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灵素入凡记 >

第171章

灵素入凡记-第171章

小说: 灵素入凡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素想到这一点,不由得若有所思起来。
  在这之前,她满心想的都是要叫人看见这个“真”,便是苗十八等人亦是如此。他们请了人来演双簧不就是如此?叫人亲口尝尝这鲜石粉兑得浓了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效果。想据此叫他们相信这东西果然是有毒的,吃不得的。可结果呢?谁信了?
  你说放多了这样的味道可见这东西就是不能吃的,人就说那盐放多了还苦咸苦咸的呢,你不吃啊?你说这渣水这样的浓黑恶臭,怎么能灌田呢?人说你们难道种地不用大粪不用鸡鸭窠?那个就好闻了?
  虽她有神识看到的真,可人却只有能看个表面的眼睛和闻味儿的鼻子,再真的东西,要经了有限的“见”才能被理解读取,这真又怎么真得起来。
  若是依着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做法,非要等人看到认到这个“真”才行,那要等到何年何月?就算等到那一天,只怕很多事情也为时已晚。
  方伯丰同苗十八说着话,灵素自己琢磨了一会儿,忽然叹道:“这道理就算是明白的,要旁人能听进去朝着什么地方走,光有我们知道的道理还不成。还得能化成他们能听懂的、愿意听的道理才成啊。”
  那两个正说话的一愣,苗十八笑道:“这丫头要开窍了!不错,你说的道理就是这世上的真,可是要如何把这道理用起来,还得有个‘术’。就像那个鲜石粉,果然是不好的。可你喊一万遍不好的,就有人信你了?尤其这东西还同许多人的银钱有干系的时候,更没人听你的了。怎么叫人信,这得另有途径,便叫做‘术’。”
  灵素咂摸一下苗十八这话的意思,笑道:“还真是。哪怕就是真的,那人不信,他也还是照着他信的做去。我们白举着这个真,也只能等到他吃了苦头才能知道我们没骗他。只是许多事情到出了再后悔却多半来不及了。”
  苗十八点点头叹道:“所以就得看你着力在哪里了。你是要证明一个真,那就看凡不信真的人最后的下场便是。你要想因这个真去救那些落入了假的人,你就得费劲了。这也是夫子同我和燕三如今行事的差处。”
  灵素乐了:“我知道,夫子老说‘良言难劝该死鬼,管他们干吗!’”
  苗十八也只好苦笑而已。


第242章 我不听我不听
  自此之后,灵素似乎自觉摸到了人世的边了,心里隐隐的得意和高兴。原来还有这样的做法!自己此前怎么就没想到呢?直的路走不通,只要目的地不变,咱们绕一绕也没什么不成嘛!
  完,神仙跟着凡人学,这要是神仙开始犯坏了,谁挡得住啊!
  新县令还没到,这散花稻不让在丁田里种了,那这之前买了稻种的人家又怎么办?且县里也不是光执行府衙下发的政令,农务司同籍户司、刑狱司的人一起,又下各镇村去查有无当地势力逼迫农家种散花稻的,顺便宣扬散花稻大吸地力的事情。如此一来,许多人家都开始犹豫了,可这稻种这么贵买来的,不种了,难道磨了煮饭吃?!那才是见鬼了!
  未等府衙出面与商行协商,几家商行自发表示所有卖出去的散花稻稻种,都可以以原价的九成回收。若是等官府出面,说不定就原价回收了,他们也看清阵势,商不与官斗,先认了这个栽。再说了,如此一来,事情还未必就真坏到不可收拾。
  果然,家里本来也没有多少有田的、又听说散花稻的施肥和追肥规矩,都吓得直摇头。虽要折损一成的价钱,也比这么白放着或者种了下去却颗粒无收的好。没怎么犹豫,就都结了伴,上县里寻着对应的商行退了稻种。
  这散花稻的稻种好退,也不用验,也不怕别的混进去。它那个头旁的稻子也学不来。几家商行都是一块儿商议的,也不死追当初在谁那里买的,反正说好了这件事儿大家一块儿担着,收回的稻种也是各家平分。虽费了一番功夫,好在还有这坐收的一成,总算稍有贴补。
  见他们这般爽快,那些除了丁田还捏着大把有田的人家就有些犹豫了。——这稻种若果然是来骗人坑钱的一茬买卖,这些商行又怎么会这么痛快答应收回去?且如今能种的人家少了,自家若是能种出来,到时候自然卖的价格更高了,赚的也更多。可是这肥力的事儿,农务司也没道理说虚话,这许多底肥追肥哪里弄去?!
