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势凌云霄 >

第225章

势凌云霄-第225章

小说: 势凌云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也是活死人的人,依然比今天遇到的档次要高。因为那十四人一见不敌,马上就撤身逃跑,并没有如今天一样死拼到底。

由此又能说明什么呢?

吴峥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暗神组织的目的是要把目标人物彻底绞杀在这里。

他们想要杀死的人是谁呢?

三绝书生端木云天,莽丈人项飞,还是自己?

怎么想,吴峥也没想出暗神组织想要杀死前二者的理由。

那么暗神组织的目标就只能是自己了。

一是,自己已经成为暗神组织的眼中钉;

二是,暗神组织应该也对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感兴趣了;

三是,有关神秘司南车分离的部件,自己身上已经拥有了三件;

再看看密林中整齐排放的四架巨弩,这可是行军打仗中,用于攻城拔寨时的兵器。平时需要十几名士兵才能操控一台巨弩,即便是刚才被杀死的活死人,怕是也要四个人才能为之张弦搭箭。

四架巨弩,五六十只硬弩,所有的活死人差不多人手一只。若是一起攒射的话,在吴峥毫无防备的前提下,将很有可能遭到重创。如此,那些活死人一拥而上,若是没有援兵,即便吴峥的修为再高,也只有死路一条了。(未完待续。)

五百六十六崆峒派上下齐心

按着这个思路分析下来,吴峥也就知道了,这批活死人为何会对数百武林人士,以及二次出现的三绝书生端木云天和莽丈人项飞动手的原因了。

万事有一利则必有一弊,这次暗神组织派遣来的,全部是比较低级,可以说一旦发生战斗则不死不休的死士。甚至,这批活死人接到的指示就是不放过任何人,所以才会如此。

“不对,如此以来,在没有搞清楚自己身在何处时贸然攻击,岂不是会泄露行踪吗?”

以暗神组织行事诡秘,条理又极为严谨的风格上判断,是不应该有如此大的疏忽的。

吴峥转念一想,难道暗神组织早已把宋王顾是在此布下青龙困厄阵阵法也算在其中了不成?

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

也只有如此,当宋王顾是布下的困阵困住进山的所有人,则只有身据天心木木锏的吴峥能够自由行走。所以给活死人下达不放过一人离开的命令就顺理成章了。

至此,吴峥心中不由又是一惊。

如此说来,不仅宋王顾是身边,而且是其身边红人有暗神组织的卧底。而且,就连自己与欧阳琴心父女分手时,欧阳琴心把天心木木锏送给自己的消息,暗神组织都统统掌握了。

对于前者吴峥并不觉得过于稀奇,惊讶的是,欧阳琴心把天心木木锏送给自己,当时只有欧阳玉衡一人知道。以吴峥的修为,附近若是藏有武林人士,是不可能发觉不了的。

思来想去,吴峥只好自我安慰道:“应该是暗神组织并不知道手中有天心木木锏的欧阳琴心已经离开,其真正打算是连琴心也不放过。”

“逍遥王,可否到山门中一坐?”

见悟阳道长亲自邀请,而且听他的语气又极为诚恳,吴峥便点了点头。

一行人路过藏有乔俊和黄季的岩石罅隙时,顺带把两人也带回了崆峒派山门中。

“逍遥王,当时不是还有一位女子吗?好像是江湖中鼎鼎有名的花如意柳如烟?”

“悟同道长所说不错。只是她已经离开了。”

对于崆峒派的悟同道长,吴峥也不由高看他一眼。不论是躲在观月亭外的议论,还是刚才的表现,都说明他是一位心机极深之人。

十四位浑身带伤的崆峒派弟子,在掌门悟阳道长的引领下,把吴峥请到门中大殿内坐下,不等悟阳道长开口,吴峥就说道:“悟阳掌门,还是请诸位道长先料理一下身上的伤势,我们再叙话不迟。”

“也好,请逍遥王稍等。”

等悟阳道长十四人都到后殿中包扎伤势时,天心木木锏中的顾柔再次传来了意念。

“公子,我刚才在山下发现那些活死人意识海中的神魂了。”

“什么?柔儿何不早说?!”

