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尔虞我嫁 >

第560章

尔虞我嫁-第560章

小说: 尔虞我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羊文还嫌不够,又让容睡鹤给朝廷上表,要求减免西疆接下来十年的赋税,理由是大战才过,满目疮痍,百姓急需休养生息。

    长安接到这封理直气壮用词傲慢唯恐他们答应的奏疏时,一干权臣差点没气死:当他们看不出来吗?

    这种整个西疆百姓都知道的上奏内容,他们答应了,好人是容睡鹤做;他们不答应,从此在西疆百姓心目中,他们就是妥妥的“奸臣”!

    不过这会儿最愤怒的还是高密王,因为郑侯那边非常坚决的将这差事推给了他,理由是:“这段时间朝堂多事,以至于茹茹兵犯西疆,都没来得及顾上,如今密贞郡王守土有功,又上这样体恤百姓的表书,自该王爷定夺,以全父子忠孝的情谊!”

    高密王当然不愿意了!

    他看中的继承人是世子容清酌,可不是突兀归来的幼子容睡鹤!

    这次西疆告急,他费了多少力气,才让朝廷视而不见?

    图的就是逼出容睡鹤的底牌,重点是弄清楚他跟那位至今生死成谜的帝师桓观澜究竟有什么关系,结果天不遂人愿,帝师依旧如花隔云端,容睡鹤反倒是趁机破茧成蝶看着就要将西疆经营成大本营了!

    高密王这会儿想给这儿子治罪都来不及呢,遑论是给他做垫脚石?!

    于是搬出国朝回避的原则,道是正因为容睡鹤是他亲生儿子,为了避嫌,这种事情应该郑侯这边来才是!

    然后郑侯就说:“王爷怎么忽然这么见外了?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之前咱们商议靖海之事,您不就是力荐令郎世子前往的吗?当时咱们这边还质疑过,就是世子一向生长长安,压根就没出过海,而且为人仁善,未必镇得住那帮杀才。您可是信誓旦旦的说世子虽然一直在长安,没去过海外,然而身份尊贵天资聪慧,必然能够马到功成的。”

    “至于为人仁善,正是适合感化那些不服王化的匪徒!”

    “怎么现在轮到幼子密贞郡王,您就要撇清?同为您膝下的亲生骨肉,还都是原配嫡出,王爷这样厚此薄彼,叫密贞郡王知道了,岂不是伤心?就是西疆百姓晓得了,也必然要为郡王抱不平的!”

    高密王被堵的脸色铁青,只好强行推脱:“世子心善又孝顺,从无行差踏错的地方,所以根本不需要管教,只要鼓励就好。然而幼子长年流落在外,难免有桀骜难驯之处,自然要严加管教,免得他骄傲自满。孤对膝下二子向来一视同仁,只不过是因材施教罢了!”

    结果孟氏转头就把消息透露给了盛老太爷跟徐家。

    盛老太爷虽然之前为了大局考虑,卖过嫡亲孙女还有孙女婿以及长媳的娘家亲姐姐,但这会儿茹茹已经兵败,西疆跟北疆都有大捷传来,他当然也就做回慈爱的长辈了。

    闻讯之后非常恼怒,带着徐老侯爷跟冯老太爷,三个老头子一块儿到王府拜见,要高密王好好说说,容睡鹤怎么就桀骜难驯了?!

    “我盛家子弟如何,从南风郡到长安,随便打听一下,没有说不好的!”老太爷既是心疼晚辈,也是出于对之前放弃晚辈的愧疚,此刻格外卖力,将王府的桌子拍的震天响,愤然道,“密贞郡王之前在盛家,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一直视若己出的教养,从来没有谁认为他桀骜难驯骄傲自满,如果他恢复宗室身份之后有这样的举动,王爷大可以说出来让他改正,他要是不改,王爷王妃舍不得教训,老头子绝对可以代劳!”

    “如果孩子根本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王爷身为生身之父,对世子疼爱有加的时候,是不是也疼一疼密贞?!”

