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尔虞我嫁 >

第596章

尔虞我嫁-第596章

小说: 尔虞我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一个替身,羞辱陛下的身后名不成?!”

    孟归羽叹了口气:“娘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遑论孟氏崛起,全赖太后娘娘,这点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再者,娘娘想过没有?太后娘娘出身寒微,昔年先帝在时,也不受宠。之所以如今尊贵非凡,归根到底,就是因为陛下的缘故。倘若陛下有个三长两短的,眼下这情况,不管是谁承位,对太后娘娘来说,岂是好事?如此,太后娘娘理所当然,要保住孟氏的富贵,免得他日见弃于新君?”

    舒贵妃脸色非常的难看,说道:“然而如今禁军分裂,那起子乱臣贼子包藏祸心,图谋甚大!虽然当日退去,这些日子却一直在长安厉兵秣马,迟早会再起烽火的!不趁现在让陛下驾幸他处,你这个临时上台的禁军大统领,根本就没打过正经仗!可有一定把握挡住叛军么?!若是挡不住,后果不堪设想,你却怎么承当得起责任!”

    关于孟归羽就任禁军大统领之位这件事情,贵妃跟昭仪是有过一场小小的争论的。

    舒昭仪之所以赞成孟归羽,乃是因为昭仪认为,高密王逼宫,孟氏首当其冲遭难,哪怕孟归羽所在的四房跟郑侯等人不亲热,到底是血脉至亲,而且孟归羽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会得到高密王的信任。

    故此孟归羽不管愿意不愿意,为了自己考虑,都只能忠君。

    在那位背叛宣景帝的禁军大统领的教训下,新任禁军大统领的人选,务必要选择这种忠诚有保障的。

    而舒贵妃却觉得,就算前任禁军大统领追随了高密王,如今要是风平浪静的,叫孟归羽这种外行统帅军队也还罢了。

    这会儿高密王跟那位前任禁军大统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重新打回来的!

    那这么还能把这么紧要的位子交给孟归羽?

    孟归羽根本没打过仗,家庭也没有这类环境,一无耳濡目染,二无家学渊源,三无亲身经历,四无妥当之人指点……叫他统帅禁军,这不是个笑话么!

    只不过舒昭仪最后问了贵妃一句:“前任禁军大统领家世显赫,族亲遍布禁军上下!虽然内中也有类似于陶遥那样的忠贞之士,然而谁知道其他人,会不会被他说动,转投逆王容菁?!”

    舒贵妃思及陶家在禁军当中的地位,无话可说,这才没有继续反对孟归羽的上位。

    这会儿贵妃拿这事情说嘴,孟归羽左侧的眉头极快的跳了一下,才道:“娘娘!如今对垒的两军,都是禁军!前任禁军大统领在军中多年,又是子继父业,对于禁军上下,任何一位将领的了解,都在臣之上!”

    所以,您要是找个其他正经将领过来坐我这个位子,不定那位前任禁军大统领打起来更得心应手呢?

    “禁军的设立,不外乎是戍卫宫城与京畿!”

    “既然如此,那么前任禁军大统领在位多年,对于上林苑,以及京畿附近,必定十分了解!”

    “甚至,各个紧要的路口,都有他的眼线之类。”

    “咱们如今一旦撤出上林苑,没了上林苑中历代禁军经营的工事可用,岂非是自投罗网?”

    醒醒吧蠢货!

    上林苑作为禁军驻地,又是肩负着拱卫皇室还有长安的重任,从设立之初,就做好了迎战强敌的准备:一般情况下,能够打到京畿的,怎么都有两把刷子了!

    不管是工事还是辎重还是器械,统统都不缺!

    这会儿要是因为害怕就一走了之,能搬走多少?

    搬少了只怕还没找到靠山就先饿死了,搬多了影响速度十成十根本跑不掉!

    尤其上林苑占地广大,绵延百里的山林,与京畿左近州县直接相连。

    里头的诸多宫室、粮草,带不走的话,留下来不过是便宜了高密王;烧掉的话,这么大的林子,一个不好,风向突变,别把自己也干掉!

