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美利坚-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能一样吗?哈佛大学可是世界顶级大学,许多人削尖了脑袋也想往里面钻呢,可就是进不去。”那个儿子读哈佛的投资家说道。
“别说考大学了,就是从幼儿园开始,那都会非常头疼,如果是新移民的话,没有个一两年,真得是很难适应这里的教育。”
“一两年?有些人一辈子都适应不了的。”
听到这些人的话,高西就纳闷了,于是问道:“到底什么原因啊,上个学都能这么难?”
他自然是很关心这个事情的,现在他已经是个美国佬了,虽然这心还是中国的,可毕竟现实中他已经是美国人,孩子以后肯定是要在美国读书的,多了解一下美国的教育,那没坏处。
这一次倒是高可风开腔了:“是这样的西哥,美国的情况我估计你大概也知道,私立教育比较厉害,公立学校相比之下可以说是很垃圾了。移民来的人,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去私立学校上学,因为不仅教育质量好,而且也可以放心,但是真得太贵了,倒是公立学校很容易进,就算你谁彻头彻尾的非法移民,你的孩子也是可以进学校学习的。”
“没有美国国籍和绿卡都行?”
“嗯,都行的。而且美国和咱们中国有一个观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咱们中国把孩子是当作父母的孩子,是私有的。而在美国,无论是谁家的孩子,那都属于国家的,这很奇怪是吧,明明是私有制的社会,可是在这一点上却偏偏成了公有制。就算是孩子的父母,如果敢对孩子不好,或者让孩子不开心了,那都有可能会被剥夺你做父母的权利,嗯,做父母好像没法剥夺啊,那就是监护人的权利会被剥夺。所以啊,这在美国,一个孩子受教育,那整个家庭都要跟着转,想要跟国内那样跑去打工赚钱,把孩子扔给家里的老父老母照顾,那是根本不行的。这学校会经常联系家长的,甚至还要约谈,就是要时时刻刻关心孩子的成长情况。”高可风跟刘佩佩也有个孩子,今年才刚刚七岁,就在这农场附近的地方上小学,当然是公立小学,私立的他们也上不起,所以对这些情况了解那还是比较多的。
高西点了点头道:“这样子其实挺好,咱国内的留守儿童可是大问题,孩子父母把孩子扔到家里出去打工,许多孩子都因此或者遇难,或者被糟蹋,也有走上歪路的。我觉得美国这方面真得值得咱们中国学习。”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有时候觉得真是很累人的。我和佩佩光是赚钱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经常放下工作去照顾孩子。被罚了不少钱,真得是很麻烦。”高可风叹了口气说道。
高西沉默了,留守儿童的确是个大问题,可是孩子的父母也是为了家里的生计不得不出去打工,如果国家能够制定个什么政策,让打工子女也可以跟着父母到大城市学习那就好了,那样才是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是单纯埋怨父母那也说不过去,谁不想整天闲着啊,问题是不行啊。(未完待续。。)
第三零零章 美国高中生其实也挺苦
见气氛有点伤感,其中一个人就笑着说道:“干嘛说这些啊,要说就说点高兴的事儿吧,我家女儿上小学那会儿,学校里面发生过不少有趣的事儿,虽然累是累了点,但每年倒也有几次乐子可以看。”
“什么乐子?”高西也觉得讨论那些严肃的话题没什么意思了,教育这种事儿,不是屁民能改变的,讲多了就只能是平白增添烦恼而已。
“我来美国之前,总觉得美国的中小学生应该都是自由快乐,不用受苦的,对成绩也不是很重视。可是后来发现,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美国的老师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有时候宁愿自己扮丑。我孩子原来的那所小学,没到评成绩的时候,如果班里孩子成绩好,或者说有孩子得了什么奖,那这个老师就必须表演一个很有特色的节目,我家女儿的老师是个男的,我就记得那个时候我女儿在一次钢琴比赛中拿了奖,然后这个老师就当着全班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面穿着玛丽莲梦露的裙子和高跟鞋,还戴了假发,然后跳了一个舞,当时给我们笑坏了。”
“嗯,说起这个,我儿子原来的小学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他们那个班级的成绩非常好,结果老师一高兴,就给全班学生还有家长们做了一顿饭,一个人啊,要给几十个人做饭,那可是真够累的,也就是幸亏美国人吃的都比较简单,她也聪明,选择了烤肉,这才算是完成了任务。”
高西疑惑地说道:“我以为美国孩子都不注重成绩的,平日里就是玩,这怎么感觉好像跟我以前在网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啊?”
