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灵素入凡记 >

第87章

灵素入凡记-第87章

小说: 灵素入凡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素看看方伯丰道:“你看这人坏不坏?”
  方伯丰想起了一些事情,叹了口气道:“世上总有许多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如这位店家所言,他那鲜石用来做菜,能使菜味变好,于他而言就是大利。至于这鲜石用多了会叫人头晕恶心,可少量用着并未见什么不妥,因此也没有办法说这个东西一定不能吃。且他用了鲜石的菜,大受食客青睐,他一个求利的买卖人,自然没有不用的道理。样样都占着道理,除非有谁能证明那鲜石即便少量食用也会毒害人身,或者有舌头厉害的能尝出这并非本味的鲜甜来而弃之,才能叫这鲜石做菜的事儿就此式微或至作罢。”
  灵素摇头道:“吃是有人能吃出来。就有几个老客到我们楼里吃饭,说西月楼的菜都是一个鲜味,吃着假,不愿意去了。不过这都是舌头极灵的人,大多数人还是尝不出什么差别来,只一味觉得那个加了鲜石的好吃。至于有没有毒性这个,大师兄也叫人从西月楼买了几样菜回来,用了几样厨上常用的验毒之法,也没验出什么来。只是那东西加多了真的不成,吃了舌头发麻,真会头晕恶心的。”
  方伯丰道:“多少东西都是最开始用着,眼前觉着不错,长远了才显出来害处。只是人能耐有限,一时实在看不出来什么好坏,等后来晓得厉害了,又总是晚了……”
  方伯丰是想到了许多事儿,才有此感慨,灵素不晓得凡间的事情,只想到鲜石,便想着:“这倒不难,等下回我那神识瞧瞧,就知道好赖了。”自觉已经有了解决的法子,便放心张罗起吃食来。
  先拿出一个小藤篮子,里头还垫着几层麻布,麻布里埋着几个馍,这会儿摸着还热乎乎的。又拿出两个小食盒,都是十字格的,一盒里头是豆干、卤鸭、肚片、蹄筋,另一盒里头是拌藕、盐水毛豆粒儿、炸茄条、烤半虾,另有一小匣子的咸酸杂拌。
  往下头石台上正劝酒的几个人看了一眼,眯眯眼睛,又从篮里掏出两个“煮鸡蛋”来。——还真是诡异的“解气”法子。
  还待再拿什么,看方伯丰那里都已经寻上碗筷了,便先停了手。早上俩人都只喝了碗菜粥就赶着出来了,这会儿也确实有些饿了。拿了温碗出来温上酒,先一人剥了一个鸡蛋吃。
  方伯丰这回每一口都细细品了,虽这么打算着,还是忍不住越吃越快,没办法,那香气勾得人慢不下来。
  灵素这是头一回吃,也不知是不是饿了的缘故,只觉着这鸡蛋实在太好吃了!同那些多少种食材作料加在一起的丰厚美味不同,这鸡蛋有种独一味的厚重和冲击,忽然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能称为“乾坤子”,真有点包乾坤之气的意思。神识往灵境里剩下的几个鸡蛋上扫了一下,眼睛忍不住往石台上的人看去……
  正这时候,忽然有人道:“哎呀,方兄,方伯丰,你们也在这里啊。这可太巧了。”
  都不用抬头,只听声音也知道是祁骁远来了。
  刘玉兰见着灵素,走过来笑着寒暄了几句,又道:“谢谢你上回送的料子,真是又轻又绵密,我娘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一直说要请你们吃个饭,也没得着合适的机会,一拖两拖拖到这会子了,说起来叫人脸红。”
  灵素也起了身笑道:“咱们都是一个地方来的,那么客气做什么。”
  那边祁骁远也同方伯丰说上话了,却是说这回几个同门师兄弟的事儿。灵素对刘玉兰道:“我们方才进来的时候还见着姜秋萍和齐翠儿她们了,他们还想叫我们也一处玩去,我们想往深里走,才没同路。你们遇见没有?”
