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125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125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菊先生,可有什么话要对朕说?”明治天皇知道木户孝允现在是处于弥留之际的回光返照,是以急切的问道。

“国事艰难,陛下千万保重身体,万不可如臣思虑过甚,罹患脑疾,欲思报国而不能了。”木户孝允长叹了一声,恳切的说道。

“松菊先生,现下情形,可有良策以教朕否?”明治天皇迫不及待的向木户孝允问起计来,虽然他也听说了,木户孝允是在听说西乡隆盛攻陷大阪后,情急之下,说了一句“适可而止吧!西乡!”后便吐血昏迷的。

“贼军兵势虽盛,然后援全仗海路,若能以海军截断其后援,其势必不能久,则我陆军可以厚集兵力,从容取之。”木户孝允答道。

“现在海军主力之二艘铁甲舰皆为贼军所得,强弱之势更易,如何能够击败之?”明治天皇又问道。

“贼军之海军,多为老旧之舰,新舰仅此二艘,又是从我海军处暗夺所得,水兵并不熟悉,一时难以掌握。政府现下新购铁甲舰,财力不足,可向西国海军租借一二艘铁甲巨舰,并雇佣其官兵,协助我海军作战,贼军海军必败,我海军可以行事,断其海路,则大势定矣。”木户孝允答道。

听到木户孝允给出的办法,明治天皇心中犹豫,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的脸上也都是阴晴不定,唯有大久保利通的眼中放出了异样的光芒。

“松菊先生说的,是‘借兵西洋’之法,可是……”明治天皇话没说完,便被木户孝允急切的打断了。

“臣适才所言,是‘租兵西洋’之法,而非‘借兵西洋’,请陛下切记,权自我操,且租兵一事,仅限于租用海军,一二艘铁甲大舰,及配属官兵即可,万万不可租用其陆军!”木户孝允情急之下,竟然大声的咳嗽了起来,“陆路战事,尽付东海之兵可也!西南之贼,东方雄兵尽可平之!不必假于外军之手!”(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求点击!

第三百一十七章美国帮手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木户孝允象是虚脱了一般,软倒在了床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朕明白先生的意思了,请先生放心,朕一定按照先生的话去做。”明治天皇看着病床上的木户孝允,哑着嗓子说道。

“还请……陛下……信重……身边的肱股之臣……”木户孝允的目光一一扫过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气息微弱的对明治天皇说道。

看到木户孝允弥留之际仍然极力推重举荐自己等三人,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和大隈重心都是心中感动不已。

明治天皇点了点头,泪水终于涌出了眼眶。

“陛下……臣观西南反乱……西乡吉之助……似是被部下武士裹胁,有不得已之苦衷……非为真心要与陛下为敌……”木户孝允伸出手来,指了指西南方向,一字一字的说道,“如有机会,陛下可晓之以大义……动之以情理……西乡吉之助……或能……止战息乱……亦未可知……”

听到木户孝允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明治天皇不由得一愣,而就在这一瞬间的工夫,木户孝允的手停在了那里,接着便沉重的落了下来。

伊藤博文的心一沉,此时的他心中悲痛,竟然不顾天皇和同僚在场,直扑到木户孝允的床边,握住了他的手。

“松菊!松菊!”伊藤博文悲痛的呼唤着,但此时的木户孝允,已然没有了呼吸,躺在那里,一双眼睛犹自不瞑,直望向窗外。

见到丈夫死去,松子夫人泣不成声,大久保利通和大隈重信也是悲痛不已,各自失声痛哭起来。

窗外,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

在日本西南战争正激烈进行之际。“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因患脑病不治去世,终年47岁。

木户孝允的去世在日本朝野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在很多日本人的心目中,木户孝允是一位“理念的政治家”。其与“维新三杰”另外二杰之不同:“木户公最让人敬佩之处,并不是其行政的手腕,而是其对政治的见识。对国家如何进步的明确洞察力,且此并非高远的理想、坐而云云之物,而是可以起而实行之物。就维新三杰来说。南洲先生可说是位伟人,甲东先生则为强力的政治家,而松菊先生实为立宪政治家中,日本之第一模范人物。”

“木户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家,也不是干燥无味、只顾著自身所思量的事物而强行付出实践的狭隘的强辩家。真要说的话,毋宁是个通晓世情、富有人情味的人物。他的头脑倾向于理智型,思维清晰、条理分明、始终一贯,却也有着诗人般理想浪漫的一面。因此,虽然他是个对于国家来说不可欠缺的重要人物,然而。作为实行政策的责任者来说,说不合适即不为过。这是因为他时常会坚持主张自己的论点,不能与他人妥协,加上欠缺健康,也使得其执掌急遽繁重的公务变得极为困难,再者,其异常感性的一面爆发时,甚而表现为如女子般歇斯底里。”

对于木户孝允的性格与特质,江户后期的大名、越前福井藩主、四贤侯之一,明治时期的政治家松平春岳这样评论:“木户为维新之母。有德、有望,以天下安危为己任,辅佐帝王、统帅内阁参议,其功虽看似没有大久保显耀。但实际却超越大久保许多。所谓天下之栋梁。”,并比较维新三杰:“维新之功,靠众人之智仁勇协力而成,智勇推大久保,智仁推木户,仁勇推西乡。”

