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323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323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洪筠已然知道了,他最为尊敬和爱戴的老师,竟然安排了一个仆人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事已至此,师生二人大吵一番之后,就此绝裂。洪筠回去之后,还特意写了揭帖,内容便是说李高阳派人暗中监视学生,行止有为师道的事。让李高阳一度无法下台,所幸得洪筠的好友也是李高阳的得意门生之一张霈伦居中斡旋,两下弥合,这师生二人才言归于好,但情份比起往日,自然要生疏许多了。

好在洪筠是个念旧情的人。加上张霈伦、张芝栋、吴大澄等人的不断劝说,洪筠渐渐的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虽然他因为长年驻节法京巴黎,无法亲自前来探望自己,但问安的书信不断,在这些书信中,洪筠还适时的向李高阳介绍了许多在外国的见闻,令李高阳的眼界开阔了不少。

原本也是坚持“夷夏大防”的中坚人物之一的李高阳,慢慢的发现,自己的观念,已经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他渐渐的明白,林义哲能施加给洪筠这样的影响,不是没有原因的。

现在的洪筠,对自己的影响,也应该是这样的吧。

洪筠和林义哲在出使欧洲诸国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林义哲故去后,洪筠悲伤不已,特意携妻回京参加林义哲的葬礼,而那一次,李高阳也配合默契,不但亲自参加了林义哲的葬礼,并且还约束“北清流”门人,不得闹事。从那一天起,师生二人的情谊,又恢复如初,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

这一次林逸青率萨人来归,洪筠自是全力支持朝廷接纳,而李高阳在心里也并不反对。

身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直以维护儒家“大义”为已任,李高阳认为,林逸青在日本的所作所为,完全合乎儒家“拯民于水火”的“大义”标准,此次率部众来归,可比当年图尔虎特蒙古部弃俄来归的壮举,朝廷表彰接纳是完全正确的,但因为林逸青是林义哲的双生兄弟,回国后肯定是洋务派,清流一派吃过林义哲诸多苦头,自然不可能容忍于他,所以群起反对,而李高阳是“朝列有清望者,率倚以为重”的北清流领袖,这一次不免又被门人学生所劫持,只好不发一言。

但他知道,自己迟早还是要在皇太后面前,就这个问题表明自己的立场的!

皇太后的心思,他自然知道,可是如果自己真的顺着皇太后的心意来,那自己将来,又如何去面对一众门人弟子呢?

李高阳原本坚持不移的信念,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缝,显现出崩塌的迹象。

“涛士啊!也许你是对的,可是,你可明白为师的难处么?……”

李高阳徘徊良久,夜已深了,终于,他感到了一丝困倦,便将书信文稿整理好,和衣睡下了。

这一夜李高阳睡得并不实,天刚蒙蒙亮,李高阳便给一阵嘈杂声惊醒了。

“何处如此喧闹?”李高阳心中不满,叫来一名仆人问道。

“回老爷的话,小的不知,一大早的,便听见这好大的动静儿,不知出了什么事。”仆人小心的回答道,“不过,这声音传来的方向。是皇城根儿的火车站。”

“皇城根儿车站?”李高阳听到仆人的回答,心里不由得一惊。

他当然知道,今天,是什么人进京觐见的日子。

李高阳急急忙忙的起身。洗漱完毕,匆匆用了早点,正要准备去皇城根车站一看究竟,却不料门人詹事府洗马张芝栋前来拜见。

“孝答可知,这皇城根儿火车站。今日为何如此喧闹?”李高阳问道。

“老师难道不知道?今儿个一大早儿,科道言官们便去皇城根儿车站堵着了。”张芝栋似乎料到了老师会有此一问,立刻回答道。

“堵谁?堵林逸青?”李高阳大吃一惊,“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他们想把林逸青堵在火车上,不让他和他的日本妾室下车。”张芝栋倒也毫不隐瞒,“这样一来,觐见自然不成了,然后大伙儿再一同上奏,把他撵回去……”