    所以不管是政治考虑还是军事考虑,压根都没法子动身好吗?

    “那北疆军呢?”舒贵妃听出孟归羽的言外之意,心中恼怒,狠狠瞪了他一眼,才气急败坏的问,“还有附近州县的官员……他们都死了不成?!容菁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哪怕是聋子也该听见了吧?为什么到现在连个回音都没有?!”

    孟归羽嘴角扯了一下,才苦笑着提醒:“一来容菁说了陛下乃是替身,诸多地方官心中所以迟疑;二来则是密贞郡王如今声名响亮,未必抵抗不了骠骑大将军!”

    归根到底,高密王跟容睡鹤的父子名份,帮高密王扳平了这一局!

    舒贵妃深吸了口气,按捺住抓狂的冲动,道:“这么说,这会儿竟只能坐以待毙?!”

    “当然不会了。”孟归羽眯起眼,淡淡说道,“外人以为容菁同密贞郡王是嫡亲父子,纵然有些龃龉,大事上头必然也会同心合意。然而咱们却知道,容菁跟密贞差不多是水火不相容!只要将他们父子的真实关系在天下人面前揭露出来,还怕高密王会没有墙倒众人推的一天?!”

    最后一句话,他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来的!

    孟归欢的死,虽然明面上是广陵王亲自下的手。

    但在孟归羽看来,如果不是高密王猝然夺宫的做法,压垮了广陵王,自己年轻的妹妹,何至于会那样惨死?!

    “你打算怎么个揭露法?”舒贵妃沉思了会儿,挑眉,“他们父子当初虽然闹过一阵,然而可都遮着脸,不曾曝露自己的。到底他们两个也不傻,知道你那三哥孟伯勤不好惹!”

 第二百九十一章 贵妃心思

    孟归羽淡然说道:“娘娘不知,密贞出身高贵,然而幼年流落在外,吃尽了苦头,心中一腔愤懑,所以胸襟狭窄,最是睚眦必报!这一点,其麾下都是心知肚明!早先容菁父子隔空交手,他没有明显的吃亏,是故这会儿还能够为了大局,同容菁维持着面上情!”

    “一旦他真正受了委屈,这人可不会将父子情分看的太重!”

    舒贵妃皱眉说道:“本宫说了,容菁也不是傻子!他岂不知道跟这个儿子维持一家人的表象,对他这会儿的处境有多么重要?怎么可能在这眼接骨上惹怒密贞?昨儿个探子还说,容菁将长安上上下下的大户人家都拜访了一番,唯独盛府那边,是秋毫无犯!”

    说到此处,她醒悟过来,悄声问,“你打算假借他的名义,对跟密贞关系密切的人家下手,栽赃容菁?”

    “臣倒是这么想,只是娘娘容禀:容菁此番作乱突兀,无论盛府还是宁威侯府,都不是小门小户,咱们在长安城里固然有些眼线,一来还要留着继续打探消息,二来容菁反复盘查筛选之下,也没多少高手了。”孟归羽摇了摇头,说道,“盛家豪富,护院众多;宁威侯府就更不要讲了,里里外外都是北疆军中的亲卫退下来的。这两家不是随便出了两个身强力壮的人就能踹开大门冲进去为所欲为的地方,针对他们下手,咱们现在做不来的。”

    又说,“何况即使做的来,也不好做:容菁说不得早就防着这一节了!”

    “那你要怎么办?”舒贵妃捏了捏眉心,她今儿个描的是小檀眉,似弯月又没多少弧度,望去仿佛芍药笼烟,别有一种楚楚可怜的姿态,有些厌倦的说道,“你不要老是兜圈子成么?!”

    孟归羽低头道:“不敢瞒娘娘:前些日子,密贞郡王最信任的心腹、前望春宫侍卫盛喜,秘密潜入长安!如今人应该也在长安城内……臣的想法是,从他入手,栽赃容菁!密贞郡王为人本就心胸狭窄,对麾下也素来护短,若知自幼一块儿长大的左膀右臂为容菁所害,绝对不会同容菁善罢甘休!”

