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灵素入凡记 >

第260章

灵素入凡记-第260章

小说: 灵素入凡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哥赶紧拍着胸脯打包票,又把这买卖的来历细细告诉了他。
  原是当日遇仙会上,毛哥同湖儿俩人看炉子,那炉子同边上几个架鏊子烧柴的不一样,这个是炖东西的,里头用的煤饼。
  等一拨烧完,要换的时候,湖儿就见饭庄里的小伙计会把那些烧过的先堆在一边,拿个烧火棍给捣一捣。那些捣碎了的煤饼,有些块里头还有一个黑核儿。小伙计就把这些黑核儿捡出来,加到新添的煤饼里头一块儿烧。
  湖儿看见了问起来,小伙计就笑道:“那是没烧完的煤,你看烧完的就是发白的,这心里头还黑着,就是没烧尽呢。白扔了多可惜!”
  这之后,湖儿就琢磨上这个事情了。他看小伙计捣出来的黑核儿都是在中间的,没有边沿上黑着的。可见这东西着了就是打外头往里面烧。这里头的核儿这么不好着,要再用起来还得另费一道功夫,就没有别的法子了么?
  后来他就把新要往里头添的煤饼中间用铁筷子先给捅了个洞,有的挖个浅坑,有的挖个深坑。看烧了之后又会如何。试过几次之后,他发现这中间捅个空洞效果最好。
  这事儿同烧柴火的一联系,他就想明白了。那柴火也是得架起来烧,最怕闷塌了不通风。若要火旺,还需拿那中通竹子烧火棍往里头吹气的。可见这要烧得好,就得通气才成。
  这煤饼煤球都是实心的疙瘩,只外头一圈凌空,里头就不成了,所以才会烧不尽。
  既是这样,那索性多给炸几个孔不就成了么!
  之后他就同毛哥在试这个东西。寻常往炉子里添煤球煤饼,都是一铲子堆进去的。若是换成了上头扎了许多孔的蜂窝球,那又怎么摆合适呢?若还乱堆着,好容易通的孔,被另一横面给挡住了,那不是白瞎了么!
  这孔既是为了通风来的,自然得看风的走向再说怎么放合适了。
  最后就琢磨出一个扁柱子的样子来,——四边都是圆的,不容易磕掉,上下都是通透的孔洞,几个摞起来,这炉底上来的风能自下贯通至上,不费旁的手脚。
  不过如今的炉子许多炉膛都是下大上小的,跟他们这主意又不合了,所以他们还得另外烧一种炉子出来。炉膛尺寸得匹配他们的这种新式孔洞煤饼。
  毛哥已经分几个地方把那个做煤饼的模具做出来了,现在正在试煤末子和土的配比。土少了不容易成型,烧的时候容易粉碎,那通风的好处就没了;土多了又不禁烧,没一会儿就得换煤饼。
  湖儿那里琢磨得更细了,甚至还开始算这德源县寻常人家烧水的茶吊子和焖饭的锅子都是多大的……结果他算着算着又发现这里头还有一个没有现成计量的东西,就是多少煤块子能烧热多少水这里头的热气……
  他越追究越往那头去,毛哥这里要做炉子卖煤饼的事情他倒不觉着多好玩,俩人就变成从一块煤饼上走出两条道来了。
  毛哥把事情前后都说了,才对良子道:“现在我试着做了,一个人大概一天能做百八十个。也不晓得到时候好不好卖,我先订了六十个炉子,准备做个半个来月再开卖。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又不想被人偷去了技艺,就等着你回来呐!咱们俩一块儿合伙做这个,肯定比扛活儿强。”
  良子听了毛哥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心里越发佩服他了,叹道:“这事儿我跟你做,不过不能算什么合伙,这里头我一点力气都没出过,合什么伙!你就付我点工钱就行了。不过话说好了,我干活儿可从来不偷奸耍滑的,所以这工钱你给太低了也不成!”
  毛哥想了想道:“到时候我按着做一个多少钱给你算。这具体数目多少,现在还不知道,得看看咱们的赚头如何。”
  良子有高兴起来,正要再说什么,毛哥却问道:“你怎么回去这么些日子?你们村的另外俩都比你早回来!”
