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237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237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娜塔莉雅痛恨这场夺去了她心上人性命的战争,但她并不知道,英勇的米谢尔斯基少尉的死,并非仅仅是逃兵造成的。

由于俄军工兵部队的疏忽,康德拉琴科精心策划的地下爆破作战完全失败,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战果,反而致使进攻大阪城的俄军被炸死4000余人,导致俄军全线崩溃,萨摩军趁势发动了反击,米谢尔斯基少尉和几名军官都察觉到了危险,试图组织抵抗,但俄军士兵此时已经丧胆,一心只想逃命,米谢尔斯基和军官们不得不开枪镇慑逃跑人员,结果不但没能阻止逃跑,反而使逃兵们认为米谢尔斯基等人要杀他们。是以向这些军官们开了枪,把军官们全都打死了。

可怜这些英勇的俄军下级军官们,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

在得知俄军全线崩溃后。日本政府军统帅大山岩大吃一惊,立刻率日军投入战斗,对萨摩军进行阻击,迟滞了萨摩军的攻击,这才使得败退的俄军逃得一条生路。俄军司令部闻讯后大怒。组织督战队前去阻止败兵,并架起了加特林机枪向败兵射击,在又打死近1000余人之后,俄军总算停下了奔逃的脚步,和日本政府军会合,重新投入到了战斗之中。这样,又经过几天激烈残酷的战斗,双方的战线又重新回到了地下爆破作战开始前的态势。

尽管萨摩军又一次取得了胜利,但林逸青冷静的分析了形势,认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于平原广野防御殊死之凶暴露贼,固难期胜算。一旦迎战失败,士气沮丧,而大长敌势。以沮丧之兵,再开始谋划守城,遂难期坚守”。因此他决定收缩兵力,依托大孤阪城的城墙和地势坚守,给此地军民争取平安撤离的时间。

9080年(大乾光旭六年,日本明治十三年)5月12日,在经历了这一次的惨痛失败之后。俄军的攻势愈加猛烈,俄军利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多路并进。当时萨摩军虽然极力坚守,但由于长期高烈度的作战,精锐武士死伤累累。从当地居民当中征召补充的兵员不多,且未经多少训练,战斗力低下,因而兵力锐减,已不足万人,而且由于要分兵在各个要点上。兵力更加虚弱,各处都是以百余人、数百人的小集团分散守备,而当面的俄军则有10000人以上。

俄军的各路兵马从5月17日至25日继续发动进攻。22日,在大阪城以东的天目川驻守的萨摩军百余人全部战死。之后,萨摩军蒲生乡的士族军179人,加上军夫共计304人,在队长赤冢源太郎的率领下,全体阵亡,不久,人吉队自队长犬童治成、军监泷川俊藏以下1280人,萨摩军中队长沟尾堪兵卫、小队长永友金之助、军监有留情扬以下1200人也全都战死,阵地全部失守。陆续出现这样的“集体玉碎”现象,说明萨摩军的战斗力已经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对前途不报希望,而又不想向残暴的俄军投降,因而只能选择战死沙场。

30日拂晓,平托夫中校率领的俄军先头从早与突入了京都。《西南记传》中记载当时的战况:“俄军乘势自横面冲击干城队之阵地,并从正面迫近振武队。枪炮连射,其势甚锐。振武十六番队先退,诸队亦次第悉数退却。俄军进击,将至丘下,诸队返战多时,俄军至暮撤兵。三十一日,干城队在原田,六月一日早,俄军大举进击,本道及左翼之我军悉败,失守。干城队亦将陷重围,一面拼命突破,欲抵达本道再进行防守,然不利而退向神户城下。”而在5月29日,俄军未至,桐野利秋就下令京都军民撤离,退向大阪和神户,留下几支人数不多的部队阻滞俄军前进。

