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876章

走进修仙-第876章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都莫过于此。”
  “将这个更核心的结构提取出来,然后以‘字’为物,用已有的灵犀,操弄文字的顺序——这便是我的诗句了。”
  王崎看了一眼天空的央元卫星。他感觉到了,侵蚀已经停止,现在,兽机关集群正在被转变为新的计算机。
  前所未有的计算力。那可是以“星球表面”为单位的集成电路!
  呼啸的灵力大潮之中,一道银色的涓涓细流从月面上抛射而出,射向央元。
  而与此同时,文气无端出现。
  是的,文气。所有文人都感觉到了某种“异变”。这分明是诗句出现的瞬间,但是他们却未能感受到应有的诗情,也没有感应到诗人的存在。
  但文气就是出现了。
  王崎松了口气。说真的,他刚才哔哔了那么长的时间,主要还是为了拖延。
  毕竟,侵蚀月球这件事,他可一定不能落人口实。如果处理不好,那他下半辈子就只能猫在某个不知名的天宫法器研究算学了。所以,玩这么一手,那经过毓族的掌权者【至少是名义上的“掌权者”】,是有必要的。
  不经过这一道,他就没法叉着腰说:“他们同意的,不关我的事!”
  当然,幼帝如果没有直接同意,那他也有预案。但是,没有哪一种预案的结果比“毓族自己答应”更加圆满。
  此时,毓族之中,不安的情绪已经掩盖不住了。
  宙弘光问道:“你到底做了什么?”
  “作诗。”王崎言简意赅。


第五十七章 诗云,当然只能是低配版
  穷举,或者说暴力破解,从来都是“文艺”的大敌。
  也正是因为工业艺术品日趋廉价,所以手工业日渐衰落。人再如何磨炼,都很难赶上机械所能具有的精度。而当极少数的天才靠着自己的天分拥有了超越机器的手艺时,他们的产量就注定高不了了。
  所幸“市场经济”还讲究一个“供需关系”,所以“物以稀为贵”的理念还可以长期存在。
  这就好比一把精密的锁,用尽心思,靠“手艺”打开,以及直接砸开,就完全不是一个感觉。前者可谓是“艺术”,而后者便是“有辱斯文”。
  而“穷举”,便可谓是“手艺人”的噩梦了。在很早的时候,穷举就已经可以破解掉简单的零和博弈游戏。在二十一世纪初,“围棋”便难以说是一种“艺术”了。
  而还有人相信,计算机终将攻下所有的艺术形式。
  王崎还记得有一篇叫做《忧郁的大象》的短篇小说,便提出了另一个假设——音乐会被穷尽。
  或者说,音符的排列会被穷尽。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太新鲜的观念。实际上,这已经是一种“明显”的现象了。古典乐的衰落、流行音乐的同质化,实际上都可以反映出一件事。
  在一定范围内“人类所喜闻乐见的排列组合”已经被前人所写尽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越是近现代的音乐家,就越是要突破。传统的调性体系是弱化,旋律的扩展与淡化,功能和声体系被削弱,节奏节拍自由与复杂化,音响材料范围扩大化……
  “微分音”这种连十二平均律都可以抛弃的概念,在古典时期,绝对是大逆不道的吧?
  当然,音乐家们至少可以聊以自慰,音符的排列可以被穷尽,但无论如何,“演奏”是不会被穷尽的。
  演奏者的情绪甚至是乐器的音色,都可以视作是对同一种“音符组合”的不同诠释。
  实际上,王崎对于“客体论”为数不多的认识,也就是从这样的小说之中得来的。
  既然“音乐”是可以被穷尽的,那么“文学”呢?
  王崎曾在另一部小说之中,看过一样的概念。
  这是不同于“文学终结论”的另一种魔咒——针对文学的死亡魔咒。
  “这就是我的吟诗。”王崎如此说道:“我在创作啊。”
  “胡扯!”农部太御尖叫:“怎么可以……这怎么能是诗!”
  没有一丝情绪,没有一丝文人的光辉……
  但是,这浩瀚的文气……
  “确实,我也不知道我能够做什么诗。”王崎点头承认:“但我知道,数量足够就行了。”
  毓帝瞪大眼睛:“数量足够?多少?”
  “每秒钟起码也有几百首?”王崎不确定的说道:“毕竟,我也没有条件玩彻底的暴力穷举,总归是要讲一点技巧的。”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道:“我说话的这会功夫,就应该有几万首诗新出来了吧?”
  若是暴力穷举,光是穷尽一种最简单的格律,那便是需要二十七万的几十次幂。
  至少也是十的数百次幂。
  而这个宇宙的原子个数,不到十的一百次幂。
  换句话说,如果王崎那样做的话,至少也得在这个宇宙的每一个原子上刻上几百首诗才能做到这件事。
  所以,王崎只能换另一种做法。
  严格按照格律与意义进行排列组合,确保自己排列的每一个组合都能够具有意义。
  也就是说,即使是以央元卫星那样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也只能以每秒上千首的速度进行排列组合。
  但是,确实,每一首都是有意义的。
  “几百首……”宙弘光愕然,道:“荒谬……荒谬!”
