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137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137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少必要的工具,他们能够想到的办法。只有拆毁一些房屋,让出空地来,阻止大火蔓延到未燃烧的城区,但让萨摩军官兵感到惊讶的。是有些原本远离着火区的城区此时也都燃烧起来了,毋庸置疑,那里肯定还存在有一些万恶的“纵火犯”,而风助火势,如浪的火焰从城中的高地直涌向房屋林立的低洼城区。那些五六层高的原本是店铺的地方,已然化成了焦土,军火仓库,被服仓库,粮食仓库,木材场全都开始烧了起来,这些区域还不时传出一连串的爆炸声,那是许多的易燃易爆物品被火点着了,这些四散飞射的爆炸物砸向街道的各个角落,而火海中不时轰然射出的无数的细小火球有如飞舞着的火蝶。被呼啸而过的风刮向四周,纷纷散落到其他城区、街道上和京都城外的原野上,这样一来,不管是什么挽救的办法都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是谁下令放的火?”西乡隆盛低声问道,目光却没有离开着火的京都城。

“据城中逃出来的人说,是‘西征大总督’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下令放的火。”一位武士回答道。

“他疯了吗?”西乡隆盛叹了口气,“他怎么能做出这么疯狂的决定?”

“据城内的一位官员说,炽仁亲王自从那次海上脱险之后,神智便有些不太正常,他总是担心京都无法守住。在军事会议上强调要实施‘焦土作战’和‘坚壁清野’。在我军抵达城郊与敌军激战时,他曾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做‘焚城’和‘清野’的准备,这位官员参加了会议。但这个会议的内容对京都的百姓和普通士兵来说是严格保密的,当时城内军民只知道要疏散,并不知道要焚城。”另一位武士回答道,“据说焚城是以举火为号,但是由于一处弹药库为我军忍者炸毁,结果炽仁亲王以为城破。遂下令焚城,并立刻举火,城中官兵以为是焚城之信号,于是开始焚城,并不许百姓救火,故而酿成如此惨祸。”

“这个炽仁,真是日本的千古罪人啊!”西乡隆盛跌足长叹道,“真的……没有办法挽救了吗?”

“城内现在一片混乱,我军缺少救火工具和器材,大火只怕一时难以扑灭。”武士答道。

正象这位武士所说,城中的混乱时刻都在加剧着,城中逃难的人群涌向各个城门,许多人死于这场灾难中,有许多人是由于被大火夺去了一切家财或心爱的人而投火自焚的,还有些人是被浓烟呛死的,而在城市的中央地带,因为这些城区房屋密集且杂乱,街道狭小,而火灾又是从几条街上同时突发,因此,许多仓惶逃命的人都被大火所困,活活地丧命于这片火海当中。

难民们四处逃窜,陷入了一片恐慌,所有人都忙乱得手足无措。有的街道上乱七八糟地堆着各种物件,有不少原本就很窄的地方更是无法通行,有的路口被倒塌的房屋所堵塞,有不少人逃到了附近的市场和广场上,有些逃难的人群在靠近神宫和寺院之间时被火焰团团围困住了,无法逃去,最后全都被烧死了。即使在一些没有着火的城区,街道,虽然人们四处将地砖地板挖起,垒成一座座小堡垒来躲避热浪,甚至有人将半截身子藏到掘出的坑中,然而依然被烤成了焦炭一样。而居住在中央城区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人丧身于这场灾难中,女人绝望的嚎叫声,哭泣声响彻了每一条大道,每一座城门口,每一堵城墙边。她们用沙哑的嗓音呼唤着在这次灾难中遇难的亲人的名字,有些人在向八百万天神祈求,有些人在诅咒着无情的神灵,质问他们为何要制造这惨绝人寰的灾祸。

在其它的地方,一些信奉基督教的难民们向耶稣祷告求救的声音时时可闻,从大街小巷涌出来的耶稣信徒的叫喊声一直传到了城墙外的原野上,那种呼声充满了悲伤和希望,因此,当一些本来不信教的居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一同为世界之主高歌的时候,另外有些人却对他们这空灵的歌声感到非常恼怒和愤恨,便用暴力加以阻拦,西乡隆盛和武士们不明白歌中所唱的是什么意思,但这些融合了男人、老者、妇女和儿童的不同声音的颂歌却散发出一种庄严而又奇妙的力量,令他心动不已。