在京都被大火焚毁后,萨摩军全军都在外围作战,京都只是空城一座。为避免俄军屠城,日本政府派出敕使团,发出告示,要求京都居民不得支持萨摩军,俄军到来后,可悬挂日章旗和俄旗,各安其业。由于担心俄军抢掠,防止民心不稳,大山岩指示陆军少将高岛柄之助率领别动第一旅团进入京都。高岛旅团先于4月27日到达京都,5月2日,与日本政府新任命的东京都知事岩村通俊一道入城,随后陆军少将曾我佑准的第四旅团也进入了京都。至此,京都被日本政府收复。

为防止俄军和政府军夹击,林逸青派出振武、行进两队赶往神户方向,迟滞俄军进攻。担任神户方面总指挥的是别府晋介,兵力为振武队自大队长中岛健彦以下2300余人、行进队自大队长相良五左卫门以下1800人、拔刀队一部300人,总计4500人。日本政府军又派出大迫贞晴少将的别动第三旅团前往增援俄军,大迫贞晴是东京大警视,日本警察的最高长官,他的旅团也是以警察为主的。大迫旅团在第二旅团的支援下,于6月20日攻陷大休,大休方面的电击队向照进退却。25日俄军突破名驹乐、下坂、直本的萨摩军防线,到达天城山。当日晚7时。兵至神户城下,与当地同萨摩军对峙的俄军汇合。而神户方面的萨摩军苦战不利,终于向后退却。神户被俄军完全控制,萨摩军又丧失了一处重要城市。无论是兵员还是弹药的来源都变得愈加困难了。

这时萨摩军退却到了大阪、照进境内。俄军判断萨摩军将本营安置到了大阪,因此决定下一步要攻破大阪。7月21日,为了便于指挥,俄军司令部迁到了名古屋。

在大阪,林逸青和桐野利秋已经做好了弃城的准备。从4月开始,岩崎尤佳掌握的三菱大阪分社的船队便开始全力运作,将城内原来萨摩军的随军家属和当地愿意追随西乡隆盛的居民撤往九州,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不但人员全部转运完毕,这些人的财产和有用的机器设备及物资也都成功撤出。

俄军方面,司令部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同日本政府军将领确定了进击大阪的方案:俄军第一师同日本政府军第三旅团从城东进攻,俄军第二师同日本政府军第四旅团从城北进攻,俄军第三师同日本政府军别动第一旅团从城西进攻。俄军第四师和日本政府军别动第三旅团从城南进攻,四路协同,集中优势兵力,一起全力猛攻大阪。

7月24日,俄军第一师和日本政府军第三旅团从早晨4时开始行动,到早6时,占领了萨摩军破竹队所守的阵地。破竹队寡不敌众,在放火烧毁阵地之后撤退。俄军第二师、日本政府军第四旅团也于4时许开始进攻城北,在此处把守的萨摩军是中岛健彦的振武队,俄军猛攻了两个半小时才渐渐压制了萨摩军。占领了此地。进而追击的俄军,于11时进入了大阪。而俄军第三师和日本政府军别动第一旅团则攻击边见十郎太的电击队、相良五左卫门的行进队一起守备的城西方向,攻占了萨摩军外围堡垒20余座,于7时攻占城门。正午时分突入了大阪。而俄军第四师和日本政府军别动第三旅团于凌晨3时便发起进攻,7时方才攻占萨摩军阵地,于10时在四路俄军中最早攻入大阪。此日的战斗十分激烈,尽管萨摩军抵抗得依旧顽强,但是由于兵力单薄,所以处处败北。甚至没有余力照顾伤员,只能弃其而逃。其中熊本队陷入包围中,被困在山谷中,俄军从四周山中猛烈射击,熊本队死伤惨重,最终侥幸突出重围,残部逃往和歌山。这一日激战到最后,仅有数百名当地居民组成的萨摩军向俄军投降。

大阪失守,是萨摩军继京都和神户失守后的又一次重大失败,不惟损失了大量兵员,更困难的是萨摩军的回旋余地已经越来越小了,只能沿着和歌山一带,向南一退再退。

由于萨摩军精锐部队的不断损失,无法补充,萨摩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差,而盟军“党萨诸队”的损失也很大,士气严重下降,开始有人投降。7月27日,日本政府军别动第三旅团的两个大队进入和歌山,在此处的土佐军1200人投降。然后第三旅团、别动第三旅团,在第四旅团的支援下,渡过仓冈川,于7月31日,又攻占了田男家,并且进一步追击向海岸逃窜的萨摩军,在同日晚7时,占领了串本。萨摩军残部乘船退往四国岛。至此,原本由萨摩军占领的纪伊半岛全部落入日本政府军手中。

