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文宗 >

第43章

大文宗-第43章

小说: 大文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编修大典一事,大多数读书人则不置可否。大周历史上有数位帝王召集翰林院做过同样的事情,为六殿制定相应典籍。这次征召天下名士,最多比以往动作大了一些罢了。

张易方才第一次听闻此事,心头却暗道大周天子野心不小。成立国子监抢夺道一书院所占文运,决计比不上编修大典;在这件事上,就算是大儒乃至大贤,都没有张易眼光精准。

上古有六圣,大夏有夫子,皆称圣人。

大儒寿千载,大贤可长生,圣人方可不朽。

张易在圣院听书十万卷,夫子鲜少讲过圣人之说。仅有一次,夫子坐在沙罗铁树上,孟师兄曾师兄等几位大贤不知因何问起如何成圣。夫子只说了一句话,立德,立功,立言,方可不朽。

天罚十万年以来,整个大陆还未有圣人出世,亦无人知道如何成圣。大周天子建立国子监,令天下进士皆可入读国子监,此为立德,更是立功;若能将无上大典编修成功,便是立言,恐怕真能立身成圣。

“陈文相当真好威风,一言不发都能将咱们逼到这等地步。阿乔,你不是最敬重他的为人么?陈府此番变本加厉,也没有见他出来惩戒一番呢。”风重楼提起陈东亭,语气更是怨恨不已,风府和乔府这段时间在陈府的打压下损失惨重。

乔居正脸色不忿,闷声道:“国子监是利国利民改天换地的大事,陈相怎么会有闲工夫搭理他们。再说了,陈府跟陈相多年未曾联系,陈府是陈府,陈相是陈相。”

“狗屁不通!”

“你!”

风重楼怒骂一句,乔居正气得颤抖不已,两人闷哼一声,纷纷扭过身子。

张易笑呵呵拉过两人,道:“你们俩也不是三岁稚童,争辩也就罢了,怎么,还要互相生怨不成?陈府针对风府乔府,自然是因为你们偏帮张府的原因,我极其感谢你们。”

“重楼,冤有头债有主,那位和陈府究竟是否齐心尚且不知,我们就不要妄加猜测。至于陈府步步紧逼,必要的时候,咱们采取一些反击便好。”

风重楼还有些生气,恨声道:“陈府晋升豪门,朝廷赏赐了许多宝物,文运更是为其子弟免费洗礼了一番。就算是陈祥文那头蠢猪被剥夺了秀才身份,现在也一并取消了;陈书文那个混蛋在花间酒会上心房破碎,此次也完全修复成功了。”

乔居正对陈东亭十分崇敬,对陈府同样厌恶,听到张易的话也转过头来。

张易敛去笑容道:“新晋豪门罢了,这天下能够碾死它的势力太多,只是看咱们的价值能不能请动他们帮忙。”

“你究竟有何打算?莫要以卵击石,毁了自身前途。”乔居正看见张易双眸之中杀气浮现,颇有些担心的问道。

张易微微一笑,示意两位好友不要担心,学着风重楼咧嘴道:“府试之后,一切就知晓了。”

微风拂过望春楼,三位少年或坐或立,默然不语。

第二章金钟长鸣

秋雨自初四开始就下个没停,到了初六依旧还有些绵绵细雨。张府众人近些天生意变差,脸色变得越发不好,今日府试,众人脸上都浮现出笑容。

张云龙等人给张易准备书箱行礼,张大牛夫妇则张罗着为张易下了碗面条。

张易接过张云龙整理好的书箱,穿戴好崭新的秀才衣袍,吃过张大牛媳妇准备的早餐,撑着一杆黄纸伞径直往府文院而去。

府文院距离县文院足有十里,中间隔着白马郡府衙和长弓城县衙。当然,府文院最为尊贵,现在的张府距离其不过两里之地。

南城最为繁华,街道错落有致,其上铺满青石,即便是雨天走在上面也不会令衣物过于污秽。张易缓缓行走在青石路上,街道两侧的百姓都在为前往文院的学子们加油打气,预祝他们取得好成绩。

“雄鹰何必和井底之蛙争论天空的大小,如果非要以背叛自己灵魂为代价,去追求苟延残喘的豪奢生活,我宁愿和整个天下决裂。想要得到十个人的认可,你只要做的和大家一样;想要得到千万人的敬仰,你就必须与众不同;而欲留名青史,让天下人都铭记,你就得对抗大多数人。阿易,你放心,我和阿乔一直都在你的身后支持你!”

