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68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68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来找我玩吧!”不远处,林语曦竟然向上原勇作发出了邀请。

上原勇作看着面前娇憨可爱的林语曦,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忘记了回答她。

“我们走吧!孩子们。”萨拉的话让上原勇作回过神来,他立刻冲林语曦使劲点了点头。

在将林语曦送回林府之后,萨拉回到了罗特希尔德家族在福州的办事处。她一进门,便直奔自己的房间。

将自己房间的房门锁好之后,她来到一个保险柜前,取出钥匙打开了柜门,将里面厚厚的一摞信件取了出来。

这些信,都是林义哲写来的。

萨拉轻抚着这些信的信封,看着上面的邮戳日期,剪水双瞳中渐渐有莹光闪动。

此时此刻,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那间滨海别墅里的小小书屋,自己和父亲同林义哲的开怀畅谈……

……

“上一次,您的提醒让萨拉给我们的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您可以把我今天对您的计划的支持看做是那一次帮助的回报。”莱昂内尔·内森·梅耶·罗特希尔德子爵英国罗特希尔德家族的掌舵者,也就是萨拉的父亲看着林义哲说道,“也许这么做的风险会很大,但我愿意试一试,帮您实现您心中的梦想。”

“而为了感谢您的支持,子爵阁下,我也将用我全部的力量,帮助您实现您心中的梦想。”林义哲含笑回答道。

“我心中的梦想?”听了林义哲的话,内森显得有些惊讶。

“是啊,锡安山之梦。”林义哲定定地看着内森,说道。

内森的瞳孔骤然紧缩,身子也僵在了那里。

而坐在父亲身边的萨拉,脸上也现出了惊愕之色。

手机用户请到m。xuanshu阅读!

第一百七十九章锡安山之梦

“恕我冒昧,子爵阁下。”林义哲注意到了内森的异样,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已经起到了效果,便接着说了下去,“您难道就从来没有想过,让千年流浪的犹太民族重新回到圣城耶路撒冷么?”

“您难道从来没有想过,象伟大的先知摩西带领犹太人民打破法老的枷锁,走出埃及那样,回到上帝赐予的应许之地么?”

内森怔了怔,忽然用希伯莱语吟唱起来。

林义哲不懂希伯莱语,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从他唱诵的调子听来,应该是犹太人的古老诗篇。

内森只唱了一句,声音便哽咽住了,眼角也渗出了泪花。

这时,坐在父亲身旁的萨拉接着用英语唱了起来:

“在巴比伦河畔,我们坐下,一想到锡安,我们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

“他们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的歌吧。”

“可是,我们怎么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烧焦残废!”

“耶路撒冷啊!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再也不能发声……”

听到女儿的歌声,内森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

萨拉一曲唱毕,莹蓝如宝石般的双眸也有泪光闪动。

内森垂下了头,双肘支于膝上,双手掩面,坐在那里,无声的啜泣着。

过了好一会儿,内森才抬起头来,接过女儿递上的手帕,拭去了脸上的泪痕。

“请原谅,林,我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这样的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内森用略带嘶哑的声音说道。

“我深深的理解您的心情。”林义哲说道,“也请您原谅,我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过于冒昧。”

“不,亲爱的林,是你把我一直压抑在内心却无法表达的想法说了出来。这个梦,我们做得太久了。”内森说道,“它一直存在于我的内心深处,而你,亲爱的林,是全能的耶和华用借着你一位异乡人的口,让我聆听到了他的声音。”

“锡安山之梦,不但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也存在于每一位犹太人的心里。”萨拉看着林义哲,脸上不自觉的现出高傲坚毅的神情。

尽管犹太人在迫害面前看上去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但实际上,他们在精神层面始终是乐观的、自信的、甚至可以说是高傲的。他们虔诚地信奉着犹太教,相信他们是上帝的“特选子民”,一切苦难不过是过眼烟云,只不过是上帝对他们的错误的惩戒。救世主弥塞亚终将降临,犹太人最终将得到拯救,他们的民族最终将会繁荣,他们的子孙将“如天上的繁星和地上的尘沙一样繁多”。也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下,犹太人在频繁的艰苦磨难面前始终保持着信心。财产被没收,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再重新聚集创造;被从世代居住的地方驱赶出来,就找一个新的地方再重建家园。虽然他们在肉体上受到磨难,在外表上受到基督教徒的唾弃,但他们在精神上却是高傲的。而正是这精神不灭,犹太民族没有被灭亡。

希望有朝一日返回故国的愿望一直存在于犹太人的思想和祈祷之中。无论是在土耳其征服时期,还是在沙俄迫害犹太人时期,有组织的返回锡安的活动从未间断过。身为犹太人的英国首相迪斯累利曾经写过一本以犹太复国为背景的小说《坦克雷蒙》;犹太人卡尔·马克思的友人摩西·赫斯曾写过一本名为《罗马和耶路撒冷》的小册子,认为无论对犹太人来说,还是对其他人来说,恢复犹太人的国家都是必要的。