    “都是嫡出子嗣,做长辈的偏心,既伤了孩子的心,对孩子们之间的和睦,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盛老太爷跟徐老侯爷一唱一和配合无间,从头到尾高密王连话都插不进去,偏偏还有个冯老太爷唉声叹气的补刀,表示自己这把年纪的人了,之所以孤零零的跑来长安,就是因为得罪了家中老妻,而他老妻展老夫人生平最疼外孙女盛惟乔。

    爱屋及乌,对外孙女婿容睡鹤也是爱若珍宝。

    如果知道他人在长安,却教容睡鹤受了欺负,只怕这辈子都不敢回南风郡了,所以如果高密王不就此事给个说法的话,他一个平民无权无势无可奈何,也只能靠着从前的一点缘分,去找宫里两位舒娘娘哭诉了!

    这三位虽然论身份都在高密王之下,然而勾连牵扯的关系,以及年纪,高密王也不好强行驱逐出府,足足被纠缠了大半日,最后还是悄悄送信给宫里的莫太妃,让莫太妃派遣宫人来说自己病了,要儿子入宫探望,才借机溜走。

    之后的好几日,他连回王府都不敢走正门,唯恐被这三位再次堵上。

    这么着,心力交瘁的高密王,左思右想之下,再次到了上次的酒楼,召来容清醉:“你之前说的那个计划……现在用,可行否?据说密贞已经派人在西疆到处宣扬他的美名了。”

    “父王,现在用,比之前效果还要好!”生怕派不上用场、痛失良机的容清醉,立刻抖擞了精神,忙不迭的劝说道,“密贞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成就,不止令父王操心,孟氏那边,又岂能心甘情愿的看到他顺风顺水的发展起来?只要咱们对他出手,孟氏必然心照不宣的帮忙!”

    “就算密贞刚刚熬过一劫,他到底起步晚底子薄弱,又怎么可能抗衡得了父王与孟氏的联手?!”

    又说,“父王,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密贞现在才开始上手调教西疆精骑,一旦精骑成形,他有了嫡系大军在手,到时候进可问鼎大位,退可坐拥西疆一隅之地,届时区区名誉,可就影响不大了!”

    高密王面沉似水,说道:“这个孤知道!”

    “父王可是念及父子亲情,心有不忍?”容清醉察觉到高密王的烦躁与迟疑,心念转了转,垂眸道,“只是密贞明知道大舅舅辅佐父王多年,是父王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却依然指使郡王妃依仗盛老太爷与宁威侯在军中的遗泽,逼迫大舅舅倒向自己,令父王成为孟氏口中的笑谈……他这么做的时候,又何尝将父王放在眼里?如今父王不过是想给他个教训,又没有想取他性命,父教子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孤做事,用不着你指手画脚!!!”高密王闻言,瞬间转过头来,低喝道,“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别以为孤忘记了你当年作的孽!!!”

    容清醉立刻收声,乖巧的跪下:“孩儿知错!”

    高密王面无表情的看着他,片刻后,一声不吭的走了出去。

    人到门外了,才飘回一句:“人手孤会给你,记住,此事是你一人所为,与孤,与世子,与王府统统没有关系!”

 第二百三十七章 谣言

    “郡王,长安急报!”西疆,仪琉拿着鸽信匆匆走进书房,又扫了眼原本在书房里议事的乐羊文等几个负责文职方面的幕僚,众人见状,连忙起身回避。

    容睡鹤等他们都出去了,才边接过鸽信边问:“什么事情,连乐羊先生他们也不能听?”

    说话间已经打开鸽信,脸色就是一沉,“这谣言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出自何人之手?!”

    “长安那边还在查,据说盛老太爷以及宁威侯府都有帮忙,只是幕后之人似乎得到了孟氏以及高密王府共同的默许,所以暂时还无法确定真正的来源。”仪琉神情凝重,“这谣言委实居心叵测其心可诛,倘若放任不顾,迟早会流传到西疆,扰乱军心!”