想起早晨风重楼文印发来的消息,张易不由轻笑。

张易走到府文院,看到文院周遭的道路四通八达,白马郡十数个县城的学子蜂拥而至,望族名门乘坐马车,寒门学子撑着各色雨伞,约有几千人停在文院门口等待,影影绰绰看不清楚。

时辰已到,府文院守卫打开大门,诸位秀才跟家人和书童挥别,进入文院。

张易夹在寒门学子当中,进入府文院后,便收起了雨伞。府文院内有文运庇佑,外头秋雨绵绵,里边却犹如大晴天,将诸位学子身上的雨水蒸发,扫去疲惫。

“嗯?”

张易有些奇怪,自己进入府文院的一刹那,只感觉一股文气从书山虚影中钻进自己的心房。金石玉液淬炼完成的心房,其中浮现的青铜色隐隐增强了不少。

由于身后的学子催促张易进行检测,张易只能暂缓探测心房的变化。

同乡试县试时一样,诸位学子走到守卫面前,领取考牌,打开书箱检查。跟乡试时不一样,张易的书箱不再破旧,里边的文房四宝也好了许多。

守卫看了一眼张易,低下身子检验书箱,里面摆满了上好的毛笔、墨锭、砚台、笔筒、笔架、镇纸,角落里还有张大牛夫妇为其准备的各色吃食,种类丰富。

这厮不似是寒门学子啊?守卫疑惑的点点头,把书箱递还给张易,示意他可以进去了。

张易也不解释,如今张府虽然生意再度受到打击。比起参加乡试时的窘迫,也好了不下百倍,这也是张易这些天为何处变不惊面含微笑的原因?

现在再差,也比之前要好。就算沦落到之前的境地,也不会再差了不是。

数千学子站在府文院前院等待,时辰一到,几位读书人伴随钟鸣声从内院走出,站在台阶上。

为首之人,自然是府文院院君谢东流,他面容严肃身材高大,自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威严。只是比起张易上次见他,眼角微微有些疲倦,想必跟近些天陈府的事情脱不了关系。

刘郡守站在谢东流右侧,脸上带着招牌式的微笑。

张易站在寒门学子之中,看向右侧那人,眼神微醺,赫然是陈书文。

陈书文满脸笑容,眼神在众位学子中流转不停,同样在寻找张易的身影。此次陈府晋升豪门,经受文运洗礼,上次在花间酒会心房所受的损伤完全弥补,他迫切想看到张易的惨象。

“……汝等读书人,只需静心答题,切莫弄虚作假。”谢东流讲完话,依照惯例应当刘郡守训话。

刘郡守微笑摆手,示意陈书文讲话。

陈书文轻笑一声,不再在人群中寻找张易的身影,开始鼓励诸位学子,直言自己从长弓城走出,最后通过殿试考取进士是何等艰辛,何等荣耀。

数千学子鼓掌不已,张易身侧一名寒门学子低声问道:“按理来说,府试之时不应该只是院君和郡守坐镇吗?这位县令何德何能,竟然能与他们平起平坐?”