“真是胡闹!”李高阳听得眉头直皱,顿足道。

“老师……要去看一看吗?”张芝栋观察着李高阳的表情。小心的问道。

“不用去了,他们不会成功的。”李高阳瞬间恢复了平静。

“老师为何如此说?以学生看来,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张芝栋没有想到老师竟然会说这次行动不会成功,不由得愣住了。

“不会成功的!那林逸青在日本,什么样的场面没经历过,生死之战都不在话下,这小小的把戏,岂能难得住他?这班人真是将他看扁了!”李高阳摇了摇头,沉声道,“再说了。让他进京觐见,是皇太后的旨意,皇太后会让他们这班人胡闹么?”

听到老师这样说,张芝栋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不由得替前去火车站堵林逸青的清流们暗暗担心起来。

北京,皇城根火车站。

站台前,一众身穿各色官服的清流官员们,正高举着他们亲手书就的一道道横幅,翘首看着远处的铁轨。

几条白色条幅上,写着一个个黑色的大字。当中有楷书,有隶书,甚是醒目,而有一些较小的条幅,则多写着草书,一望之下,难以辩识写的是什么。

“林家竖子!滚回东瀛去!休要玷污了天子之土!”

“噬血恶魔,屈身事鬼,有何面目来天子辇下!”

有人高呼起来,立时引来一阵喝彩叫好声。

不远处的一座茶楼之中,一身便装的张霈伦端坐于二楼雅阁之内,透过窗户,看着火车站发生的一切。

今天因为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天气分外的冷,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是以一大早,便有火车站的杂役出来用大扫帚扫起雪来,可能是清流们的喊声惹得这些属于内务府太监们“内招”来的杂役火起,他们故意将积雪扫得老高,尽往清流人堆里扬,将一些清流官们扬得一头一脸都是雪。

也难怪这些人生气,清流们接连几天来火车站闹事,已经大大的影响了皇家铁路公司的生意。

皇城根儿的这条铁路本来是为了清绮园工程而修建的,因为园工所需的大量建材是从外国采购的,装船运到天津之后,需要经陆路或运河运往京师,为了方便运输,由于传统的陆路和运河运输太过耗费人力物力,在李绍泉和林义哲等洋务派官员的推动下,内务府和海军衙门以园工为题目,联合出资,修建了这条从天津直达北京的铁路,和原来清绮园及宫内的小铁路联在了一起,称为“京津铁路”或“津淀铁路”,在园工告竣之后,这条铁路原来的运输任务没有多少了,但京津两地及沿途的商民百姓却看到了商机,纷纷打起了这条铁路的主意,向这条铁路的实际经营者内务府走门路,“求代为运输商货”,内务府的官员们意识到了这是发财的好机会,于是在和海军衙门协商后,成立了“京津铁路公司”,为了不招致顽固守旧大臣的反对,这个中土第一个铁路公司是采用“商办”的形式,“交民间熟悉铁路情事之殷商打理”,专门在皇家园林运输物资任务不忙的时候,为有需要的京津商民来回运送货物,赚取利润。铁路公司成立之后,生意异常红火,不但京津商民得其便利,内务府也赚得盆满钵满,民间有“日进斗金”之说,见到铁路于官于民皆有大利,海军衙门又建议“许民间投资,扩大规模”,于是铁路公司改为股份制,“内务府、海署、商民各占其一”,引入大量民间资本进行扩建,不但京津之间的主干线变成了双线,还增设了客运列车,专门运送客人往来,极大的便利了京津两地的交通。

属于“西洋奇技淫巧”的铁路从一开始便遭到了顽固守旧大臣们的竭力反对,但因为内务府是后台,加之商民大力支持,是以虽然屡经波折,但还是成功的建成并顺利投入了运营,但守旧派们不甘心就此失败,时不时的便会找铁路公司的麻烦,这一次在车站堵林逸青,其实也是针对铁路公司的顺便报复。(未完待续。)

