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614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614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忍者不以为然的扬了扬眉,伸出手在脸上一揭,将面上的人皮面具揭了下来,露出了她本来的面目。

和她扮演的乾国女子相比,她的容貌其实要更美一些。

“这样的任务,如果我完不成的话,是会挨老师的骂的,也会给同学们瞧不起。”佐佐木理央答道。

对她来说,岛津洋子交给她的这个任务,其实再容易不过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了孙黎辉用的那柄折扇,交给了岛津洋子。

“理央小姐,你可能不知道,你这一次,为主公立下了大功。”岛津洋子打开孙黎辉的折扇看了看,笑着说道,“对你来说,这可能是一次简单的任务,但对主公来说,你不但为他除去了一个危险的敌人,还将会引发乾国官场的巨大风暴,为主公在越南扫除掉了另外一个巨大的障碍。”

“要是那样的话,真的太好了。”年轻的女忍者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你看吧,理央小姐,我的说法,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表现。”岛津洋子微笑道,“不过,主公回来后,为了保密起见,我可能不会告诉他这件事的真相,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你愿意帮我保守它吗?”

“只要能帮上主公的忙就行,至于主公是否知道真相,我并不在意,请您放心。”佐佐木理央明白岛津洋子这么做的原因,点了点头,“我会保守这个秘密的。”

“谢谢你,理央小姐。”岛津洋子说着起身,拿过一块雕工精美的翠玉,放到了佐佐木理央的手中,“这是我的一件小小的谢礼,送给你。”

“谢谢。”女忍者微微一笑,接过这块价值不菲的美玉,放进了怀中。

“去洗一下温泉吧,理央小姐。”岛津洋子对她说道,“这是主公非常喜欢的休息方式,你也可以试试。”

“谢谢您,夫人,不过我还是早些回去吧,不然有可能会引起怀疑。”佐佐木理央说道。(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四十二章西南换血

“还是洗一洗吧,你身上的香气应该洗掉。”岛津洋子微笑道,“衣服也让京子帮你换一下,如果你就这么回去,大家还是会怀疑的。”

佐佐木理央恍然大悟,向岛津洋子鞠了一躬,然后转身快步的离开了。

目送着女忍者的离去,岛津洋子想象着远在越南的林逸青接下来会看到怎样一场好戏的上演,不由得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只是一个开始。”她转过头,看着镜中的自己,“我的……复仇之旅。”

张华奎猛地打了一个寒战,从黑暗当中苏醒过来。

入目的仍是一片黑暗。

漆黑的柱子,铁链,昏暗微弱的灯光……

等等,这是哪里?

张华奎想要起身,却发现自己给牢牢的绑在了椅子上。

“你小子总算醒了。”一个牢头模样的人看着他冷笑了一声,摆弄着手里的鞭子,上下的打量着他,仿佛在看一头死猪。

“这是哪里?”张华奎颤声问道。

“顺天府大牢。”

“我……怎么会在这里?”

“你说呢?”

“放我出去!”

“那成,你先说说,孙黎辉孙御史是怎么死的?”

“什么?”

“别装糊涂!赶紧的,说说你怎么害死的孙御史?省得皮肉之苦!”

“孙御史怎么会死?我没有害他!”

“别以为你是张树声的儿子,就没人可以动你!今儿个你要是不说清楚,老子扒了你的皮!”

“我……冤枉啊!救命!救命!放我出去!……”

当林逸青在顺化得知两广总督张树声被免职的消息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林逸青和岛津洋子定的“西南大换血”计划当中,两广总督张树声其实也在清除之列,但因为张树声和黄桂兰是亲家,是以不太好正面下手,但林逸青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张树声竟然会因为儿子张华奎犯事而落马。

