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

第16章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第16章

小说: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就看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幸福的人总会向希望、向光明看齐,而不幸福的人总是抱怨自己比不上别人。好的态度应该是,努力的付出,努力的追求,至于结果就不要强求了,毕竟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结果。有着这样心态的人往往容易获得幸福感。
  第44节:吃亏是福
  作者: 文泉杰
  007 厚道一点,吃亏是福
  什么是厚道?厚道是以诚相待、大度宽容,厚道是谦逊礼让、诚实守信。怎样做一个厚道的人?厚道的人宽厚待人、以心换心,拥有好的人缘,同事、朋友、亲人都信任他。厚道是做人之本,精明是成事之道。厚道做人,精明做事,既不做碌碌无为的平庸者,也不做狡猾奸诈的小人,而是做一名恪守中庸之道的君子,这样你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在企业管理中,一个厚道的管理者往往能够得到全体员工的一致爱戴与拥护,管理者能够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台一些对员工有利的政策措施,员工肯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员工会以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而那些对员工极其苛刻的管理者恰恰相反,企业的效益必将越来越差,因为员工没有积极性为这样的企业卖命。
  尹明善是重庆力帆集团的董事长。“做人要厚道”是尹明善的人生哲学,他不仅对社会、对自己的员工这样要求,而且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也因为这样,他带领下的重庆力帆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摩托车市场。
  尹明善是一个时时刻刻为员工利益着想的人,他理解员工的苦和员工的累,他认为,企业是否有发展后劲,最重要的是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尹明善说:“效益不好就大量裁员,稍有困难就转嫁给员工,这样的企业最不厚道。力帆集团2001年就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具有3年工龄的员工工资不得低于600元。”力帆集团的最低工资制比重庆的最低工资标准高出400多元。
  面对下岗,尹明善认为,一方面要鼓励员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力求企业兴旺,以避免裁员造成员工失业。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保险,在参保这件事上要厚道,尽量提高参保率。他说:“员工病无所治,老无所养,厚道的老板心何以安。”
  作为一个管理者,尹明善对员工的任何合理要求都会想办法满足,实在满足不了,他也会给员工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绝对不会置之不理。他还认为,职工有用武之地的期盼、学习上进的要求、娱乐休闲的渴望,老板都应认真对待,这些都是老板厚道的重要内容。
  企业是要追求利润的。为什么老板要厚道呢?首先是看清楚财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尹明善认为:“像我这样的民营企业家能有今天,是七分社会赋予,三分个人打拼。”“企业的财富既然是员工共同创造的,企业主就应当使用这些财富来保住员工的饭碗。”尹明善说:“ 企业主获利多,员工挣钱少,员工心里是明白的。老板厚道,员工地道,同行称道,企业和谐,才能生财有道。”
  作为企业家的尹明善,说的这些道理,对于我们做人做事是大有裨益的。老板对员工不厚道,必然引起员工心中的不平,就难免出现不关心企业甚至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严重一些,还可能引起劳资纠纷,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就会成为空话。老板厚道,员工就会关心爱护自己的企业,企业内部矛盾才能化解,才能有融洽和谐的关系。我们或许不能像尹明善掌握那么多财富,可是我们都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为对方留有余地。别人犯了错误,不要恶言讥讽,更不要落井下石,应好言相劝,给人以台阶下。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厚道就是自己吃亏,谁会这么傻做这样的事情呢?有这种想法的人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没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觉得此时此刻自己吃亏了,却没有想到未来的日子因为你的厚道也许会得到更大的回报。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之初,性本善,恩将仇报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换作你自己,别人帮助了你,难道别人有了困难你就忍心袖手旁观吗?所以,在生活工作当中,我们吃点小亏并不是坏事,反而是我们的福气。厚道一点,吃亏是福,厚道的人必将得到回报。
  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容地对待他人,凡事礼让为先,为他人着想,能不计较的不要计较,能成全的就要成全,能帮助的尽量帮助,这就是厚道。厚道的人朋友多,厚道的人容易得到别人支持,厚道的人办事比较顺利,厚道的人所处的环境会比较和谐,厚道的人前途更加广阔。
  第45节:拿得起放得下
  作者: 文泉杰
  008 拿得起,放得下,坚持不一定就是胜利
  传统价值观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坚持就是胜利。这没错,但有个前提,那就是我们所坚持的值得我们坚持,而不是什么事情都得坚持。拿得起,放得下,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该坚持的要坚持,该放弃的要放弃。人生就是一场选择,选择的对与错会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重新选择,尽管目前在做的事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但我们仍然要放弃,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坚持就是胜利。这似乎已经成了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没错,但坚持就是胜利的前提是,你所坚持的方向是正确的,你所走的道路是适合你的,否则,不但不会胜利,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
  有一位美国青年无意间发现了一份能将清水变汽油的广告。
  这位美国青年喜欢搞研究,满脑子里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他渴望有一天成为举世瞩目的发明家,全世界的人都享用他的发明创造。
  所以,当他看到水变汽油的广告时,马上买来了资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接待串门的客人,电话线掐断,手机关机,总之一切与外界的联系都被他切断了。他需要绝对的安静,需要绝对的专心,直到这项伟大的发明成功。
  青年夜以继日地研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母亲从门缝里把饭塞进来,他不准母亲进来打扰他。他常常是两顿饭合成一顿吃,很多时候都把黑夜当作黎明。善良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子越来越瘦,终于忍不住了,趁儿子上厕所的时候,溜进他的卧室,看了他的研究资料。母亲还以为儿子的研究有多伟大,原来是研究水如何变成汽油,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母亲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陷入荒唐的泥淖无法自拔,于是劝儿子说:“你要做的事情根本不符合自然规律,别再瞎忙了。”可这位青年压根就不听,他头一昂,回答说:“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总会成功的。”
  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转眼间,那位青年已白发苍苍,父母死了,没有工作,他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可是他的内心却非常充实,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一天,多年不见的好友来看他,无意间看到了他的研究计划,惊愕地说:“原来是你!几十年前,我因为无聊贴了一份水变汽油的假广告。后来有一个人向我邮购所谓的资料,原来那个人就是你!”