  良子有些不好意思,扭捏了一下,又换上一脸豁出去的神情道:“我、我娘给我说媳妇了!”


第373章 好打算
  毛哥过了年刚十七; 良子比毛哥大一岁; 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
  良子只怕毛哥会取笑他,结果毛哥冒出来头一句却是:“那你什么时候成亲?成亲之后还在县城里待着不待了?”
  闹得良子都没能接着脸红; 就说上正事儿了:“哪有那么快; 这刚相看好人。我娘叫我别乱花用; 多存着点往后过日子使……倒没说什么时候那啥; 不过就算那啥了,也得吃饭吧?那我还是得干活不是?!你看咱们一块儿扛活儿的; 不好些大叔呢么……”
  毛哥又想了想道:“也成。到那时候,我估摸着我那房应该也能盖起来了; 也不用再在这里住着; 就算到时候人更多了; 那小楼没空了,你同你媳妇也只管在我那里住着。我给你们单留一间房; 保管你什么都不耽误!”
  良子叫他说得又好气又好笑,可见他那么坦荡的样子; 自己要怕羞倒显得不爷们了,便道:“都成!”
  毛哥笑起来; 看良子要起火,赶紧又换话头:“那明天你就先跟我去咱们的作坊瞧瞧吧。”
  良子点点头,又有些担心道:“你也说了; 这东西一俩月见不着钱; 咱们都奔这事儿去了,这吃饭可怎么办?”
  毛哥道:“我那儿不是有东西在替我挣钱么!再说光吃饭能吃掉几个钱。咱们先干他一个月的; 之后若买卖能上道,事儿就算成了。”
  良子听了也放心了:“我觉着准能成!你做事情向来想得周到,加上又有那个奇怪的娃儿在。我回家说给我家里人听,他们都不信,还说除非神仙托生来的,哪儿有这么小就这么厉害的人物儿……”
  又往灶膛里添了根长柴,笑道,“我这回还想呢,这要不要另外寻个什么能涨本事的差事。你不是说过么,咱们做事,最好这倚仗的东西是能一直往更厉害、更值钱变的;扛活儿这个,就靠个力气,力气往后可不会越来越大……我正琢磨同你商议商议呢,嘿,哪想到你都给我预备好现成的了!”
  毛哥便道:“咱们这买卖起先好做,之后就不一定了。这东西其实不难,等个一年半载的,人家也琢磨出做法来了,弄个模子跟我们一样做,就没那么好赚了。好在咱们这里的煤末都是官行里出,价儿都一样的,这上头没有什么折扣好打。要不然若遇上个能在这头就强过我们的,我们就难了!”
  良子便道:“那咱们就先把能赚的钱赚到手,后头风水转了,咱们再跟着转呗,怕什么的!”
  俩人又闲聊了半天,毛哥发现良子没有想要留在县城里的意思,说起买房置地等话,他还是寻个地方落脚的打算,并没与在此生根之意,就细问起来。
  良子叹了一声道:“我觉着这县城里的日子也不是太有意思,都太忙了,人人都一门心思要赚钱,一早睁开眼睛就跟都欠了多少银子似的,不挣蹦不成。
  “我还是喜欢咱们乡下的过法儿,什么时节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做完了就成了。就像过年,我之前是听说城里是到十八就算过完了,好嚒,现在都改初五了?还让不让人好好过日子了!这酒都没喝痛快呢,就过完了?!
