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皇后难当 作者:易嘉禾(晋江vip2012.8.14完结) >

第6章

清穿之皇后难当 作者:易嘉禾(晋江vip2012.8.14完结)-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光笑道:“这可是吃醋了?芸儿哪里是有好福气,她每回都在养心殿外等着,等的那帮老臣不好意思再留下去,一个个都找借口开溜。唯独你每次都是去了就走,朕就是想见你也见不着。”
  
  “臣妾哪里吃醋了,皇上又取笑臣妾。”沅宛轻轻一挣,挣脱了道光的怀抱。道光嗤笑着,顺手拿起放在紫檀木桌案上的书,瞧了一眼便笑道:“瞧瞧,还不肯承认呢。”
  
  完了。沅宛脑海里只有这两个字。这下可被坐实了。
  
  那本书本是她昨日夜里闲来无事,随手在书架上取下来的。却是一本《诗经》,翻开的那一页,正巧不巧是那首《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道光攥紧了书,一本正经道:“不过这首诗倒是不大应景,你日日都去养心殿,偏生朕日日都没见到你。朕每日遣了人来送点心、送笺纸,便也不算不嗣音。这句倒是对了”,他指着那句“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笑道:“就算你不去寻朕,朕也应该来瞧瞧你的。好罢,你瞧在朕近日朝政繁忙的份儿上,快笑一笑吧。”
  
  沅宛“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臣妾闲着无聊随手翻看的,难为皇上能说出这么多道理来。”
  
  道光放下了书,满是笑意的揽住了她的腰,“闲着无聊?可是在怪朕不来瞧你了?”
  
  “没有没有,不不,臣妾不敢不敢。”沅宛手忙脚乱的否认,抬眼瞧见道光脸色变了变,心虚的转开话题道:“刚泡好的雨前龙井,臣妾去拿给皇上。”
  
  道光眉心动了动,放开了她,“朕的皇后如此小气,好话说了一大篇,才许朕喝茶。”
  
  沅宛双手递了盖碗过来,叹声道:“原本皇上一进来便想端给皇上的,谁知道皇上一进来便、便拘着臣妾,臣妾动不了,伺候的人又都走开了,臣妾纵然留着好茶给皇上喝,也都耽误了。”
  
  “你这么一说,倒是朕的不是了。”
  
  沅宛双手递了盖碗过来,叹声道:“原本皇上一进来便想端给皇上的,谁知道皇上一进来便、便拘着臣妾,臣妾动不了,伺候的人又都走开了,臣妾纵然留着好茶给皇上喝,也都耽误了。”
  
  道光哈哈一笑,“你这么一说,倒是朕的不是了。”
  
  “臣妾哪里敢怪皇上。”她怕道光再说什么,便连忙岔了话问道:“皇上可用过早膳了吗?如果没有的话,臣妾这就去叫人准备。”
  
  “不忙”,道光坐直了身子,“等会儿朕要去寿康宫一趟”。
  
  “皇上要去寿康宫?”沅宛吃了一惊,想也不想的便脱口问道。一句话出口才觉得有些不妥,“皇上恕罪,臣妾失言。”
  
  她低着头,便没有瞧见道光眼中那一抹稍纵即逝的情绪。
  
  “朕不怪你。太后一直不肯见朕,这次多亏了四弟”,他说着便叹了口气,静默了片刻后道:“封妃那件事太后一直耿耿于怀,今儿个你便和朕一起去寿康宫吧,有朕在,太后也不会太为难你。”
  
  沅宛知道他说的是伊兰的事。当日道光拿了穆亲王的书信言之凿凿的告诉太后,他要里伊兰为妃,他要替穆亲王照顾伊兰。太后虽然迫于无奈最终答应了,但是自那日起,却不肯再见皇上以及后宫嫔妃。
  
  道光虽然恼怒太后不和他商量便要生祭伊兰,但儿子到底拧不过母亲,前些日子道光日日去寿康宫向太后请安,太后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肯见他。只是派人告诉道光:“太后身子不适,尚未起床”或者“太后刚才服了药歇下了”。
  