流散于全世界的犹太人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阶段里,经历了深重苦难,受到歧视、赶逐与屠杀,被隔绝于西方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之外。威尼斯共和国将全市犹太人驱入一座小岛上的枪炮铸造厂内,宽阔的运河和沉重的大门将其与外界隔绝开来。一到晚上,大门就要关闭。这种经验后来被各国仿效推广,在城市设立犹太人专住的隔离区,此类隔离区被称为“隔都”(ghetto)。在隔都之内,犹太人可以有自己的会堂、学校和商店,但在隔都之外,他们是不受欢迎的异邦人。直到拿破仑废弃了威尼斯的隔都,但这座城市直到9066年才允许犹太人自由选择居住区域。

两个世纪以前,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和新教陷入教义纷争之中,再加上文艺复兴运动的冲击,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发生动摇,欧洲犹太人算是获得了暂时安宁喘息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从那时起,犹太人已成为被歧视、被赶逐的、不受公众欢迎的种族。每逢犹太人的居留国发生经济危机或其它社会动乱的时候,犹太人都首先成为冲击的对象与替罪的羔羊。在某个世纪欢迎犹太人的国家,很可能会在下一个世纪驱逐他们。几十年中一直相安无事、允许犹太人居住的城镇,可能会在一夜之间突然爆发针对犹太人的屠杀。这是犹太人历史上非常黑暗的一个时期,他们受到的欺凌和迫害是难以形容的。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经过了几千年的流浪,遇到了数不尽的歧视、奴役、迫害、抢劫和残杀,而犹太民族能够一直存在下来。”林义哲说道,“后来我才知道,只要锡安山之梦还在,这个民族便不会灭亡。”

“我们现在在欧洲的境遇,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我知道,我们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内森说着,眼中似有熊熊火焰在燃烧。

受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革命的影响,欧洲犹太人的地位和政治待遇逐渐有所改善。在比较文明的那一部分欧洲,犹太人似乎实现了被接纳之梦。但是处在沙皇俄国的犹太人的处境一直没有得到大的改善。

第一百八十章高尚的生意

在沙皇俄国,沙皇伊凡四世曾下令禁止犹太人入境。反对波兰贵族的赫米尔尼茨基哥萨克匪帮曾对居住在波兰和乌克兰的犹太人进行了大屠杀,被害人数达10万之巨。波兰被瓜分灭亡后,原来居住在波兰的几百万犹太人从世俗力量较强的天主教波兰转到俄罗斯这个有更深敌意的东正教国家之后,命运比过去更加凄惨,前途也更加暗淡。

9035年,俄国政府宣布,在西部从立陶宛到乌克兰的16个省和波兰的10个省成立“栅栏区”(Pale)。这片地区基本上是18世纪末俄国三次瓜分波兰所分得的赃物。根据俄罗斯帝国的规定,除了有音乐或艺术才华的犹太儿童及其父母外,禁止犹太人在“栅栏区”之外定居(这个例外规定导致投身于文化和艺术事业的犹太人格外增多)。

从那时起,大约500万贫困的俄国犹太人,就像牲口一样被禁锢在了这片土地上,此外还有约31万犹太人秘密生活在“栅栏区”之外,一旦发现就有可能被驱逐。俄国首都圣彼得堡不对犹太人开放,克里米亚南部从塞瓦斯托波尔到费奥多西亚的皇家度假地区也从不让犹太人进入。犹太人的旅行受到限制,不得拥有土地,还要缴纳双倍的税款。而在出现现代金融系统后,犹太人传统经营的信贷和货币商业活动也遭到严重打击,许多城市犹太人沦为贫民。

就在9071年,在俄国南方的敖德萨出现了大规模针对犹太人的迫害事件。犹太人在大街上被毒打,犹太商店遭劫掠,犹太人财产被捣毁。这股大规模的反犹屠犹浪潮给俄国和东欧犹太人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和恐惧,他们被迫掀起又一次向国外大迁移的浪潮。

在西欧,诸“文明国家”对犹太人的迫害一度由于启蒙运动和自由主义运动而有所偃息,但是当欧洲民族主义由于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统一战争和德国统一战争(因为林义哲的关系,德国统一战争的进程延后了,对犹太人来说并不是好事)而达到高峰、并取代宗教信仰成为欧洲生活的主旋律时,反犹主义开始以一种令人可怕的方式重新抬头了。

身为犹太人的内森,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现在的他,已经预感到,犹太民族的另外一场空前的灾难,即将开始。

“您是不是已经预见到了什么呢?林?”内森恢复了平日的淡定,向林义哲问道,“还是您了解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

“去年发生在敖德萨的惨案,难道不很说明问题吗?详情您应该已经知道了。”林义哲说道,“俄国已经对犹太人民举起了屠刀,敖德萨的惨案,只是开始。”

“我也有这样的预感。”内森长叹道,“所以,在这一次的家族会议上,我是极力反对投资俄国开拓东方的。”

“哦?现在您的家族当中,有人建议在俄国发展?”林义哲心里一惊,立刻问道。

“是的。”内森此时已经把林义哲当成了自己人,毫无顾虑的将这一次的家族会议的主要内容告诉了他,“你知道,罗特希尔德家族在欧洲各国都有分支机构,唯独在俄国连一个办事处都没有。这一次,有家族成员建议和俄国人谈判,在俄国设立办事机构,资助俄国向东方开拓。”

“俄国在残害他们的同胞,他们竟然建议给俄国政府以资助?”林义哲似乎明白这是犹太人的“红盾”家族对欧洲重新抬头的反犹主义做出的一种颇为无奈的回应,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这是什么逻辑?”