  毓族每年都能够生产成千上万的诗,但平摊到每一天,那一日也就几十首吧?
  也就是说……王崎一秒钟作出来的诗,毓族倾全族之力,也需要两三日才能赶上?
  何其荒唐!
  何其荒唐!
  但是……大气之中涌动的文气却在告诉众多文人,这是真的。
  不,很快就不止文人了。
  一串如同火花一般的流星从天际降下。王崎右手往上伸出,做出一个“捉”的动作。而那一串银色火花,就这样轻轻巧巧落到了他的掌上。
  与此同时,王崎左手一翻,取出一块玉器。这玉器乍一看好像是砚台一般,整体扁平,中央有个小凹陷。王崎道:“以文气灌注而成的文宝——老实说,文气这东西着实不大好用。为了用文气构架出我的设计,我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王崎走上前去,将之放在毓帝的面前,然后道:“就送给陛下了。”随后,他轻轻巧巧的将右手的东西放在那玉器的凹陷处。那是一片有着细密花纹的银色薄片——当然,也是以兽机关结成的。然后,文气涌动,文道光华化作光幕。
  “是诗!”幼帝露出了惊讶的面容。
  “是诗啊……”宙弘光点头,怅然若失。
  “是诗!居然是诗!”子虚易却兴奋了起来。
  那是,诗。
  光幕之中密密麻麻的,都是诗。
  全是没有见过的诗句。
  “虽然措辞古怪,有些佶牙拗口……”工部太御愣神道:“但是,确实是诗啊……”
  这些都是诗。毫无疑问的。
  “怎么做到的?”工部太御盯着王崎,眼中竟有一丝泪水:“这是……如何……机关之便,竟能至此斯……”
  王崎之前便说过,他作诗的原理,与提花机没有两样,不过是从操弄“丝线”,变成了操弄“文字”。
  但是,这真的是机关可以做出来的吗?
  “每一个字,都有不同的‘属性’。”王崎说道:“阴与阳、褒与贬、正与负、庄与谐、正和齐……实际上,每一个字,都带有这样的属性。”
  “而除了‘意义’上的属性之外,每一字,都还具有读音上的属性。声与韵,阴与阳,平与仄,等等,几十种。而这些,又有‘格律’进行严格的要求。”
  “而只要第一个字落笔,那么第二字的音韵、平仄基本确定。因此,这第二个字,就可以从有限的少部分中选择。而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的组合而成的词,又几乎决定了首句的意义。”
  王崎顿了一下,说道:“当然,全部穷举一遍也太过麻烦。所以,这里面还要涉及到一个权重的做法,诚然,我们确实不可能穷尽诗的组合,但是,将毓族已经存在的数千万首诗中所有意向,以及所有意向所对应的词语全部检索一遍,便是非常简单了。而根据已有的诗句,我还可以赋予所有的‘常见词’以权重——这又进一步减少了计算量。”
  工部太御后退两步,摇了摇头,道:“这……”
  谁也没有听到这位毓族之中的器械大家后面的话。因为很快,就有许多人惊呼:“快看!天上!”
  一条白色的光带横穿天空。那是最为精纯不过的文气所构成的“江河”。所有毓族文人都战栗了。这般强大的文气,他们从未见到过。
  甚至于说,只有宙弘光上次险险封圣,才能与之相比拟。
  但宙弘光的最后一步,乃是在地下,最多惊扰一城文人,又如何与这人人可见的文气长河相比?
  这已经是纯粹文气堆积引发的光学现象了!
  长河之中,文道翻涌,波光粼粼。
  “快看!月亮!”
  又有人惊呼不已。
  已经变成一团墨色的月亮之上,垂下了一条几乎细不可见的银线。
  那一条银线,赫然是成千上万的银色薄片所构成的另一道长河。
  “银线”在空中越来越近,也越来越亮。然后,这一道银线穿过了白色的文气长河。就在这一瞬间,文气长河像是爆了一般发出耀目白光。
  毓族的文人几乎是下意识的闭上眼睛。
  然后,他们再睁眼,整个苍穹就已经色变。
  “星空……怎么……”小王爷几乎呻吟着说出这句话。恒星天央及其行星系远离天河之心,因此天空之中,亮星几乎完全集中在一条光带上。
  而如今,天空之上,群星闪烁。
  “那是文星呀!”子虚易的声音也有一丝颤抖。他并没有自己表面上那么平静。
  文星,只有文学作品成型之后,才会作为一种“兆景”而出现的现象,标注着作品的品级。
  “怎……怎会有如此品级的诗句!”毓帝尖叫道。
  “陛下,镇定。”宙弘光出言提醒:“那非是一首诗的文星,而是无数首诗的……而且您看,这夜幕也比之前亮许多。绝大多数诗句,都是连文星都无法凝聚的废诗,只是以光晕之形叠在空中而已。只不过是他诗够多,所以……”
  所以,群星璀璨。
  只要数量上去了,那么……
  “出现好诗,便几乎是必然的吧?”王崎感叹了一句。
  受文气所扰,原本成一束落下的银色薄片竟泼散开去,如同雨一般均匀的洒落在毓族皇宫。
  刹那间,诗落如雨。
  从没有人一次性写过如此多的诗句。
  “果然啊,我没猜错。既然这个世界没办法彻底否认客体论,也就意味着,这样的方法是可取的。”
  王崎如是说道。


第五十八章 为妙手之匠,穷万古风流
  其实,王崎并没有完全说实话。在这个宇宙,其实已经存在一种储存量极高的存储手段——灵力。
  将灵气锻炼成法力、仙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自我意识的信息录入灵气的过程。而就现在来看,灵力所拥有的、容纳信息的自由度,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只要王崎愿意,他甚至可以设计出一套储藏方式,将“诗句”转化为某种灵气能够记录的信息,然后向修炼法力一样将之录入。以央元卫星的体量的话,就算存入王崎所能排列的全部诗句也只是小菜一碟吧?