    “只是一个手下,这分量够么?”舒贵妃不信任的问,“怎么说容菁也是密贞的亲爹,当然本宫不是说密贞会对容菁有什么情分,只是弑父归根到底不是好名声,密贞竟对一个手下,重情至此?”

    她这么问的时候,心里就有点复杂。

    之前她们姐妹俩本来是很看好容睡鹤的,甚至都畅想过因为这个嗣子做了皇太后之后悠闲自在的生活了。

    后来因为孟归羽的告密,出于对桓观澜的忌惮,最终决定放弃容睡鹤,另辟蹊径来解决膝下无子、老来无靠这个问题。

    那个时候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也是对容睡鹤不够信任。

    准确来说,是不够了解。

    毕竟,当初盛兰辞就是知道了容睡鹤在公孙氏遭遇韩潘联手伏击之后的表现,认定了自己善待容睡鹤不会没有回报,这才将他认回盛家做嗣子的。

    假如舒氏姐妹当时就晓得此事,肯定不会那么爽快的否定掉这个简直万里挑一的嗣子人选。

    此刻听着孟归羽叙述着容睡鹤对下属的看重,舒贵妃不免暗忖:“密贞对一直跟着他的底下人都如此重情重义,连生身之父都不能比!倘若我们姐妹当初不知道他跟桓观澜那老东西的关系,依旧是掏心掏肺的对他好……说不定即使他本来接近我们姐妹的时候不安好心,渐渐的也就被感动了呢?”

    她对于目前的局势是比较悲观的,姐妹俩娘家人不争气,一身荣华安危全部系在了宣景帝身上。

    以往高密王跟孟氏再怎么勾心斗角,都不涉帝妃,她们左右也就是陪着宣景帝风流快活,得空由着心情插个手,这双方出于忌惮宣景帝给对手拉偏架的考虑,非但敢怒不敢言,还得对她们奉承着。

    所以舒氏姐妹这几十年来可谓是顺风顺水,就没见过什么变故。

    谁知道一朝风云变幻,高密王说反就反,还污蔑宣景帝早已不在人世,她们姐妹不过是被孟氏要挟,委身事贼!

    虽然高密王前番败退长安城,然而两大边军由于路途遥远,暂时赶不过来救驾也还罢了,附近州县,怎么都该接到消息了,却也是至今杳无音讯。

    这种情况,不管是被“替身”的谣言迷惑住了,还是本身就存着观望局势之后站队的考虑,对于宣景帝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他这个天子,在世人心目中威望的降低。

    何况即使上林苑这边,可以撑到两大边军抵达,在舒贵妃看来,对于她们姐妹,甚至包括宣景帝在内,也都非喜讯。

    孟氏久有谋朝篡位之心,容睡鹤也是野心勃勃。

    之前宣景帝一直四平八稳的在皇城之中做风流天子,朝堂上两派分立,互相牵制,谁都没把握强行夺宫,是故只能做做小动作,对宣景帝跟舒氏姐妹,也都给足了面子。

    这会儿长安乱成一团,禁军分裂只是小事,要命的就是州县的观望,这直接暴露出宣景帝这些年来不问政事的弊端:民心对他已经没什么依恋不舍了。

    那么换一个皇帝上台,哪怕上台的方式不那么光彩,黎庶八成也不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对。

    要是这个新君再好好表现,底下人只怕会迅迅速速的忘记宣景帝,欢欢喜喜的去给新君歌功颂德!

    所以最后不管是孟伯勤赢,还是容睡鹤笑到最后,宣景帝都注定会成为过去。

    “若果孟伯勤胜出,冲着我们姐妹对太后的顶撞,还有对皇后的磋磨,他也不可能手下留情!”舒贵妃咬住唇,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十指纤纤如春笋,仿佛就是为了她写的,白腻光滑如凝脂的肌肤,若不明言,谁能相信她已经四十有余?