  农务司只能各处宣扬这散花稻的难种处,却没法子如府衙的政令这般强行规定什么能种什么不能种,尤其是有田,那是各人各家的,跟丁田这实际上还是公家的意思不一样。
  老司长带着方伯丰和另外几个主管、管事算了两日,若是丁田都照常,有田里能有三四成还种寻常稻种,这一年的收成大概还能看。如此也稍稍放下一点心来。余下的就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自己这里尽职责规劝,听不听的还在人家自己。
  灵素把自家收了冬粮的那块种过散花稻的田分作了九垄,每一垄埋肥量都不同,又全都种上旱稻,——这就算最不挑肥的粮作了。方伯丰都跟着过来帮忙做活儿,顺便记录各样数目,以备日后为据。
  同外头的沸沸扬扬不同,这回上林埭几乎没什么人家考虑种散花稻。一则上林埭本来地就少,寻常稻麦还费劲呢哪里敢惦记那种怪稻子。当日灵素要种这稀奇谷物,几乎九成九的农人都过来瞧过。看着灵素打垄埋肥下的秧,再后来看那追肥的力道,和起田换种之后,二茬那要死不活的样子,都摇头了:“这东西哪里是稻子,简直是吸地力的妖精!”
  所以后来各处吵嚷要种这个稻种时,上林埭没什么人动心。不止自家不种,连自己亲戚里头若有动这个念头的,都死命劝住了。还有干脆领了来草荡浦看灵素那块黄瘦干枯的“花后田”的。
  许多事情你嘴上说道理,人听了似懂非懂,还心有不甘似的。领他来看看,再把当日看这地东家前后下的肥数给他听听,立马就掐了念头改主意了。
  倒是小河滩上,虽然种地管田的都是村里人,可这田的主家却有许多是县城的。这些主家们一看那散花稻的价钱,早就赶紧四处打听种子去了。谁知道还真有,都不带犹豫的,赶紧就使人通知佃户们,明年要换新稻种。
  如今风向屡换,可这小河滩上的多半都是有田,这些人不受府衙禁令的影响,一多半还坚持想种散花稻。至于肥力的事情,大多抱着“总会有办法的”念头。凭农务司和特地上门来商议的佃户们罗列的许多数目,他们看了也觉不出个多少来,总觉着“不算大事”。二十担金银铜钿是难,二十担大粪总没那么难吧?!
  等到早稻插秧时候,散花稻们也纷纷下田了,之后就只能走着瞧了。
  灵素见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便仍老老实实缩回到人路上,专心带娃看家,顺便照顾照顾山上地里和饭庄子上的事情。
  天气渐热,这日湖儿和岭儿犯困,陶丽芬就领着他们回她租的小院里睡去。灵素跟着过去说话。没一会儿,刘玉兰也来了。
  祁骁远前阵子已经收拾行装上京去了,刘玉兰没跟着去,家里让跟去两个书僮两个随从和一个厨娘。祁骁远的老娘说了,她儿子嘴认生,吃了陌生地方的东西容易坏肚子不说还掉膘。要是没个会做家乡饭菜的人跟着去,只怕熬不到考试那会儿。就叫家里从小给他做饭吃的大娘跟着去了,又给大娘配俩打下手的。
  刘玉兰说给灵素几个听,最后道:“合着考试去的,结果带着去的人里头,灶上的比伺候笔墨的多!我都说了,就当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吧,权当玩儿一回。就这样的,能指着他当官?神仙保佑也没有这么糊涂的?!”几人听了都笑。
  把俩娃儿放竹榻上,灵素给他们两个摇着扇。刘玉兰看看陶丽芬,笑着对灵素道:“我有个主意同你商议。”
  灵素便抬头看看她,刘玉兰接着道:“你看你在城外码头不是还有个小铺子?那地方如今也不少人进出了。你那铺子也是花银子买来的,白放着做什么!我的意思是不如开来咱们做买卖,你看好不好?”
