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灵素入凡记 >

第234章

灵素入凡记-第234章

小说: 灵素入凡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这个馆子初时定的就是给码头上扛活儿的人吃的,价钱自然不高,东西却不错,因为有灵素这么个供货的在,那成本低啊。所以虽价钱比城里卖的低些,可外头的房租便宜,请的人工也不贵,是以也很抵得过,并不是不挣钱的。
  只是这买卖一忙起来,陶丽芬就把之前好容易哄她开起来的酒水买卖给停了。闹得两位大娘直说自家东家同酒有仇,好好的挣钱的行当,偏是瞅着空子就给弄停了。
  陶丽芬却道:“那酒是什么好东西了?这些人都是官租坊里住着的,一人一个床,三五个素不相识的挤在一处。要是喝多了,不都是事儿?都已经住这样地方了,这几个钱干什么不省下来做点别的!”
  大娘们就摇头:“又不是人人都有长远打算的,多少人都是有一天过一天。这一日日都是又累又苦地过来,手里有几个闲钱了,也干不了别的,卖盏酒喝着,晕陶陶的就挺高兴,有什么不好?多少人就靠这个撑着呢!”
  陶丽芬纹丝不动:“喝的时候高兴了,明儿醒了该缺的还缺着,该没的还没有。那之前的高兴算什么高兴,不过是自己骗骗自己罢了!”
  大娘们叹:“那醒来了醒来了再说,高兴的时候总是正经高兴的。”
  反正两边说不拢,灵素到了都叫灵素给评理,灵素哪里说得明白这个,便先问:“杏妮儿家的鱼塘挖好了没?”
  这下挺好,都叫她扯开了,都给她说起那鱼塘和之前给鱼塘上送饭的事情起来,灵素心里暗幸躲过一劫。不过她心里倒很想什么时候能开个小酒馆,看看那些人喝酒前和喝酒后到底差在哪里。陶丽芬的道理听上去很像道理的样子,可事实上却是更接近大娘们说的样子,那这世上所谓的道理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喝酒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若是好的,怎么不是人人都喝;若是不好的,又怎么有那么多人在喝?这人根上是一个“不知”,可这喝了几千年的东西总不会都没有弄明白吧?小神仙一个劲儿地想,都快把自己想糊涂了。——没想到这酒不仅喝了会上头,连想想都这么晕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天了!!


第334章 官学堂
  关于西边旱情的各样传言每日都有,只是说一阵子也都听厌了,毕竟同自己又没什么干系,且又离那么远,便是听着觉得可怜,想伸把手也没处伸去。何况不是有朝廷在么,这么些官员,总不至于连这么点事儿都做不成的。
  恰在这个时候,之前闹腾了数月的官学堂终于有个说法了。大概是要比着秋学来,再拖也不像话了。不过这学堂的式样实在叫人惊讶,便是从前别处也听说过有过官办的学堂,只从来没这样行事的。
  头一个,这学堂什么人都收,不止男娃女娃的,便是娃儿们的爹娘祖父母乐意去听,也能一块儿学去。这可真是多此一举,都那么大年纪了,昨儿吃的什么隔一天都不一定想得起来了,还叫人去读书?这不是扯呢么!
  再一个这学堂教的东西也跟寻常的学堂大不一样。主要就管一个识字,一个算术。只这两样,什么圣人之言处世之道一概没有。那这读书又还有什么用?不教考学的那些,读了也考不了试当不得官,不是白学一回?!
