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次女 >

第176章

次女-第176章

小说: 次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顾夫人不吃这一套,这次顾夫人可是把所有姑娘家都打听过了,人品不好,长相不好的全都没留,留下的画像全是长相好品性好的,只盼着儿子选中一个合意的。
  顾夫人和顾老爷想孙子都快想疯了,顾家就顾玉楼争气,庶子又不长进,肯定要盼着顾玉楼为顾家传承香火。
  顾夫人也听说了刘月的事,所以就劝儿子道:“当年你想着她时,她身份太低了,配不上你。这事怪不得娘,也怪不得你爹,只怪她没出生个好人家,此事你不能怨谁。
  现在她做了郡主了,得了太后的眼缘,你与她更不配了,她会看上你一个小小的翰林吗?这不怪她的出生,只怪她命太好了,遇上这样的好事儿。
  所以不管何时,你们两都没缘份,以前娘可以纵着你。
  可是你看看这都几年了,还在翰林院混着,如果不寻个得力的岳家,你还想混到老不成。儿子,别怪娘狠心,只能怪没缘份,你就当可怜可怜娘,好好成个家吧!”
  顾玉楼突然想笑,这事就像娘说的,自己和刘月注定了无缘呀!

☆、第两百九十七章 慧宁郡主 三

  刘月每日里除了陪太后用膳,就是念经给太后听,太后很爱听人念经书。可能人老了,就都信神佛了,以前刘月是不信的,可是对于重生之后,刘月却信了。
  所以本来很绕口的经文,在刘月看来一点也不无聊,而且难得有机会这么清闲,虽然心里想着铺子的事,可是刘月念经时,却又觉得心里很安静。
  现在的局面,刘月也觉得无所谓了,反正自己还活着不是吗?
  其实刘月不知道,每日她睡下后老太后都会自问金嬷嬷,有关刘月这一天的所有事情。而让太后意外的是,本来很挑剔的金嬷嬷,对谙月态度反而不错,而且难得的没有说刘月的不是。
  通常宫里的宫女们,学习规矩哪会,没有一个人不会被金嬷嬷训哭的,也没有一个是看过金嬷嬷好脸色的。
  老太后就是想用金嬷嬷压压刘月,让她知道她永远也不配在皇宫里,不配与自己的孙儿在一起。
  连宫里的规矩都学不好,如何去做一个王妃呢?当然学宫里的规矩,除了为难刘月,还有一点就是为了堵住其它人的嘴。
  认一个民女做郡主,总不能一直让她这么野下去吧,若是日后见到京城的其它小姐夫人们,郡主的架子和气势就算了,一点点规矩都不懂,才让人怀疑自己这个太后的眼光呢?
  什么样的人都认做郡主,不是老糊涂了,就是脑子抽风了,或者就是有些什么不为人知之事。所以老太后让金嬷嬷去教刘月规矩,这样一举两德了,自己也能放心,心里又不会那么不痛快了。
  而让刘月每日来陪自己用膳,却是为了考验刘月的学习成果,饭桌上最能体面规矩和礼仪了。所以老太后很想看到刘月出丑,
  这样自己才能好好训训她,让她知道就算现在她是郡主了,也只是一个乡下丫头。什么也不是。如果不是为了孙儿,自己才不会给她这分脸面呢?可是当老太后让刘月陪了几日后,
  心里却有些喜欢这丫头了,话不多,用膳时规矩很好,一点也看不出是民女,反而像是打小就这样训练过的。最重要的是,老太后信佛呀,老太后爱听人念经书,可是这念经书可是技术活。
  不是说把字读书来就成的,必需要念经的人,自己也懂一些,才能带入一定的感情进去,才能让听着的人觉得舒服。觉得受益。