  灵素之前也想过那里。从前她喜欢在山上玩儿,到处搜刮吃的用的,只怕会冻着饿着。是,她是死不了,可一直挨着冻受着饿还死不了不是更完蛋?!后来攒出点神识的本事来,全用到这上头了。如今灵境里堆满的吃食不说,连羊毛茧子生丝之类都成山漾湖的。她又干惯了这些活儿,年年两茬茧子两茬羊毛回回不落,哪里有什么山货果子什么时候熟也都心里有数。这灵境里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
  她就想往外拿,分给人吃。
  细想起来,她最高兴得意的时候,就是在百杂行那会儿同七娘一块儿搭档给河工上的人做饭,还有杂货铺里卖各样吃食的时候了。
  之前没思量周全,闹得神仙坏凡人饭碗,她自己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如今跟着刘玉兰学了这么些日子了,也知道点窍门了,就想寻个地方正正经经做个饮食的买卖。
  可是自己要带着两个娃儿,现在又不是以前小时候了,一天能睡多半天,往哪儿一放都挺老实。现在满地走,一眼看不着不知道去哪儿登高跑低着了。这凡人的身子又脆,经不得摔碰,她哪里还能开店!只好等他们大些了再说吧。
  这会儿听刘玉兰提起,她便把自己的心思说了道:“我之前也琢磨着开个卖什么吃食的。可我得看着这两个,那地方又小,哪里管得过来。”
  刘玉兰笑了:“我给你带个搭伴来,这事儿不就好办了嘛!”说着话一指陶丽芬,又道,“隔壁那家不乐意把前头那块地给我们了。往后没了座儿,光卖点熟食,有个伙计就够应付的。你那里地方小也不怕,可以从饭庄里直接拿现成的过去。现在这么白闲着,到时候卖出去一份就是一份的银钱,做什么不干?”
  灵素道:“这倒成。只是我还时常要去地里,恐怕没法子一直在那边帮手。”
  刘玉兰拍着她一乐:“傻了不是?你可是饭庄子的老板,东家!谁说要你整天在那里守着了?还同这里一样,你爱来就来,忙了就顾你自己的去!你出了地方,丽芬出劳力,算你们两个合伙做买卖,你看成不成?”
  灵素一听又要拿地方白收好处,老大不乐意地道:“那地方闲着也是闲着,我最不爱拿这些东西算入伙了……”
  刘玉兰都看惯了,陶丽芬在边上噗嗤乐出声来,——谁不想攒一堆铺子地的往外一租,什么也不用干就天天日进斗金的?灵素的性子就是同一般人不一样。
  刘玉兰接着哄她:“没事儿啊,你什么时候有空了就过去给她帮帮忙,出出主意,也跟在这里一样,不是挺好?也不是光让你出个屋子就白拿钱了!码头上来往的多是些搬抬东西的装卸工,力气大吃得多,跟我们饭庄子里的路数还不全对着。七娘说你不是就爱琢磨些好吃管饱还实惠的吃食?那地方再合适没有了!丽芬又勤谨,你想出来吃食教给她做去,保管错不了。到时候挣了钱你们两个看着分,饭庄子里拿的东西都按成本价儿给你,你看成不成?”
  不得不说,刘玉兰真是晓得灵素的喜好。灵素就是喜欢给能吃的人做吃的,尤其喜欢做大碗大份的饭菜。反倒是那些精致的吃食她看了没什么兴致。大约是当年在上头偷偷溜出去,吃的都是些锅巴、饭窝头、揪面片的缘故。她的凡间启蒙老师是桃花儿,不是牡丹花儿啊!