对于张华奎这个“清流腿子”,林逸青并不陌生。

早朝鲜“壬午兵变”时。这个家伙就很活跃。

90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暴乱的士兵攻入朝鲜皇宫景福宫,搜捕被认为是一味谄媚外人、引狼入室、祸乱朝鲜法统的朝鲜王后闵妃,闵妃得报出逃。叛兵迎回高宗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是应为朝鲜摄政。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由于乱兵捣毁了汉城的日本公使馆,迫使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出逃,日本以此为借口出兵朝鲜;其时直隶总督李绍泉因母亲病故回籍守制,两广总督代理直隶总督的张树声果断处置,绕过了效率低下的官方程序。直接派淮军精锐陆军吴长庆部和丁禹廷北洋水师在朝鲜马山浦登陆,直捣汉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刀斩乱麻地平定了朝鲜之乱,断了日本干涉朝鲜的口实,一时间在国内声望鹊起,雪片一般的“表扬信”不断飞到张树声的案头,被这些赞扬和溜须拍马弄得飘飘然的张树声不免动起了将他的“署理直隶总督”前面“署理”二字拿掉的念头,想取李绍泉而代之。

乃父有此念想,作为孝顺儿子的张华奎迅速活动起来,一边在北京城内制造其父功高至伟的舆论,一边开始在清流健将们中寻找可以作为声援的人选。而当时在清流中最崭露头角的莫过于因为将时任户部尚书王文韶弹劾罢官回家而荣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张霈伦,张华奎自然而然的就找到了他。

可是,张华奎竟然忘记了张霈伦的父亲张荫唐早年和李绍泉是生死之交,张荫唐早逝后,作为“世伯”的李绍泉对张霈伦也颇多照顾。由于这份照顾,自当言官以来参人无数的张霈伦不曾参劾过李绍泉一次,怎么可能因为区区一个张华奎而坏了他与李世伯的大义?更何况那时的张霈伦早就不露声色的入了李绍泉的幕府,成了老李的“灰色幕僚”。所以,张华奎此举非但没有拉张霈伦入伙,反而被张霈伦以“疆臣不得奏调京官”的理由参了一本。可是碰了一鼻子灰。看到取李绍泉而代之的路子走不通了,后来李绍泉又被朝廷夺了情,张树声也就借坡下驴地请求回任两广总督。眼见即将到手的直隶总督的位子飞了,张树声心中不是滋味。张华奎也恨上了张霈伦,但却没有反省一下自己的没脑子。

林逸青知道,因为上一次的事,张华奎恨死了张霈伦,一直想要找机会报复,但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张华奎会弄死了原本可能帮他忙的清流干将孙黎辉。

孙黎辉是翁叔平的得意高足之一,写弹章也很有水平,当年曾经多次弹劾当时是驻英国公使的郭筠仙和任船政大臣的林义哲,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林逸青率萨摩军民归附乾国时,他也曾上折子反对,“词极阴狠”,以至于林逸青曾经动了派忍者干掉他的念头,只是因为自己刚刚归国,时机不成熟,是以作罢。而后他见林逸青成了皇太后面前的红人,便知趣的再也不弹劾林逸青了,林逸青也就没有再想要对付他。

但这一次,张华奎突然之间“发神经”害死了孙黎辉,却等于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孙黎辉是“南清流”领袖、两代帝师翁叔平的得意高足,他给张华奎害死,翁叔平自然不能善罢干休,当即去清绮园向两宫皇太后哭诉,同时又发动他的门人弟子们上奏弹劾张树声父子,并要求严惩张华奎,最终仁曦太后“从其所请”下旨免去了张树声两广总督的职务,但在李绍泉的上疏保护下,朝廷“顾念其前功”,将张树声降级调往苔湾任兵备道,而张华奎则毫不客气的给判了“秋后斩决”。

这样一来,不需要林逸青动手,张华奎自己作死,就把父亲张树声从两广总督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清流言官们等于间接的帮自己全部达成了“西南换血”的计划。和孤拔那边的谈判,由此也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这些天林逸青在和孤拔的谈判中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他们两个已经就“乾法共同保护越南”(实际是南北瓜分)达成了共识。但孤拔一直担心越南北方的局势在林逸青离开后会重新变得不稳定毕竟黑旗军在乾国西南疆臣们的支持下可是给法国人找了好多的麻烦,加上北圻地区盗匪横行,越南国内民众排外情绪严重,一旦再有规模类似黑旗军的匪徒受排外的乾国西南疆臣支持。继续和法国为敌,和约未免又将成一为一纸空文,两国很可能会刀兵再起。