  老太后让刘月念经也是为了为难她,想着一个民女会认字吗?会念经书吗?
  经文上的字可是很难认的,就算会认也不能念的让自己满意,就算念的好,也不会喜欢这样给人念经,每日念一两个时辰,会很累人的。而且很枯燥。
  宫里原公主们都不喜欢,最怕太后让她们念经书了。老太后人老了,连捉弄人的法子也像小孩子一样的。刘月其实全明白,所以才会觉得无所谓,老太后愿意这样,自己就好好陪老太后玩吧!
  反正最多三四天。老太后肯定会放自己出宫的。形势也只是做做罢了,就像自己这个郡主,也只是叫着好听些,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第一没有郡主府,第二没有给自己年奉。可不是一句空话吗?说着好听罢了。
  老太后听完刘月念经。突然问道:“你相信因果报吗?”
  刘月对老太后这个问题愣了一会,这是这么久以来,老太后第一一次同自己说话,还真是难得。可是没想到却是问的这个问题,正好今日的经文也是讲因果报应之类的。
  刘月觉得老太后问的真是笑话,如果这因果报应是真的,那么老太后能活这么久吗?
  这后宫里谁的手是干净的,谁手里没几条人命,也许还不止呢?随便看哪个奴才不哆,大可以直接打死了,也许在她们看来奴才的命不是命吧!
  可是立马刘月还是规矩道:“回太后话,月儿信也不信。”
  老太后还是第一次听到人家这样回答,不由来了兴致,继续问道:“为何是信也不信呢?这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哪来的模凌两可的回答呢?还是你根本不懂,只是哄哀家呢?”
  刘月皱眉 ,这些人怎么这么无聊呢?动不动就要给自己安个罪名,如果自己不说清楚,就成了哄太后,就是不尊重太后,这可就是大罪了,老太后是存心的跟自己过不去吧!
  不过算了,反正她也只敢给自己安罪名,至少南宫明没成亲之前,是不会要自己的命。“月儿其实对这句话也很迷惑,若说信因果报应吧,可是太后不觉得这世上,有很多做了坏事,手上沾满血腥的人,
  还活的好好的吗?而且活的很好,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多我月儿数还清了。所以从这些例子看来,月儿会觉得不可信,如果有报应,这些人为何还会活着呢?老天爷不该把他们收走吗?这也太没天理了吧?
  可是同样的,有些人做了坏事,老天爷开眼了,像是杀人犯吧,官府会把他们抓到,会给被害者讨回公道。还有一些做坏事的,不是死的早,就是儿孙受其牵连,或者倒霉讲诸事不顺。
  从这些例子看呢?这又让刘月觉得因果报应是可信的。所以月儿才会说,信也不信。不过也许是月儿年纪小,有些事还看不明白,所以月儿这些见解,太后同样听听就算了。”
  老太后突然笑了,确实是如此,信也不信。这些因果报应还真只能信一半。你要是全信了,你才会痛苦不已,而信一半的人,才能活的长长久久。自己在后宫这么多年,看过多少血腥的事,不也活的好好的吗?自己的侄女素素做过什么坏事呢?
  不也早早的去了,这困果本就只能信一半,只是这小丫头敢说出实话,倒是让太后觉得遇上知音了。这宫里惯是讨好自己的人,听说自己爱佛法,常常 在自己面前装良善,可是这良善可不是装出来的。