    她说到此处,迟疑了下,但还是说了出来,“这封急报是乌衣营留在长安的两个人手之一送回来的,海主……奴婢是说公孙夙那边,似乎对此态度有些暧昧。不过目前只能确定是公孙夙的几个手下,有些听信谣言的意思,至于公孙夙自己,还没表态。”

    “……”容睡鹤沉思了会儿,缓缓开口,“这谣言来者不善,是看准了孤如今刚刚起步的劣势,存意要动摇孤的根基的!既然如此,外头流传的只怕都是小道,八成还有证据之类的东西,送到了大哥跟前,不然大哥手底下的人也不是傻子,怎么会听风就是雨?所以且不要互相怀疑,先弄清楚来龙去脉是正经!”

    仪琉为难道:“郡王,之前咱们前来西疆的时候,将原本布置在长安的人手,几乎抽调的一干二净。仅有的两个留下的,还是长期潜伏,作紧急时联络用,轻易不作举动,以免引人怀疑的。这会儿要让他们追查虽然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当初留人的时候,选的就是擅长潜伏的,这次贸然传递消息,已经是有暴露的风险了,他们都于追根问底上头不是很擅长,受这差使,万一徒劳无功……”

    又说,“而且不是奴婢有意挑拨郡王与公孙夙之间的关系,只是老海主在时,对公孙夙有多好,咱们玳瑁岛的人谁不知道?他们父子情深,这种事情,也是说不清楚的。依奴婢之见,还是从现在起,就防着点公孙夙的好。”

    咬了下唇,声音一低,“还有就是,公孙应敦与吴大当家的婚事,因为战事耽搁了,如今吴大当家又去了北疆护卫郡王妃。奴婢觉得,眼下这件事情没有解决,郡王不妨让吴大当家与公孙应敦的婚事暂时搁置,免得他日吴大当家为难!”

    也无怪她要这样建议,因为这次的谣言起的太要命了:玳瑁岛的公孙老海主公孙图,当初之所以会被韩潘两家联手截杀成功,乃是因为容睡鹤谋取公孙氏的四代基业,故而秘密出卖了老海主的行踪!

    实际上当初公孙老海主之所以会战死,主要缘故,的确是因为内奸的出卖。

    只不过从老海主战死到现在,玳瑁岛一干人都认为,内奸是公孙夙的那些叔伯,原因不外乎是想趁公孙夙年轻,夺取海主之位。

    毕竟公孙老海主去后,那些人可不就是这么做的?

    至于容睡鹤,是没人怀疑过他的:要不是他浴血奋战救下公孙夙跟公孙应姜、公孙应敦父子三个,公孙老海主这一脉就绝了!

    为此他付出了九死一生的代价,要不是盛兰辞爱惜他才干,出手援助,只怕他当时侥幸逃出生天,事后也会因为伤势过重、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而死!

    如果是他出卖公孙老海主,还会这么卖命?

    但这会儿传出谣言的人,显然非常了解事情的经过,所以质疑的十分到位:第一,公孙图这位老海主,平生杀人无算,仇家遍布海上岸上,没点警惕心,早就被干掉了。这种情况下,精确取得他行踪、且神不知鬼不觉传递给韩潘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无关紧要的手下,必然身份非凡。

    公孙图的兄弟们,虽然在公孙图在世时普遍比较乖巧,然而公孙图却未必信任他们。

    这一点有个很好的证据,就是这些做叔叔伯伯的,在公孙图死后,意图谋夺海主之位时,固然暂时占得上风,却在公孙夙借得盛家这股东风后,几乎是翻手之间将之覆灭。

    可见在公孙图活着的时候,他们其实没有掌握很大的权势,更没有建立起深刻的根基,否则即使公孙夙通过容睡鹤,得到了盛家的支持,也不可能这么轻松的铲除他们。

    相比这些人,倒是身为公孙图义子的容睡鹤,更加可疑!

    毕竟容睡鹤虽然不怎么受公孙图喜爱,却很得公孙夙的信重。

    尤其他身为乌衣营首领,自身跟心腹公孙喜,都很擅长潜伏暗杀,于刺探消息跟传递情报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第二,密贞郡王妃盛惟乔曾在海上遇险,与当时同行的宁威侯世子徐抱墨双双落入海匪韩氏的少主手中。若非容睡鹤及时赶到救人,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问题来了,茫茫大海,容睡鹤是怎么知道盛惟乔跟徐抱墨遇险,那么及时的折回来救人的?