“公子,早说也没用。”

“为何?”

“每个被公子的凌云剑刺穿眉心意识海的活死人,都会有很少的一缕神魂溢出。不过转眼就消散一空,什么都没有了。”

“以柔儿所言,那缕神魂并非飞了回去,而是彻底消散了?”

“的确是这样。”

吴峥不能不相信顾柔的话,毕竟此时的顾柔也是以神魂形态存在。所以,顾柔能发现活死人意识海中那一缕神魂的踪迹并不稀奇。

“公子是不是一直想控制住活死人意识海中的那一缕神魂?”

“是啊,可惜三次都没有成功。”

“即便成功了,怕还是一无所获。”

“柔儿为何这样说?”

“因为以我观测,那一缕神魂实在是太细微了。若是把一个人的神魂分成百分,恐怕连两三分都没有,里面能有多少信息呢?”

“柔儿可不能以你的神魂来做比较。”

吴峥的意思很明显,顾柔是修炼过《凝神决》的,神魂自然强大于普通人。

“公子,我没有。若是与我相比,就不是两三分,也许连一分都不到。”

经顾柔这样一说,吴峥只能彻底放弃通过捕捉活死人意识海中被种下的一缕神魂,来了解暗神组织相关信息的打算了。

“有劳逍遥王久等。”

“悟阳道长不必客气。”

很快,悟阳道长,以及悟同道长、悟**长、悟光道长和修云五人,包扎好身体的伤势后重新回到了大殿内。

“再次感谢逍遥王不计前嫌的援手之恩。这次请逍遥王大驾前来,是贫道实在想知道悟月师弟身上《黄庭经》的下落。首先声明,即便已经归逍遥王所有,崆峒派上下绝不会再向逍遥王讨要。否则就是欺师灭祖之罪。”

连“欺师灭祖”的誓言都发出来了,显见悟阳道长是不愿相信躲在观月亭外看到的一幕,所以想要从吴峥口中得到最终的证实。

“实不相瞒,被悟月道长藏于拂尘手柄中,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经文已经意外进入了本人体内。即便想要取出,也是无法可想。”

吴峥也不想再隐瞒,关键是隐瞒下去毫无意义。经过黄庭洞前一战,亲耳听到悟阳道长所说的人那么多,即便有人将信将疑,最终还是会把那半部《黄庭经》就在自己身上的消息传扬出去的。

“无量寿佛!悟月师弟前去参与围攻逍遥王可谓自取其辱,咎由自取。连带把本门至宝丧失,也是山门该有此一劫。”

“掌门师兄,还记得山门典籍中记载的那四句颂子吗?”

悟同道长显然是听出了悟阳道长语气中自责的味道,于是马上把话题岔开了。

“太上妙法留人间,肉眼凡胎识之难。

且书金箔分上下,凭君珍藏待有缘。”

当悟阳道长低声吟诵一遍后,悟同道长急忙接话道:“掌门师兄,前人早已把话说的清清楚楚,‘凭君珍藏待有缘’,最关键的就是这‘有缘’二字,这可是强求不得的。”

“无量天尊,为兄多谢师弟点化。若不是为兄执迷不悟,又岂会为山门招来这灭顶之灾?!”

“掌门师兄切勿自责,身为一门之长,师兄为山门着想并无过错。说起来,我等也有有失规劝之罪。”

看到崆峒派这五位核心人物如此齐心,吴峥也不由心生敬佩之意。(未完待续。)

五百六十七醉翁之意不在酒

当然,悟阳道长请吴峥来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想借助吴峥的实力来对付掳走崆峒派数百名弟子的暗中之人。

至于吴峥能否答应,悟阳道长还是很有把握的。

因为,不论暗中之人出于何种目的,都与吴峥脱不了干系。

首先,假若暗中之人是奔着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而来,那么,则只能是找吴峥。否则,就算把整个崆峒派都夷为平地,也无法如愿。