  “再说现在我家里的地都是我爹娘种着呢,往后他们上了年纪,那地总得有人种吧?那可是丁田,不能赁给旁人的。听说今年就有人家退丁去了,自家不高兴种了,要是赁给了旁人被查到就得挨罚,还不如索性退了算了。
  “我爹同我说了,这田地才是根,真有个什么天灾人祸的,你有金珠子,管饱不管饱?还得有地有粮才成。所以咱们家这丁田是绝对不能退的。那就得有人种,有人管啊,到时候我就不能老在城里呆着了。再说我爹娘也不喜欢这里的样子,老了更离不得家了。所以我往后就打算还这样,田里有事就回家干活儿,没事了再进城来做工挣点现钱。”
  毛哥听了点头道:“家里人团团圆圆的过日子才最要紧。我也不住城里,打算跟姚叔一样,在城根村里落脚了。”
  良子笑道:“那不错啊,你这一辈儿是没有丁田分的,不过你在那里落了籍,你儿子就有丁田了。”
  毛哥一笑不接他这话,反而道:“我细想了,其实要是消息灵通,常在村里城里两头跑跑,里头许多做买卖的机会,又能利益人,又能赚钱,其实也挺好的。”
  良子便拍大腿道:“嘿!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他之前在书楼里翻着了一本讲瓜菜腌制的书,里头罗列了许多地方加工菜蔬的法子,连用盐用糖的分量都列得极明白的。这些瓜菜他在家里见多了的,有时候遇上大年,收的实在太多,吃也吃不掉,都腌起来也没那么些家伙什,——再说这明年又有新下来的,存那么些也没用场,便都拿去喂猪喂鸡,再有吃用不掉的就索性由着它烂了。
  结果打这书上他发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制法。加上现在县城里的人好像都害了馋痨病似的,什么地方出个新菜色新点心,都一窝蜂地尝去。一个辣茄儿做出了无数的东西,还都叫行商们收了满天下买去。
  要是自己能照着这书上的新鲜法子,做出几样来,不说卖去灵都、京城,只要能在县城里寻着买家,不也是一份买卖?且自家那里有的是地方,若果然哪样好吃好卖的,明年就多种些,若是开了荒地来种,多少年都不用上税,更合适了。
  这回他回去,就特地抄了几张带着。
  到了家里,就说给家里爹娘听了。长辈大人们多半不喜欢什么新鲜古怪的法子。他这话要是就打嘴里说出来的,还真没人理他。可这回他是拿着纸念出来的,又说是在书楼里的书上抄下来的。这下他爹娘就认定这东西是个“秘方”了。不仅不说他,还很乐意“照着书里写的”试试。
  如今已经照着他抄回去的方子,又是晒又是剁、又是拌又是压地做好了几大坛十香菜在,只看再过个把月开坛之后是何样效果。
  说完了这些,良子又道:“我们那里还有许多东西,只是都散碎着,可若是放到城里来,还都不便宜的。我想着,往后我就两头跑跑,把东西拿到这里来卖了。我也赚些钱,也叫村里的人得些实惠。”
  毛哥就疑惑道:“你要说制些稀罕的瓜菜干子,还是这么回事儿。可是这什么别的出产,你们村里也有人来县城里做工的,他们就不知道?再说之前不是还有一个专门跑县城给临近几个村捎带东西的么?你这打算靠谱不靠谱啊。”
  良子赶紧比划道:“写字啊,这家一点那家一点的,要是不能写不会记,这买卖怎么做!还有你当人人都同我这么机灵么?多少人就顾着自己手里那点事儿,哪里会想到这些上去。就跟那笑话楼里头的戏文似的,不说别人,只说二牛他们几个一早的看过几十遍了吧?他们怎么就没留心那箱子来回的机关呢?是不是?!”
  毛哥没话说了,便道:“细样的一件两件或者说不好,不过你这个大面上的路子是没错的,我觉着很可以试试。”
  良子看他一眼,那表情就是好活脱脱的“那还用你说?!”
  一会儿饭菜都得了,三个人一起吃着法,良子就开始畅想往后的好日子了:家里种着地,城里做着工,来回的时候还两边捎带东西挣点钱,真是条条大路皆向阳,美得很。连被毛哥催着赶去上夜课都没觉着那么辛苦了。
  第二天俩人就直奔了城根村。
  良子见挺大一块地方,墙倒是挺整齐,里头却只搭了几个席篷,便有些担心道:“这成不成啊?煤饼煤球都得晾晒,你这个顶儿一阵大风就刮跑了吧?!”