    而且还有一个可疑的地方,就是当时玳瑁岛为韩潘围困,局势非常的危急。

    作为公孙图义子、公孙夙义弟的容睡鹤,既然都带伤赶回玳瑁岛增援了,路遇韩少主,居然没有打算留个活口,好跟韩氏讨价还价,为玳瑁岛争取一线喘息之机,而是直接射杀,岂非很有灭口的嫌疑?

    因为他根本就是勾结韩氏的人,所谓及时救人,也不过是与韩氏勾结好了的英雄救美,目的不外乎是同时得到盛徐两家的感激,以及更快的融入盛家。

    后来韩氏上层被屠的一个不落,固然有公孙夙为报父仇的缘故,谁知道是不是也是容睡鹤暗中推动的手笔?

    毕竟那会儿他挟救下公孙夙父子的功劳以及玳瑁岛前途所在的双重身份,在岛上地位超然,就是公孙夙这位新海主,对他也是推心置腹,他要求杀尽韩氏上层,现成就有理由是心疼义父,谁能说什么?谁会怀疑?

    至于说跟韩潘报仇是公孙夙亲自打头,容睡鹤根本没去,韩氏众人何以没有说出容睡鹤,这也很好解释,容睡鹤会傻到跟韩氏暴露身份吗?他必然是借了其他人的名义。

    没准就是那些在玳瑁岛出战前就被公孙夙砍瓜切菜般杀的利索的公孙氏成员呢?

    就算韩氏猜到了真相,那会儿的公孙夙又怎么会相信?必然认为是韩氏不甘心失败,故意挑唆,以报复救下自己以及一双子女的容睡鹤。

    第三,容睡鹤很有谋害公孙老海主的理由。

    因为他之前就有过前科,曾经与他一块儿被公孙老海主收为义子的义兄,一度死的惨不忍睹不明不白,容睡鹤是首当其冲的嫌疑人!

    而为那位义兄招致杀身之祸的,就是他曾多次欺凌年幼的容睡鹤。

    公孙老海主当初并不想收容睡鹤为义子,不过是却不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公孙夙的要求,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罢了。

    也由于这个缘故,他对容睡鹤很是漫不经心,并没有真正当儿子来看,倒是容睡鹤涉险谋害的那个义子,是他旧部独子,很得他喜爱与照拂。

    那么容睡鹤能杀掉对他不好的兄长,为什么不能杀掉对他冷漠的义父?

    最重要的是,当时公孙氏已经做好了上岸的准备。这个准备说是说将前途指着容睡鹤,然而公孙老海主若在世,挟义父的身份以及对容睡鹤的抚育之恩,对这个义子的辖制程度,岂是公孙夙这个同辈能比的?

    那样的话,玳瑁岛就未必全部依附于容睡鹤,不说压他一头,至少也是平起平坐,遇事有商有量才成了。

    ……至于说容睡鹤的身份尊贵,根本不是一介海匪投诚朝廷之后就能比的,容睡鹤不是口口声声说,他没有小时候的记忆,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既然如此,没有宗室子弟的光环,他只能靠自己,就算状元入仕,起点也是不高的,没准还真可能品级还在公孙老海主之下呢!

    对义父积怨在心,又担心日后成为自己的樊笼,故而先下手为强,干掉公孙老海主的同时,亲自救下公孙夙父子,成就自己“知恩图报”的名声;以此引起南风郡势家之主盛兰辞的注意力,混淆血脉,认为亲子,接入盛府,以盛家之力为其铺路不说,连宁威侯府的徐家,也念在两家情分上,将之视若亲子……最后甚至娶得盛兰辞的掌上明珠,一举得到南风郡三家以及江南洛家的财力支持!

    简直就是一箭数雕的绝妙计策!

    “这次谣言具体主持的人是谁或者还需要查探,但源头,或者说参与者不问可知,必是高密王无疑!”容睡鹤闭上眼,思索片刻,睁开,淡淡道,“毕竟孤跟玳瑁岛的渊源,孟氏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