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139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139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乡隆盛感觉到什么凉凉的东西落在了脸上,他伸出手指在脸上轻轻一抹,感觉到了指尖的一丝湿润。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有人大喊起来。

一瞬间,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好似迷迷漫漫的轻纱,蒙上了黑色的原野。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群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雨丝一开始很细,很绵,好像春天飘浮的柳絮,雾似的雨,雨似的雾,丝丝缕缕缠绵不断。雨淅淅沥沥地飘着,横的、竖的、斜的,密密麻麻,像断了线的珠子,又像一块巨大的绸缎,在天与地之间飘舞着。雨越来越大,天地之间像挂上了一幅巨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暴雨说来就来了!随着狂风吹过,雨帘从山后漫过来,顷刻就把天地间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桐野千穗举着伞,立于雨中,看着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闪电雷鸣,暴雨哗哗,像天河决了口似的凶猛地往下泄,这一刻,她真的有些担心,担心整个大地都会被暴雨吞没。

她转头向往四周望去,到处都是奔走躲雨的人。好多孩子嬉笑着奔到了一棵大树下,可大树似乎一点也没有庇护他们的意思,一会儿向东摇,一会儿向西摆,让雨点儿把他们一个个变成了落汤鸡。但他们一点也不沮丧,而是任由雨水打在自己身上,跳着,笑着。透过那珍珠雨帘,桐野千穗看见远处,山坡上的人们五颜六色的雨伞形成了雨幕中缓缓流动的彩虹,没有雨伞的人们急匆匆地找着避雨的地方。雨越下越大,地上湿得再也不是一个个小圆点,而是闪亮的一块一块,继而又汇成亮闪闪的一大片一大片……再也找不到一块干涸的地面了。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就在这时,京都城的方向传来声声的炸雷一般的巨响,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桐野千穗转身望去,看到原本冲天的夹着浓烟的火焰开始变得暗淡了起来。大团的白汽升腾起来,发出震天的轰响,好多断壁残垣受不了雨水和火焰相接生成的水汽冲击,纷纷垮塌下来。生成的灰烟很快被水汽冲散,和雨水一道落在了地面上,形成了大片的泥浆。

过了仅仅不到一刻钟,原本冲天的大火,便全部熄灭了。而大雨却并未停止。

一名武士撑起雨伞。奔到了西乡隆盛的身边,替他挡住落雨,但西乡隆盛摇了摇头,伸出手阻住了他,而是任由雨水落在自己的身上。

“将军,你……”武士怕他着凉,正要劝说,西乡隆盛却笑了起来。

“如此好雨,洗去我身心之垢,怎能不叫我心情舒畅?”西乡隆盛转头看了看林逸青。笑道,“瀚鹏,你这呼风唤雨之能,真是叫人敬服啊!”

“大将军过誉了,林某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林逸青微微一笑,恭维道,“大将军爱民之心,感动上天,降此甘霖。所谓天人感应,若无大将军此心,只怕人力再强,也未必能促降如此甘霖。”

“呵呵。瀚鹏,你就不要再把功劳都推到我头上了。”西乡隆盛的目光转向大火已然熄灭的城区,感慨道,“大火已灭,我这一块心病,总算是就此去了。”

不多时。雨便变得小了,人们纷纷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人们打着色彩鲜艳的雨伞,从山坡上望去,只见雨中伞动,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雨水汇成的水流像小河一样,顺着陡坡倾泻下来,不多时,雨停了,而城内低洼之地已成一片汪洋。人们望着大火熄灭的京都城,有如节日一般的高兴,冲淡了火灾造成的愁云惨雾。

此刻的桐野千穗,看着雨后的彩虹,心中满是对丈夫的敬仰和崇拜之意。

京都大火因天降大雨而熄灭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人们惊讶之余,纷纷盛赞西乡隆盛的爱民之心感动上苍,故而降下了大雨熄灭了大火。在大火熄灭之后,萨摩军并没有按照原来的进兵计划,离开京都北上,主力仍留在京都救助灾民,而一支偏师则由池上四郎率领,直取神户,其目的便是为了从神户弄来粮食救济京都。

但让池上四郎没有想到的是,当萨摩军兵临神户城下之时,神户守军已然不见了踪影,原来神户守军兵力本就单薄,在听闻京都大火之后,更是军心动摇,而镇守神户的政府军统帅福原实少将认为无法坚守,便率军弃城而去,而这位神户的守将比炽仁理智得多,没有象他一样的做出焚城的疯狂举动,而是留给了萨摩军一座完整的神户城。

至此,日本赫赫有名的“三都”大阪、京都和神户全都落到了萨摩军的手中。

池上四郎兵不血刃的进入神户城后,秉承西乡隆盛的命令,先是张榜安民,表明勤王师的目的,接着按照林逸青事先的命令,召集城中富商大贾,请他们捐助粮食财物,帮助萨摩军救助京都灾民,萨摩军的“仁义之举”招来了神户商民的交口称赞,很多人捐粮捐钱,运往京都,很多外国商人也很感动,在捐助了一部分钱物的同时,还表示愿意为萨摩军“以公道便宜的价格从外国进口粮食,救助饱受火灾折磨的京都民众”。