另外一名寒门弟子显然与其认识,连忙告诫道:“嘘,你小声一点。这位陈县令,就是豪门陈府的二公子,人家有进士文位,地位极高,即便是院君和郡守两人,也要给他些面子。”

“呸,原来是他们啊。白马郡多少读书人都受过长弓大儒的恩惠,陈府蚕食张府上位,不是读书人所为。”

那名寒门子弟骂道,瞪向陈书文。他身侧的几名寒门学子,眼神恐惧,脚下微微迈出小步,表示自己跟他划清界限。

张易看的清楚,就连刚刚告诫这位寒门学子的那名秀才,也轻轻移开脚步闭口不言,想必是做出了跟其他寒门学子一样的决定。

“这位兄台,你叫什么名字?”张易靠近这名义愤填膺的寒门学子,这人不过十六七岁,以寒门子弟的身份能这么快考取秀才,殊为不易。

寒门学子显然意识到几人的动作,眼含鄙夷,看到张易主动凑近,心情大好,低声道:“在下李绝凌,见过兄台。”

张易呵呵一笑,低声道:“在下张易,李兄性情高洁,着实令人佩服。而且我观李兄气息饱满,有浩然之气在身,令在下倾心不已。”

“张易,张易……”李绝凌心道,自己好似在哪里听过这个,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激动的指着张易就要说话。

张易嘘声道:“李兄,眼下不是时候,待府试完毕,我请你去张府吃酒,你可千万要给面子,不要拒绝我啊。”

“一定一定。”李绝凌连忙拱手。

……

陈书文说完之后,府试便要开始了。

正身,入室,敬香,拜书,入考房。

张易从谢东流身前路过,看到院君眼中关切的神色,他报以微笑,旋即踏入考房,开始静心凝神,思索破题之道。

府试有规定,不考诗赋,其余文章皆可。除却诗词歌赋无所不可,听起来极为简单,却又极难。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答题,读书人就必须做到言之有物。

乡试之时,张易思及自身和张林,再延伸到上古五帝和诸多寒门子弟,这才书写《寒门贵子》,得天降文运,成为天降童生。

县试之时不设题目,张易另辟蹊径,书写劝学诗,却正好歪打正着,引发“纸卷共舞”,再度受文运洗礼,成就天降秀才。

“这几天陈府晋升豪门,原本亲近张府的诸多名门望族便斩断了与张府的关系,这本无不可。只是有不少读书人竟然落井下石,对风府乔府都进行了打压,这便让我很生气。”

“之前便想着要在府试时写些什么,方才在前院见到那位李绝凌的所作所为,让我更是加深了看法。对于正义,无论寒门子弟还是名门子弟,都有各自的坚守。”

“不论豪门,亦或数十人的小家,皆是张府。豪门张府有绿锦池,张府有荷花池,每逢盛夏便有莲叶盏盏。既然如此,我便以此为题,谢过所有人关切张府之人。”

张易打定主意,将书箱内的文房四宝取出,摆好笔墨纸砚,他开始认真研磨。

这方砚台是院君谢东流所赠,乃是四大名砚之中的端砚,砚有四足端正异常,是谢东流期望张易成为一个正直的读书人。砚台虽只是秀才文宝,却足够张易使用。

半个时辰后,张易磨好了墨,将一只秀才文宝软毫笔取出。龙狼笔杀伐之气过于厚重,不适用于今日答卷,张易只得退而求次。

笔分三类,硬毫笔、软毫笔以及兼毫笔。

硬毫如龙狼笔,笔性刚健,杀伐之气十足,大多用来书写战斗文章。

软毫笔性柔软,圆润如玉。兼毫笔则是将硬毫和软毫融合,适用于初学者。

张易选择软毫,便是因为接下来的答卷需要圆润如玉,却又沁人心脾,达到绵绵秋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切准备就绪,张易挺直身子开始答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东晋陶贤公明独爱菊。自盛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前两句书写完毕,张易体内文气骤降。大贤陶公明在东晋历史上文名卓著,三万年前更是以《菊花赋》力压王谢两府大贤。

只可惜那是陶贤寿元将尽,在那场惊世大战,他拼命杀入无尽大海,屠灭千万水妖,令人称颂。张易以秀才之躯书写大贤之名,顿时让将其体内文气抽的十剩其三。

第三四句书写完毕,张易体内文气全部被抽空,脸色顿时苍白不已。李盛唐,万年前的大周天子,因其极爱牡丹,天下读书人便尽皆书写文章夸赞牡丹。

时至今日,牡丹依旧为百花之冠。

短短七十余字,张易此文涉及大贤乃至天子,整个府文院内文气涌动,仿佛有大贤亲至,天空骤暗。所有考生和监考先生都惊骇的抬起了头。

谢东流猛然抬头,这情形他可有三十多年没见了。

“咚!”

