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文宗 >

第6章

大文宗-第6章

小说: 大文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文气聚集在双手上,张易直接伸手挖向那道气息所在位置。很快就将这件文宝掏了出来,一条沾满泥土的长方形盒子被张易拿在手中。

“这道气息,应该就是龙狼笔了。”

张易喃喃自语,将笔盒打开,一根文宝笔静静的躺在笔盒中。

笔杆是用名贵的铁楠木制作,上边刻画着复杂的纹路,奇异的力量散发出来。而这根文宝笔最吸引张易的,自然是龙狼毛制成的笔头。

好似精钢一般锋利笔挺的笔头上,一股如狼似龙的气息喷薄而出,摄人心魄。

张易微微摇头,这股气息就对他的心神不能产生丝毫影响。万年后重生,张易除了脑海中的千万卷经书,最强大的就是十万年修炼的强大精神力。

除了夫子,就连曾师兄孟师兄荀师兄都比不上。

张易从心头逼出一滴精血,文宝龙狼笔感受到张氏后裔的血脉气息,立即将精血吸入。片刻之后,龙狼笔凶悍的气息瞬间收敛,整个文宝笔变得古朴陈旧。

匹夫无能怀璧其罪。

张易点点头,这根文宝笔散发的气息至少是举人文宝。对一个小童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件重宝。现在龙狼笔收敛了气息,以后就算在人前显露都没事。

宝物到手,张易骑着张奇的骏马返回长弓城。

在距离破屋不远的地方,张易将这匹马卖掉。这并不算是不义之财,张易已经在心底发誓要为张奇报仇,这匹马算是一点小小的报酬。

毕竟现在张家太穷。

在破屋门口观察片刻,张易确定没有访客之后,闪身钻进院子。

“小易!你怎么回来了?”

张林正在清点礼品,这些人情都得记下来,要是以后别家有喜,张府也得还礼,这叫礼尚往来,君子之道。看到张易出现,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

张易不准备将今天的事情告诉张林,以免他担心,笑着道:“我估摸着送礼的人都走了,就回来了。看来我想的不错,果然都被你应付过去了。”

“你的胆子依旧这般大。”张林不好怪罪主人,将整理好的礼品单递给张易,“这是今天送礼的各家清单,你看一下,有没有什么用得上的。”

“这些你看着办就行,不要太过上心。要是有些不错的文房四宝,给我们两人各自准备一套,两天后的县试咱们一起参加。”张易跟张林说道,这种市侩的事情,到时候专门招个管家打理。张林有天赋,应该用在读书上。

“我知道了。”张林点头,既然乡试都已经参加了,他对县试也就没有那么忐忑。

张易关切道:“张林,今日跑的急,还没问你考了多少名呢?”

张林听张易谈起这个,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低声道:“我比小易差远了,第二十七名。”

“你以前读书的时间较少,这个成绩已经不错。待会你收拾好一切,就进房间开始温书,两天后一定会通过县试,成为秀才的。记住,吾日三省吾身,把今天的事情好好反省几遍。”

这个成绩在张易的意料当中。他担心张林因为今天的事情太过高兴,静不下来心读书,对两天后的县试不利,这才提醒了一句。

张林连忙点头:“小易,我知道的。你先进房温书,我把最后这点东西整理好就来。”

第十章县试与劝学诗

乡试后的第三天,张易前往县文院领取文印。昨日他溜得太快,没有来得及领取文印。

文印这东西,在大夏皇朝的历史中并没有。就连夫子都没有想到这东西,当张林今天早上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张易脑海里对文印的记忆才翻了出来。

文印,是大周皇朝一位天纵奇才研发的一件东西。文印呈方形,如同大夏皇朝流传下来的官印一样。但是,只要将一缕文气输入文印,就可以激活文印。

文印激活之后,只要跟其他读书人相互建立联系,就可以消耗少量文气,传递消息。随着读书人的文位提升,文印会经过书院的加持而升级。

皇朝学士以上文位的读书人,就可以自动升级自己的文印。

张易觉得文印太过神奇,这东西用来传输信息,对方瞬间就能收到。要是当初的大夏皇朝,从皇朝西边到东边,快马加鞭也得跑个几年。

进入县文院,张易领取文印之后,就即刻离开。不是他不懂礼节,不去拜会院君;而是明天就要参加县试,这个时候要是落人口舌,对院君和张易的文名都有损害。

踏出县文院的大门,一名读书人从门内走了出来,叫住了张易。

“陈兄,有什么事吗?”张易看着急匆匆赶来的陈亮,有些好奇。

陈亮将一个书箱递给张易,微笑道:“你走的太急,乡试案首和县试案首,县文院都会奖励一些东西。书箱里有我亲自为你挑选的一件青衣童生服。”

张易连忙道谢,接过书箱。这是乡试的奖励,他接下理所应当,陈亮最后的那句话,说明这件衣服恐怕不错,算是卖给自己一个人情。

陈亮身为一个举人,本没有必要巴结张易区区一个童生。只是五十年一遇的天降童生,将来的地位定然不在举人之下,他这算是卖个好处。

“这件衣服想必你也用不着了。”陈亮继续微笑道,“明儿你肯定再度高中案首,到时候我再帮你挑选一套白衣寒梅的秀才服。”