  刘玉兰摇头:“没有见着,我同她们也不熟。”
  这刘玉兰嫁了祁骁远之后,过了对月便住到县里买的宅子里了。只是她也不去百杂行做活儿,祁骁远又是一直跟着鲁夫子的,如今除了官学,还读着鲁夫子现在偶尔会去讲学的书院,同寻常廪生们走得也不近。同灵素相熟,还是因为都是后山峪来的,算有旧交情。
  看看周围没什么人,刘玉兰拉了灵素,略低了声儿道:“我早想找你说话去了,只是这县里过日子同村里不一样,弄到现在也还有些没头绪。好容易今天碰见了!我同你说,你们那会儿分宗,看着是叫人从大树上赶走了,如今看来,却是再好没有的事儿!
  “你晓不晓得,那方老头儿如今跟中了邪一样!之前你们走了没多久,方家大塘边上的好地就陷了一大块,赶紧找了人来做了好几天法事。也不知是心虚还是真的怕鬼,隔了没一个月,就索性连边上的那几十亩厚土肥田一股脑儿都给卖了。如今更得了,去了一趟马塘镇,说村里住不得了,就去埠头镇买了个院子,带了几个妖精似的住那儿去了。
  “只把几个儿子儿媳留在村里种地,另外凡是赁给人的田地,租钱都直接算他那里去,有财三兄弟是连个子儿都摸不着!几个从前的长工都趁这回乱停了约了,反正自家耕的地卖掉了许多,也用不着那么些人,就都给放了。只是没给人算这一季的钱,有柴稞佬同些官爷给他们撑腰,没人敢同他们争,只好都捏鼻子认了。背地里都骂他们缺德,等着看他们倒霉遭报应呢!……”
  灵素想起来那地陷还是自己弄的呢,倒没想到后头还带出这么多事儿来。刘玉兰又道:“你们趁早走了才好。那老头儿!现在真是听说样样比着大财主来,一顿饭要吃十二个菜,一日还要三回点心,两顿酒,去看戏还不足,还把戏班子叫到家里去唱!他当他是谁啊!苦哈哈攒下了的百十亩地,够他这么花的?!等花完了,一身的病,还得叫他那几个儿子养呢,你说晦气不晦气!”
  灵素听得目瞪口呆。从前七娘晓得了他们家里的事儿,还说没见过这么偏袒的当爹的,哪头不是儿子?非得把一个逼得没饭吃了才甘心?!这回看来七娘却是误会人家方老爷子了。人还真不是什么偏心的主儿,真正的一视同仁,哪个儿子他都没当回事儿。他老人家就图个自己乐呵,什么子孙后代,那都是虚的。
  刘玉兰道:“族里有人看不下去了,还说过他两句,你猜那老头怎么说?他说啊,这从来只说当儿子的该孝顺老子的,谁说过当老子的一定要给儿子留家业的?若真有这规矩,那些没田没地的还不让生养了?!你说说看,他还挺占理!我爹都说了,你们真是早走早好,趁早撕捋干净了,好多着呢!可别觉着委屈,同他们掰扯不开才不知道后头有什么冤枉亏吃!”
  那边祁骁远走过来了,听着两句,便道:“我说你,你怎么就这么喜欢说人是非呢!都说了叫你寻常多读读书,学点斯文典故,别整日介东家长西家短的,嘴碎婆子最招人烦了!”
  刘玉兰一瞪眼睛:“怎么着啊?这就嫌弃上了?你要爱这口儿你趁早捡个书香门第的千金小姐娶了多好!有这会儿嘚嘚的,早干嘛去了?!”
  祁骁远鼓了几下胸口,哼一声道:“粗鄙!没法儿说!哼!”
  他说了往前走,刘玉兰只好跟上,急走几步想起来回头冲灵素道:“先走了,等过了这一阵,我找你玩去。”
  灵素也朝她点点头。就听刘玉兰往前走了几步喝了一声道:“姓祁的,你再快走两步试试!”
  看那俩人走远了,灵素对方伯丰道:“我要不要也多读些书?”
  方伯丰回神笑道:“你还读得不够多?”
  灵素笑道:“又不是我读的,都是你读的不是?”
