籍《见闻诸家纹》。到了德川家康执政时期,由于进入到一段相对太平的时期,战争时广泛使用的家纹变得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后来武士定了身份等级,因而在礼仪和日常行为规范上也有不同规定,在出勤换班、登城相会时,都需要了解家纹,为此发行了载有各大名家纹的《御纹尽》一书。由于长期的和平生活,统治者生活变得奢侈,家纹出现装饰化并多样化,如伊达纹、加贺纹、鹿子纹、比翼纹、草体纹等。由于货币的流通,商业的发展,有钱的庶民百姓也喜欢异体异样的纹章。

就其题材而言,家纹的题材不仅植物,还有代表自然的日月、星辰、江海波浪、风花雪月。也有人类制造的船舶、车马辕轮、武器、弓箭。生活中的数字:一、二、三、卍字、十字等也进入了纹章的题材。在江户时代,虽然幕府颁布过带刀禁止令,但从未公布过家纹禁止令。所以当时不仅上层人物有家纹,就是一般商人、职工、农民都有家纹。

在世家大族中,家纹对家族成员的行为可起约束的作用。身穿有家纹的衣服,使用有家纹的物品,不必通报姓名,他人便知何家之人。所以家族首领经常对所属臣民进行教育,出门后要注意维护家族的利益。如行为不端,则败坏整个家族的名誉。

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西方文明,过去家纹在服装上用得最多,由于西服代替了和服,家纹的使用率便大大的下降了。服饰上没有了体现家族荣耀的家纹,武士阶层对此反应强烈,因为这等于剥夺了他们的荣誉感,而后“废刀令”的颁布,能够表现家纹的佩刀也不许带了,而平民出身的警察却可以佩刀,更加深了武士阶层和政府及平民的对立。

虽然西园寺公望身为“九清华”贵族,但他公开场合大都身着西服,自然也体现不出家纹,但这些并不影响他对家纹的代表意义的深刻理解。

而这一次他陪同伊藤博文前来鹿儿岛,刚好赶上了林逸青和桐野千穗的婚礼。看到身为乾国人的林逸青竟然身着和服以日本人的方式迎娶桐野利秋将军的独女,并且还亮出了自己的家纹,西园寺公望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家纹的兴盛,是在战国时代,而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天下偃武之后,家纹才成为了仪礼的用具。

在明治维新后,家纹已经不算流行了,而在鹿儿岛,竟然有人在刻意的恢复这一传统,难道说……

西园寺公望看着端坐在主位台之上的林逸青,不知怎么,想到了林义哲!

这个人有着和林义哲几乎一样的相貌,会不会也象林义哲一样狡诈多谋呢?

能被近卫军大将军西乡隆盛看重的人,又担任萨摩海兵学校的教官,这个人的才干,只怕非比寻常!

“敢问南洲先生,听说林君现任萨摩海兵学校的总教官?是这样吗?”伊藤博文喝了一口清酒,不动声色的向西乡隆盛问道。

听到伊藤博文的问话,宴席上的桐野利秋、筱原国干和野村忍介等一众武士全都竖起了耳朵,停了筷子,目光也都转向了这边。

“是的。”西乡隆盛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林逸青,“林君不但武艺出众,而且深通西洋兵法韬略,是难得的人才,海兵学校自林君入教之后,成绩灿然可观。”

“南洲先生是怎么得到林君这样的英才的?”伊藤博文笑着又问道。

“苔湾之役,日本海陆军精锐尽失于乾军之手,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从道也战殁于此役之中,我痛定思痛,由是生出了向乾国学习的念头,以期日后日本能战而胜之,从此奠定皇基,开拓万里波涛。”西乡隆盛叹了口气,将杯中清酒一饮而尽。

看到西乡隆盛脸现悲伤之色,不似装腔作势的样子,伊藤博文也急忙给自己换上了一副悲伤的表情。

第二百一十六章报国无门

而西园寺公望听到西乡隆盛的回答,脸上却是一派凝重之色。

“苔湾之败,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