曾经是木户孝允提拔起来的大隈重信这样评价木户孝允:“新政必须要做出实事。以此为最大目的,有卓越识见并能够贯彻理念的政治家在明治元勋中唯木户一人。木户的本质是理想主义者,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到极致时,即会与周围发生冲突。这不仅是在坚持自己一人的理想,那些为了勤王而失去生命的无数前辈,那些无法看到黎明而已赴黄泉的,认识与不认识的同伴,他理所当然地把已故之人的理想也当作了自己的责任。认真、热诚,判断事物公正公平,如此人物圣上的信任自然与众不同。即使果断刚毅如大久保,这样与木户不断激烈冲突的人物,也能时刻推许木户,像是真实从心底里推崇。若说缺点,无非感情用事一点。喜怒形于色,特别关于是非的顺逆正邪,将会异常喋喋不休。”

对于木户孝允的去世,生死之交伊藤博文悲痛不已,作诗悼念木户孝允:“追怀往时感无穷,三十五年梦寝中,颜色威容今尚记,名声舆望古谁同?萧曹房杜忠何比,独相楠公义时通,暮畔影诗新录树,山叫尽是血痕红。”

木户孝允的去世,意味着日本武士群体意识的分裂加剧,使这些曾经并肩浴血的时代雄杰们,在这个玉鳞飞舞的季节里,在曾经一起成长的日本西南天空下,拔刀相向,继续着生死之战。

当大久保利通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寓所的时候,赫然发现,自己的重要帮手原美国退役陆军准将李仙得已经等候在了那里。

“我的朋友!让你久等了!你一定给我带来了好消息,是吧?”

现年48岁的李仙得,身材瘦长,可能是因为总在外奔波的关系,脸形显得十分消瘦,留着两撇小胡子,头发也稀疏了不少,显然是刚刚到达东京,没有休息就赶过来了。

看到李仙得到来,大久保利通十分高兴,冲淡了因为木户孝允的去世所带来的悲痛。

听到大久保利通的话,李仙得的脸上不自觉的现出了一丝得意之色。

和大久保利通想的一样,他这一次回来,报告给大久保利通的,的确是好消息。

李仙得原籍法国,巴黎大学毕业,后随妻子移居美国,并成为美国公民。美国内战爆发后,他参加了纽约第51步兵团,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伤愈后晋升中校,在第9军指挥一个团,在格兰特手下参加维克斯堡战役,后来在莽原之役中再次负伤,在医院养伤的时候还经历了南军最后一次突袭,战后退役的时候是准将。

退役后的李仙得出任美国驻乾国厦门领事。后美国商船“流浪者”号在苔湾东部外海红头屿触礁沉没,其生还者被琅峤地区的原住民杀害,引发美国与乾国政府交涉,以及美军自行前往攻击原住民部落的“流浪者”号事件。因苔湾官员不愿介入,李仙得与乾国官员的交涉无任何成果,于是他自行进入琅峤与原住民谈判,协议原住民不再伤害漂流于此的西方船难人员。也因为这番经历,他学会了说苔湾土语,李仙得遂被视为苔湾番界通。

李仙得后来辞去厦门领事之职,搭船返美途中过境日本横滨,在美国公使介绍下,与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会面。李仙得以处理“流浪者”号事件的经验指出,乾国政教不及“番地”,日本可用“番地无主论”作为出兵苔湾的根据。李仙得向日本方面提供了苔湾的地图与照片,并说只需两千兵力便可轻易占领苔湾。副岛种臣闻言大感兴奋,当时日本有海外扩张企图,又因为明治维新后大量旧武士失业造成巨大社会问题,更积极谋求以对外战争转移内政问题。适有琉球宫古岛漂民在琅峤遭原住民杀害,日本军方以山县有朋为首的对外扩张派原本就打算以保护国民、质问生番为藉口出兵苔湾,自然对这个送上门来的帮手如获至宝。日本方面随即许诺如果能够占领苔湾,可以让他当苔湾总督。

李仙得对日本政府的礼遇自然喜出望外,他受雇于日本政府,充任“准二等出仕”后,便向日本政府提出几十份备忘录及意见书,教唆日本政府接受苔湾番地为无主之地的主张,并积极为日本规划详细的出兵苔湾的作战和殖民计划。

李仙得除了帮助日本人制定计划,还帮助雇佣船只和外籍作战人员,并多次返回美国为日本方面代购大批军火物资。可以说日本的“征苔”冒险行动,从策划到实施,李仙得都积极参与,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仙得如此热衷于日本进攻苔湾,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日本占领苔湾后,美国人可独占贸易方面的巨大利益,甚至可以拥有实际的殖民权利。是以李仙得在回美国帮助日本采购军火的同时,积极游说美国政府支持并参与这次日本对苔湾的远征。李仙得对此本来是信心满满,认为美国政府一定会支持自己的行动。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政府明确的表态,不鼓励日本征伐苔湾,尽管李仙得和另外几位退休的美国外交官使劲怂恿,向美国政府鼓吹出兵苔湾的重要性,但美国政府却不为所动。最后无奈之下,李仙得只能灰溜溜的回到了日本。(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一十八章借兵之议