“其实小学还好了,到了中学那可不是一般的累。我女儿现在就读高中,她叫乐乐。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与众不同的亮点是什么?”高西问道。
“就是特长,跟中国的素质教育有点像,我家乐乐的生活很忙碌,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间被各种活动填满:办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团,去社区为植树筹款;此外,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在男生居多的数学尖子中,她是难得的女队长。每周放学后,乐乐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乐乐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校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
“我的妈呀,这还真是够忙活的。”高西吐了吐舌头,这跟他想象中的美国中学完全就是大相径庭啊。
“是啊,很忙的。而且这些事儿还很麻烦,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乐乐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生们回家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晨一二点睡觉是常态。”
“这比我上高三那会儿还夸张啊,我高三那会儿已经很疯狂了,晚上十二点睡觉,早上不到五点起床,就是为了考大学,但好在心无旁骛,不用去关心别的事情,可你家乐乐这好像都忙别的了啊?”
“谁说不是呢,可也没办法,你不知道,乐乐的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着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指挥棒’效应。有一份数据我看过,今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请人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如果不是成绩斐然,不算特长,特长必须‘与众不同’。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我的个妈啊,跟美国高中一比,咱中国的高中好像根本就不算什么了啊,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了那就行了。”高西吃惊不小。
“唉,就是这样了,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来,他们兴趣爱好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
“找专长哪有那么容易啊,有些孩子的兴趣跟专长根本就不一样嘛。”高西好歹也读过书,所以很清楚,有时候兴趣使然的东西,反而并不是你的专长,擅长的东西却未必感兴趣,人生就是如此矛盾啊。
“谁说不是呢,乐乐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曾感慨,‘看着你的两只手快速地键盘上飞舞,就好像看你在解数学不等式,左右开攻!’数学、音乐是乐乐的兴趣所在;也是她的‘擅长点’,这很不容易,所以她无疑是少数的‘成功学生’。可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也有人坚持不了,几近崩溃,有的同学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大哭,但其实他们的成绩也不算很差……”
“你家乐乐真是给你长脸啊!将来一定能被好大学录取了。”高西鼓励道。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对此感觉压力巨大,吃药、骗心理医生的伎俩愈演愈烈。在美国学习,没有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
只是高西以前不懂这个的,就像他上大学之前并不懂大学,而把从书里面和电视里面看到的大学当成了现实,结果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其实根本就不是那样,失望之余,也有点小小的无奈。
大概美国教育也是如此吧,不过这人说的未必也就全队,美国中学那么多,只是一两所甚至十几所学校如此,也代表不了全部,说不定还真得有那种可以玩着玩着就把高中读出来,然后被常青藤大学录取的地方呢。
“你看看你们,刚说两句高兴话,怎么又绕回去了啊,真是的。这万圣节快到了吧,西场主到美国不久,应该还没过过万圣节吧,今年可要好好玩玩,很有意思的,而且跟中国一样,每到节日的时候,很多商店里的东西都会打折,这个时候买东西的人非常多,平时买不起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都可以买到了。西场主有什么要买的也可以选择这一天。”高可风见这话题越说越沉重,赶紧就把话题引到别的上面去了。
“万圣节我知道啊,国内这几年也有年轻人喜欢过的,中国人就是爱热闹,什么节日都想过。这圣诞节被过成了情人节,我看万圣节也快差不多了。不过打不打折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还是比较喜欢按照计划买东西,而不是趁着打折疯狂购入。”高西笑着说道。
几个人接下来就开始聊起了美国的节日,从万圣节聊到复活节,再从复活节聊到感恩节,然后又聊了圣诞节、情人节,反正是美国人过的节日都聊了一遍。
高西以前不关心这些节日的,他这人本来就不喜欢过节,中国的节日都没多大兴趣,更何况外国节日了,为了这个,他还被自己的好哥们严厉批评过,说什么别的节日可以不用在乎,但有两个节日却是必须得过的。
当时高西就问他是什么节日,他说一个就是情人节,这一天可是泡妞的绝佳时机啊,如果足够聪明的话,绝对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女生的,然后成功脱单。
按照好哥们的说法,高西一直单着,就是不会过情人节,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那怎么可能有女孩子追到你家里去啊,还真相信天上能飞下个仙女儿来啊?