对于孤拔的担忧,林逸青认为不无道理,他向孤拔保证。在他离开前,一定会平息云南的匪患,而排外的西南疆臣,自己将上奏朝廷,将他们全部被撤换掉。

虽然林逸青做出了这样的保证,但孤拔仍然心存疑虑,上一次“马嘉理事件”,明明有很多证据指向岑聿瑛捣鬼,但乾国政府执意不肯处分岑聿瑛,这一次要拿掉的西南疆臣可是不止岑聿瑛一个。如何能让他相信乾国政府肯转了心意来个大换血呢?

对于法国方面的肇事者东京总监何罗硭,法国政府已经作出了严厉的惩处:何罗硭因犯渎职罪、擅自发动战争罪被判十年监禁,他的顶头上司原海军和殖民地部部长游列居伯利将军也被免职,受到审判,以渎职罪被判三年监禁,而乾国方面却没有做出什么象样的表示。

但是现在,孤拔的担心应该是不存在了云贵总督岑聿瑛、云南巡抚唐炯、广西巡抚徐延旭、两广总督张树声全被免职,除张树声之外,另外三位都是革职查问,锁拿进京。这在乾国朝野那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孤拔还会有什么可说的呢?

尽管张华奎杀孙黎辉案在林逸青看来还有很多的疑点,但对林逸青来说,这个案子导致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林逸青有时不免好奇心起:到底是谁做的这件帮了自己大忙的好事呢?

“大人。孤拔将军请您去他那里小坐。”一名随从的声音将林逸青的思绪拉了回来,林逸青转过头,看到随从的手中拿着一张乾国式的请柬显然这些天孤拔了解了乾国人的很多礼仪和规矩。

“好,我这就过去。”林逸青接过请柬看了看,将请柬放在了桌子上,“对了。去请潘清娴小姐过来,她以前说过,想看看孤拔将军是什么样子,这回正好让她见一见。”

“是。”随从应声而去,不多时,一身乾国女子装束的潘清娴便出现在了厅堂之中。

“孤拔将军刚刚邀我过去小坐,你以前不是说过想见见他么……怎么回事?你又哭过了?”林逸青注意到潘清娴的眼圈儿有些发红,立刻关切的问道。

“夙愿得偿,一想起来,心里头便高兴,结果就……”潘清娴见林逸青动问,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就是高兴的,让瀚鹏担心了。”

林逸青明白了过来,不由得呵呵一笑。

他当然理解潘清娴为什么高兴得会哭。

在自己上奏请求为潘清简赐谥之后不久,朝廷便给了回复,专门由高速通报舰发来褒旨,表彰“越南义臣”潘清简的功劳,并给潘清简赐谥号为“文忠”。由林逸青代朝廷向越南政府传达。

林逸青接旨后,当即叫来潘清娴,把大乾皇帝的谕旨给她看,潘清娴激动得不能自持,向着北京的方向连连叩拜,痛哭失声,长跪不起。林逸青随即召见越南辅臣阮文祥、尊室说、陈践诚,向他们宣布了大乾朝廷的决定,三位越南大臣立刻回报协和王阮福升,阮福升率众臣前来接旨,第二日便宣布为潘清简平反,并重修潘清简的祠堂和坟墓,君臣亲往致祭,同时阮福升下令为潘清简立传,“书之国史”。