  方伯丰点头:“书是我读的,记住的却是你。我才是那个先生们从前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读过就忘的。”见灵素还看着他,才换了正色温声道,“你想看什么书,我便读给你听,只你不用为了我特去做什么你不喜欢的事。于我而言,最要紧的就是你欢喜,一定是读书好还是不读书好的,在我这里都不是道理。”
  灵素这才笑了,又道:“我觉着你那祁师弟肯定吵不过玉兰的,他就是个架子货。”
  方伯丰乐起来,想想方才那两人说话的样子,点头道:“我觉着你说得有理。”
  他自然也从祁骁远那里听了几句方家如今的情形,只是两个人到底没有提一句那边如何的话。
  喝了两盅热酒,吃点小菜,秋末冬初的日光叫人觉得亲近,只偶尔吹过的风却到底凉得深了。方伯丰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热热的糯米酒滑到肚子里,生出一团暖意,正可略挡秋风寒意。
  灵素瞧出意思,伸手把几个食盒往边上挪了挪,空出中间一块地方来,从里头拿出两块麻木整整齐齐叠了几回,铺在了中间。两手往篮子里一伸,端出一只挺厚的陶锅来,往布垫上一放,笑道:“这会儿该焖酥了,这会子喝碗热汤肯定舒服。”
  又掏出一个竹篾编的小软兜子,把沿口往下折了几下,露出里头碧绿一兜子切碎的香葱芫荽来。
  拿了两个陶碗,用巾子裹着手揭了锅盖儿,一阵热气冒出来,真是热腾腾的。灵素拿勺子往碗里盛了几块肉,又抓了一把香葱芫荽撒上,汤勺舀了奶白色的热汤往上一浇。递给方伯丰道:“我昨儿熬好的羊汤,今儿早上刚热过。那边是椒盐,蘸肉吃。”
  方伯丰捧过碗,埋头喝了一口,鲜浓热烫,香气扑鼻,叹道:“才刚觉着有点凉,来一碗这个可太舒坦了。这得多重,得亏你一路拎过来,还不肯叫我换手。”
  灵素乐道:“你不是说夫妻一体么?咱们加一块儿算,这事儿我来做更省力省劲,比你来拎更合算。”
  方伯丰也只好笑,又瞪她一眼:“你就惯着我吧!”
  把灵素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第128章 清淤驳岸
  德源县秋初多雨,一阵秋雨一阵凉,秋深后至入冬,反有一段日子没什么雨水。衙门就定的这段日子给小清河和凉河清淤驳岸。正好这时节农忙已过,容易招到劳力,加上县衙账面上忽然多出来的一笔银钱,便索性铺排开了。把两条河按着地势分了段,几处同开,想抢在隆冬大寒前把活儿都做好。免得一耽误就耽误到来年去,再赶上春汛,说不定这功夫就白花了。
  凉河和小清河水量都不大,捡在前头先挖了副河道,把河水引到了德源河和另外一条从城外过的大清河里。又在三水交汇处筑了堤坝,以防倒灌。过了两日,小清河同凉水就只剩下一个底了。底下的淤泥和两边被水冲得滑溜的泥岸也都露了出来。
  先是下去摸鱼捉虾地热闹了一拨。大人小孩都爱这个热闹,赶中午天气暖和的时候,下到河里的人只怕比鱼还多。
  方伯丰要上学干活,不得着家,灵素一个人没事就站在自家门前的河边上看人家在河里耍。
  最开始都冲着鱼去的。这水渐渐少了,鱼慢慢就露出背脊来,在浅水里甩着尾巴做困兽之斗。大人小孩有赤手空拳捉的,有拿个筐子罩的,还有拿个抄子老远就抄上的。
  等大鱼都捉得差不多了,开始小鱼小虾小螃蟹也不放过了。到后来,这能动的都差不多捉没了,就开始捡河蚌,从岸边的石头上、泡在水里的竹筒木板上、洗东西的青石板底下摸螺蛳。
  管河道清淤的衙门里的人过来看时,都笑道:“我看索性再等几日,他们说不定就要开始挖泥了,还省了我们功夫了。”
  这是笑话,等镇上百姓们都玩够了,衙门才贴出布告来,定了三日后就要开始正式清淤驳岸了。到时候从底下要往上运泥巴,从上头要往下搬石头,都是重活儿,容易出危险。除了里头做工的,凡无关人员就一概不许下去了。
  灵素同方伯丰道:“所以最开始几天都不管,就是叫他们先玩个够,想捉的想挖的都过足瘾了,才上来这么个规矩?”