另外一个节日那就是光棍节了,既然是光棍,那这一天就必须得好好过一过。
当然,过光棍节的目的可不是让你纪念,为的还是能够找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啊。
这光棍遇上了单身女,就好像干柴遇到了烈火,看你会不会点燃了。(未完待续。。)
第三零一章 养几只小猪怎么样
“行了,都别聊了,你们几个男人把桌子拼起来,咱们就在外面吃饭,今天这太阳还不错,挺暖和的。”
就在高西等人聊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刘佩佩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冲着他们喊道。
几个人赶紧忙活了起来,从客厅里面搬了一张圆桌,然后又把椅子都放上了,这可是老汉自己做的圆桌,木头用的虽然只是普通的木料,但是这自己做的桌子,却是特别有感情的。
中国人吃饭都喜欢围着桌子吃,最好是圆桌,因为菜放到中间,无论是谁距离菜的距离都是差不多的,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美国人大部分都是分餐制,所以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不过中国人就不一样了,大家一起吃才热闹,不管是火锅还是大餐,那都是围着桌子吃的,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桌子和椅子摆好了之后,高西跟高可风就去厨房里帮忙把菜端了出来,因为高兴,老太太做了十几道菜,有美国风味的,也有中国菜,反正只要味道好那就行了。
菜摆上桌子之后,老汉就去取酒,高西说自己要开车回家,喝不了酒,老人就有点不太乐意了。
“怎么?还非得回去啊,你我一见如故,就算我这年龄比你大上不少,可也有忘年交这种说法啊,你不会不想跟我做朋友吧?”老汉这性子真是挺直的,有什么说什么,一点不绕弯子。
高西也就没跟他客气,解释道:“没办法啊大叔,我可以不回去,但海娟不行,海娟还带着旅游团呢,她必须得赶在晚上之前回去。”
“哥,没事儿的。你喝吧,回去我开车就行了。”席海娟笑道。
“我都忘了,你已经拿到了这边的驾照。那好,大叔,我今天陪你喝个痛快,不过你得拿好酒出来啊,一般的酒我可看不上眼的。”高西笑着说道。
他倒是很放心席海娟开车,因为席海娟在国内都有好几年的驾龄的,虽然自己一直没买车,可是却经常开公司的车。一般来说,能在国内开车的司机,到美国来那开车多半都是没问题的,国内那车多啊,美国这车少,开起来更容易。
“哎,这就对了嘛,我那里放着一瓶儿子从国内带来的白酒茅台,这算得上是好酒吧?”
“算。当然算了。”
老汉去取酒的时候,那几个风投家刚刚拿起筷子吃了两口菜,忽然间其中一个电话就响了起来,说是有急事儿。三个人便一块儿离开你了,说是如果有空的话,以后一定到高西的牧场去参观。
高西送他们到了门口之后回到桌上,老汉已经拿了珍藏的茅台酒出来了。
“他们怎么走了?”
“说是有急事儿。”
“唉。这些年轻人啊,就是工作太累了,在美国要是把自己个儿累病了。那可是要花不少钱啊。”老汉叹了口气道:“算了,他们走就走吧,咱们两个喝,这酒就一瓶,是建国初期生产的,到如今已经好几十年了,真正的陈酒佳酿啊。”
“可风他不喝吗?”高西看了高可风一眼问道。
“我喝不了白酒,喝点饮料就行了。”高可风摇了摇头道。
“这小子是真喝不了,上一次我非逼着他跟我喝两盅,结果他喝了一杯,就已经是吐的不行,差点没给我吓死了。这有些人啊,还真得是天生就喝不了酒的。”老汉笑着说道。
“那就算了,咱们喝吧,今天咱们两个就来个一醉方休呢,好不容易在美国见到老乡,这可是不容易啊。”高西是心里头真高兴,觉得这老汉也有意思,所以今天就干脆想要放开了喝了,反正就算他真喝醉了,那生命泉水也是可以拿来解酒的,而且绝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