  毛哥道:“银钱不凑手了,先凑合着吧。”
  他当日想了半天,还是这围圈更要紧些,屋子倒可以缓缓。
  他们俩正说话,外头有人叫门。
  开了门一看,却是杏妮儿和果子,俩人一个拎着个篮子,一个提了个陶罐,见了他们两个笑道:“我们送饭来了。”
  毛哥接过东西来问道:“还在家呢?一会儿上课还赶不赶趟啊?!”
  果子一笑道:“这就走了!我们直接撑船从水路穿进去,快得很!”说着话拉起杏妮儿就往外跑。
  毛哥又在后头叮嘱:“别瞎跑,这边是石头地,当心摔一跤!……豁了牙读不得书!”
  那俩哪里听他的,还一径去了。
  一早毛哥就来得及热了下昨天的剩饭,看没多少,就都留给小毛弟了。俩人本来说出来在街上随便买点的,结果一路说话给闹忘了,还真幸亏她们给送来点吃的。
  良子赶紧拿来细看,陶罐里是半罐热乎乎的杂米粥,篮子里是刚出锅的热烘饼。掰开来一看,有干豇豆猪肉馅儿的,还有萝卜丝咸肉馅儿的。外头的皮烘得金黄鼓起,里头的馅儿油润酥口,别说正饿着的俩人,就是吃个半饱了,见了也得流口水。
  都顾不上说话,赶紧就分着吃了个干净。
  吃完了良子才想起来道:“果子怎么晓得我回来了,还给拿了这么些!”
  毛哥看看他道:“这里头还有我的午饭呐!”
  因这些日子他都是一个人在这里闷头干活儿,炉子和煤饼倒是现成的,旁的一概没置办。姚瓦匠来看了两回,就叫杏妮儿给毛哥拿点吃的过来。果子如今又成天同杏妮儿在一处,俩人就结伴来了。
  良子听了倒没觉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担心起来:“那咱们一会儿的午饭可又怎么办?!”
  学堂里的都有人管饭,他们俩可没有了。这地方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到饭点炊烟四起,却没有什么做买卖的。
  “现在我觉着过日子果然还是城里舒服点儿……”良子开始担忧断顿遭饿,就忍不住换了心肠了。
  毛哥笑骂:“得了,还没开始干活儿呢,你倒先惦记上吃了!”
  结果还是果子赶回来给他们拿了一大包大馅儿包子,总算没叫他们空心干活。
  晚上躺下的时候,良子却说起早上吃的烘饼来,他道:“那东西也是家里做的?我看那倒是个好买卖。这烘的东西少水不爱坏,要是做出来在码头上一卖,准定许多人买……现在那么些船走远路的,都带的干烙馍,那玩意儿可噎人得很……”
  毛哥夸他:“不错不错,你现在真是爱琢磨了。”
  良子心道:“我这就回去过了一个年,你都成‘毛头儿’了,我再不加点紧能成么!”


第374章 开课
  坊市是初五就开始忙着迎财神了; 官学堂却得比着衙门来; 得衙门十八开办公务之后,才轮到他们。
  所以果子这阵子不上课的时候; 多半都同杏妮儿在一起; 帮着她烘鱼干打下手。等到学堂一开; 俩人又接着上学去了。果然这回分了高低班; 可以自选,她两个也不用商议; 就都去了高班。高班上课时候用的文例更长,别的一时也没觉出什么差别来。
  这时候书楼也跟着开了; 于是果子同小毛弟又开始半天上课; 半天抄书的日子。如今这书也分了三六九等了; 容易的一个价儿,难的一个价儿。他两个把可抄的难本拿来瞧了一回; 还还回去了,接着抄容易的。
  那难本上头实在太多字不认识了; 且书也挺老厚的,其中就有几本律令。抄书不是一个字一个字抄过去的; 都是扫一眼看一句记在心里,闷头写去。这个可好,看一眼; 看两眼; 那句话还一时记不真呢,还怎么抄!
  不过这天回去; 晚上毛哥还跟着良子读书去了,果子则拿了当初自己领的那本律令细细翻看。
  小毛弟看了就问:“姐,你明儿还打算抄那个难的?”
  果子点了点头。
  小毛弟就嘬牙花子:“啧,可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