彻夜不眠的难民聚成了一股滔滔的洪流,就像波涛汹涌的海洋,在这座火光冲天的城市四周涌动着。然而事态并未因世人的绝望、诅咒和颂歌而有所改变,如既定的命运一样,灾难在世人前显出了它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显得那样气势强劲而又冷酷无情。位于剧场旁边的棉布仓库被大火吞没了,然后近旁的存油库房也被熊熊大火吞没了,一时间,黄澄澄的火光照亮了广场四周,这情景令那些神志昏惑的难民一时仿佛感到昼夜无序了。好像他们又见到了阳光,然而没过多长时间,一片使人心惊肉跳的如血的火光掩盖了其它的一切火光,一股巨大的如喷泉般的火柱冲天而起,穿透灼热的云端,在最高处时火柱四散飞溅开来,数不清的火星随风飘散,划过夜空,呼啸的风将它们有些带到了附近的平原上,夜色变得越发明亮了。夜空中不但流动着亮光,而且还充满了热气,鸭川河成了一条火的河流,这座苦难的城市已是人世间的最不堪目睹的地狱,大火依然继续吞噬周围的一草一木,就像风暴撞击着山陵,如洪流冲刷着平原,淹没了山谷,肆意妄为,咆哮着。吼叫着,声震天际。

第二天天明,当筱原国干率领萨摩军进入京都城内时,京都城的火光依然很盛。大部分地方早已只剩下废墟一片,那些最早被烧着的街道两旁的房子接连不断地倒塌了,且每次倒塌都会引起柱形火焰,风也改变了方向,这些从海边向山丘呼啸刮来的大风里挟着浓浓的烟雾和灰烬,还有星星点点的无数火星。筱原国干看到了先期入城正在试图扑灭火焰的萨摩军,他派人前去和这支萨摩军的指挥官商议,如何扑灭火灾,在一番商议之后,决定首先是拆毁靠近火区的房屋,阻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筱原国干下令将鸭川河岸上靠近大火边的房屋拆掉,这样大火就会在空阔地带停止扩大,然后渐渐变小,自己熄灭,这样就能使剩下的城区幸免于难,而那些已烧着了的地方却是人力所不能及的。

在这场大火中,京都的难以估量的财富化为了乌有,许多民众辛苦积累的家财都变成了灰烬,此时,数十万人露宿城外,缺衣少食,饥寒交加,从第二天起,这些人便被饥饿所折磨,城里的备用粮也在大火中化成了炭末,而且由于情况乱成一团和行政机构的瘫痪,没有人想到赶紧从外面调运急救粮救助灾民,一直等到在城外指挥作战的筱原国干和池上四郎回来后,正式的命令才下达,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难民们的愤恨不安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了。池上四郎试图整顿一下秩序,然而这依然未能使之有丝毫好转,他在好多地方都遇上了公开的武装对抗,一些手无寸铁的难民还指着仍然着火的京都城叫喊道:“你们还不如在大火前将我们都杀了吧!”对炽仁亲王、守城将军和官员们的咒骂声随处可闻,骚乱此起彼伏,以至于筱原国干在夜里望见外面周围数不清的火堆时,便私下自言自语说:“这有如敌军营寨中的篝火。”

西乡隆盛急于救助难民,依照他的指示,除了运来粮食米谷之外,还从附近的城镇和农村运来了许多做好的饭团,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当首批救济粮在晚上刚运到市场时,难民们便从对面城门冲了进来,立即将所有的食物一扫而空,而且造成了一场非常可怕的混乱,难民们在火光中争先恐后,乱成一团地抢着饭团,有许多饭团都掉在了地上,让人踏得稀巴烂,从袋子里漏出的面粉铺满了仓库到城门之间的道路上,地上如下了雪一样白,骚乱持续了好一阵,直到萨摩军士兵们占据了仓库的每一个地方,用步枪和刺刀才将骚乱的人群驱散。