  好在有绵忻在,当今太后只有两位亲生儿子,一个是已经薨逝的穆亲王,还有一个便是瑞亲王绵忻。听彩燕说,皇太后曾经这样评论三兄弟,“穆亲王最稳重,皇上虽然不是亲生,但是最孝顺,而瑞亲王呢,最是放荡不羁,没有规矩”。
  
  起初沅宛还觉得奇怪,瑞亲王虽然潇洒了些,自由了些,勉强算是不羁了些,但是没有规矩这一条,却是无论如何都对不上。
  
  还是彩燕为她解惑道:“当年皇后娘娘和皇上大婚的日子,瑞亲王连喜酒都没喝就连夜出征,所以皇太后才一直说他没规矩。”
  
  只为了这么一件事便被列为“没规矩”,沅宛觉得有些不以为然。好男儿志在四方,喜酒喝不喝倒真是不要紧。
  
  皇太后虽然如此说,但对瑞亲王却是疼爱的紧。瑞亲王这趟出征回来没多久便被皇太后召到宫中,几乎是日日陪伴着皇太后。母子情深,可见一斑。
  
  “这不大好吧”,沅宛迟疑,道光见她迟疑,还以为她是为了封妃之事有所顾虑。当下只是道:“你不要担心,随朕一起去,太后不会为难你的。”
  
  沅宛见他兴致颇好,竟是一定要自己陪他一起去了。她不好再拒绝,只是笑道:“前几天臣妾去寿康宫请安,太后她…。。”
  
  “朕知道”,道光略带歉意的看了她一眼,接口道:“太后不肯见你,说到底,你还是受朕连累了。”
  
  “臣妾不敢。”沅宛不等他说完就慌忙屈膝,被道光一把扶住,“别动不动就跪,朕知道你没有这样的想法。”他握一握沅宛的手,“封伊兰为妃这件事,太后是在怪朕,对你,不过是迁怒罢了。”
  
  可就算是迁怒,也是怒啊。沅宛随着道光一起去寿康宫,一路之上心情颇为忐忑。太后就算再生气,也不会当真拿皇上出气。从一开始,倒霉的就是那些被迁怒的人罢了。
  
  “走吧。”沅宛正在忐忑间,道光已经下了肩舆,自然而然的过来牵沅宛的手。沅宛的手一颤,正在考虑要不要挣脱,道光已经转身笑道:“老四,你又打算做什么呢?”
  
  道光的身后,正是单膝跪地的绵忻,“臣弟给皇上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回皇上的话,臣弟自从得了消息便一直在这里候着皇上,臣弟没有做什么。”
  
  他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就连沅宛这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人,也不相信他的话是真的。道光一手拉着沅宛,伸出另外一只手笑道:“你就不承认吧。这躲在朕背后吓朕的毛病,多少年了也没改过。西北虽然苦寒,朕却不信边疆的风霜能让你把这毛病给改了。”
  
  绵忻虚虚的搭着道光的手站起来,目光掠过沅宛的手,转瞬即逝。他笑道:“方才皇额娘还念叨呢,说皇兄应该是快要过来了。臣弟便自告奋勇的出来迎接皇兄,本想着趁皇兄不注意使个诡计呢,不想又被皇兄发觉了。”
  
  道光笑着摇摇头,沅宛却在心底暗暗称奇。这么瞧着,彩燕所说的瑞亲王和皇上关系亲近,倒真的不是在诓她。她原本以为天家无骨肉,如今这一对,莫非真的是例外?
  