  老太后难的看刘月顺眼几分:“倒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看的如此开,而且还敢在哀家跟前说实话。其实哀家也是只信一半罢了,不然哀家还踢打的长吗?”
  刘月不敢接话了,太后可以这样说她自己,可是自己没说话的权利。而且刘月一点也不想知道太后的事,知道的越多死的越早,就算自己不在宫里混,也知道这句话的。
  老太后见刘月恭敬的站在边上,并不接自己的话,心里更加满意了。这丫头还真聪明,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句不说,难怪明儿喜欢。可惜了她自己不惜福,不知满足,这也怪不得自己。
  不过若真把她指给明儿,又有一个谢若雨在,这南宫王府才真是不得消停吧?
  “你很聪明,哀家都不想放你出宫了,这可怎么办?要不你就陪在哀家身边吧?”
  刘月心里叫苦,自己才不想每日里过的跟木头一样,连笑也不敢大声的笑。自己还要看着弟弟娶媳妇呢,在这憋屈的宫里,活人也能憋出病来。
  不过再不情愿,也不能说出来,只能故作惊喜的拒绝。可这样也太假了,对太后这种人精刘月不认为有用,而且搞不好事得其反呢?所以刘月决定实话实说。
  “太后,其实月儿来京城,只是想开一家京城的分号。您也知道月儿只是一介商女,就算现在您给月儿体面,可是月儿还是不敢忘本的。月儿想做一个出名的商人,想把自己的铺子开遍全国,让所有的夫人太太小姐们,都喜欢月娘绣庄的衣裳。
  所以您就别为难月儿了,这皇宫虽好,可是却不是月儿的根。”说完刘月心里七下八下的,就怕太后一生气,就把自己拍死了。
  怪自己不识实力,居然还敢嫌弃皇宫,可是自己是真的嫌弃皇宫呀!这里没有外面的天空,吸不到外面的空气,就是一座牢笼嘛!
  太后很愿意听实话,所以刘月的话太后信,也相信她真不想呆在宫里。可是自己亲自封的郡主,去开铺子做生意,怕是这刘月算是第一人了。老太后突然很好奇,到底这做生意有什么好的,偏偏让这丫头这么喜欢呢?
  “你这么喜欢做生意吗?你现在是郡主了,不必再为生计忧愁了,何必还去做生意呢?一个郡主抛头露面的,你不会觉得委屈吗?”
  刘月难得一笑:“太后,月儿才不会觉得委屈呢?月儿觉得可以把漂亮的衣裳 ,给所有爱美的夫人小姐们穿上,然后看到满大街的姑娘太太们,全穿着月娘绣庄的衣裳,这样很有成就感。
  而且虽然月儿现在是郡主了,不必为生计发愁,可是月儿觉得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如果月儿自己能挣到银子,自己花自己的银子,可不比别人赏的或是给的,来的自在些。”
  老太后眯着眼睛,突然觉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奇女子,不觉得做生意是卑贱的事,也不想依靠爹娘父母,连自己给的郡主之位也不依靠。反而就喜欢自己靠自己。
  还说什么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这京城的有些小世子,小侯爷怕是都没这份气度,全指着老本过活,混吃等死。
  而朝廷真正得用的人才却没几个,真到上阵杀敌时,这些世家少爷们,却个个不是称病,又是推脱 ,没一个肯为国出力。
  可是他们吃的喝的用的,全是朝廷给的。老太后突然很想让皇上来听听,也让皇上心里有个底。