  知道边上人家那门前的地方要涨价,刘玉兰没肯,陶丽芬就知道这窗口的买卖不是如今的做法了。恐怕收益也会有影响。还想着要不要跟刘玉兰说说,到时候果然不成就降一点自己的工钱。没想到刘玉兰替她谋了这么一条路子,最巧在自己又是得着灵素的好了。
  她不知道,刘玉兰心里是一万个看不上季明言,这是如今女子不让科考了,要不然她都恨不得支持陶丽芬考试做官去,最好还要当个大官,踩死那个忘恩负义王八蛋!如今季明言折了,功名也没了。他那一辈子处心积虑的,不就是为了这个?如今都没了,真是大快人心!
  他这抛弃妻子如今落得一败涂地,还得叫他瞧瞧当日他抛弃的这个如今又是活得如何风生水起。再对照一下处境,可见季明言这王八蛋就是个晦气鬼,离了他陶丽芬的日子才好过呢!
  为着心里这么股气,刘玉兰是竭尽所能地帮陶丽芬谋划。再遇上个一根筋的灵素,一个下午事情就都商议定了。


第243章 广积粮
  这两处铺子要是在正经凡人手里,哪里能闲这么些时候?水围库房这边就算起来得晚点儿,租给人当个临时的堆放处,一个月也得落几个钱。只是这对夫妻各别。
  灵素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满地找钱换大肉面的小糊涂仙了,人升级了,会玩别的了,想像“正经”人那样凭本事吃饭。对于这些把自己有的东西往外一放,什么也不干就来钱的事儿没兴趣,她就没觉出来这也算一宗“本事”。没办法,桃花儿当年没给她讲过财务自由这东西。
  方伯丰则是另一种土生土长的奇葩品种。毕竟从小到大在自家亲爹手里差点没活过来,幸好有个厉害的娘,一力给他疏通心气,给他讲许多不是这世上常见的道理。为什么?不这么着活不下去啊!十四五岁的孩子天天脑子里都是“东西都是我的,你们都是抢我东西!你们抢我东西还想害我!……”怎么憋得住不动手?动手又如何是人家对手?
  时候长了,他就把这个“我”放下了。心里对于这个世上的人事没那么些“应该”了。既然亲爹一心要抢儿子家产还对名正言顺拥有家产的儿子又惧又恨的事儿都能有,且周围这么些人也这么看了几十年,那旁的看着不那么合理不那么良善的事儿怎么就不能有了呢?
  所以他“看得开”,抄文的也能考上功名,生员的履历也能叫人给改了,既能发生且发生后这么些人都知道了也没谁站出来说话,——同自己儿时的情形多么相像啊。保命长大的经历告诉他,不要和世人斗,不要和势头斗。可以说他本来的出生就是为了继承方家大房的产业,连这样的“笃定”都行不通,这世上的规则道理本来就不是面上的样子。说不上话的时候,别说,别动,别有没用的怨言,等着。
  可他毕竟是人,他在这世上呆着,得有能着力的地方。尤其在娶了个莫名其妙的媳妇之后。从前只是读书就好,后来读书读成了,有个廪生身份了,自己能去做点事儿了,那做什么好呢?自己的得失常不能保,也不会太在意,同常人比这就缺了一个现成的发力处。那他的发力点又要放在哪儿呢?
  因缘巧合,最后他跟着他媳妇,寻到了种地这个事情上。世上的事情好坏难分的太多了。若是亲爹抢亲儿子家产是不对的,那么些知情人不也冷眼旁观了这么些年?这事情既能做又有那么多人默许,又说什么对不对?就算最后的最后有人还是官还是神审判了,那他那苦捱的十几二十年又算个什么?他想找一个一定对的事情,至少对他来说是这样的事情。
  种地就挺好。试种出合适的稻种来,什么人种了都得好处。能有什么新的法子能让地增产一成两成的,那更好了。最好的一个是,这事儿成败都是实打实的,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不用人来判断。不是人说确实增产了就是真的增产了,人说没有地里多长那么些谷米就不存在了。
  他想做点于世有益的事儿,但是他其实不想同人打太多交道。这“世人”在一个整体上,他愿意相信并且为之做出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