“借陈兄吉言。”

张易再次道谢,然后离开县文院返回破屋。拿下县试案首这件事,对他来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眼下他最想做的,就是考取秀才之后,进入道一书院修行。

道一书院肯定跟圣院有所联系,要是能在其中发现夫子或者各位师兄弟的踪迹,对张易来说至关重要。

回到破屋,张易立即开始把玩文印。张林站在一旁,看见张易好奇的神情,不由得露出笑容。少爷经受这么大的打击,还能笑得出来,也是相当不容易啊。

张易很快就熟悉了文印的用法,与张林建立关联,以后要是两人不在一起,都可以瞬间联系,知晓对方的一切。

※※※※※※※※※

县试在乡试过后的第三日,张易张林拿出崭新的青衣童生服,准备前往县文院进行县试。

童生,已经拥有正式文位,比普通人高出一等。与之相应的是,读书人的规矩也就更多,在正式场合,必须身着相应的服饰。

县试对任何童生来说,都是十分重大的事情,今日他们都必须身穿青色童生服,否则不能进入考场考试。

张易穿上陈亮专门挑选的这件衣服之后,发现了不同。这件童生服上面蕴含一个小型阵法。这个阵法自动吸收自身少量文气,然后产生舒服的微风,让人精神百倍。

这件童生服平日里都有助益,要是放在考试的时候,岂不是好处更大。张易在心头记下陈亮的好意,连忙脱下衣服,递到了张林的手上。

“小易,你这是?”张林有些好奇,张易怎么把自己的童生服拿走,把他的递给自己呢。

张易微笑道:“这件童生服有些大,你体格比我大些,我跟你换换。”

“嗯,好的。”张林没有生疑,立即开始换衣服。

张易换上张林的青衣童生服,随他一同前往县文院。

县文院门口聚集了数千人,今日来参加县试的人比乡试那天多了不少。三天前的乡试,长弓城的确只录取了一百五十人。

不过,长弓城下辖的十个下等县和三个中等县没有资格进行县试,必须汇聚到长弓城进行县试。加上长弓城乡试录取的一百五十人,总共有九百五十童生有资格参加县试。

历年来没有考上秀才的童生颇多,所以便有了这幅景象。

如同乡试那天一样,张易领了自己的考牌,入室敬香拜书之后,这就进入了自己所在的考室。跟那日不同的是,整个县文院有数十个考官在不停巡视,杜绝任何考生作弊的可能。

……

县试跟乡试不同,乡试分两轮,县试却只有一轮,而且不出题目,仍由考生自由发挥。

并非县试不如乡试严谨,而是另有深意。县试旨在为上天选择秀才,所以无论诗词、策论、经赋都可以,只要能吸收大量文气,有助于打开心房,就能够被选定为秀才。

当然,要是在考试期间,哪位童生的著作沟通上天降下大量文气,直接破开心房点燃心火,那就是铁定的天降秀才。整个大周皇朝数百国家,也有十余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物。

张易摆好文房四宝之后,没有选择立即破题,县试对他来说十分简单,他是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最巧妙的破题。

县试不设题目,诸多考生都以为只要自己的著作文采斐然,就能降下大量文气,考取秀才文位。

张易却发现有所端倪,乡试是区分普通人和读书人。县试则是读书人前进的第一步,破题的方向自然应该放在读书上。

“若是破题放在劝人读书上,这题应该算是迎刃而解了吧。”张易对这个结果十分笃定,开始准备破题。

花费了两刻钟,研磨好墨汁,张易取出一支普通的狼毫笔。龙狼笔至少是举人文宝,张易现在使用不了;况且,在文院答题,文宝不能起到作用,张易不会傻到把宝物拿出来秀的地步。

“大夏皇朝有一名帝王名为恒,他曾经写过一首以劝学为题的诗,要是用在此处,绝对是破题的最佳之选。只是黄金屋至少要进士才能开启,用在秀才身上不太合适。”

“大夏皇朝数百万年历史中,还有众多大儒乃至大贤写过类似劝学诗。不过,他们大多是成为大儒之后,写给童生秀才的,我此刻仿照他们来写,也是极为不合适的。”

张易脑海里犹如翻书一般,将有关劝学的故事迅速翻过。

“嗯,当年圣院里有一个小童名为汪生,年纪跟我现在差不多,写过一首忒长的劝学诗,极为不错,我拿来用用。不过太长的话,有些不合适,我还是精简一番。”

想要破题之策后,张易再度观察了一下考卷。他从这具身体的记忆中得知,科举考试从县试开始,答题都得运转文气,否则答题无效。

张易提笔,随意在考卷上写了一个“易”字,考卷上的墨汁瞬间消逝无踪。

“果然,科举考试需要足够的文气支持。童生炼文气,三天前方才成为童生的考生,体内积蓄的文气不多,难怪今天竟然有些童生没有前来参加考试。”