京都此次灾难的巨大深重是自“天明大火”以后首次所遭遇到的,绝望中的难民对比了这两次火灾,他们认为,那一次还有好多房屋和神社幸免于难,而这次却连“京都御所”也被大火烧成了一座废墟,虽然石头是不会燃烧的,然而在晚上阵风刮去浓烟的时候,人们便能望见那宫殿中的一排排高耸的石柱如一根根燃烧的煤柱那样通红通红,不时闪出火苗。而且在“天明大火”的时候,所有京都人都是深爱着自己的城市和众多的古迹的。人们是团结一心的,有组织的,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数不清的各种人在这座火光冲天的城市周围游荡着。他们群情愤慨,要是陷入了挨冻受饿的境地,很可能会捣毁城市,扰乱秩序,同军队对抗。所幸每个人都被这漫天遮日的火海吓得心惊肉跳。惶恐不安,人们的叛乱的意志才有些削弱和焕散,疾病和饥饿是随之而来的灾难,而严冬的酷寒更增强了灾难的淫威,浮着灰尘的空气更加让人呼吸困难,令人有如置身于地狱。

人们白天所见到的场面都是触目惊心的,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辉煌大都市此时已成了一座咆哮的火山,从它的城墙边一直到山麓,数不清的营帐占据了每一处可栖身的地方,它们是由草棚、帐篷、货架子、板车和大大小小的包袱所构成。整个天空弥漫着浓烟和炭灰,穿过焰火的血红的阳光洒在它们上面,吼叫、呼号、威胁、恐惧和敌意充斥着每一个地方,蓬头垢面的男女老幼构成了一幅使人恐惧的凄惨景象,由难民构成的海洋包围着一座火光冲天的城市,一座名副其实的火岛。

此时京都守军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全都撤走了,萨摩军进城后便一直在救火,同时,许多居民也加入到了救火的行列当中,他们同受命救火的萨摩士兵们一起继续拆除着城区靠近火区的建筑物。因而有好大一部分地方得以免受火灾,然而城中无数的、千年来的古迹和宝贵的艺术珍品、雄壮瑰丽的宫殿、建筑物,还有那些属于京都历史和辉煌成就的价值连城的文物都毁于一旦了。原本繁荣的京都城遭劫后只剩下了几个边缘城区,火灾使数十万百姓失去了家园和亲人。

尽管萨摩军在奋力救火。然而还有人说,萨摩士兵们是为了彻底毁灭城市而非为了防止火势扩大才拆除建筑物的,在这种情况下,筱原国干请求西乡隆盛马上入城,屈驾抚慰日渐绝望的难民。

西乡隆盛立刻准备入城,然而此时大风又改变了火势蔓延的方向。转而烧向贺茂川河,比睿山也被火焰围住了,然后火势逐渐在河岸一带扩散开来,彻底地烧毁了这儿先前未着火的建筑物。

火势稍息,西乡隆盛便骑着白马,迫不及待的进入了京都城,他领着一队武士从萨摩军的队伍中穿过,走向黑压压的一片愤怒叫嚷着的人群前,此时的西乡隆盛身穿便服,手里只拿着他随身携带的一根青竹手杖,并未带什么防身武器,甚至连他珍爱的佩刀和手枪都没有带。

西乡隆盛催马来到人群前,借着火光,他看到了周围的人群,他们高举的双手中握着各式各样的当成武器的器械,一副恶狠狠的神色,脸上满是大滴的汗珠,嘴角上尽是白沫,大声地叫嚷着,怒不可遏的人流将他们团团围住了,再望向远一些的地方,他见到的是一片晃动的,不住叫喊的,使人心惊胆颤的人头的海洋。

叫骂声吼叫声有如沸水般沸腾着,有的甚至像兽类的吼叫声,刀叉木棍在不住的挥舞着,不时有紧握的拳头伸向他和马的缰绳,然而他依然以一副从容和高傲而又冷静的姿态走向人群,就如往常在人群中开路一般,他不时用手杖轻轻碰碰那些最胆大妄为的人的头,于是,这些愤怒的人便因他的这种坦荡从容和自信的态度而有所收敛。后来,有许多人都认出了他,于是人群中便有许多人喊道:“那是西乡吉之助大将军!”