“听起来的确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其实也是无奈的选择。”内森苦笑了一声,“他们的想法,便是以给俄国政府巨大的金钱资助为条件,换取俄国政府不再迫害我们的人民的保证。”

“这是割下肉来喂老虎的举动,也许暂时能够换来和平,但绝不是长久之计。”林义哲说道,“肉总有吃尽的时候,而老虎的吃人欲望,是不可能因为一点点的肉就消失的。”

“我的想法和您一样。”内森点头道,“所以在这次家族会议上,我坚决反对以任何方式资助俄国人。这次会议因而不欢而散。”

“我们曾经盼望拿破仑这样的解放者将我们解放出来,拿破仑的确废除了隔离制度,并许诺把耶路撒冷交还给犹太人民,但他最终因没能征服巴勒斯坦而无法实现自己的诺言。”萨拉说道,“而拿破仑倒台后,欧洲掀起了复辟浪潮,对我们族人的歧视和迫害又以不同的形式开始了。俄国是我们的敌人当中最凶恶的一个。而我们现在,却没有象拿破仑这样的保护人了。”

“我一直对寻找一个保护人来解放犹太民族的做法持怀疑态度。”林义哲摇了摇头,说道,“我认为,犹太人民应当依靠自身的努力,致力于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家园,恢复差不多两千年前被罗马人摧毁的犹太人国家的斗争上。”

听到林义哲的话,内森父女急速的交换了一下眼色。

“我愿意帮助犹太人民实现这一梦想,奉献我的全部力量。”林义哲接着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教导我的子孙继续奉献他们全部的力量。”

“我想知道,亲爱的林,您为什么要这样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呢?”内森问道。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林义哲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对乾国来说,俄国同样是最为凶恶的敌人。”顿了顿,林义哲接着说道:“而且,您既然能圆我强国的梦想,我自然就有义务圆您一个家园的梦想,这是一笔高尚的生意,不是么?”

“是的,这是一笔高尚的生意。”内森直视着林义哲的眼睛,“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自己,犹太人民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彻底地、有效地消灭反犹主义?多少年来,我一直被这些问题困扰。今天,我终于明白,犹太人民所面临的问题既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解救犹太人民的根本是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民自己的国家。”

第一百八十一章下午茶

“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是可悲的,我希望您明白,犹太民族最终不可能融入基督教社会,在欧洲,犹太人民被其他民族接纳的梦想永远不能实现,要改变犹太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林义哲说道,“这是犹太人民的唯一出路。”

“可要怎么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属于犹太人民的国家?”萨拉有些急切的问道,“要知道,我们试图回到耶路撒冷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但那里的大门依然对我们紧闭。”

“拿破仑曾经说,‘可以在法国土地上找到一个耶路撒冷。’今天,我也想对您们说,你们可以在东方的土地上找到一个耶路撒冷。”林义哲说道。

“在东方的土地上?”内森听了林义哲的话,又是一惊。

“我们必须正视的是:现在回到耶路撒冷建立犹太国家是没有半点可操作性的天方夜谭,但是在东方获取一块土地,建立一个‘东方的耶路撒冷’,却是非常可行的。”林义哲说道。

“您的意思是,让我们重新回到开封去?”内森应该是想起了林义哲送给他的开封犹太人手写经卷,试探着问道。

“我想您的理解有点偏差,如今的开封已经不是《清明上河图》上描绘的那个开封了。”林义哲莞尔一笑,“我指的‘东方的耶路撒冷’的所在地是日本。”

“日本?”内森更加吃惊了,显然这一次他没能跟得上林义哲的跳跃性思维。

“子爵阁下,您必须清楚一点的是:对于乾国而言,要展开和俄国的战争并且击败它之前,必须先确保日本的无害。”林义哲不紧不慢的一字一句说道,“一个对乾国无害的日本是不需要如此大面积的国土的,我可以坦率的告诉阁下:乾国的沿海虽然港口众多,但是条件优越的良港却屈指而数,而日本的海岸线上恰恰盛产这样的良港,这是乾国要积攒的同俄国作战的力量所必须拥有的基石,当乾国的大皇帝成为这些港口和附属土地的统治者的时候,我想他会十分乐意的将其中的一部分土地作为您所代表的犹太民族对朝廷慷慨帮助的赏赐,而这块土地,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