想通这些,张易开始正式破题,体内的文气顺着狼毫笔侵入考卷,写下了“天子”二字。

一股奇异的感觉瞬间浮现,张易感觉到自己体内的文气迅速被抽走。体内积蓄的文气,至少有五分之一随着这两个字消失。

张易并未惊慌,胸有成竹。天子,又名天帝之子,在大夏皇朝只有皇朝之主能够自称天子。就算是大贤大儒,都没有资格。在如今这个时代,也只有三大皇朝的主人能够自称天子。

像伏流国这种国家的国主,最多被称作皇帝或者陛下,要是敢自称天子。天道片刻就会降下惩罚,身死道消。

所以,天子这两个字出现在张易的文章中,瞬间就激发天道的触觉,吸收了张易大量的文气。

张易沉下心来,认真写接下来的诗句。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第一句诗方才写完,张易体内的文气已经少了五分之二。要知道,他现在已经打开心房点燃心火,体内的文气不比新晋秀才少,一句诗就消耗这么巨大的文气,可见这首诗的确如他所想,被上天认可。

张易心无旁骛,而整个县文院考场已经刮起了奇特的风。

文院主房内,院君杨栋和其他几名考官正在谈论事情。突然看见屋内纸张飞舞,竹简立起,诸位考官都愣住了。

“纸卷共舞,这是哪位考生,竟然引发如此异象。”一名年老的考官惊骇问道。

陈亮侍立一旁,想起某个少年,应声道:“范学正,想必除了风乔二才子,便是那位天降童生了吧。”

年老考官便是长弓城的学正,地位只比县令院君稍低,负责管理除了文院之外的所有县级书院。

听到这话,范学正低声道:“风重楼和乔居正的确有大才,只是这种纸卷共舞的异象极为难得,需要读书人写出劝学之诗。风乔两位才子的性子一个跳脱一个中正,劝学诗不似他们能写出的。”

陈亮听范学正如此说,心中大喜,笑着道:“那必然是那位天降童生了。”

范学正摇头道:“可惜,乡试那天我前往曲县公干,没来得及见识这位天降童生的风采。”

院君杨栋第一个发现“纸卷共舞”,此刻见众位考官参与讨论,微笑道:“眼下还不能确定哪位考生如此有才,咱们在背地里嚼舌头可不好。”

范学正点头道:“院君大人勿怪,老头子只是希望长弓城能再出一个天降秀才罢了。”

诸位考官齐齐大笑,他们都有这种期待。



PS:新的一月新的篇章,从今天起,每天两章更新!

第十一章天降秀才

张易两耳不闻窗外事,县文院内引发的异象他根本不知,还在继续答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第二句诗写完,张易体内文气再减五分之一,文气骤减,他的额头出现一些汗水。

在大周皇朝的数百国家内,二品大员官服红色,一品大员以上才可穿紫色。除了品阶极高的官员,读书人的衣服颜色等级更加鲜明。进士以上着红衣,大儒方可穿紫袍。

“朱紫贵”三个字,不只是说说而已。

张易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开始继续写第三句诗。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这句诗的前半句刚刚出现,一股读书人特有的浩然正气在整个考室里激荡开来。张易的书箱的几张草纸被吹了出来,他连忙放下狼毫笔,将其收好,以免掉落在考卷上,污秽考卷。

第二句诗写完,张易体内的文气原本只剩下五分之二。可是随着第三句诗写完,县文院中心的“春秋书”虚影上散发出一股浩然文气,瞬间注入他的身躯。

张易体内文气暴涨,损耗的文气已经全部回满,剩余文气灌注进他的心房。

张易感受到这股浩然文气,闭目进入自己的心房。破旧心房当中那股微弱的白色文气还在不停运行,修补各处破烂,当它发现这股浩然文气,立即扑上来将其吞入,融为一体。

白色文气原本只有头发粗细,吞下这股浩然文气之后,变得有手指粗。修补墙壁和湿润地面的速度明显加快。

开启心房,点燃心火,修补心房,是秀才的修行之路。等到墙壁修补完毕,干枯地面变得平整,就能够参加府试,考取举人功名。

张易心房内的文气修补速度明显加快,但要是修补完成,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文气回满,张易面色微喜,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文气不足以写完整首诗。谁知第三句诗勾动“春秋书”,产生浩然文气,让他有了充足文气写完整首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随着张易的书写,这首诗终于出现在考卷上。这一次书写“天子”两字,张易体内的文气只是稍微减少,跟书写第一句诗的时候相差颇大。

当“自强”两字出现在考卷上,整个县文院里出现巨大变化。

张易书写“劝学诗”第一句之时,“纸卷共舞”异象只出现在文院主考房内。可当这首诗完成之时,整个文院内,除了考生的考卷,所有的纸张都欢快抖动、所有的竹简都跳动起来。

……

天三丙六考房,风重楼正在挥毫泼墨。他跟一般考生端坐答题不同,左腿踩在考桌上,右手则不停书写,嘴里还哼着不知从哪条烟花柳巷学来的小调。

正在风重楼渐入佳境之时,考桌左前方被砚台压在下方的几张草纸突然跳动起来,将砚台掀到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