  三是这个课的安排,也叫人瞧着新鲜。不是早起晚归在学堂里头安生坐一天好好学的,反倒像城门口的鬼市似的只开早晚。
  一个是早上,开课的时候依冬夏不同,反正得等天亮的意思。这一课到巳末午初,学堂里还管一顿午饭。不过要是到得太晚了,那就不让进了,省得便宜那些不想读书专奔那顿饭去的。
  另一课在晚边,酉戌之时。这一课就不管饭了,不过因是晚上的课,灯火油耗是一个,且离远了可瞧不清前头先生说什么,所以这晚边的课都在小屋子里上。
  只听这些,就晓得这官学堂真是看得跟个玩玩意儿似的,这哪里叫什么学堂?!本来一心想着把自家娃儿往这学堂里一送,好省下一笔书塾使费的人家一看这情形,晓得自己打错了主意,娃儿还是该送哪儿送哪儿吧。自然也叫书塾书院们的先生和东家们大大松了口气。
  这样学堂什么人会去?!一看就晓得是为了点政绩胡乱弄出来哄人的,这知县大人听说是京城高门里出来的,果然是朝中有人胆子大,怎么糊弄都行!不少人心里对这学堂很不以为然了。
  结果没两天,衙门又贴出告示来了,这回公告的是学堂里用到的课本。一细看,好嚒,都是务农、饲养、衣食加工、工匠技艺、机关消息乃至国朝物产分布这些没要紧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点学考、县考的东西都没有!倒是要考典试的人大概能听两句,可话说回来了,人家都要考典试了,还跟你学认字?!
  可是,不是说认字么,怎么又学这些了,到底是认字还是学东西?一细问,原来是摘选这些书上的段落来教人识字的,又认了字,又学了东西,两不耽误。
  往后这课业也按着内容分成了百十节,这课的内容是固定的,按着顺序教。一回讲完了,从头再开始。你要这回中间有事儿听漏了几节,下回可以再补上。何况早晚课的进度不同,也可以早晚错着听。每日授课的题目也会提前一天用布告贴出来,便于要听的人看了自作打算。
  这稀奇的做法,叫县里当真好生议论了几日。
  灵素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叫岭儿同湖儿也去的,这下也只好歇了心。一个是这课不是早上就是晚上的,送了去了,她也不得什么空;再一个要说学认字的话,自家这俩已经不用学了。且管一顿中饭,都是官家出的银钱,自己也不好意思撒岭儿出去不是?……
  同方伯丰说起来,方伯丰笑道:“咱们就不去了,大人这个安排,就不是为了岭儿湖儿这样的孩子们设的,你只看学堂选的地方,心里就有数了。”
  这学堂的选址也稀奇,不在县衙里,也不是官有的地方,却是问人租的一处宅子。说起来也巧,这处宅子正好是七娘早年间买的。之前都是租给行商们长期落脚用,比住客栈方便,反正多半都直接从脚店里介绍出来的客人,都便当。
  这回衙门里要选官学堂用的屋子,选来选去选在了她们那一片,那附近许多住家,不是说挪动就能挪动的。七娘在那边有连着的几处大小宅子,特叫黄源朗去县衙问明白了他们那边的各样打算,最后就拿了两处出来叫衙门选。衙门选中了这处,她等这一波的客人一走,就不往外租了,直接按着学堂要用的样儿重新修缮了一回,就交给了衙门。
  这中间什么租钱使费都没提一个字,等后来县学的和官牙的一块儿上门来说这事儿时,七娘还笑道:“官府这是要给百姓造福,我们没什么别的可帮忙的,一处宅子,放着也是放着,能用上最好,又说什么使费!”
  县学的主管听了有些动容,还是官牙的人道:“贵府上是不在乎这点银钱,不过衙门里官帐上做什么花什么都得有进有出的,且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咱们没准就要一直办下去呢。您不在意,那我们就按着这一带的官价给您算,您看成不成?”
