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儒道至圣 >

第85章

儒道至圣-第85章

小说: 儒道至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那我好好学习瑶琴,只给你一个人听!”杨玉环轻声道,看向方运的目光带着别样的情愫。
  “你很喜欢弹琴?”方运好似在问一句废话。
  杨玉环愣了一下,认真地点了一下头,道:“我很喜欢,我……我想……要是我能练好琴,能……能稍微配上你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
  杨玉环的声音在颤抖,可眼神异常坚定。
  方运的目光变得无比柔和,道:“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你弹的瑶琴,读书人都应该会。我可能没有时间钻研,但你既然喜欢,就好好练下去,若是能练到很高的境界,或许有大好处。”
  和书法一样,琴棋画一样各有境界。
  “嗯,我会努力的!”杨玉环的眼睛在夜里更加明亮。
  “我会在今年参加州试,考举人,然后为考进士做准备。不管能不能考中进士,最多两年,我就迎娶你过门。你有时间可以遣人打听打听你家人,等你我大婚的时候总需要你的亲人。”
  “嗯,都听你的。”杨玉环羞涩地低下头,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这些天她发现方运的变化越来越大,生怕方运会疏远她,没想到方运甚至待她比以前都好,而且特别体贴。
  方运明白这个时代的女子心里有多苦,杨玉环既然喜欢琴,就让她专心学,有兴趣爱好就有了精神的寄托,不会被家里的琐事消磨心志。
  “以后你想弹琴就弹,不用管我,我不会被琴声打扰。”
  杨玉环却道:“以后你在家我不弹,我去赖夫人那里弹,赖将军白天几乎都不在家,和赖夫人在一起很方便,又不影响你。”
  “也好。瑶琴越贵越好,你不用省,就买好的,知道吗?”
  “嗯。”杨玉环心里无比欢喜,也不管方运说什么,点头答应就好。
  “我回屋学习去了,你别睡得太晚。”
  “嗯。”杨玉环再次点头答应。
  方运笑了笑,道:“玉环姐你弹琴的样子很美,我很喜欢。”说着转身离开。
  杨玉环则满面绯红,偷偷地看着方运,小小的心跳得更快了。
  “小运真是越来越油嘴滑舌了。”杨玉环轻声说着,可心里却高兴得很。
  看到方运的身影消失,杨玉环忍不住几步到门旁,再次看到方运的背影,心里特别安宁,等看着方运进屋,她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杨玉环静静地望着方运的房间,脸上的笑容许久不散,只要方运在家里,她就感觉自己的心满了,什么都不缺。
  “我会好好练琴。”她轻声说着,回到屋里,在油灯下,静静地看着琴谱,很吃力,但也津津有味。
  方运回到屋里后,先练了几页字,又诵读了已经滚瓜烂熟的《孟子》,然后站在桌子前,铺好纸,心中思索。
  “那日我妄图写《正气歌》,可惜只写了三个半字,连‘天地有正气’前五个字都写不完。《孟子》讲述了浩然正气的根本性质,而《正气歌》却详细描述了正气的力量,因此我哪怕只写了三个半字,也能形成文胆漩涡,从而让我在秀才时就有了文胆。”
  “我现在必须要学习文天祥的《正气歌》,若是能把《孟子》和《正气歌》融为一体,那么极有可能获得最纯正、最高层次的浩然正气,从而把‘义’之圣道修炼到极致。有了孟子和文天祥两位老师在,义之圣道就可以比别人更顺利地走下去。”