其次,假若暗中之人是想要挟崆峒派,使之屈服并为己所用,则不外乎是暗神组织、宋王顾是、贾奕的伪朝廷、柳史青等四股势力,从目前看来,又都是与逍遥王吴峥彼此对立的。吴峥自然不会任凭崆峒派投靠其中任何一方,坐视对方的实力增长而不管。

对于崆峒派邀请自己上山的目的,吴峥也是心知肚明。他也很想解开这个谜底,——究竟是何人掳走了崆峒派的数百弟子,以及其目的何在。

悟阳道长能想到的两种可能,吴峥自然也能想到。所以,双方无需多说什么,已是心有默契了。

“启禀掌门师兄,山门外有人求见。”

“何人?”

大厅内众人听到包扎好伤势,前往山门处值守的崆峒派弟子的汇报,首先想到的就是掳走数百弟子的暗中之人派人送信息来了。

“来人自称章淮,来自武林四大家族的章家。”

“章淮?”

“请问道长,章淮是独自一人,还是另有同伴?”

“独自一人,并无同伴。”

“师弟去请章淮进来吧。”

“是。”

“听逍遥王的口气似乎认识章淮?”

“不瞒悟阳道长,我虽从未见过章淮本人,却曾听人提起过。章淮,武林人称‘风流小潘安’,乃是章家家主章太崇的嫡孙,当今章家现一代中的佼佼者。”

很快,一位身背长剑,风流倜傥的年轻人就在崆峒派弟子的引领下来到了大殿内。

“章家弟子章淮,见过逍遥王,见过悟阳掌门,各位道长。”

章淮一进入殿内,便拱手抱拳执晚辈礼向众人一一行礼。

不论是相貌,还是言谈举止,的确不亏“风流小潘安”的武林称号。就算是年龄与章淮相仿的吴峥,也不由在心中暗赞了一句。

“章少侠不必多礼,请坐,奉茶。”

伸手去接修云递来茶水的同时,身子在位子上欠了欠,还不忘出口致谢,表现出来的是一副彬彬有礼的读书人的身段。

“不知章少侠此来有何见教?”

毕竟挂念着失踪的数百弟子的安危,所以没说上两句话,悟阳道长已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晚辈冒昧前来打扰,是因为临行前得到祖父的再三叮嘱,务必上山拜望悟阳掌门与各位道长,并代祖父向各位前辈问好。同时,再次感谢崆峒派数年前对章家的援手之恩。”

听到章淮压根没有一字涉及到失踪弟子,悟阳道长脸上的失望之色,就连只看到他一半侧脸的吴峥,都看得清清楚楚。

“章家主太客气了。当年之事不过是崆峒派适逢其会,举手之劳而已。章家主早已亲临山门致谢过,又何劳少侠再次前来?”

俗话说事不关己关己则乱,悟阳道长还是疏忽了一点。

试想,既然章家已经为当年崆峒派的援手之恩道谢过了,即便再打发章淮前来,也没必要非选择在崆峒派危机临头之际不可。除非章家心怀替崆峒派出头的打算。

还是悟同道长反应得快,马上接过话头说道:“章少侠今次前来凉州想必也是与其他武林同道的目的相同吧?”

“呵呵,这位前辈应该就是悟同道长了吧?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晚辈本非圣贤,让悟同道长见笑了。”

“请恕贫道冒昧,不知少侠可曾如愿?”

殿内吴峥等人都不知道悟同道长为何要明知故问。章淮既然承认是与其他人前来的目的相同,那无非就是奔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以及郎家先祖留言中的财富而来。两者都与崆峒派,与吴峥有关,若章淮如愿了,大家还能好好坐在这里说话吗?

“呵呵,悟同道长果然高明。难怪晚辈上山前,”风流小潘安停顿下来的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故意在吊大家的胃口。“有人再三告诫,一定不要小看了崆峒派,尤其是悟同道长。”

有人?几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两个字上。而且,无不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

“章少侠可否明言,这‘有人’又是何人?”