  这官牙的人同七娘都熟识得很了,最后就按着他们的主意,算了租钱,一年一给。
  这回方伯丰一说,灵素想起这事儿来,又想起这宅子就在南城临城门那一块,自然也明白方伯丰的意思了。这再回头去看课业的设计,就都说得通了。
  方伯丰又笑道:“湖儿岭儿不用去,只我却得去的。”
  灵素看着方伯丰,方伯丰才细说起来。原来这学堂各样使费着实不小。场地租钱就不说了,先说书本,虽不会给每个人发书本带家去,只是每一堂课在堂的人都人手一本,下课了再交回去,光这就不少钱了。书向来都不便宜,这个灵素当年就深有体会。且中间估计难免有损毁的,还得备些替换。
  更别说每天一顿午饭和晚上的灯油钱,这都是日日相续没得停的。
  知县大人同县学的主官们商议时,还说起笔墨用纸之事。想着要是能支付得起,这个也得是官配的才好,要叫他们自己准备去,只怕也难。
  这不能省的地方实在太多,那就得往能省的地方省去了。于是衙门里的这些人就都叫知县大人算计上了。
  头一个就是这先生的事儿,一个是不好请,这不是正经学堂,正经先生还不爱来。再一个是早晚都有课,且没有学休一说,这一两个先生都不够。毕竟保不齐谁家里有点这事儿那事儿的,课又不能停。是以真要请,起码也得四五个,两两轮换着,一个备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使费了。
  知县大人琢磨了,我们这里又不要你讲解经典,反倒是实务上的东西多,且要紧也不在这些散碎东西上,这些原只是个由头、钩子,底子是要教人识字。字认得了,晓得世上有这些书了,自己需要看什么自己找去。这官学堂就算功德圆满了。说白了这先生只要是识字能讲课的就成了,不消请那些讲书解经的老先生。
  ——这么说来的话,衙门里不都是识字的么?!且一个个口舌灵便,暗损上司时不都妙语迭出的么!
  这人选有了,那课的样儿就跟着改了。先把每堂课要讲的东西、用的书籍段落都先定下来,之后甭管谁去讲,提前一天看看,至少能讲个八九不离十。这就有个保底的了。至于到时候农务司的赶上讲农事,坊业司的赶上说买卖,超常发挥,那就另说了。
  于是衙门里这群人,这阵子是一行忙着自己手里的公务,一行又要担心会不会闹旱灾,余下的精神还得管着这官学堂的课本设计。
  ——衙门的大小主管们:课本?
  ——知县大人:是啊!到时候就是你们去讲,讲什么,怎么讲,你们得自己心里先想明白!反正目的就是教人学会认字读书,还有算术。材料从农书、匠作等书上摘,到底怎么编排合适,你们赶紧拿主意来。
  于是县学的牵头主管这事儿,其余各司都在里头分了一块。前后忙了半个多月,才算大概定了下来。
  可这课本还得给在堂学生们预备呢,这难道要去刻印?这又不少钱了。
  知县大人手一挥:“刻什么呀,抄!”
  这回该状元坊的倒霉了,在读的廪生们自然一个都逃不过。廪生们抄出来一些了,又发去镇上的县学里,叫里头读书的也跟着抄,每人至少抄两本。
  就这样,知县大人“不费吹灰之力”地得了几百本课本,足够用了。便是如此,他还心疼那些纸张钱呢!
  方伯丰笑道:“到时候我也得去讲课。说起来还真有点心慌,当了一辈子学生,可没教过学生啊。”
  灵素乐道:“湖儿认的字不是你教的?你照着那样来就成了,我看湖儿学得挺好。”
  方伯丰大笑道:“要那么教,就没几个人能听明白了。湖儿哪里用得着教,我指着字念一遍,回头他就能认出来,说起来那会儿他也刚学会说话没多久吧……”
  眼看着官学堂要开了,灵素想了一回,拿厚布缝了个团子包,又去买了些纸笔,就带着去了米市街。
  如今胡嫂子一家都已经搬来这里住了,楼上两间空屋子是胡嫂子夫妇带着三个孩子住,二老因上下楼不便,就住在楼下后身的屋子里。没事的时候就在前头帮忙看看铺子,胡嫂子也能腾出手做些别的。福儿爷爷也总算熬过来了,如今能做些轻省的活计。
  一家人见灵素来了都挺高兴,福儿又给灵素端上了枣叶儿茶。
  说了一通买卖存货的话,就转到了官学堂上。结果胡嫂子压根儿就没想过让自家的娃儿们去学堂读书。这倒挺出乎灵素意料,篮子里放着的那些东西自然也没法往出拿了。
  随口问福儿一句:“你自己想不想去学堂读书?”