  青年听完这一番话,立刻疯了,最后住进了精神病院。
  因为有太多坚持到底的故事,所以我们一直以为坚持就是好的,而放弃就是消极的思想。其实坚持代表一种顽强的毅力,它就像不断给汽车提供前进动力的发动机。但是,在前进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有时如果方向不对,则只会越走越远,这时,只有先放弃,等找准方向再重新努力才是明智之举。这就是水变汽油的悲剧带给我们的启示。
  坚持需要勇气,然而,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当我们发现自己走错路时,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可是我们有的人往往没有这种勇气,他们会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已经无法回头了,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够这样走下去了;或者说,这是老天爷要自己这样做的,这是命中注定的。什么 “无法回头”,什么 “命中注定”,其实都是为自己缺乏勇气直面现实而找的借口,是害怕自己放弃不但改变不了困境,反而会陷入更大的困境。有这样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你更要明白,你已经在困境里面了,如果你不出来你就永远在困境里面,而一旦你迈出了第一步,你就会多一个选择,这总比只有一个选择要好吧。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是因为没有从习惯性思维当中摆脱出来。
  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些古语都告诉我们,人生是可以有第二次选择的,只有彻底放弃以前的错误才会有新的正确的开始。放弃不是懦弱,相反是一种勇气,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你放弃了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却促进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你似乎是在放弃,其实那也是一种坚持。我们应该学会在坚持中放弃,在放弃中坚持。记住,拿得起,放得下,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第46节:做人要学会变通
  作者: 文泉杰
  009 随机应变,做人要学会变通
  种子落在土里长成树苗后最好不要轻易移动,一动就很难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脑子,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成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已经是悬崖了,难道你还要跳下去吗?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笼,执著很重要,但盲目的执著是不可取的。我们先来看一则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专注地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战场的宝马良驹,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之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所才,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于世。
  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地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也是成语“按图索骥” 的由来。这个寓言有两层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二是讽刺那些本本主义的人,机械地照老方法办事,不知变通。
  美国威克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些蜜蜂和苍蝇同时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着光亮处挣扎,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应变中寻找求生的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不能否认执著对人生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只知道执著的蜜蜂走向了死亡,知道变通的苍蝇却生存了下来。执著和变通是两种人生态度,不能单纯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单纯的执著与单纯的变通,二者都是不完美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们要学会执著与变通二者兼顾。
  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人受益匪浅。
  孙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孙膑兵法》到处蕴含着变通的哲学。孙膑本人也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
  孙膑初到魏国时,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以确定他是否真的有才华。
  一次,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坐在宝座上,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行。”
  孙膑说:“大王坐在上面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不过,大王如果是在下面,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听了,得意洋洋地说,“那好,”说着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大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都嘲笑孙膑不自量力,等着看他的洋相呢。这时候,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魏王也对孙膑刮目相看,孙膑很快就得到魏王的重用。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按照常规思维去思考,如果我们能像孙膑那样,学会灵活变通,那么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仅思考问题要这样,在工作上也应该这样。与领导相处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灵活变通。领导为什么能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灵活变通,故而跟在他身边的下属,必定要懂得弹性处理法则。所谓灵活变通与弹性处理,跟滑头性格与做事没有原则是不相同的。因时制宜,在某种特殊特定环境之内,配合需求,设计出最好的可行方案,这就是所谓弹性处理。分明已经改了道,此路不通,还偏偏要照旧时那个法子把车开过去,这不是坚持原则,而是蛮干。
  领导喜欢凡事肯变通、会适应的人。因为他不但不用担心这个人会受外在环境影响而情绪有所变化,导致工作质量下降,而且还可以依赖他在非常时期应付一些突发事件,建立奇功。
  第47节:做人不要太老实
  作者: 文泉杰
  010 做人不要太老实,为人处事留一点心机
  显规则告诉我们,做人要老实安分,不要惹事生非。老实没错,人人都希望别人老实,喜欢和老实的人相处交往,因为和老实的人相处比较安全,老实的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别人吃亏,老实的人从不算计别人。周恩来毫不吝啬地夸赞“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最老实的人”。不仅是周恩来,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把老实作为君子必守的一道准则。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过了火,事情就走向了反面。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