在日本政府军南下纪伊半岛的时候,俄军则大举西进,到了8月2日,俄军又攻占了冈山。当时在冈山的,有桐野利秋、边见十郎太、中岛健彦、贵岛清、河野主一郎所部,以及池边吉十郎的熊本队、有马源内的协同队、坂田诸洁的高锅队,这些虽然号称是萨摩军的精锐,但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已经是残破不堪,徒有其表了。萨摩军在冈山川上游筑堡防守,但在俄军的攻击下,终不能支,向福山败退。在当天的战斗中,熊本队的队长池边吉十郎在乱战中失踪,生死不明。佐佐友房等人返回去找,却再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为此,熊本队推选山崎定平为新的大队长。连日激战,熊本队的实力已远不复当日,在2日的战斗中,又死亡失踪了队长池边吉十郎以下二十余人,因此进行了缩编,规模由在大阪时的五个中队减为两个中队。(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四百四十三章突围转战

此时的萨摩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且不要说进行反击,就是抵抗也是越来越无力。5日,在冈山集结的萨摩军又被击败,继续南撤,于9日到达福山。俄军步步紧逼,于14日展开对福山的攻击。投入兵力为五个师,一路自海岸,一路自山道,一起发动冲击。日本政府军第一旅团也从另外一个方向突破外围萨摩军的防守,加入到总攻击中来,攻击萨摩军的右翼。由于福山临海,萨摩海军的“比睿”、“金刚”、“富士山”等舰抵近岸边,对俄军和日本政府军的阵地猛烈开火。俄军和日本政府军抵挡不住,向新见、津山一带退却,萨摩军方才得以脱脸。当日,萨摩军有1804人战死,862人被俘,遗弃火炮6门,俄军战死2215人,1247人受伤,仓促撤退时遗弃了大量枪支、弹药和刀剑。

福山之战后,因福山无险可守,萨摩军退到了附近的三原峰上。三原峰主峰高507米,山棱向东逐次降低,一直延伸至海岸线附近。当时,萨摩军由于不断作战,伤亡很大,其兵力已经下降到16500人左右,而包围三原峰的俄军和日本政府军的兵力则达到了5万人。萨摩军打算发动绝死反击,打通前往广岛的道路。然而面对5万俄军和政府军,谁都知道,这个计划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林逸青和西乡隆盛及桐野利秋等人商议,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精心制定了作战计划。按照林逸青的计划,萨摩军的部署如下:以奇兵队监军伊东直二率两个大队守备五路方面;边见十郎太、野村忍介、重久雄七等人率领五个大队在常围山、小辛岳、海棠坂一带布防,其中在海棠坂部署了火炮10门;熊本队的一部防守山道左侧的丘陵;中岛健彦、河野主一郎、平野正助、相良五左卫门、新纳清一郎、阿多壮五郎分别统领其他八个大队守备其他要点。

15日早7时,西乡隆盛登上山顶,亲自发令指挥战斗,以激励士气。8时浓雾渐渐散去,以一声炮响为信号,萨摩军发起了战斗。常围山、小辛岳、海棠坂、五路、长平山一带,战斗全面打响。桐野利秋甚至亲自率领一支部队冲下海棠坂,突入了俄军的炮兵阵地,炸毁了俄军的火炮。当时。山县有朋与山田显义少将在山下观战,山田显义下令“向小辛岳和常围山中间突击,截断敌人的战线”,日本政府军立刻发动冲锋支援俄军作战,炮兵也努力发炮。压制萨摩军炮火,俄军得到支援后,再次发动反击,到中午12时,终于占领了海棠坂、常围山一带。萨摩军的第一轮攻势被遏制住了,但在西乡隆盛和桐野利秋的命令下,萨摩军再次发起了进攻,俄军拼命抵挡,双方全都拼力死战,一时间战况十分激烈。

