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势凌云霄 >

第17章

势凌云霄-第17章

小说: 势凌云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是没想到会被人发现,黑影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扭头就想朝客栈门外跑。

就在两人擦身而过时,吴峥脚步迅速挪动间,突然身体前倾,双手在前,一把就抓住了黑影的左臂。不等黑影有所反应,吴峥双手用力,顺着对方身体跑动的惯性,猛然往自己身前的右后方甩去。同时,脚下还不忘绊了对方的脚腕一下。

只听“噗通”一声响,那个瘦小的身影,顿时被吴峥摔到了客栈房间外墙的墙根上。

“哎呦——!”

吴峥都想不到眼前的贼子不仅没有马上翻身逃跑,反而双手抱头痛呼起来。

看到机会的吴峥,三两步蹦跳过去,抬脚大力揣在了蹲在地上痛呼的窃贼胸口,再次把对方踹到了墙根上。只是这一次窃贼没有再发出痛呼声,反而软塌塌地躺在地上,再也没有了声息。

吴峥心中一惊,不会打死了吧?

急忙上前伸手在躺在地上的窃贼口鼻间一探,还好,还有呼吸,应该只是昏死了过去。

这时,不仅隋兴夫妻,丫头翠柳,骡车车夫,以及客栈的老板也都被惊醒了,一边纷乱跑出来,一边惊声询问:

“是谁,怎么回事?!”

第三十七章画满脚印的奇怪书页

当隋兴走过来,俯下身仔细看了一眼躺在地上昏死过去的窃贼,似乎觉得有些面熟。

“咦,怎么感觉曾经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夫君?”

罗依依也把孩子留在房间里,跑出来看了一眼。

“好像是镇子西北角,五里路之外的李家庄,给我们家做短工的隋同治的儿子隋夏。”

再次低头看了一眼,隋兴果断地说:

“错不了,应该就是他。”

吴峥一听到这里,心中不由一动,难道那个算命先生就是受了此人所托?不然哪里有一路尾随前来行窃的人。一定是此人不甘心费尽周折却没有当上隋兴的伴读书童,所以心中不忿。估摸着隋兴这次进城读书,一定随身带有不少财物,一是出于泄愤,二也是贪图隋兴的随身钱财。

不过,吴峥却不会把心中的猜疑说出来。

很快,客栈掌柜就把镇子上的里正请了过来。

此时,那位昏死过去,身材瘦小的窃贼也醒了。一见自己被众人围了起来,当即痛哭流涕,满嘴胡言乱语起来,众人甚至都听不出他在说什么。

“闭嘴,你是谁,哪里人?”

见窃贼不吱声,隋兴当即把窃贼的身份告诉了赶来的里正。

吴峥一边向众人解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边探手从依然坐在地上不肯起来的隋夏怀里取出那支细竹管。隋兴一看,顿时抬脚就是一脚踹了过去。

他可是知道这东西的厉害,别说自己身上的确带了不少银钱,房间里还有妻子,以及襁褓中的小女儿梦儿呢。若是被隋夏得逞,隋兴都不敢往下想了。

脑闹哄哄过了个把时辰,里正才带人把隋夏给带走了,这时早已过了子时,堪堪来到丑时中了。天空中的一轮明月也已偏西。

隋兴夸了吴峥两句,罗依依却直接上前屈膝向吴峥行了一礼,慌得吴峥急忙闪身躲开,并谦让道:

“少奶奶千万不要这样,我也没做什么。再说,这本来就是我该做的事。”