至此,一代忠臣潘清简在身被污名多年之后,终于得到了平反。

对于促成潘清简平反的林逸青,潘氏族人和崇敬潘清简的越南百姓无不感激。

这也是潘清娴为什么会一想起这件事就会感动落泪的原因。

在得知越南政府给潘清简平反之后,孤拔也派人前来表示了慰问,潘清娴本来对法国人抱有恶感,这时却对孤拔产生了好奇,想要见见这位传奇将军。

“好了,别哭了。这会儿还要出去见人呢,对了,你换一下越南的服饰吧。”林逸青打量了一下潘清娴,说道。

“好。”潘清娴虽然不明白林逸青的用意。但还是服从了他的命令。

林逸青等潘清娴换过衣服之后,便带着她和几位随从出了顺化宫城,前往孤拔下榻的海滨饭店。

不多时,林逸青到了海滨饭店,孤拔亲自前来迎候。见林逸青带了一位越南美女过来,不由得有些吃惊,林逸青顺势向孤拔介绍了潘清娴的家世,孤拔得知她原来是潘清简的孙女,不由得感叹不已。

“记得您的祖父去我的祖国的时候,我还是法兰西帝国海军的一名少校,想不到过了这么多年,我能在这里见到他的后人,真是非常荣幸。”孤拔说道。

“时光如流水一般,将军。我也很高兴能见到您,拯救法兰西的英雄。”潘清娴用流利的法语回答,让林逸青吃了一惊。

他记得潘清简临终前曾留下遗训,要求子女不得为法国人做事,并不得学习法文,但潘青娴的法语说的如此之好,可见并没有遵守祖训。

林逸青不自觉的向潘清娴望去,潘清娴似乎看出了他心里的疑惑,只是冲他微微一笑,便垂下了头。

一行人来到厅堂。分宾主落座,仆人送上了香茶、糕点和水果,退下之后,孤拔便和林逸青闲谈起来。

虽说是闲谈。但谈话的内容,还是离不开最近的谈判。

“林,我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了,贵国西南省份当中最后一位曾经支持黑旗军匪帮的总督张树声已经被免职了。”孤拔说起了最近的新闻,“听说这位总督先生是因为他的儿子犯了杀人罪的关系,受到了贵国大臣们的弹劾。才下台的?”

“是这样,将军阁下。”林逸青说道,“听说是他的儿子杀害了一位京城里很有名的监察官员,一位御史,这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所以凶手被判了死刑,而他的父亲也受到连累,被免去了官职,只是因为以前立过很多功劳,所以才没有被赶回家,而是去了苔湾当一名小小的管理军事后勤的道台官员,兵备道。”

“竟然是这样。”孤拔听了林逸青的回答,显得很是惊奇,“但是我很奇怪,一位总督的儿子,竟然会动手去杀一位在中央政府任职的官员,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不觉得奇怪吗?林?”

“关于这件案子的详情,我还不十分了解,但我可以告诉您,将军,这种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林逸青笑道,“您忘了,何罗硭先生和波滑将军之间,是怎么争斗的吗?他们互相收买对方的部下,刺探对方的情况,有的人甚至因此而送了命,幸亏何罗硭先生及时被贵国政府逮捕,不然的话,他很可能会和这位总督的儿子一样,做出不理智的极端行为来。”

“是这样。”孤拔叹息了一声,“我是一个军人,很难理解这样的行为,但我也明白,这是另外一种战争。”

“您是一位高尚的骑士,将军阁下,您惯于在战场上获取胜利,并引以为荣,您是真正的军人,那些人完全不能和您相比。”潘清娴在一旁用法语说道。

“谢谢。”孤拔听到潘清娴的赞美之词,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林逸青注意到他脸上从鼻子到口部的伤疤,想起这位海军名将传奇的往事,不由得心生敬意。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孤拔其实并不太适合外交场合的谈判。

“林,你也是一位骑士,一个真正的军人。你作为一个异乡人,在日本率领受压迫的民众反抗政府的残暴统治,并取得了那么多不朽的胜利,我非常佩服。”孤拔看着林逸青说道,“您多次做到了以弱势的兵力击败强大的敌人,真令人吃惊。直到现在,您还在重复着这样的奇迹。”

“您过奖了,将军阁下。”林逸青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