而这一切,京都大火的罪魁祸首、一直在逃亡路上的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却并不知道,他是在到达东京之后,才知道了相关消息。

他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

深夜,东京,皇宫。

明治天皇去了权典侍柳原爱子那里,皇后一条美子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索性不再去想如何安眠,而是想起自己初入皇宫时的事来。

皇后作为国母,应该是万民瞩目的人物。门当户对自不必说,还须才学、德智都是优秀出众。当时皇室经过初步考虑,认为可以从五位摄政家择优产生。

作为皇后的候选人,当时一共提名了三位少女。一条家有明子和胜子两位小姐。有栖川宫家有位利子公主。但一条家的两姊妹,孝明天皇在世时。就有将来为儿子选作皇后的意向。她们两姊妹的父亲左大臣一条忠香,与明治天皇的外公中山忠能过从甚密切。忠能还在胜子幼小时就说过:“这公主多可爱,早晚要入宫当皇后的……”

父亲一条忠香这个人,能力未见出众(幕末公家众之中也就是三条实美这个橡皮图章和“半家”出身的岩仓具视二人算是人物)。但是一条忠香有他的过人之处,那就是懂得养女儿。他除了将亲生女儿美子嫁给明治天皇外,又力主养女美贺子嫁给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成为德川家的末代御台所,可以说是两边押宝的老狐狸。

朝臣家的女儿。没有不想当皇后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对资质优秀的女孩,他们从幼小就悉心调教。举凡诗书学问、举止礼仪、仪表打扮,都磨练得面面俱到。

一条美子本来不叫这个名字,她小时候名叫胜子,安政五年6月,处于“安政大狱”漩涡之中的一条忠香为女儿起名“寿荣姬”,很有些冲喜的意思。不知是不是祈祷有了效果,一条忠香最终只受到“戒慎十日”的轻微处罚,比鹰司等人辞官隐居要轻微的多。

当时的日本。上层贵族、诸侯人家的婚姻关系,像蜘蛛网似的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在维新的变乱年代,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十分微妙。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政治性的对立和斗争激化时,姻亲关系能起到缓冲作用。比如德川庆喜从大阪败退,官军追踪而至。眼见迫近江户时,先帝的皇女、前将军家茂的妻子和宫就出面请求宽大处理。

少女时的一条美子患有公卿家子女的通病,营养不良,当时的公卿,食物过于精细。营养摄入量严重不足。一条家为了替体弱多病的美子调养身体,经常让美子吃鱼类和鸡蛋等,不曾想这一举动使得美子的智力发育远胜于同辈的公卿家子女,其记忆力惊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茶道花道鼓琴和歌水平都很出众,其聪明伶俐令日后的明治天皇称美子为“天狗娘”。

而父亲的刻意培养,也是让她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

一条家的府邸在京都一条乌丸大街往东拐角处,西面能望见皇宫。有一天,当时还是左大臣的一条忠香叫来管家。命令道:“想在府邸内建一座了望台,你酌量办理一下。”

“您建了望台做什么用呢?”管家好奇的问道。

“让孩子们登上去,观望外边的景致。”一条忠香答道。

“只是为了玩儿吧?现在诸事都得节约,我觉得这是没用的开支。”管家小心的提出了建议。

“不是这样。大臣的孩子,终日住在府邸之内,轻易见不到外面的世界。偶尔外出,也是乘轿有人随从,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样下去,就会落后于形势,长大了也是无用之人。我是想让他们看看世态。”

管家明白了一条忠香的意思,于是,在围墙边儿修建了个小小的展望台,可以爬梯子上去。里面铺着席子,窗户镶着细格子;只要里面的人不出声,外面是发觉不了的。

那时的一条美子经常上到台上,从窗户往下看,能见到各种人和事情。农民、市民、学徒、小和尚、法师、武士、城市妇女、男女仆人……她想不到世间竟然住着这么多人,真令人吃惊。有富人,也有穷人。和人家一比较,她才明白,自己被尊称为小姐、公主。有众多的家臣、仆人伺候着,处境多么优越,身份多么尊贵啊。

那时的一条美子,姿容秀丽,气质高雅,举止斯文,性格温柔。平时走起路来,长长的和服袖飘飘摆动,恰似画中仙人一般。

三个皇后候选人中,一条美子最具有竞争力。惟一不足的是,他的年龄比睦仁大三岁。在日本,丈夫比妻子年纪小的现象,并不很普遍;但还不是决定性的障碍。查历代皇室,灵元天皇、撄町天皇、仁孝天皇的妻子,都比丈夫年长一些。所以有俗语云:大姐姐做老婆,也有妙不可言的好处。于是这门婚事就成功了。

一条美子现在还记得,自己初为皇后,嫁入皇宫里时的种种盛况。

对于一条美子来说,京都给了她太多的回忆,但是现在,她少女时代记忆中的这座古老的都市,已经消逝在了漫天的大火之中。(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三十七章儿玉参谋长