小丫头翠柳从始至终都在用一种几近崇拜的目光看着吴峥,小脸竟然激动得都红了起来。

跟在罗依依身后转回房间,来到房间门口时,还不忘转头又看了一眼吴峥,那眼神,让吴峥好半天都觉得有些飘飘然。

骡车车夫虽然一直没有开口,不过等隋兴夫妻回房后,他却抢在吴峥前面走进了房间,随即手里拎着被褥又走了出来,直接走到停在客栈院子里的骡车前,一头钻入了进去。

显然,他是听到了吴峥说被自己的呼噜声惊醒的话。

吴峥本想跟过去告诉车夫,还是自己睡在车里好了,不想车夫直接放下了车厢的帘子,随即里面传出了呼噜声。

站在院子里犹豫一会,想着不久天就要亮了,接下来还要挑着担子赶路,吴峥也就转身回房睡觉去了。

由于夜里被隋夏一闹,早晨大家都多睡了一会,直到卯时初才起身,吃过早饭,卯时末退掉房间,收拾行李准备上路。

吴峥刚要弯腰挑起担子,不想车夫走过来一把接过吴峥手里的担子,随手扔到了骡车上。尽管还是一句话没说,不过表情却变得柔和了许多。

吴峥急忙弯腰道谢。

“谢谢大叔。”

没想话音刚落,已经坐上车辕的翠绿也紧跟着说了句:

“谢谢郑大叔。”

说完,还转动红红的小脸瞥了吴峥一眼。

吴峥也没有多想,对着已经转回头看着前方的翠柳的后脑勺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快步越过骡车,走到骑着骡子走在前面的隋兴身边,意思是要接过缰绳,替隋兴牵骡子。

“不用,我自己来好了。你慢慢跟着走吧。”

无载一身轻的吴峥,这一天的心情可谓是大好。

就这样,一行人又走了两天,于八月二十一日傍晚,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入了铜锣城。丝毫没有停顿,直接来到距离县学仅隔了一条胡同,隋家早就赁下的,一座独门独院,三间北屋正房,带有一间西耳房,东西各有两间厢房的院落里。

由于一行人连日劳顿,只是简单整理了一下,吃过晚饭便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没有吃早饭郑大叔就赶着骡车上路。之后,吴峥才在隋兴的指挥下,和翠柳忙活了起来。

隋兴夫妻住在西间,翠柳住在西耳房中,北屋的东间收拾出来给隋兴当书房用。吴峥则被安排到东厢房靠北边的一间,南边一间是杂物室。西边的两间厢房,一间用来做厨房,一间用来做饭厅。在院子的西南角处,还有一间极小的茅房。自然日常的清理,也就有既是伴读书童,又兼跟班随从的吴峥料理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便是年底,过了腊月十五,隋兴带着妻子,女儿梦儿,以及小丫头翠柳要回向阳镇老家过年,留下吴峥在县城看宅子。

虽然翠柳私下里曾多次偷偷埋怨隋兴把吴峥单独留下来,不过,这反倒正合了吴峥的心意。一个人留下来,既可以躲避吴柳两家的搜铺,又可以仔细揣摩《凌霄九式》,甚至还可以读读隋兴在县学里读的书,借用隋兴平时积攒下来的废纸练练字。

送走隋兴一家人之后,吴峥也算是彻底解放了。虽说隋兴过了正月十五就会回来,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吴峥偷偷乐上一阵子了。

又是一个晴朗的夜晚,尽管铜锣城这里的冬天十分阴冷,对于吴峥来说,并不算什么。站在院子里,反复练习了《凌霄九式》中第一式——势如破竹大半个时辰,才抬脚回到正房东间隋兴的书房里。

平时吴峥也没少进来,只是因为隋兴在,他自然不会乱动隋兴的书籍。现在可是无需顾忌了,只要看完后,再按照原样摆放好,不让回来后的隋兴看出来就好。

一时高兴,吴峥几乎把隋兴摆放在北墙书架上的书,都逐一抽出来翻了一遍。当他翻到一本封面上明显是手写的:《隋家家训》时,由于见那四个字刚劲有力不说,还透着一股凌厉的气势,出于好奇不由随手翻开,从头看了下去。

吴峥的注意力并没有在《隋家家训》的字面意思上,而是专注于刚劲的字迹上流露出的那股凌厉的气势。

翻着翻着,刚翻到三分之一处,突然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一页。

之所以说与众不同,是因为这页纸上没有丝毫字迹,只有一些异常凌乱的脚印。

不错,就是脚印。只不过不是踩上去的脚印,而是画上去的脚印。吴峥仔细数了数,竟然有一百八十个之多。

“这是什么?”