  “所以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将其完全写出来。不过《正气歌》里有几个圣元大陆没出现的人,后面要改一改。现在,我应该不断用《正气歌》锤炼壮大自己,只是不知道现在能写几个字。”
  方运心里想完,深吸一口气,提起笔,慢慢在纸上书写。
  天。
  方运的才气正在迅速流入这个字中,但“天”字吸收了足够的才气便停下来,方运继续写下去。
  “天地有正气……”
  写完“气”字,两条才气全部消耗殆尽,方运感到精神疲惫,于是停下笔,看着纸面上普普通通的五个黑色正楷字。
  “上次不是金色字么?”方运正想着,五个黑色的字表面浮现淡金的色泽,然后文字和纸页同时消失。
  方运第一时间进入奇书天地,看到虚空中漂浮着三件东西。
  一滴蛟龙状的妖圣血,一篇《桃花源记》残篇,第三件就是那张《正气歌》的纸页,不过只有五个字。
  那滴妖圣血所化的小蛟龙以前无比嚣张,一直在不停地挣扎,但现在却双目无神,仿佛失去了灵性。
  方运仔细看了一眼这滴血,里面的妖圣意念已经消失,但仍然散发着恐怖的气息,等方运力量足够,就可以使用这滴妖圣血。
  “传说中,诗词文都可以‘圣化’,而不管是人族众圣还是妖圣的血都可以把诗词文圣化。等我以后有了足够的力量驾驭这滴血,在恰当的时机,就可以圣化诗词,彻底发挥战诗词最恐怖的力量。跟圣化后的战诗词相比,我们现在使用的战诗词只能说是小打小闹。”
  “唉,安承材,谢谢你把大儒污文相赠,你放心,虽然我无法上缴给圣院,但也绝不会埋没了这妖圣血和真文残篇,我要让它们在我的手里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既然有了上品奋笔疾书,一息最快写八句,就要把《白蛇传》尽快写出来,把卖书的钱捐给卢家镇,作为安承材赠送妖圣血和《桃花源记》残篇的感谢。”
  方运想起这《桃花源记》残篇有锤炼文宫文胆的作用,心中一动,默背《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背诵完整篇《桃花源记》,那奇书天地里的《桃花源记》残篇原本消失,出现在方运的文宫里。
  方运立刻神念入文宫,就见那不过区区一页的《桃花源记》竟然无比巨大,悬浮在文宫的上方,只比文宫小一圈,而方运的文宫之大,已经相当于一座小村镇,可见这《桃花源记》有多么神异。
  方运的神念站在文宫内,仰望着巨大的大儒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大儒真文自动发出声音,这是余音绕梁的力量,声音醇厚温和,让人如沐春风,方运有种迷醉的感觉。
  在大儒真文的声音诵到“忽逢桃花林”的时候,桃花天降,落英缤纷,香气扑鼻,如梦似幻。
  在这漫天的桃花中,方运仿佛神游天外,逍遥自在,好像和那个武陵人一样来到了桃花源。
  桃花朵朵飞,纷纷飞入文胆、文心和才气里,剩下的则飞入文宫石壁中。
  方运沉醉在这奇异的意境中,放下世间的一切烦恼和负担,享受世外桃源的美妙。
  此时此刻,方运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文字之美、大儒之能,那种无法言说的愉悦感充满全身,仿佛身体持续承受才气洗礼。
  这《桃花源记》的意境太美妙,等大儒真文离开文宫后好一会儿,方运才重新清醒。
  “《桃花源记》的残篇都如此美妙,那完整的《桃花源记》会怎么样?完整的《桃花源诗并序》又会怎么样?陶圣的圣道文宝‘世外桃源’又是一番什么样的光景?”