在得知京都大火的消息之后,明治天皇先是震惊莫名,接着便怒发如狂,而一条美子和柳原爱子当场相拥痛哭,近臣们也全都悲痛不已,一时皇宫里满是悲声。

由于消息传递不及时,明治天皇一开始以为京都是为萨摩军的炮火所焚,曾经怒火满腔的大骂“萨贼”,并命人将“萨贼”二字刻于木人身上,以刀劈砍泄愤,但不久之后,又有消息传来,京都是被政府军焚毁的,而且是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下的命令。得到消息后,明治天皇一开始还不敢相信,认为是贼军的有意诋毁,为自己的纵火罪行开脱,但随之而来的原京都公卿士族及受灾商民如同雪片般的控告书,让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再没有比这对明治天皇的精神打击更大的了,从那一天起,明治天皇变得沉默寡言,除了处理政事必须的对答之外,他再不愿和人说一句话,包括对后宫的嫔妃们。

身为皇后的一条美子对此忧心如焚,今夜让明治天皇与他最心爱的权典侍柳原爱子同眠,就是希望柳原爱子能用她的爱,让自己的丈夫恢复正常。

一条美子正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之际,却听得一阵脚步声从走廊里传来。

“天皇陛下,您……”在外值守的女官有些惊奇的问道。

“皇后睡了吗?朕想和皇后聊一聊。”明治天皇沙哑的声音传来。

“臣女恭迎陛下。”一条美子起身跪伏在地,恭声道。

此时的她,心中惊疑不定,不明白为什么天皇深更半夜的会出现在她的寝宫之中。

“你们退下吧!朕想和皇后单独聊一聊。”明治天皇说道。

女官们行礼退下,明治天皇来到一条美子的面前,伸出手扶起了她。

“天色已晚,陛下为何还不安睡?”一条美子抬头看着神色憔悴的明治天皇,轻声问道,“难道是权典侍身体不适?”

“权典侍累了,先睡了。朕睡不着,突然想和皇后说说话,便过来了。”明治天皇答道。

一条美子起身想要给明治天皇沏茶,但却被明治天皇拉住了。

“皇后不必麻烦了。朕就是想和你说说话。”明治天皇说道。

“陛下,您……”一条美子在明治天皇身边坐下,她的一只手仍被明治天皇握着,她看着比自己小三岁的丈夫那沉郁的眼神,忽然明白了过来。

现在的明治天皇。如同幼弟一般,需要姐姐的抚慰爱护。

“陛下想聊些什么呢?”一条美子微笑着问道,眼波中满是母亲般的温柔。

“皇后,你可记得,在朝臣决定选你为皇后时,当时王政复古的大号令刚颁发,京都城内便出现了战乱的迹象。朕十分担心你的安危,派专人护送你进入皇宫,到准后殿去避难。”明治天皇回想着往事,面色转趋于平和。语音也变得温柔起来,“结果你的册封大典,拖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

“那时陛下常常来探望臣女,我们一起做着喜欢的事,真是快乐的时光啊……”一条美子回想起往事来,嘴角荡漾着甜甜的笑意。

那还是明治元年正月,鸟羽、伏见之战一开始,整个京都都听到了隆隆的炮声。当时谁也不能预料会出现何种局面。一条美子被选为御妻后,过了一年半才册立为皇后。那一年半的时间,在日本的历史上。可说是多事之秋,各种大事接连不断,日本社会正在发生激烈的变动,而处于皇宫深苑中的这一对小夫妻。却在那时,享受着难得的爱恋时光。

“皇后那时,带给朕的美好感受,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明治天皇感叹道,“这也是朕为什么对京都如此的眷恋,可惜不久之后。便迁都到江户了……”

一条美子知道明治天皇在说什么,正是那一年,日本的年号从庆应改为明治,9月8日这天开始,成为明治元年,定下了一世一元制。即一代天皇,只用一个年号,今后不可擅自变动。

就在这时,鸟羽、伏见之战失败的幕府军随德川庆喜逃回江户。官军追进江户城,成立了一个新政府。以会津为首的东北诸藩,抵抗了一阵官军的进攻,但不久就投降了。北海道虽然仍有小股拥幕力量困守孤堡,但东北基本已经平安,新政府的基础,已固若磐石。

那时明治天皇接受西乡隆盛、岩仓具视等维新派人士的建议,决定把国都由京都迁到江户去。那里才是日本真正的中心,江户后来改名东京,而从前的将军府邸,则扩建成为了新皇宫。

迁都到江户,在当时的日本是了不得的大事,日本近代的历史,也因此改变。

“当时迁都江户,是西乡卿和岩仓卿还有伊藤卿的决定。”明治天皇说道,“这在当时是英明无比的决定,虽然朕的心里,是不愿意离开京都的。”

“臣女那时和陛下一样,心里也是不愿意离开京都的,但是,在当时迁都东京,却是十分必要的,不然的话,不足以显示陛下君临天下啊!”

明治天皇点了点头,他明白皇后的意思。在整个德川幕府执政的数百年间,天皇受到幕府的监视,一步不能离开京都。甚至连皇宫也不允许出,长年累月就生活在不足一平方日里(1日里约等于3900米)的圈子里。

有这样一个故事:后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