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文宗 >

第2章

大文宗-第2章

小说: 大文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小王八蛋,待乡试结束,我定要打断他的腿。”陈祥文怒不可遏,当着这么多人被张易说出自己三次乡试未曾通过的糗事,实在是太过打脸了。

身侧的一群富家公子脸上浮现出奇怪的表情,他们自然都了解身旁这位陈府公子的事迹,只是从未有人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啊,实在是让人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出来啊。

陈祥文身侧的书童名为陈聪,平日里就很机灵,听到陈祥文这样说,连忙制止道:“公子,慎言。倘若他今日通过了乡试,成了童生,我们就不能这么正大光明的对他下手了。”

“陈聪,你小子的确聪明,我差点又犯错了。”陈祥文拍拍陈聪的肩膀,咧嘴道:“哼,张易这小子竟然敢拿乡试来打击我,今日我有百分百的把握通过乡试,成为童生,看以后谁敢拿这件事来攻击我,攻击陈府。”

陈聪笑着点头,陈祥文做足了准备,他自然知道陈祥文可以通过乡试。

待四面八方的考生全部赶到县文院,密密麻麻的排在门口,一千余考生循序渐进,从门口的守卫处登记取牌。

大周皇朝下辖百国,科举考试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的,不论考生是否是奴籍。虽说谁都可以参加,但还是得通过登记领取考牌。若是有人没有登记,擅自入考,被抓起来,可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就连其所在家族,所在国家,都会被皇朝惩处。

寒门子弟都知晓了张易的身份,对他荣辱不惊的表现十分佩服,自动将两人让在前边。张易张林点头谢过,在守卫处登记名册领过考牌,踏入县文院。

陈祥文一直在关注张易,看见他的小厮张林竟然也领取考牌进了县文院,哼声道:“陈聪,这张易竟然让自己的书童也参加乡试,我可不能被他比了下去,你也随我参加乡试吧。”

陈聪听到这一句话,瞬间感受到一股幸福。他身为陈府的奴仆,虽然自知心中学问比这位少爷强了太多,可也不敢私自参加乡试,所以一直没有文位在身。没想到今日成就自己的,竟然是张府的那位公子。

“多谢公子,我一定会考取童生,不为公子丢脸。”陈聪呆愣片刻,瞬间表明忠心。

“恩,进去吧,你考不考中都一样,我就是怕那小子抢了我的风头。”陈祥文不在乎的走在前头,陈聪脸上的喜悦有瞬间的凝固,脚步却不停的跟在他的后边,来到了守卫的面前,登记领牌。

众位考生进入县文院内,队伍分为两列,向前行去。

进入县文院大门,两个年纪跟门口守卫的守卫站在一旁,看到考生走到自己面前,都会开口道:“拿出考牌,打开书箱。”

张易走到守卫面前,取出考牌,打开书箱。守卫低下身子检验书箱,里面陈列出一些毛笔、墨锭、砚台、笔筒、笔架、镇纸,角落里还有张林为其准备的吃食,守卫点点头,把书箱递还给张易,示意他可以过去了。

紧接着,张林也通过守卫的检查。

张易跟着前边的考生,来到县文院大堂前,静待所有考生通过检测。

张林除了被陈祥文挑衅之时,一直都很沉稳,可是一踏进县文院大门,脸色就有些绯红,十分激动。

“静心,这种状态可不适合参加考试。”张易适时提醒。

张林点点头,将兴奋的心绪压下,转头看见平静的张易,好奇道:“小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紧张?”

“心有万重沟壑,哪惧波浪千层?”

第三章夫子今何在?

考生中有几个人被查出来藏有书籍,被守卫随手丢出了几十丈以外,落到县文院之外。众多考生这才肃穆起来,没想到两个貌不惊人的守卫竟然有如此神力,两位文院守卫文位恐怕也不低。

张易表情淡然,这样的事情他前世看过无数遍,就连天下文运眷顾的圣院都会出现作弊的考生,现在的文院又怎么会没有呢?

张林倒是在一旁沉默不言,刚刚激动兴奋的情绪也被张易一句话影响,陷入了思索当中。

张易侧过头看了他一眼,默默点头,这就是夫子常说的“自省”,这张林的确适合做个读书人。

“风重楼来了。”

“乔居正也来了……他们两位可是咱们长弓城赫赫有名的神童,听说就连县文院和府文院的两位院君都对他们称赞有加。”

“这次乡试的案首恐怕就在他们两人当中产生了。”

“若不是他们年龄不够,早两年都能够成为秀才了吧。”

“你说的没错,府文院院君两年前当着众人说过风重楼不下于秀才之才,就是有些太过放浪,不过那时候他可是才十四岁呀。乔居正的名气不下于风重楼,想必两人都有大才。”