惊讶之余的吴峥,继续朝后面翻去,竟然在不足百叶的《隋家家训》中看到了四页画满脚印的纸。这四页奇怪的纸,并不是简单夹在《隋家家训》中,而是牢牢钉在了书页中。若是不认识字的人看到,肯定会误以为是书中的插图。

只不过这四页插图有些怪异,既不是花草,也不是人物,更不是风景,而是凌乱的脚印。

“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吴峥怎么都猜不出来,当感觉到一阵困意袭来时,干脆随手扔到书案上,回房睡觉去了。

第三十八章凌云步法

习惯了黎明即起的吴峥,早晨准时睁开眼睛,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就走到院子里,没有梳洗,直接练习起《凌霄九式》的第一式势如破竹。又是大半个时辰,身上微微冒汗的吴峥才停下来简单梳洗之后,开始做饭。

吃过早饭,再次来到北屋东间隋兴的书房中,看到夜里被自己扔到书案上的《隋家家训》,又随手翻开,直接翻到画有凌乱脚印的书页,不由自主琢磨起来。

反反复复,把四页怪异的,画满脚印的书页看了又看,还是理不出个头绪来。吴峥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下决心要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仅是从这本《隋家家训》的书法笔画看,此人一定是位饱学之士,而且极有可能还懂武功,不然是不可能写出带有凌厉气势的字迹来。既然如此,被订入书页中,画满凌乱脚印的四页纸,就绝不可能是无意为之。相反,其中一定暗含了某种意义。

可是,这四页怪异的书页,究竟暗含了什么意思呢?

毕竟孩子心性,越是弄不明白,吴峥越想要弄明白。于是埋头认认真真从头读了起来,希望能从《隋家家训》的字里行间找到答案。

直至看到《隋家家训》最后一页,从字里行间却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四页画有凌乱脚印书页,只言片语的解释。不仅没有解释,甚至都没有一个字提及。

更加困惑的吴峥,把《隋家家训》再次放到书案上,身体倚着椅子的靠背,闭上双眼,回忆着刚才读过的每一句话。

猛然,吴峥似乎刚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怎么变得如此之好,竟然只读了一遍《隋家家训》就一字不落的熟记了下来!

好像在后坡村跟着先生甄庆义读书的时候,还没有这样惊人的记忆力。为了验证自己的发现,吴峥随手拿起被隋兴摆在书案上的一本《中庸》,从头至尾看了一遍,随即合上书本,默诵起来。果然,自己从未读过一次的《中庸》,只是读了一遍,一样可以熟记在心,而且一字不差。

这不能不让吴峥兴奋,若是这样的话,那不是说只要自己愿意,别说是中个秀才,就是考取举人,甚至进士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想到这里,吴峥坐不住了。站起来跑到院子里,围着窄小的院子,转了几圈,发泄了一下心中的激动,很快平静下来的吴峥还是忘不掉《隋家家训》里那四张怪异的书页。

低头在院子里想了半天,一无所获的吴峥再次返回,刚坐到椅子上,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既然可以肯定写《隋家家训》的人不是无意为之,那就是说把这四页画满凌乱脚印的书页放到当前的位置,就一定有其用意。

那是不是说答案就在每张画满脚印的书页前后各一页纸上的文字中呢?

当吴峥再一次反反复复把注意力放到四页画满脚印的书页前后各一页纸上的文字中,甚至把开头和末尾的两段话,按先后顺序抄下来。放到眼前仔细分析时,吴峥果然有了新的发现。

尤其是四页怪异书页前面一页的末尾一段话。

第一页画满凌乱脚印书页前一页的最后一段话是“吾隋家子弟,绝不可倚势凌”。自然是“倚势凌人”一词,只不过“人”字到了下一页上。

第二页画满脚印的书页前一页的最后一段话是:“做人当如山巅之青松,虽历经风雨亦不可随波逐流,屈膝折腰。应看淡世间总总,明白荣华富贵不过过眼烟云。”

第三页画满脚印的书页前一页最后一句则是“古人云:不积跬步”,后面的“无以至千里”,自然在下一页纸上。

最后一页画满脚印的书页前一页的末尾一句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把四段话最后一个字单独挑出来,就是“凌”、“云”、“步”、“法”。

“凌云步法?!”