  但是,那需要很长的时间。
  除开王崎这个例外之外,所有的仙人,都是使用漫长的岁月才将自身的信息储存进自身的法力之中。王崎这样做,就表示他要将“非修法”的信息写入灵气之中,这难度无形之中又上升了一层。
  如果要现场记录所有的排列组合,那么,也就只能利用兽机关本身的性质边写入边记录了。
  而为了让“诗集”能够从央元卫星一直到央元本体,王崎也必须让“诗集”足够兼顾。因此,兽机关集群也需要足够的空间,载入整体加持的法度,让自身硬化,不至于散落。
  甚至于说,王崎还必须要让这些“诗集”回到月球上。
  因为质量。
  这样的储存方式,就算是用尽整个央元卫星的物质,也无法将所有有可能出现的诗句全部储存下来。而若是央元卫星的质量全部转移到央元星上,就必然会引发动乱。过量的兽机关会直接压垮大片的地壳。而其后引来的地质变动,也足以让整个生物圈洗牌。
  那就必然会是一场星球级别的巨大灾害。
  所以,所有的诗集之上,都会有法度,他们在央元行星的地面上停留三个时辰之后,就会蓄满力量,然后释放法阵,逆着重力的方向升上月球。另外,如果有人读过“诗集”之中的诗句,那么它们同样会立刻返回。
  小皇帝手中的“诗集”就突然爆发出一阵灵光,然后如同灯火一般缓缓向前。幼帝愣愣地伸出手,想要如捉萤火虫【虽然幼帝根本没见过萤火虫】一般捉住这前所未有的诗集,但却捉了个空。
  银色的“诗集”如同孔明灯一般缓缓升起。
  在银色的流星雨中,这唯一一个逆着“大流”而上升的光芒并不起眼。王崎大摇大摆的走到高台之前,然后手一翻,取出几十台“阅读器”——虽然外形上和王崎之前送给幼帝的一样,但是这几十台却是用普通的仙道炼器手法做制成。
  若是放在之前,光是“仙道法器”就足以让毓族愤怒。而王崎的行为更是无礼到每边了。只见他随手一扔,几十个法器就像是扔垃圾一般被他扔到地上。
  但此时已经没有人来指责王崎的无礼的。人都有意无意的遗忘了王崎的“君前失仪之罪”,甚至于说,他们自己皮兜顾不上保持仪态了。那些赫学名宿、台学大家、文坛泰山,一个二个都如同拾荒者一般,在地上争抢。而抢到之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开始阅读王崎的诗集。
  正如宙弘光所说,其实大部分诗句,都只是连一星都不到的废诗,但这些读书人依旧可以赞叹这些诗句用字的“险”与“奇”——因为正常毓族根本不会这样用字。这些遣词之法,实在是想前人之未所想。
  而随着这些“诗集”的阅读,更多的“天灯”缓缓升空。
  最开始的时候,王崎的诗句之中,最好的也不过是二星。而第一首三星诗句,是在“超级吟诗”开始后的第二个时辰出现的。这仿佛是一个预兆,更多的二星、三星诗词出现。人们也看到越来越多攒成一团的文星。
  而到了第三个时辰,一首五星诗词瞬间引爆全场。
  方才,子虚易也完成了一首五星诗词。一夜两次诗成五星,原本应该是文道之中最为轰动的盛事。但是,已经没人记得这件事了。
  在这之前,绝大多数文人都觉得,诗文的质量远胜数量,一首五星诗词传世,远胜千百首一星诗词在几十年之内被人遗忘。
  但是,那只是他们没有真的见过“绝对的数量”。
  什么是绝对的数量?
  天空之中,那文星组成的璀璨苍穹!
  王崎甚至感觉到央元整个灵气环境的变化。风的流向逐渐诡异,磁场在抖动,大地微微战栗。
  央元所有长生者都坐不住了。他们在关注这边。
  这就是长生者的威能。如同圣帝尊初破仙门就一口灵气吸得神州灵力失衡一般,数十位长生者的“情绪”,也足以让整个星球产生变化。
  但就算是这样的长生者群体,面对这一场超乎想象的“吟诗”,都只能颤抖。
  “这……这……”高台之上,有一人又哭又笑:“这!万古风流!万古风流啊!”
  见过写诗的,没见过这么写诗的!
  有人再看王崎。而此时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盘腿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