“大将军来了!”

“新政大总督西乡大将军来了!”

“西乡大将军!”

“西乡大将军!”

周围的喊声越来越多,民众使劲地喊着西乡隆盛的名字,慢慢地,四周的面孔的神色缓和了许多,叫嚷声也平静了许多。

要知道,虽然身为武士楷模的西乡隆盛当年在京都时并没有刻意去讨好京都的民众,但他的宽宏大量和仁慈可亲却使他获得了民众的广泛尊敬和爱戴,尤其是因遭川路利良派人行刺而“上书请罪”事件之后,他的名声更是越来越响,加上因为他曾周济落难的穷困武士,人们更是对他赞颂不已。(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三十五章人工降雨

西乡隆盛来到了人群之中,举起了手中的青竹杖,在空中摇了摇,以示他将要开口说话了。

“肃静!”

“肃静!”

萨摩武士们大喊道,很快,人群便安静下来了,这时西乡隆盛在马背上挺了挺身子,用悲悯的目光看着众人,以洪亮而哽咽的声音大声说道:“乡亲们!你们大家……受苦了!”

西乡隆盛说着,翻身下马,以竹杖拄地,他环视众百姓,好似一瞬间苍老了许多,接着便向百姓深深的鞠了一躬。

听到西乡隆盛满含歉意的话,难民们感动不已,而在看到大名鼎鼎的西乡大将军向自己行礼,排在最前面的京都难民全都一阵错愕,接着纷纷鞠躬还礼。距离较远的人没有听清西乡隆盛说的是什么,但看到西乡隆盛弯腰鞠躬,似有致歉之意,前面的人群全都鞠躬还礼,他们便也跟着鞠躬还礼。

有如巨大的波浪在无边的海洋当中荡漾开来,无数人全都向着一个方向,默默的鞠躬行礼。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骑在马上的筱原国干和池上四郎看着这一幕,一时间目瞪口呆。

“西乡吉之助此次起兵,本为清君侧,除奸臣,新国政,安万民,不料被奸臣贼将横加阻碍,更有贼将纵火焚城,致使大家无故遭此大难!”西乡隆盛直起身,眼中已然有泪光闪动,“吉之助在此向大家谢罪!”

西乡隆盛说着,再次向难民们鞠了一躬。

“大将军,救救我们吧!”不知是谁说道。

“是啊!大将军,求你救救我们吧!”

“大将军救命!”

“大将军救命!”

越来越多的人呼喊起来,有的人竟然跪了下来。

西乡隆盛直起身,看着面前衣衫褴褛的难民们,一时间泪流满面。

“大家肃静!大将军有话要说!”筱原国干大喝道,但他的声音一下子便给淹没了,众武士见状齐声高喝肃静。但众人的呼救声音如同海涛拍岸,连武士们的声音也给压了下去。

西乡隆盛举起了双手,京都难民们看到他的手势,立刻停止了呼喊。

“众位乡亲!京都遭此惨祸。吉之助与大家一般心痛!吉之助不才,愿倾尽所能,给大家以救助,扑灭大火,使大家各得安生!”

听到西乡隆盛的许诺。难民们纷纷欢呼起来,有的人甚至流下了眼泪。

当下西乡隆盛下达了两道命令,一道命令是迅速调集粮食,赈济灾民;另一道命令则是禁止抢掠,如有抢劫不法者一律处以斩刑;命令发出之后,原本惶恐不安的人们迅速的安定了下来。当下筱原国干分派军队前往各处维护秩序,并增派人手前去救火。

“我的天,京都这是怎么了?”

林逸青纵马来到了山坡上,望着远处火光冲天的京都城,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这是……起火了?”佐藤英彦骑马来到了林逸青的身边。望着满天的烟尘和地面上的火光,也是吃惊不已。

“难道是我们不在的这些天,这里……发生了什么别的事?”如月香织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火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