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137章

走进修仙-第137章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风自己的炼器笔记往万法门驻地走去。
  走在路上,王崎就忍不住开始翻阅辰风的笔记了。在他看来,大家都属于高贵的理论型学者,将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技术工作实在是一件蠢到不行的事情——尼玛人类之所以团结力量大就是因为学会了分工合作啊,一个人低效率的包揽一切工作,那和强大的猴子有什么差别?把低级的技术工作交给普通人,自己用理论带动全人类的进步,这才是牛逼科学家应该有的态度。
  而翻开辰风的笔记本之后,王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真是太特么正确了,看看,辰风这种有见地的五绝真传也是这么想的!
  看看人家的炼器术吧。原理什么的通通忽略,只记下一点手法和常用公式,然后材料的话只需要了解自己需要的几种就可以了?什么?常用材料?我这次炼器有可能用到吗?不用?那为什么要了解?常用法宝经典构造?了解那些玩意干什么?我只需要知道如何炼制模拟法基就可以了。
  抱着这样的态度,辰风硬是用炼器课本上的眉批和小半本笔记本就完成了对炼器术的学习!
  王崎不仅赞叹道:“这才是真正为贴近生活、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炼器术啊——真简单。”
  真阐子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老夫那个时候……至少得学着如何保养还有修复法宝啊……”
  王崎接着无视了真阐子的感叹。天材地宝可以大工业生产了,法宝什么的自然可以流水线作业,成本可以压到古法时代无法想象的地步。像辰风这种筑基期弟子都用得起宝器级别的算器。
  王崎走到万法门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一个万法门外门弟子抱着几本书在门口发愣。王崎记得这位是叫做梁锦的,便上去大哥招呼:“喂,站在这儿发什么楞呢?”
  孰料,梁锦在看到王崎之后,竟像是受了极大的惊吓一般,连忙后退两步,深深鞠躬:“王……王师兄!”不料他动作太大,竟把手中书本全部打翻在地。
  王崎奇怪的问道:“你什么毛病,怎么突然之间就这么礼貌了?”
  梁锦后退两步,磕磕巴巴的说道:“那个……那个……在师兄面前怎敢如此、入仓放肆……拿各位,我又失礼了……”说着还手忙脚乱的开始捡书册。
  王崎蹲下捡起一本看了看,书册的名字叫做《万法选辑》,这个世界的学术期刊。
  只不过这个“期刊”和王崎前世看的那种期刊完全不一样,首先,这玩意并不刊载论文的主体部分,而是专门登论文的摘要、关键词、部分结论,偶尔还会附上前辈大修队论文的评价——想要看论文本体,那得自己到仙盟的论文库兑换。其次,由于只刊录摘要,所以一本期刊往往可以辑录很多论文。最后,这期刊完全不接受投稿,全凭期刊的辑录者选择。而一片论文并不只能被一家期刊收录。
  用王崎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快捷但是低效的制度。
  已经有声望、有人脉的学者可以迅速将自己的论文传播出去,首先凭借小期刊杨明,再被高阶修士相中,被选入大型期刊,如果是被高阶修士关注着的新弟子,只怕完全可以一朝成名。而一些与主流理论不是很相容的新理论、或者名不见经传的科研界新人就惨一些了,他们的理论往往需要很久才会被人注意到。
  这对于学术进步多少有些不利。
  而期刊本身也不能为论文作者带来直接利益,甚至很难被称为“资历”。神州的期刊本质上更像是论文的“广告”,而论文作者的真正收益,还是来自其他修士在仙盟论文库的兑换和引用。
  如果但看神州历史的话,这种奇葩的制度其实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地球的学术期刊,核心的特征就是“同行审稿”。这个制度于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它的形成其实是手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欧洲够小,信件与期刊输送快捷。其次,通讯工具并不发达,但邮政已经足够发达。
  不幸的是,神州是一片很大的大陆,除非是巅顶大修,不然就算是高阶修士用飞剑也得走半个月才能走到——而靠高阶修士送信非常不现实。另外,远距离通讯手段其实在几万年前的古法时代就有了,虽然延迟非常严重、能够传递的信息也有限,但是仅仅讨论理论还是足够的。而且这一时期,大家搞理论都是为了自己的修行,所以对论文传播度不是那么关心。