正在张易惊诧之时,府文院内金钟响起,随即长鸣一刻钟有余。

所有考生都愣住了,金钟长鸣异象,比起纸卷共舞更要罕见,莫不是长弓城又要出一位天降举人了?

PS:三江第一,作者君如愿以偿,感谢诸位书友。第一卷第二章,张易参加乡试改变人生;第二卷第二章,张易参加府试,自然会迎来更精彩的内容。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作者君,支持这本书。

拜谢!

第三章天降举人

金钟长鸣一刻钟后方才停歇。

自金钟响起的刹那,所有考生都停下了手中的毛笔,闭目聆听金钟长鸣之声。此等异象,文运会洗礼所有考生,为其消除体内隐疾,甚至聚集文气凝炼心火。

当然,每个人得到的好处与其书写的考卷息息相关;越有价值的文章,该名考生所得越多。

东南角落一间考房内,风重楼闭目坐在考桌上,随着金钟长鸣,无穷文气汇聚在他面前的文章答卷上,再转入他的体内五脏,帮其淬炼五脏。

西南角落,乔居正正襟危坐于草席上,他体内五脏在接受文气淬炼,心房之内,心火徐徐增长。

某间考房,离绝凌心火浮现在血肉之中,无穷文气在帮其淬炼血肉。随着金钟长鸣结束,他的血肉完全淬炼成功,就连骨骼都淬炼了小半。至少节省大半年的修行时间。

同一时间,还有许多秀才考生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好处。

而张易,在金钟响起的刹那就已经坐在草席之上,静心凝神等待文运洗礼。之前两次文运洗礼,他都没有丝毫准备,根本不知道自己浪费了多少好处。

在正心堂阅读过许多书籍古卷后,他方才知道,文运洗礼时静心凝神进行修行,能够事半功倍。

无穷文气从金钟处散发,涌入所有考生体内。到张易时则不同,这股文气从金钟起,路过书山虚影,从书山中涌起一股浩然文气,两者合二为一,方才融入张易体内。

“轰!”

跟其他考生被文运洗礼的柔顺不同,浩然文气强劲有力,可以用文运灌体来形容。剧烈的浩然文气直接涌入张易体内,他体内损失的文气瞬间补满。

张易五脏所受的损伤几乎在瞬间就修复完毕。心火不受控制跃出心房,冲进这股浩然文气之中,开始自动淬炼五脏六腑。

秀才修行的最后一步便是淬炼五脏。五脏乃五脏六腑的简称,五脏分为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以及三焦。

五脏储存精气文气,淬炼五脏能够有效提高读书人的体质和寿命。六腑主消化,用来排解糟粕,时刻将人身的杂质排除。

随着浩然文气涌入,直到金钟长鸣结束,张易体内的六腑已然淬炼完成。若是一般秀才,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即便是张易这等心火旺盛的顶尖秀才,也需要半年之久。

不仅如此,五脏六腑关乎全身,在浩然文气淬炼六腑之时,将皮膜、筋脉、血肉以及骨骼再度淬炼了一番,些许黑色糟粕排除体外,张易的肉身再度强悍了许多,就算比起真正的武道修行者都毫不逊色。

张易长出一口气,此次文运洗礼所得收益他十分满意,让他收获颇丰。六腑淬炼完成,体内糟粕会随时排除,对他的修行至关重要。

他收敛心神,从喜悦中回过神来,开始认真书写剩下的文章。之前乡试和县试他尚且还担心天道追究,刻意藏拙。

“我已经是镇国诗才,藏拙只能作茧自缚。如今陈府步步紧逼,我更是需要作出些回应。既然已经知晓文运洗礼的好处,那就拿下此次的天降举人!”

张易睁开眼睛,手持软毫笔,开始书写接下来的答卷。他端正身躯,持笔的角度都近乎完美,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书写答卷。

全身的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