☆、第两百九十八章 水一样灵透的女子

  也不知是太后突然想通了,还是太后脑子抽风了,突然同刘月亲近起来。每日里刘月来,必定会同刘月说会子闲话,也会问一些民间的事情。
  刘月会讲一些自家的小事,老人家却听的津津有味的。听宫女们说太后每日饭都多用一些了,皇帝就更加想见见刘月了。可是却又怕给刘月太大的体面,这丫头不知天高地厚了,这人的心最没底了。
  刘月陪了太后好几日了,见太后待自己明显比以前好多了,就想着同太后提出自己出宫。可是又怕太后拒绝,左想右想睡也睡不好,这铺子每日里也要租金的。
  绣娘们从康城来到京城,每日里没活做哪里挣得到银子,而且大家这样干等着也不是个法子。
  刘月想了一晚上,还是决定大着胆子同太后说说看,不试怎么知道结果呢?反正自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就这样了,最多太后把自己关一辈子。
  老太后这几天很喜欢刘月陪着,这丫头大方说话实在,也不讨好自己,反而让自己看着顺眼。所以今日老天后且完膳食之后,依旧让刘月讲民间的故事听。
  可是刘月却突然跪下,眼神无一丝惧怕:“月儿想求太后放月儿出宫,月儿的铺子马上就要开张了,月儿不出去不成。求太后成全!”
  太后早知道刘月有开铺子,没想到这丫头把生意都做到京城来了,其实这几天下来,太后也看出来了,这明儿只要有一个女人,这丫头都不会再同明儿在一起,这丫头心气儿高,性子又要强。
  还真是铁了心的不会同明儿一起了,可是老太后这几天让刘月陪惯了,这一时让刘月出宫去。老太后倒有些舍不得了。
  老太后因为脾气大,性子怪,又不爱迁就人。所以能亲近的孙子孙女并不多,而耐的下性子在太后跟前进孝的。更是没几个。
  老太后又不爱听那些讨好虚伪的假话,更不喜欢孙女们为了讨好自己争宠,所以就对孙子孙女们很淡。而皇子公主们对这位祖母,也淡的很。
  难得老太后遇上刘月这样说话真,又不图自己什么的,性子又同自己一样的钢强,老太后心里早喜欢让这丫头了。老太后不由冷脸,没好气道:“哀家就不明白了,你咋就喜欢去做生意,这些可都是男人干的事儿。
  一个姑娘家家的。在外面抛头露面的终是不大好听。你现在可是郡主了,可不能自降身价。”
  刘月微微一笑,一幅向往的样子:“太后,您不知道做生意可有意思了,每天可以看到很多人。还可以听到很多有趣的事。更重要的是,可以挣到很多的银子。
  这样月儿可以给爹娘买补身子的药,还可以借弟弟念书,这是多好的事儿呀!只要不偷不抢,靠本势挣钱,月儿就觉得是幸福。”
  提
  到做生意,刘月就有说不完的话。心情也变好了。人都精神起回去,太后看着这个脸上充满笑意,精神头也跟着好起来的刘月。虽然不知道做生意到底好不好,可是却觉得一定有趣,或者这正是刘月高兴的来缘吧!
  刘月见太后没打断自己,又接着继续说道:“太后。您不知道看着别人穿上月儿铺子时原衣裳时,是多有成就感的事,特别是大家都喜欢,而且因为喜欢而买更多的衣裳,而月儿也因为她们的喜欢。可以挣到更多的银子。
  这不是最开心的事吗?月儿小时候太穷了,穷的连馒头也吃不上,从那时候,月儿就对自己说,长大后一定要努力的挣银子。
  让爹娘吃上好吃的白面馒头,也让弟弟成去书院念书,让姐姐可以幸福的嫁出去。
  这些愿望在当时的月儿看来,是多么的遥远,可是现在月儿全因到了,这些愿望成真了。而让月儿实现这些愿望的,不是老天爷,也不是靠任何人。
  而是靠月儿自己,靠月儿的铺子,靠月儿去做生意。所以月儿从未觉得做生意是丢人的事,也没觉得女子自食其力有错。相反月儿觉得那些自视清高,总想着天上掉金元宝的人,才是最让人看不起的。
  所以做生意在月儿看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证明,证明月儿可以自食其力,证明月儿不需要任何人,就可以养活一家人。
  月儿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自己掌的握命运,不希望因为任何原因而去依俯任何一个人,更不希望看人脸色,处处受委屈过活。这样活的多憋屈呀!”
  老太后看着刘月,突然明白她为何不愿意嫁给南宫明了,不是不爱,也不是不愿委屈。而是她要更加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没有谁会一辈子纵着这样有野心的女人,其实独立很好,可是女人太独立了,就让男人觉得难以掌控了,而一个不能掌控的女人,哪个男人敢要呢?
  而且还得面对世俗的看法,第一月儿会继续她的铺子,虽然不是天天在铺子里做生意,可是却会时不时的露面。
  而且世家大族虽然私底下都有产业,可是哪会让一个儿媳妇是商女出身呢?还得接受她这些太过惊世的想法。
  可是老太后却又喜欢听,这是真实,是实话。这丫头其实最大的缺点是,太没安全感了。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才会拼命的想挣钱,只有挣钱才会让她觉得自己有依靠。
  因为有银子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