  方运又仔细体味《桃花源记》中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然后再认真观察自己的文宫。
  “咦?”方运抬头看到那如水滴晶莹剔透的文胆内,突然闪过一个‘勇’字,但迅速消失不见。
  “仁、义、礼、智、信、忠、勇是七种圣道,各自有不同的力量,比如‘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浩然正气,而‘勇’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杀敌的力量,所以历代兵家在‘智’之后首选‘勇’。那些强大的兵家子弟哪怕在举人的时候,都拥有强大的破坏力,但前提是他们有‘兵书’,而且触摸到勇之圣道。”


第142章 《三十六计》
  兵书类似文宝,但不是文宝。
  兵书和文宝相似的地方是,都是实物,通过消耗才气激发其力量。
  不同的是,普通文宝需要有人永久消耗自己的才气炼制,消耗的才气永远不会恢复,半圣文宝则需要靠圣道根基的力量:而兵书在书写的过程中不需要永久性消耗才气,只要能写出来,就可以使用。
  但是,每个举人都可以消耗才气制作文宝,但不是人人都能写出兵书,哪怕照着《孙子兵法》写,写出来的也只是文章,算不得兵书。
  方运心中决定,把下一步的目标放在兵书上。
  “兵家主战,兵书自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只不过,和诗词之力比,兵家的兵书在对个体的杀伤力远不如,更适合大规模的战斗,辅助力量也较多。比如上次杀那头伪龙血脉的龟妖帅,就没人用兵书。因为在个体实力无比强大的敌人面前,普通兵书毫无用处,除非是自己所著的兵书,或者是特别强大的兵书。”
  “因为才高一斗的关系,我现在才气的量比初成举人的才气还要多一些,似乎可以运用兵书。后世的兵书多如牛毛,如《唐李问对》《守城录》《射经》《百战奇略》《纪效新书》等等,但这些兵书都有太多的考究,现在的我还不适合写,也可能写不出来。但是,有一本兵书绝对非常适合我!”
  “《三十六计》此书是明清时期的人根据各种真实的军事实例总结的经验,并非像那些兵法家一样是总结自己的经验,而是一种整理归纳。这《三十六计》论深度高度自然是比不上那些著名的兵书,但论广度和实用性,却一点都不差,因为这毕竟是后人纵观数千年历史而总结出来的,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整理的,拥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三十六计》整书绝对不是我现在能够写出来的,但一个计一个计慢慢写,则完全可以。先试试第一计‘瞒天过海’。等我完成《三十六计》全书后,随着我实力的增强,这本书的力量也会增强。虽然这本书单论威力比不上半圣兵书《孙子兵法》,但现在《孙子兵法》已经被拆分,我不可能得到全本,《三十六计》却可以。”
  方运心里想着,提笔书写。
  瞒天过海原作是用了隋唐时期的两个经典战争案例,但方运自然不能用,于是以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孙膑著名的减灶之策和十国时期的一次战争为案例,书写瞒天过海之计。
  兵书在书写的过程中极为消耗精神,因为一个人如果对兵书了解得不够透彻,写出来的只是文字,不是兵书。所以方运仅仅写了一半就精疲力竭,浑身无力。
  方运并没有气馁,先回床上休息,一边躺着,一边反复研究瞒天过海这一计策,不断从历史寻找相关的案例,甚至寻找战败的案例,试着用瞒天过海之策应对,推演能不能挽回战局。
  方运越是思考,越发现写兵书比想象中困难百倍,自己吃不透瞒天过海之计,就永远写不出来。
  不过方运并没有气馁,不断在奇书天地中查找资料学习、印证,如同写经义、策论一样,反复锤炼这个计策。
  但很快方运发现,书写兵书的文字不需要消耗才气,但推演的过程必须消耗才气,可现在自己才气耗尽,只得早早睡下。
  两个小时后,文胆轻动,方运立刻睁眼,双目清明,没有半点血丝,精神抖擞。
  方运神入文宫,发现才气已经完全涨满,在九寸的基础上又长了一分。
  文胆已经成长,进入第一境韧如草木,虽然不如现在的半圣弟子颜域空,但却比刚入举人的颜域空强大许多。
  文宫星辰的光芒再度照耀在才气上,让方运的才气慢慢增多、增强。
  方运没有立刻去完善瞒天过海之计,而是先默读了一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领悟半圣的思想和力量,让自己的心灵更加靠近兵家的理念,然后继续完善瞒天过海之计。
  写到最后,方运发现实际难度不是想象的百倍,而是千倍!