但李仙得那一次也不是全无收获,在途经厦门时,李仙得见到了美国巡洋舰“蒙那肯”号,他通过私人的关系,加上金钱利诱,说动了这艘拥有6。4英寸大炮排水量达4000吨的强大战舰的舰长马森中校加入进来,成为日本征苔军的后援。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乾国海陆军的有力反击下,征苔军全军覆灭,不但李仙得成了乾国军队的俘虏,“蒙那肯”号也被乾国海军俘获,乾国政府以“蒙那肯”号违反中立攻击乾国海军同美国政府展开了严正交涉,加上“蒙那肯”号的舰长马森是分裂主义倾向最重的南卡罗来纳人,脑子进水的他竟然在战斗中降下了联邦国旗,悬挂了南方邦联的南十字星旗,使美国政府极为尴尬,最终美国政府将李仙得等一干人引渡回国审判后投入大牢,并将“蒙那肯”号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卖给了乾国,充作赔偿。

因为帮助日本人侵略乾国的罪行,李仙得被判有期徒刑3年,在费城州立监狱服刑,三年刑期一满,李仙得便满怀怨恨迫不及待的离开了美国,来到了他曾经得到高级礼遇的日本,打算继续为日本效力。

由于李仙得之前为日本筹划征伐苔湾番民出力很多,他的才干和热情也给日本政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以当李仙得前来投奔后,日本政府毫不犹豫的接纳了他,让他担任了兵部省的高级顾问。

现在的李仙得,正为日本政府争取外援而四处奔走。

早在西南战争爆发前,为了预防鹿儿岛士族反叛,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加强军备,向海外大举购买军械,并拨出巨款购舰,希图重建被乾国船政水师彻底打残了的日本海军,而为了能够快速成军对付可能到来的叛乱,日本政府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从美国购进了大批旧舰。这当中的牵线者,就是李仙得。

“我必须要给您带来好消息。”李仙得微笑着在大久保利通面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我带来了‘警告’号,‘暴怒’号和‘震惊’号撞击炮舰。它们都配备有新式的强大的水下雷击装置,可以轻松的击沉一艘巨型铁甲舰,现在就停在东京湾。驾驶它们的都是退役的美国海军官兵,这些军舰都可以随时投入战斗。”

“真是太感谢你了!”想到目前东京单薄的海上防务因为有了这三艘美国炮舰的加入而得到了加强,大久保利通欣慰不已。

在得知“比睿”号和“金刚”号两艘铁甲舰被萨摩人暗中劫夺后。大久保利通震骇莫名,他生怕萨摩海军会以此二舰为先锋,长驱直入直捣东京,而现在除了在东京湾一直未能出战的“扶桑”号铁甲舰外,政府军海军再无可以能敌此二舰者。大久保对此忧心如焚,而日本政府此时财力有限,无力再购大舰,李仙得为他买来的三艘“水下杆雷艇”在这个时候到来,无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你好象非常的忧虑,大久保阁下。”李仙得注意到了大久保利通脸上似乎带有悲伤的表情。立刻问道,“难道在我离开日本的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吗?”

“大阪城失陷了,我的朋友。”大久保利通叹息着坐了下来,“而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松菊先生却病逝了……”

“原来是木户孝允先生去世了。”听到木户孝允去世的消息,李仙得的脸上现出了肃穆之色,“真是太不幸了。”

“叛军的攻势非常凌厉,我估计他们很快便会展开新的进攻了……”大久保想起目前的战局,脸上又是愁云密布。

“大久保阁下。在这样的紧张时刻,我还是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一下我的关于借助外国的军事力量来平息叛乱的建议。”李仙得看着大久保利通,正色说道。

大久保利通叹息了一声,默然无语。

“大久保阁下。您熟悉您的国家的历史,我记得那还是在幕府统治时期,为了平息叛乱,幕府曾经邀请荷兰军舰参与平叛。”李仙得进一步劝说道,“还有和日本邻近的乾国,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超过欧洲任何一次大战乱的几乎席卷全国的邪教徒的暴乱。乾国政府动用了全国的军队,都无法将其平息,后来被迫引入外国军队协助之后,才将暴乱平息下来。乾国为了平息这场暴乱,遭受了惊人的损失,而我一直认为,如果他们能够早些听从外国人的建议,借助外国军队的力量平定暴乱,是不会让暴乱持续了将近十三年,这个国家所遭受的巨大灾难是完全不必要的,是可以避免的。”

“你说的有道理,将军,但是,你要知道,现在的日本,情况和乾国是不一样的。”大久保利通叹道,“松菊先生在临终前,也向天皇陛下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噢?木户阁下是怎么说的?”李仙得立刻问道。

“松菊先生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在海上,所以他希望能够租借外国海军的军舰,来击败叛军的海军,截断叛军的海上通路,达到击败叛军的目的。”大久保利通回答道。

“恕我直言,大久保阁下,我认为,不光是帝国海军,帝国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