    这份美色还没到消耗殆尽的地步,未尝不能够继续用下去。

    问题是孟伯勤跟宣景帝不一样,宣景帝是先帝庶长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天然受到重臣的支持,由桓观澜扶上帝位之后,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容氏的这份基业。

    所以哪怕登基未久就开始沉迷美色,因为名正言顺又先后有桓观澜跟孟氏力保的缘故,到底还是做了三十来年天子。

    而孟伯勤不是容氏血脉,只是外戚,容氏六代帝王,内中有雄才大略的,有平庸无为的,也有宣景帝这样公认的昏君……可是就算是宣景帝这种昏君,他的昏聩大抵也就是不问政事,并没有做出什么残害百姓的举动。

    所以民间即使不留恋宣景帝了,对于容氏的感情,却不可能猝然消失。

    孟伯勤即便靠着武力践祚,也肯定没什么功夫跟美人腻歪,少不得要励精图治,巩固帝位,以免昙花一现。这样就算舒氏姐妹能够进入他的后宫,又哪里能有现在这种宠夺专房的待遇?

    而且孟伯勤有发妻、有侍妾,有儿有女,孙辈都一堆了,这许多人对于舒氏姐妹的介入,岂能不怀着警惕?毕竟已经有了宣景帝这么个为了美色连后嗣都不要的例子,只怕孟伯勤稍微分下心,姐妹俩就能被他们不顾一切的弄死以策万全!

    “若是赢的是密贞……”舒贵妃摆弄着手指,怔怔出神:容睡鹤是容氏血脉,而且年方及冠就高中状元,恢复宗室身份后放牧西疆,也有大败茹茹的战绩。

    正是年轻有为才貌双全。

    还曾是宣景帝的嗣子人选。

    只要干掉了孟伯勤等挡路之人,他践祚简直就是顺理成章!

    想到之前跟妹妹舒昭仪商议的借种之事,舒贵妃眼底微闪,暗忖,“这段日子,密贞人一直在西疆,未必知道我跟妹妹打算放弃他的事情……若是如此,我们姐妹同他,岂非还能有做母子的指望?”

    回忆起这个曾经的准嗣子的姿容风仪,还有种种精明强干之处,贵妃竟有种回到少年时候的心动之感,“若果我们姐妹福泽不竭,名为母子,实为夫妻……”

    眼角瞥见底下还没走的孟归羽,她总算定了定神,止住思绪,强自镇定的问:“你方才说什么?”

    方才她问了公孙喜的分量是否足够容睡鹤同生身之父彻底翻脸时,孟归羽是说了好一番话的,只不过贵妃正在专心致志的走神,却是一句也没听到。

    这会儿孟归羽也没再长篇大论,只简短道:“请娘娘放心!密贞郡王为人虽然睚眦必报,却也重情重义,容菁从未善待过他,他对容菁是以毫无感情。那盛喜对他忠心耿耿,这样的心腹为容菁所害,密贞郡王无论如何都要为他讨个公道的!”

    舒贵妃抿了抿嘴,有些敷衍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做吧!”

    “娘娘,这事儿臣所以需要您的帮助。”孟归羽提醒道,“盛喜现在人在长安,他此次前来,主要就是代表密贞郡王妃,同皇后娘娘联系。这段时间,说不得还会再入宫城!娘娘主持后宫多年,宫里的人手……”

    “本宫知道了!”舒贵妃眯起眼,道,“你且等着,本宫去写个手令,宫城那边留守的宫人看到之后,自然会听你吩咐!”

    说着起身入内,背对着孟归羽的时候,鲜红的菱唇微微一弯,却露出一个不屑的笑容:本宫正想着与密贞修复关系,你就送上门来?

    倒是没有辜负本宫姐妹提携你的一番心思!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能全信

    孟归羽虽然为人隐忍多疑,城府很深,但这段日子,先是接任了禁军大统领之位,跟着又遭遇了幼妹惨死的打击,多少有些吃不消。

    这会儿却没发现舒贵妃的别有用心,片刻后,拿了舒贵妃给的手令也就走了……舒氏姐妹入宫多年,长盛至今无衰,不管是皇城内,还是上林苑中,宫女内侍里头,上赶着侍奉的人从来不少。

    就算如今风云突变,人心浮动,总也有些人或者出于忠诚,或者出于心存冀望,愿意继续为这姐妹俩所用的。

    孟归羽推敲着自己的计划,大步离开了秋心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