就算是张易,此刻也被门口两人吸引过去。十四岁都有秀才之姿,放在十万年前,也算是不错的天资。

左边那人头发被一串木簪扎起,一袭白袍敞开,中间被一根腰带栓起,走起路来都是一蹦三跳,脸上不时露出嬉笑的模样,着实有些放浪形骸。

乔居正位于右侧队伍,跟风重楼平行,他衣冠整齐面容肃穆不苟言笑,跟风重楼的形象截然不同。

张易微微一笑,左侧那人肯定就是那风重楼了,倒是跟自己记忆中的某人十分相像。乔居正给他的印象更为深刻,仿佛一瞬间回到圣院之中,刻板的大师兄正在训斥三千弟子。

周围的考生明显与两人拉开了些许距离。

两人的到来着实引发了一些轰动,今日之前,没有人得到两人将会参考的消息,有些本想着得案首的考生面色惨白,心神都遭受到一些打击。

张易看了两眼,就再度收回目光,至少现在两人还没独特到吸引到他的地步。

反观张林,跟两位传说中的才子相逢考场,他有些莫名的激动。

张易咳嗽两声,再度说了一声:“静心。”

张林这才醒过神来,学着张易的模样,静待考官的来临。

时间渐渐过去,所有考生都通过了守卫的检查。三位守卫将违禁的书籍以及登记册收起,一同关上了县文院大门。

“咚!”

县文院内院传出一声钟鸣,大堂门轰然开启。

一个身着文院袍服的中年人走了出来,众位考生微微躬身,此人乃是这长弓城县文院的院君,地位只在府文院院君以及城主之下。

院君轻轻点头,这一届考生看起来气度不错,尤其是看到风重楼乔居正两人,院君的目光闪烁起来。不过他反应迅速,瞬间就将这种情绪平复,轻声道:“正身。”

所有考生将书箱放在身侧,开始整理自己的衣冠,无论富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身为读书人,参考前都得表示自己对文院的百分百尊重。

张易没有觉得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他早就在梦中做过无数次同样的动作。

考生动作齐整,这一刻,就连放浪不羁的风重楼也跟着众人整理好衣冠。

院君点头,开口道:“入室。”

领头转身从大堂门进入后院,众位考生鱼贯而行,步伐稳重不显混乱。

入了内院,下了台阶,正当口摆着一尊铜香炉,两侧的木架上整齐堆放着许多线香。

院君抽出三支大香,也不见他点火,轻声哈气,大香瞬间引燃,动作标准的插入香炉之中。

“敬香。”院君也不回头,说完两个字,继续向前走去。

众位考生学着院君的动作,从木架上抽出线香,从铜香炉燃烧的火焰上取火,点燃之后插入香炉,向前行去。

院君修为高深,能够引动自身的文心之火点燃大香,这些还未曾成为童生的半点修为都没,只能规规矩矩的点燃线香。若是有考生能够引发文心之火,自然能够在文院内得到关注。

张易如今这具身子未曾修行,不过要想点燃文心之火也不是难事。他思索了一瞬间,摇头将这个想法丢出脑海,学着其他考生规规矩矩的点燃线香,向前行去。

“快看,风重楼用文心之火点燃了线香。”有考生低声惊呼,在文院内他们可不敢高声喧哗。

张易没有回头,在前院他就看出风重楼和乔居正两人的确有秀才之能。秀才燃心火,不只是风重楼能点燃文心之火,那乔居正应当也能做到。但是这乔居正恐怕不会做出这等事情。

“乔居正没有点燃文心之火,这样看来,还是风重楼技高一筹了。”几个考生叽叽喳喳的道。

张易笑着摇头,这乔居正果然跟自己想的一样,恪守规矩。

风重楼笑嘻嘻的看着乔居正道:“居正,你明明也可点燃文心之火,为何要遭受这群庸才的无端侮辱?”

乔居正端正道:“童生炼文气,秀才燃心火,此乃规矩。乔居正如今连童生都不是,怎能如此不知规矩。”

“你这是说我不懂规矩咯?”风重楼笑着看着乔居正。

“你知道我并没有这个意思。”乔居正依旧面无表情,他没有在意风重楼是否真的误会自己。

风重楼哈哈大笑,倒是不再说话。

一众考生这才恍然大悟,乔居正也能点燃心火,竟然不在风重楼之下,再次议论纷纷。

张易点头思索,风重楼放浪不羁却能恪守底线,乔居正呆板木楞却十分自我,两人在某些方面其实十分相似,若是自己有朝一日重建圣院,这两人恐怕是很好的帮手。

不过,还得考察一番。

院君走在前头,身后的一切他全都知晓,考生声音不大,他自然不会出言阻止。

众位考生行至后院中心,这里有一座竹简堆积而成的小山,院君站在小山一侧,躬身行礼:“拜书!”

“拜!”

整个文院内的官员守卫齐声行礼。

“拜!”