  方伯丰道:“人心如此。若是一开始就不让下去,里头那许多鱼虾蟹,小孩子看着好玩,大人看着想加盘菜。就算要拦着,也难得很。且真要行起来,要不就是成了一纸空文,要不就得多花许多人力来回巡视。且这底下的东西究竟还得弄上来吧?都是事儿,还不如这样,大家都高兴了,往后的禁令也更有效了。”
  灵素笑道:“我发觉了,这同人打交道的活儿,才真是大学问的活儿呢。真不容易。”又道,“那今天还是让下去玩的吧?”
  方伯丰看她:“怎么,你也技痒了?早几天不去,这会儿连螺蛳都叫人摸光了,你倒想下去了?”
  灵素道:“那容易的我就让着他们了,如今他们都觉着没东西可寻了,那再找出什么来,就是本事。我是凭本事吃饭的人,可不是靠抢的。”
  耍了半天嘴皮子,俩人吃了饭,天都黑透了,小风一吹还挺冷,她非拉着方伯丰同她一块儿去。方伯丰便也张罗着要换下水的田袜,其实这会儿都没什么水了,早先剩下的那点水这会儿也都干得差不多了,只一些人踩过的脚印里还有些水洼。
  灵素没给他找,告诉他:“你就在路上走着,我下去,我捉了鱼就给你扔路上,你就管捡就行了。”
  方伯丰目瞪口呆:“这会儿还有鱼?这黑灯瞎火的,你下河里去捉鱼?”
  灵素道:“这个鱼钻进泥里去了,晚上白天都一样,不靠眼睛看。你就说去不去吧。”
  方伯丰赶紧点头:“去!”又问,“那我背个鱼篓?”
  灵素点点头,方伯丰正想把一个细颈花瓶样儿的鱼篓往肩上挎,灵素从边上递过一个收口的大背篓来道:“你那个不行,太小了,搁不了几条。”
  拉着方伯丰往外头去的时候,还不忘嘱咐一句:“太沉了你就告诉我,咱们先拿回来一趟也成。要么你先把篓子放地上,到时候我拿家来也成。”
  方伯丰一脸不可置信地跟她出了门,月亮挺好,路上看得挺清楚。就是天凉了,晚边更冷,路上走动的人极少。尤其她们这边又不比金宝街那块,那块是通年跟过节一样的。
  灵素沿着从前洗东西的踏埠下到河里,方伯丰就在岸边站着。没过一会儿,就听灵素喊一声:“接着!”
  “啪”地一声,一道黑影甩到了路上,青石板路多硬,这鱼又从底下这么扔上来的,看着好似晕过去了,竟没怎么挣蹦。方伯丰赶紧跑过去两手按住,糊了一手的泥,却是一条一尺多长的大鱼。
  “还真有鱼啊……”这下不得不信了,赶紧捡了扔背篓里。这条刚放好,那边又一声“接着!”
  “啪!”又上来一条。“还有,当心了!”紧接着又扔上来一条。方伯丰捉了这条又怕那条跑了,也够忙的,很是过了一回“石板路上捉鱼”的瘾。
  就这么一个在下头捉,一个在上面捡,没用了一个时辰,就往家里先运了两回。后来还是灵素看实在太冷了,说明天再来,两人才作罢了。
  回到家里拿最大的几个木盆出来养着,第二天起来一数,足足四十六条大鱼,全是财鱼。
  方伯丰叹道:“这真是本事了。”
  灵素昨儿捉的时候挺高兴,这会儿犯愁了:“这么些,可怎么吃呢?”
  方伯丰道:“也吃不了这许多吧。要不看着送几条给人去?”
  灵素道:“夫子可看不上这样的鱼,这会儿螃蟹正肥呢,他老人家也不得空儿。我给七娘和月娘拿两条,剩下的就问问我师父去吧。或者他们酒楼要,我就卖些给他们好了。”
  方伯丰点点头:“也只得如此了。”
  这里等方伯丰一走,灵素先收拾了些中不溜的出来,这鱼太大太小都不好吃,就这样的滋味最合适。收拾干净了都放灵境里头了。至于那些鱼鳞鱼肠鱼鳃的,她也不糟践,能吃的就攒一攒到时候做菜吃,不能吃的也先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