  “看来,要想把瞒天过海写成真正的兵书,要分几步走。第一步,要彻底理解瞒天过海之计;第二步,要找到大量的战争案例来论证这个计策的可行性;第三步,寻找新的战争案例,把自己代入失败的一方推演,用瞒天过海之计赢得战斗战争。”
  “第四步,则要分解、分析然后总结这套理论,把瞒天过海之计的每个步骤都吃透。第五步,深化原始理论,在瞒天过海的原始理论上扩展;第六步,就是融会贯通,并书写完成。”
  方运不断翻找圣元大陆兵家的著作,悲哀地发现那些兵家大儒或众圣都崇尚言简意赅、微言大义,并没有像教导经义那样手把手教人如何写兵书,毕竟兵书不是科举内容,所以那些大儒半圣的作品虽然或多或少提到这六个步骤,但都没有成体系论述。
  “唉,看来这个任务得交给我了,奇书天地可不能帮我建立一个圣元大陆独有的兵书理论体系,还得我自己来。”
  方运发现有的兵家大儒还提到过写兵书的第七步,但只有一些词语,没有详细说明,而且那只是传说中的境界,要是写一部兵书的时候能进入第七步,那就说明这部兵书有机会融入“智之圣道”,威力倍增。
  文章易写,兵书难得,圣元大陆的文兵书原作一共不到三十本,其余兵书都是别人学习原作后重新书写,其威力比原作差得远。
  方运发现在瞒天过海这一计中,自己仅仅走到第四步,后面还需要两步才能写出来。
  “仅仅是一个计策就这么麻烦,那后面三十五个计策怎么办?其他的兵书怎么办?”
  “后世有那么多兵书,不能传播发扬光大实在可惜,关键是《三十六计》在高度上或许不如半圣们的兵书,但却更适合大儒之下的兵家人。若是我能把《三十六计》写成完整的兵书,我人族的力量必然会再次增长,绝对比《陋室铭》更加重要。”
  方运思考完,继续研究瞒天过海之计。
  在才气的支撑下,方运慢慢学习研究,很快才气耗尽,不得不再次睡觉。
  又过了两个小时,方运醒过来,继续研究,最后终于完成第六步。
  “可以书写兵书了!”
  方运松了一口气,再一次提笔,慢慢书写瞒天过海之计。
  方运写得非常认真,生怕有一点疏漏导致兵书失败写成普通文章。
  很快,方运写完最后一个字,然后落笔写下最后一个句号。
  但是,在毛笔碰触纸页的一瞬间,方运眼前一黑。
  不知道过了多久,方运听到耳边传来嘈杂的声音。
  “方将军!醒醒啊方将军!”
  “我们不能没有你啊!”
  “将军!”
  方运感觉这些人在叫自己,可自己明明只是秀才,不可能当将军,很想开口问问情况,可头昏昏沉沉的,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
  这里是一处宽敞的行军帐篷,七八个身穿盔甲军服的军人正站在前方。
  方运低头一看,自己盖着被躺在床上,双腿微疼,感觉不妙,急忙掀开被子,发现自己竟然失去了双腿,而且看样子是刚失去不久,不过似乎有人用医书治疗过自己。
  方运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但发现自己头脑无比清楚,连奇书天地和许多事情都可以清晰记起来,不像做梦,随后仔细观察周围,又惊又喜。
  “才气演武!这个武不是武斗武打,而是和文对应的军事战争,就是那些大儒半圣所说的兵书第七步!现在正通过消耗我的才气,在文宫中构建出一个演武幻境,以兵书的内容来考验我。只要我能用兵书的思想内容完成考验,那么这篇兵书不仅可以完成,还可以融入极为难得的智之圣道。”
  “智之圣道非同小可!连那些兵家半圣世家的弟子,都会先去接受勇之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