  而由于此地物理规律与地球又很大不同,万仙幻境比着电话、电报系统更早普及,所以一个收费论文库反而比着期刊更早出现,算是跑步进入线上论文库时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论文的兑换下载、引用和修士的收入直接挂钩,所以不管是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还是修士的版权意识,类似于的免费预印本系统并没有出现——或者说或许出现过,但是被冯落衣带领一众网管给干掉了。
  极度不方便的制度。
  不过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怀疑的态度看这个制度的话……
  “还是老头说得好啊,这个一开始不是为了方便而存在的。仙盟采取这种奇葩制度,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理论不会流失。”
  万仙幻境一开始就被设置成只有今法修才能进入的系统。这是一种针对魂魄的甄别手段,只有经过养生主修行,魂魄在破通天之后发生蜕变的今法修才能歇息万仙幻境的信息。而想要大量兑换今法理论,就必须拥有大量功值。仙盟的功值奖励制度当中,获益最大的是一线研究人员,而这种人又不可能背叛仙盟。
  这是非常有效的防御手段。


第八十六章 论战的前奏
  仙盟的期刊以及论文库制度,非常快捷,但是相对低效。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对理论的保护了吧。除非能够悄无声息的掳走成批次、成建制的研究者团队,不然仙盟的存在根基——今法的理论体系必然是安全的。
  王崎带着这样的想法,翻了翻这本期刊。
  由于一篇论文并非只能被一部期刊辑录,所以神州还没有“核心期刊”一类的概念。大门派办的刊物一般来说地位很高,但是覆盖面广,在各个领域难免就有所疏漏。一位逍遥修士领导几个宗师做出来的刊物只集中在一个领域,办刊者本人但难免对存在偏向性。神州期刊的阅读价值比起地球期刊反而弱一些。
  只不过,翻看这本期刊之后,王崎就愣住了。
  整个期刊的第一篇就是自己前几天交上去论文,《一阶谓词演算下的算理逻辑》,这一篇居然就占了整整一个版面。由于只辑录摘要和部分结论,所以期刊一页往往会等在六篇左右的论文。一篇独占一页,还真是特殊的荣耀。
  更重要的是,后面还附有评价。
  算主希柏澈的评价是这样开头的——“天才的构想”。
  “天才的构想,神奇的思路。该论文从算术体系出发,以集合论为方法,最终通过巧妙的推演,证明了一阶谓词演算下,所有有效公式都可证。它的用最严密又最出人意料的演绎得出了一个让人振奋的结论,有效的证明了一阶逻辑的完备,使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算学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的。另外,这个定理第一次在模型论与证明论之间建立了联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论文是元算问领域的重大突破,逻辑缜密,层次分明,且文献详实,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论文。”
  王崎微微有些脸红。这篇论文虽然大部分都是自己完成的,不过最核心的部分到底是来自地球数学家的。
  不这种情绪只不过是在心底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一阵狂喜。
  很好,这样就算是得到初步的承认了!
  王崎可以肯定,就凭着算主的这一篇评价,就不会再有人出现质疑王崎的身份了。开玩笑啊,刚刚离开仙院几个月就做出这样的成就,其他的真传做得到吗?
  “其其其实后面还有……”梁锦在王崎身边提醒了一句。
  王崎看了梁锦一眼,似乎有些明白这些想要都是打成一片的外门弟子今天怎么这么拘谨了。王崎又往后翻了两页,结果发现在起开最前面的五页里居然有三篇是综述性质的文献论文。
  综述就是对已经有了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新想法心观点乃至于一些未证明猜想做一个总结,地位非常低。可看清楚论文的撰写者之后,王崎才明白这是为什么。
  三篇综述中,有两篇的署名分别是希柏澈和冯落衣,似乎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场学术讨论进行综述。最后一篇更加了不得,直接就是以“巴陵薄家”的名义交上去的。
  这一篇论文,已经成为了至少逍遥级别两场学术讨论的核心,并且还至少启发了三位逍遥修士!
  这算得上是一炮打响了吧?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会有不少万法门修士兑换这篇论文——就算看不懂、理解不了也得强行啃一啃!随之而来的,必然就是一大批引用。
  未来的几个月里,自己就可以过上不愁功值、衣食无忧的日子了!
  一下子解决了仙盟对自己的认同问题以及自己的经济危机,这让王崎爽得有些飘飘然了。
  “后……后面还有!”