感觉谜底就要揭开,悟阳道长就更沉不住气了。一时忍不住,出言打断了悟同道长与章淮的对话。以至于吴峥想要弄明白悟同道长那句明知故问的话究竟意有何指,而暂时不得了。

“悟阳掌门能否先告诉晚辈,若是有人拿崆峒派门中数百弟子性命交换那神秘的《黄庭经》,前辈可否应允?”

“如若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还在我等手中,为门中数百弟子性命计,将绝不吝啬。”

悟阳道长这句话说的铿锵有力,只是在吴峥听来,总觉得不是那么真实。

“呵呵,悟阳掌门,各位前辈,晚辈也知道那刻在金箔上的《黄庭经》已经不在贵派手中。正因为如此,晚辈才冒昧前来,欲与你们两家做一次和事佬,也算是回报崆峒派上下当年对章家的援手之恩。”

对于章淮至今不透露是何人掳走了崆峒派数百弟子的信息,悟阳道长也只能是干着急。不得不顺着章淮的话意问道:“章少侠,不知对方需要我等如何,才会放过崆峒派那数百无辜的弟子?”

“对方的条件很简单,只要崆峒派暂时让出黄庭洞,并把开启其中观月亭的机关告知,随时都可以完好无损放回崆峒派数百弟子。”

这完全出乎了悟阳道长等人的意料。

吴峥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即看见悟同道长的眉毛微微一挑,心中不由跟着一动。

“难道悟同道长早就猜到对方,或者说风流小潘安章淮的来意就是那观月亭了吗?”(未完待续。)

五百六十八黄庭洞内观月亭

不能不让吴峥有此怀疑,不然则无法解释刚才悟同道长那句看似明知故问的话。

也就是说,悟同道长问风流小潘安章淮的那句“可曾如愿”,绝非是指《黄庭经》或者什么财富,而是指黄庭洞内的观月亭。也只有如此,才能引来章淮对悟同道长的赞赏之语。

按照悟同道长的话意推断,不仅猜到了章淮的来意,而且还猜到了章淮正与人合作。合作的目的就是与对方一起进入黄庭洞内的观月亭。只有这样,悟同道长那句明知故问才解释的通。

一方面居中做和事佬,回报崆峒派曾经所谓的援手之恩;一方面又与掳走崆峒派数百弟子的暗中之人合作,以便顺利进入黄庭洞观月亭。风流小潘安章淮真可谓左右逢源,两边讨好。

怪不得欧阳琴心在介绍章淮时,会用“不论文治武功都是出类拔萃”来描述他呢。

自然而然,听到章淮报出对方的要求后,吴峥等人心中马上要问个为什么。

“这有何难?……。”

没让悟阳道长说完,悟同道长看似很不礼貌地打断道:“章少侠,黄庭洞乃是广成子成仙了道的圣地,而其中的观月亭又是崆峒派自古以来的禁地,轻易是不会让人进入的。不知他们为何要进入其中?”

“悟同道长,对方的目的晚辈实在不知。晚辈只是居中传递一下你们双方的要求而已。其余,概不过问。”

听章淮一下就把话说死了,原本还有后话的悟同道长也无法再开口。

黄庭洞,观月亭,难道对方的目的与自己一样,也是为刻在金箔上《黄庭经》的真正出处而来?!

这就不能不让吴峥感到惊讶了。而且,也隐隐猜到了躲在暗中,掳走崆峒派数百弟子之人是谁。

原本吴峥还是怀疑宋王顾是多一点,如今却只剩下了一个怀疑对象,那就是暗神组织。

到目前为止,暗神组织只不过派出了那守在出山要道之侧密林中,已经被彻底杀光的近百名活死人,真正的成员却还从未露面。吴峥可不相信,暗神组织会只为截杀自己而千里迢迢感到崆峒山来。因为这样的机会多得是,没必要非要蹚这趟混水。

之所以开始的时候怀疑宋王顾是多一点,是因为从未听说暗神组织对于某些武功秘籍感兴趣。可吴峥还是疏忽了一点,那就是自己能想到的,暗神组织又怎能想不到?对方是对武功秘籍不感兴趣,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