就在这关键时刻。俄军后方突然爆炸声起,浓烟滚滚,一时大乱,原来林逸青亲率奇兵队300人悄悄从悬崖下山,急行军绕至俄军后方,炸毁了俄军的弹药库,并将大量的俄军粮草烧毁,俄军后方被袭,前方又有萨摩军死战,而此时因多名传令兵被杀。俄军同日本政府军的联络被切断,日本政府军未能及时支援,俄军战至傍晚,终不能支。趁着夜色的掩护全线后退,而林逸青也带领奇兵队连夜返回。这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萨摩军战死2752人,1146人受伤,桐野利秋、筱原国干和平野正助等萨摩军将领都在战斗中受伤,林逸青率领发动奇袭的300名奇兵队员有125人战死。47人受伤,损失超过一半,可见战事惨烈;相比萨摩军,俄军战死4155人,1485人受伤,损失更为惨重,并且炮兵阵地的25门大炮和大量弹药被毁,粮草也被焚毁大半,一时无力再发动进攻,不得不后退待援,萨摩军得以顺利的撤出三原峰,到达广岛。

萨摩军退守广岛之后,海军诸舰在东乡平八郎的率领下前来接应,先期退到本州西南的各路士族军也都纷纷弃守本地,赶往广岛和西乡隆盛会合,但这些零散的部队在之前便已遭到了俄军和日本政府军的截击,到达广岛之后,萨摩军的兵力有所恢复,达到了25000人左右,但整体作战实力并无太大的改观。不久得到支援的俄军便又卷土重来,从陆地上完成了对广岛的包围。

俄军包围广岛之后,因畏惧萨摩海军,没有马上发动攻击,而不是不断的集结兵力,调集大量攻城火炮,准备以压倒性的火力消灭广岛的萨摩军。同时,另一路俄军会同日本政府军扫清外围,到8月30日,仓吉、松江、大田、江津、盘田、长门、下关、岩国等地全都落入俄军手中,留守的少数士族军大都战死。

经过此战,萨摩军被压缩在广岛及周边的狭小范围内,经过一番考虑,西乡隆盛决定突围回九州。8月18日下午4时,萨摩军和追随的百姓开始上船自海路撤离,西乡隆盛向掩护部队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我军保民至此,今日之策唯奋一死以决战,以护得百姓退往平安之地,待百姓撤走之后,各队愿降者降,愿死者死。士为卒,卒为士,任其所欲。”为了掩护军民突围,林逸青亲自率精选武士500人加入到了后卫部队当中。

一直到9月5日,广岛的萨摩军民已经基本由船队撤退完毕,俄军才开始发动进攻,林逸青率军出其不意,绕到俄军后方进攻,俄军不辨萨摩军虚实,以为是来自九州的萨摩军援军登陆绕到俄军后方,于是延缓了攻击广岛城,专一打击这支“援军”,在得知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林逸青之后,更是调集更多的兵力进行围堵,必欲擒之而后快。

几经转战,林逸青成功的将俄军的注意力从广岛城引开,俄军紧紧追击,将林逸青围在了临海处的新越峰上,此时林逸青率麾下约1200余人据守新越峰,恰好他们得到消息。俄军和日本政府军已经进入广岛,因萨摩军后卫部队已经提前上船撤走,没有发生多少战斗,是以全城得以保全。得之消息后。龙口队长中津大四郎甚是欣慰,他穿着盛装,和当地武士20余人去见林逸青,告知他们“奋战至此,心已无憾”。决心切腹自杀,来做最后的诀别。林逸青大惊,试图劝阻中津等人,但这些已经抱了必死决心的武士们不听。于是中津等人在山中切腹,给中津担任介错的是同队的半队长野口胜三。同样切腹自杀的,还有担任参谋本营侦察任务的松野直镇。

在埋葬了战友之后,林逸青开始率部下突围,9月7日夜12时,突围的萨摩军开始行动,他们以当地的3名猎人和10名伐木人为向导。避开大道,在草木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