吴峥再也忍不住,随口大声念出来的同时,腾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凌云步法”四个字开头的“凌云”二字不能不让吴峥联想到,吴家堡后面,吴家祖坟旁边大石头下面坑洞中,《凌霄九式》口诀最后,那极为潦草,又与前面的文字毫无关联的,也正是这“凌云”二字。

显而易见,这夹在《隋家家训》中画满凌乱脚印的怪异书页,定然是一部步法功法。

只是,这《凌云步法》与《凌霄九式》究竟有没有关系?

这个问题只是在吴峥脑子里闪现了一下,随即就被他置之脑后了。既然有了功法可学,吴峥怎么还可能去想那些暂时看来毫无干系的东西呢?

当吴峥集中注意力,想要把四页书页上画有的凌乱脚印顺序和位置关系记在脑子里时,却突然不再相信刚刚发现的,自己惊人的记忆力了。

因为每当吴峥看过之后,觉得已经记下来,想要在脑子里回味一下的时候,竟然吃惊地发现,留在脑海里的,每页纸上一百八十个,总共七百二十个脚印,不仅没有记住一个,而且那些本就凌乱的脚印甚至缓缓动了起来。

虽说意识里感觉脑海里的脚印动得异常缓慢,可是吴峥却无论如何都看不清运动中的脚印轨迹,甚至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不到一个呼吸,就会出现强烈眩晕感的同时,心口也变得憋闷异常,大有喘不过气来的趋势,于是,吴峥不得不强迫自己赶紧停下来。

“怎么会这样?”

停下来的瞬间,吴峥甚至有一种想要呕吐的感觉。

歇一会,再试,还是一样。再歇一会,还是一样。

最后,吴峥不得不暂时放弃尝试。

通过自己的感觉,已经完全可以肯定,这部《凌云步法》绝对也是一部不世武功功法,甚至不在《凌霄九式》之下。

既惊喜莫名,又心痒难挠。

吴峥看着书案上的《隋家家训》,总有一种担心,担心不马上把《凌云步法》刻在自己脑子里就会弄丢一样。这就如同小时候得到一件心爱的礼物,总不舍得让它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样。吴峥此时的心情,倒也可以理解。

想了一会,吴峥想到一个办法。从隋兴平时使用的宣纸中挑出一张极薄的,裁成与《隋家家训》纸张同样大小,覆在那四页画有凌乱脚印的书页上,一笔一笔描了下来。

而且,把描好的四页脚印,与父亲留下来的绝笔信,母亲留下来的菱形标志放在一起,贴身收藏好,这才总算是放了心。

第三十九章仗义出手

无论如何都记不住那四页凌乱脚印的顺序和位置,吴峥甚至连午饭都没吃,到傍晚的时候,随便弄了点晚饭,吃过之后,没有继续待在院子里,而是打开院门走到了铜锣城的街上。

时逢年终岁尾,虽然天气非常阴冷,不过街道上还是熙熙攘攘的热闹非凡。大都是举家外出置办年货的行人,老老少少,形形色色。

漫无目的溜达着,想要不去想那些凌乱的脚印,吴峥实在是做不到。即便是不时被行人的谈笑声吸引,只是转瞬吴峥的思绪就会又回到那七百二十个脚印上。

只是因为在大街上,吴峥还是克制住绝不试图尝试记住总在脑海里缓慢移动的脚印轨迹。

那种憋闷,晕眩,想要呕吐的感觉可实在是不好,吴峥都有些被弄怕了。

不知不觉,信步来到了隋兴就读的县学门口,由于附近一带并没有杂货铺,所以这里倒是难得的清净。

来到铜锣城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吴峥最熟悉的就是县学所在的这条街道了。因为除了每个月三天的沐休外,每天吴峥都要帮隋兴背着书籍,以及文房四宝,把他送到学里。之后就老老实实留下来,只要隋兴有什么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