所有考生躬身行礼。

竹简堆积的小山之上,赫然浮现出一卷古老的竹简虚影,隐隐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唯有张易一动不动站在原地,眼里尽是惊骇之色。

院君起身,猛然回头看向张易。

张易被其文气惊醒,眼中做出惶恐之色,躬身对准竹简小山行礼。

院君这才点了点头,待所有考生起身,开口道:“入考房。”

众位考生躬身行礼,“谢院君。”

考生入考房,需根据自己考牌上的号码进入,众位考生纷纷根据自己的考牌找寻房间。张林的房间是“地四乙九”,跟张易的考牌上写着“天三丙四”相距甚远,打了一声招呼就自己去寻考房了。

张易站在原地良久,脑海中的波澜四起。长出一口气,提起书箱进入自己的考房。

考房是一排排的小屋子,屋高不过两米,四方紧闭,头顶有四处窗孔,能够保证屋内的光线明亮。

屋内只有一副桌椅和一副草席,桌子上已经放好了一卷白纸,这是用来答题的考卷。除了这些,其余任何设施都没有。草席是用来中途休息的,考生就算在桌上进食也需要铺开草席,不得将桌上的考卷染上污秽。

张易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眼睛看向一处窗孔,茫然无助。

“夫子去哪儿了?”

“为何春秋书会出现在此?”

“圣院天罚之时,夫子携本命神物春秋书春秋笔力抗天罚,我原本以为夫子已经陨落。没想到竟然能在这文院内看到春秋书的虚影,那么夫子恐怕并未在天罚下陨落。可是,夫子如果不曾陨落,他去哪儿了呢?”

“这普天之下,谁能困住夫子?”

一道道紊乱的情绪在张易的脑海里翻涌不停,他透过窗孔看向太阳,眼中竟是迷茫。

“不想了,既然春秋书还在,待我找到春秋笔,两宝合一之时,必会找到夫子的踪迹。到时候,张易重归夫子门下,为重建圣院奉献自己的力量。”

打定主意,张易眼神回归清明,摆好书箱,取出毛笔、墨锭、砚台、笔筒、笔架、镇纸等一应物品,开始作答。

乡试第一轮的题目自拟,只需文字通顺,不违背大义即可。当然,若是考生文章华美,自然能够加分不少,为第二轮先做好了保障。

张易花了半个时辰磨好墨汁,将毛笔浸湿,铺好纸张,直接开始答题。

这种程度的考题对他来说算不得难,他需要做的不是答好题,而是要做到怎样让自己答的更好,给自己一份什么答卷。

自己重生成为张易,那么自己两世做出的第一份答卷,就从自己来寻吧。

那个张易一世繁华,到头来沦为寒门子弟,受不了天地两重的打击,魂飞魄散,着实可悲可叹。

而他的奴仆张林,却能在豪门张府倾覆之后,依旧对自己的少爷不离不弃,以礼待之,可谓忠心不二。

那么,就这般答题吧。

张易微微一笑,挥笔作答。



PS:本来想在作者的话聊聊……不过写不了多少字。反正是免费章节,就在这聊聊吧。发书半天,几位盆友支持了一百多人民币的打赏,还有两位发了一百五十块的红包,,十分感谢。

这本书准备好几年,今年才沉下心来认真写,拾花肯定会努力的!

这几天连绵春雨……家里的网线迟迟没有拉好,更新最多保持一章。等网线拉好后,每天保持六千字以上更新。

第四章天降童生,院君召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张易不曾读过万卷书,但在夫子座下,听过的书何止万卷?

方才磨墨之时,夫子曾经讲述的事情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再结合自己这具身体记忆中这十万年来的大事,张易已经想到了破题之策。

大夏皇朝传承数百万年,出现过百位君王,其中以最早的五帝最为尊贵。出生之时,便自带异象,犹如天帝之子,受天地黎民眷顾,尊为大帝。

张易提笔写道:“大夏五帝,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此谓之,神灵天定,皇朝兴盛。”

而张易重生十万年之后,这十万年间发生的事情他已经大致了解。三大皇朝中最重文运的大周皇朝如今最为强大,而其开国帝王却只是一个生于丘壑的放牛郎,跟大夏皇朝的百位帝王出生根本无法相比,可谓是寒门出帝王。

“然太祖生于丘壑之中,崛起于蓬蒿之间。帝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干濯至再。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太平;治定功成,治礼作乐……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彼与五帝,盖无让焉。”

“此谓之,寒门之子,一飞冲天。”

张易提笔挥毫,片刻间就完成了这篇文章。

这一篇文章,自然不只是说两代皇朝的帝王之事,而是印证天地大道命数,表述寒门亦可出贵子,麻雀也可变凤凰之礼。

再次检查了一遍文章,张易提起毛笔,在稿子最前方书写了四个大字。

“寒门贵子。”

四字落成,文院中心的那座竹简小山上,盈盈光辉闪动,一股文运从中分离而出,瞬间进入了张易的身体。

张易微笑着检查自己的身体,这股文运入体,自己这具虚弱的身体瞬间就被强化不少,身体变得健壮了不少。

“这便是天降童生么?果然十分有用。”

天降童生,就是未曾经过文院评选,而被天下文运洗礼成就的童生。这样成就童生文位之人,比童生第一名案首还来得风光不少,一般说来,在一届乡试中,除非出现两个以上的天降童生,案首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属于这一名天降童生。

风重楼和乔居正有秀才的实力,却是借助别的修行方法,而不是单纯依靠文运洗礼,算不得天降童生以及天降秀才。

“天降童生,文运洗礼,这是哪位考生?”

文院内负责监考的考官们,都发现这一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