  梁锦声音有些颤抖,他手里拿着另一本期刊,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递给王崎,似乎是害怕手上的东西会触怒王崎一样。
  “怎么,还有骂的啊?”王崎将手上的期刊递给梁锦,然后接过梁锦递来的那一本。
  这篇论文属于讨论性质的,也是针对王崎论文《一阶谓词演算下的算理逻辑》进行探讨的。在摘要以及有限的内容节选当中,论文作者首先肯定了王崎论文的突破性,肯定了王崎个人的天才。但是,在后面他“笔锋一转”,透露出一种“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意思。
  “潜台词就是,这位少年明明有很高的算学天赋,就应该好好积累,而不要浪费在这种意义不大的方面……吗?”王崎放下期刊,表情有些不满。
  这好歹也是对着名的“二十三问”的一个重要突破来着,就算从实际应用来说,这也会对未来的计算机科学或者说算器、幻境技术产生巨大影响……毫无意义?这再怎么说也有些过分了。
  王崎疑惑的看了一眼作者。何外尔……这名字倒是有些意境吗。不过说实话,辨识度意外的很高啊。
  赫尔曼·外尔的异世界同位体。
  这位数学家在普通人之中声名不显,王崎对他的熟悉度反而更高。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位数学家的研究领域和理论物理更近。就比如已知的三种费米子当中,就有一种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而仅论数学水平,他也是二十世纪最顶尖的几人之一。
  “此人应该是算主的弟子才对啊,为什么会这样批判完备性定理呢?”王崎有些奇怪。可很快,他就想明白了什么。
  这位逍遥大修虽然是歌庭一派的不假,但是他完全可以不接受歌庭派主流的观点嘛。
  说到底,门派内部的“派系”就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抱团行为,它可以根据地域进行,也可以根据师徒传承来。何外尔是希柏澈的弟子、门生,天生就属于歌庭派。
  但是,他的观念却偏偏更接近算君庞家莱一派。
  算主桃李满天下,其弟子都敬他如父,这位也不例外。虽然观念相左,但是这位逍遥大修仍然不愿意直接与算主冲突。
  “暴风雨的前兆啊。”王崎不由得叹道:“那么这个时候,算君他们究竟在做什么呢》”


第八十七章 低调的玄星观
  王崎看了看天色。他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恶补神州算学,昨天早上把论文上交之后就心力枯竭,睡了个昏天黑地。他醒来之后就出去下了次馆子以示庆祝,接着又去找辰风,顺便和薄筱雅交流一下,这些花的时间并不多,现在太阳还没下山。
  他有些好奇:“这书是什么时候印出来的?”
  “就今天,每个月的这个时候……”梁锦回答道:“筑基期的几位师兄师姐还有刘师叔都差我去神京分坛,在第一时间买回来……您闻一下,油墨还是新鲜的呢。”
  自己的论文是昨天早上交上去的,今天下午就出了回应。也就是说,万法门高层有可能还在关注自己,有可能是欣赏自己的冯落衣,有可能是与自己有一面之缘的希柏澈,甚至有可能是和自己关系不大好的陈景云,总而言之,自己的论文一交上去就在逍遥的小圈子里传开了。
  这绝对是一个好现象。在这个世界,得到老前辈的赏识,初期总会升得快一些——即使日后注定会与这些老前辈走上不同的道路。
  王崎饶有兴致的翻了翻手中论文集,然后又看了看封面的标题。
  《万法选辑》,叫这个名字定然是万法门门派本身办的期刊。这类门派期刊的特点是“稳”和“博”,毕竟它针对的对象是整个万法门弟子,其中还要包括一些元神期以下的修士,所以既不可能集中在某一个领域,也不可能放一些过于“惊世骇俗”或者说“非主流”的玩意。
  而这一期期刊里,除了一个何外尔之外,居然没有一人对王崎喝倒彩或者斥责。
  虽说大部分修士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哥德尔完备性定理,但是王崎可以肯定,这一天的时间绝对那些算君一派的逍遥搞个大新闻把他批判一番了,逍遥级别的计算速度加上第一流的数学思维可不是吃素的。
  也就是说,目前万法门官方舆论还是偏向算主一方的。
  虽然说算君就是那种叼到没朋友的人,绝大多数人在他眼里就是连香蕉都数不清的猴子,但是他毕竟也是万法门前代门主,哪能一点人脉也没有?
  除非他是一点也不知道。
  这件事不可能是出自算主的保密。论战又不是斗法,非要藏一手杀手锏。自己这边出了成果,希柏澈应该是最希望庞家莱出现的那一人。
  “算君还要半个月才能出现。”王崎不仅又想起了冯落衣的话。
  他忍不住抬头看向天空。在可能存在的人造卫星的作用下,万仙幻境至少辐射到了整个神州,说不定是整个星球,可是庞家莱依旧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知道这个消息,听冯落衣的口气,似乎这是最短时间。
  到底是什么绊住了这位巅顶大修的脚步?还是说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王崎忍不住再次看向天空。
  能够阻隔一位逍遥修士的距离……总不至于是比邻的行星吧?
  不过这个世界,“飞起来”是一件无比容易的事情,高空的罡风也只是灵气催生的自然现象,对于高级别的今法修来说不难化解。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很有可能已经开始星辰大海了……
  疑似存在的人造卫星、有可能在其他天体的逍遥,还有神秘缺失的航天活动资料……
  他想了想,将手中的书本塞给梁锦,然后问道:“神京分坛还有其他的期刊卖吗?算学的。”
  梁锦一愣:“那个……应该是有一两本《歌庭学报》的,就是一般没什么人看,被收紧图书室了……”
  “谢了。”王崎将辰风给的笔记本和课本收回储物袋。比起补习炼器,还是满足好奇心比较重要。
  “那个……王师兄……”梁锦叫住了王崎:“您到底是什么……什么人?”
  王崎回头一笑,一脸讳莫如深的表情:“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外务弟子,你给我记好了。”
  他特意在外务弟子上面加了重音。
  有心人大概听得出来吧?但是我可是从没骗过人的啊。
  在和梁锦告别之后,王崎快步走向神京分坛。他首先进入图书室。这里的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