  没等福儿说,胡嫂子就道:“那都是有钱人家干的事儿,我们凑什么热闹。那纸啊笔啊的,可得不少钱。且读出来又有什么用,姑娘又不能考官的。再说,听说那学堂也不是教正经书的地方!”
  灵素赶紧把官学堂从里到外好好介绍了一番,尤其说明说了里头不花钱还管饭的事儿。
  胡嫂子还是摇头:“为了一顿饭,白耽误半天功夫!”
  福儿也笑道:“我都这么大了,到时候人家都认得字,就我不认得,——我都不晓得字是怎么回事儿呢!多丢人,还是算了吧!”
  灵素已经把能说的都说了,见他们如此,也只好作罢了。


第335章 捡宝
  有不当回事儿的,也有当宝的。
  等灵素到码头馆子的时候,见陶丽芬正拾掇一个花布的团子包。叫团子包,因为都是圆咕隆咚一个,上头对穿着两根绳,一系紧了就整个抽起来,像个团子似的,才叫这个名儿。
  灵素便问道:“杏妮儿要去官学堂了?”这花色总不能是正儿的。
  陶丽芬笑道:“一早那学堂的布告贴出来,这妮子就疯了。整天惦记着什么时候去,连家里的活计都安排好了。想早晚的课都去上呢!我说起初几天恐怕都是一样的,干什么上两遍!我看她就是想要过过上学堂的瘾呢!”
  灵素便把自己预备的那一份也拿出来了道:“得,正好一块儿给她。一会儿她可过不过来呢?”
  陶丽芬道:“准得过来,我这里还有正儿给她淘换的几本认字的书,她得过来取来。”又看灵素给预备了不少纸,点头道:“这东西是个大耗费,写一遍就得扔,偏一张也写不了几个字。一个字哪儿那么容易就学会了。”
  灵素便说学堂里会给在堂的学生发书,陶丽芬点头道:“晓得,这些那妮子都打听清楚了。你不知道,她是站那布告栏底下问了人家一晌午,后来那衙门里的人有事要走开一会儿,都叫她顶着!”说了又笑起来,又道,“不过那书不让带回来的,回了家里还想再学学,就得自己抄回来了。这不得有自己的纸笔么!”
  正说着,杏妮儿来了,小脸红扑扑的,进来见了灵素也在,笑着道:“婶子好。”又对陶丽芬说,“陶婶子,还两天我就能读书去了!我爹说早上我自己去,晚上的他陪我一块儿去呢!”
  陶丽芬笑道:“知道了,总算叫你盼着了。”说着就把自己准备的东西递给她,笑道,“喏,这书包你上学好用的,正儿给你寻来的书我已经给你放里头了。”
  灵素也把自己预备的那一份递过去:“给,正好换着用。”
  杏妮儿已经同她们两个混熟了,且一直挺受照顾的,也不扭捏,直接接过了道:“谢谢婶子!我准保好好读书用功,绝不偷懒!”
  陶丽芬笑道:“可惜这官学堂教的同寻常的书塾还不是一路的,要不然我倒想叫正儿同你一处读书去。叫他跟你学学,别整天瞎胡闹。”
  杏妮儿笑道:“那不成,正儿哥哥是要读书考试当官去的,我们读的这个他学了没用。”
  大娘们笑了,说她:“那你学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你是个姑娘家,又不能做官,光认几个字能管个什么事儿!”
  杏妮儿道:“我认了字就能看书了,就能学会很多种做鱼干的法子,还能帮我爹记账,没准也能找到讲怎么养鱼的书呢。管学堂的大叔说了,学堂里平时用来教我们认字的书,就是些讲怎么种地怎么做咸菜的书,可见世上果然是有这样的书的!”
  大娘们都乐了:“好,好,只听说过读书为了做官的,你这志向个别,读书就为了能多做点鱼干!”
  杏妮儿晃晃脑袋:“反正我现在就乐意多做几样鱼干,把鱼干越做越好,叫我爹往后不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