PS:  拆快递的确和解女生胸罩差不多,有时候看着盒子挺大的,拆开才发现东西很小。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五百三十三章万园之园

对于这些守旧官员的用心,铁路公司的人们当然心知肚明,是以对待他们,也从来就没有什么好脸色。

“狗奴才!没长眼睛吗?往哪儿扫呢?”一名御史的脸一下子给一团飞来的雪团盖住了,迷了眼睛,立刻大骂起来。

“哟!大人,这您别怪小的,谁叫您站的不是地儿呢?”被骂为狗奴才的杂役虽然嘴上说得客气,但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雪下得这么厚,我们不快些个扫掉,呆会儿一旦您滑了脚,掉到站台下边,给进站的火车碾了,可怪不得小的们!”

“这大雪天儿的,一个个不在家里暖暖和和的呆着,跑这儿来吹冷风穷嚎,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不知是谁说道,杂役们很多人听了都笑了起来。

“无知鼠辈!安敢如此!”一位御史大怒,命仆人上前责打,但仆人只是上前挥动拳头叫骂,作势要打,却并不敢真正动手。

要知道,这些杂役虽然身份低微,但大都是和内务府人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后台不硬的话吃不了铁路公司这碗饭,是以他们对总爱没事找事的清流言官们的责骂并不惧怕,更不怕和他们的仆人动手。

“都吵什么?雪扫完了!赶紧回去,该干啥干啥!”一位车站管事象是担心两下起了冲突,厉声喝道。

听了管事的话,杂役们不知怎么,一个个全都停止了扫雪,而是各自拿着工具,快步离开了站台。

坐在雅阁里的张霈伦注意到了这一幕,不由得有些奇怪。

站台上的雪并未打扫完毕,管事的却突然叫杂役们收工,这是要做什么?

特意来找事的清流言官们并未发觉异常,见杂役们退走,立刻蜂拥而上,阻住了站台。一个个拉长了脖子,望向铁路的另一端。

远处传来了阵阵的铁轨震动声响,张霈伦举目望去,看到远处。一列火车正如长龙一般,快速向这边驶来。

“这姓林的到了!大伙儿准备!”御史高弘超当先喊了一声,言官们登时聚拢了过来,并叫仆人们把横幅举得高高的,要让火车上的人一进站便能见到。

不多时。火车便进了车站,一直在人群之中掌握局面的御史孙黎辉注意到火车进站时,和以往不同,火车站的杂役及头目人等竟然无一人出现,不由得很是奇怪。

看着巨大的黑色镶有金色龙纹的火车头有如一头喘息的钢铁巨兽一般,放慢速度,缓缓的驶进了车站,孙黎辉的眼中闪过厌恶之色。

“以西洋之奇技淫巧,利诱愚民弃农从商,误国害民。莫此为甚!”孙黎辉恨恨道。

见到火车要停下,清流言官们围了上来,再次高声叫骂起来。

“林家竖子!滚出京城!”

“乱国之贼!休要来乱我大乾!”

就在他们刚刚高喊起来的时候,火车头突然发出了一声震天的咆哮,接着喷出了大团大团的白色蒸汽,瞬间充满了整个的站台。

孙黎辉给这一声咆哮震得头皮发麻,心脏几乎跳出了腔子,接着瞬间他感到大片热浪劈面而来,他知道那是火车头喷出的蒸汽,以为自己会给烫伤了。不由得手舞足蹈,大叫起来。

孙黎辉叫了几声,发现蒸汽并不甚烫,自己身上并未给烫到。这才惊魂稍定,此时周围到处是白茫茫的蒸汽,前来闹事的清流言官们看不清彼此,四下里全是惊恐的尖叫声,以及摔倒的“哎哟”声。

足足忙乱了一刻钟的功夫,蒸汽渐渐的散去。孙黎辉映定睛细看,这才惊讶的发现,原本要停在站台前的火车,已经开走了。

“姓林的!你果然如同乃兄一般狡赖!”孙黎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不由得恨声骂道。

雅阁中,张霈伦也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不由得微微一笑,招呼小二算了茶钱,起身离了雅阁。

火车的车厢里,林逸青举着望远镜,看着站台中一众打算堵截自己的清流言官们的狼狈相,不由得微笑起来。

他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李锦泰要让李绍泉通知自己,行程有变,到站不要下车了。

李锦泰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借机捉弄了那些清流一番!

对于清流们在车站堵截自己,林逸青也接到了探路的忍者们的报告,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和这些家伙正面起冲突,本来也做了安排,但现在既然李锦泰将一切都安排好了,他也就不用再费心思了。

“瀚鹏,那些人……为什么这么恨你?就因为我是……日本叛将的女儿?”桐野千穗怔怔的看着渐渐远去的车站,轻声问道。

“你在胡思乱想什么呢!千穗!”在她身边的何韵晴吃了一惊,赶紧安慰她道,“不过是一帮过不去年的言官,想要卖直取宠罢了,他们说的话,权当是犬吠一般,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林逸青放下了望远镜,起身来到了桐野千穗身边,轻轻的握住了她的手。

“你的父亲是日本的英雄,不是叛将,千穗。”林逸青盯着她的眼睛,缓缓说道,“我和你一样,为他感到骄傲,别忘了,我们继承的,是他和西乡大将军的遗志。那些乾国的文人败类的话,你不用放在心上,我会让他们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的。”

“嗯!”桐野千穗使劲点了点头,但泪水却在眼眶里打转。

“平定一下心神,千穗,还有尤佳,一会儿就要觐见两宫皇太后了,千万别露出悲伤样儿来,皇太后见了不好的。”何韵晴对桐野千穗和岩崎尤佳说道。

“我明白……”桐野千穗深吸了一口气,目光重又变得坚定起来。

“姐姐放心。”想到自己背负着背叛父亲的恶名也成了刚刚那些人的把柄,岩崎尤佳也气恼不已,但她听了何韵晴的话之后,便很快的恢复了常态。

“爵爷,一会儿便到了,还请准备换车。”车长前来对林逸青说道。

林逸青点了点头,吩咐了下去,随从们开始忙碌起来,待到准备完毕。火车在一处临时的小车站停了下来,林逸青从窗户向外望去,看到不远处的窄轨上,一列四节车厢的小火车正停在那里。

林逸青注意到这辆小火车甚是轻便。当他看到车头里面坐了四个身强体壮的太监时,登时明白过来。

这辆皇家御用的小火车,竟然是以类似他原来那个时代的脚踏船或是自行车那样的方式,采用人力机械驱动的!

不是已经有了蒸汽机车了吗?为什么还要采用人力驱动呢?

联想到了刚才车站前发生的一幕,林逸青明白了过来。

乾国的保守顽固势力。其实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哪怕是这个老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两宫皇太后,为了能让铁路火车这件新事物得以顺利发展,也不得不向传统守旧势力做出这样的妥协来!

这件事也等于给他提了一个醒,那就是要想在这个国家全面推行近代化,就必须要彻底铲除掉传统守旧势力!

林逸青想着刚才在车站看到的那一张张丑恶的脸,从心里发出了一声冷笑。

等着瞧吧!老子非把你们扫除干净不可!

“林爵爷,请换车。”

见到林逸青瞅着御用人力小火车走神,一位年轻的太监走到车窗前,向林逸青揖了一揖,用清朗的声音说道。

“这位是宫里的王德环王公公。”车长对林逸青说道。

“林某何德何能。竟然有劳王公公远迎。”林逸青赶紧下车和王德环见礼道。

“林爵爷客气了,在下奉李总管之命,在此迎候林爵爷多时了。”王德环打量了一下林逸青,微笑着说道,“在下昔年曾和林文襄公有一面之缘,今日见了林爵爷,果然和林文襄公生得一般无二,有如亲见林文襄公,真是高兴得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