                          
作者有话要说:喵~




☆、第十一章

  沅宛原本有些紧张,被道光和绵忻这两兄弟的玩笑一闹,心里倒是有了些底,也跟着笑了出来。道光甚是亲厚的拍了拍绵忻的肩膀,笑道:“行了,从小到大就数你的理由多,朕每次都说不过你。”说着便拉着沅宛往里走,绵忻侧身让了路,也跟着向正殿走去。兄弟俩一边走一边闲话,唯独沅宛走的颇为犹豫。
  
  这是沅宛第一次踏进寿康门。寿康门内便是坐北朝南的正殿寿康宫,同储秀宫一样,也是面阔五间。宫内栽种着两棵苍劲的古柏,分立在东西两侧,瞧上去很有些年头的样子。想是太后喜静的缘故,整个寿康宫都静悄悄的。一进寿康门,兄弟俩便放轻了脚步,就连原本谈话的声音也放低了,像是唯恐扰了这宫苑内原本的清静。
  
  黄琉璃瓦歇山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映着道光身上明黄色的龙袍,很是相称。沅宛始终退后一步的跟着道光,绵忻却是毫无顾忌的和道光并肩而行。三人进了正殿,往西暖阁走去。
  
  偌大的寿康宫静悄悄的,一路走来,竟然连半个人影都没有瞧见。沅宛忽然觉得十分的紧张,仿佛一颗心都要跳出来了一样。据她以前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清宫剧来看,皇太后大都是个厉害的角色,十分的不好相与。这次自己一来便办了一件不和太后心意的事,原来想着倒不觉得有什么,伊兰这件事,太后和皇上总归要得罪一个。如今进了这寿康宫,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都是自我安慰罢了。
  
  道光察觉了她的紧张,很是体贴的握了握她的手,示意她不要担心。沅宛感激的回望他的一眼,道光却旋即放开了她的手,甚是恭敬的拱手道:“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绵忻跟着他拜了下去,沅宛定了定神,曲膝跪了下去,口中恭敬道:“臣妾给太后请安。”
  
  “不必多礼,坐吧。”皇太后的口气淡淡的,听不出是什么情绪,“皇后这是做什么,怎么行这么大的礼?”
  
  淡淡的口气,却有着泰山压顶的气势。想来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气场了吧,她只是坐在那里,淡淡的问了一句话,就能叫人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臣妾许久未曾向太后请安,心中有愧,今儿个行大礼也是应该的。”沅宛不敢抬头,只是含了笑说道。
  
  其实并不是她不来,而是太后屡屡不肯见她。如今沅宛这句话算是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想来,太后心里头应该不会不舒服吧?
  
  她低着头,看不到太后的表情,只能听她说道:“沅宛总是很守规矩的,起来坐吧。”
  
  她这才敢起身,便有小太监送上两个紫檀木团凳,沅宛和绵忻分别在道光和皇太后下首坐了,只听道光关心的问道:“前几日听说皇额娘身子不大好,如今可好些了?”
  
  “有劳皇上惦记,已经好多了。”太后不冷不热的回答,道光碰了个软钉子,神情便有些尴尬。沅宛见道光尴尬,自己无端端的也觉得尴尬起来,这陪人来道歉的差事真不是好当的。还好绵忻接口道:“皇额娘偶感风寒,昨日太医还来瞧过,说是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再吃几服药好生调养一番,便可痊愈了。”他说着便望向道光,笑道:“皇兄不是有东西要送给皇额娘吗?臣弟好奇了很久,皇兄打算什么时候拿出来呢?”
  
  道光笑了笑,使了个眼色,小蔡子便捧了一个大大的描金锦盒上前。沅宛留心瞧着,那描金锦盒尺寸虽然大,却是十分精致,只是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好奇归好奇,沅宛知道现在不是多嘴的时候。太后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给,她一个仰仗皇上生活的女人,哪里有她说话的份儿。
  
  道光从小蔡子手中接过锦盒,轻轻打开,原来是一个叠的整整齐齐的小小的百家被。太后见了那锦盒,原本冷冷的样子有了微微的动容,“这张百家被,是你出生那年,你亲生额娘收集了百家祝福亲手为你做的。一眨眼,就是这么多年了。”
  
  道光以手抚着那百家被,亦是动容,“朕还记得额娘离开那年,朕才五岁,当时朕根本不能接受额娘已经离开的事实。。。。。。”
  
  “当时你日日夜夜抱着这张百家被,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就只会发脾气”,太后说着,望了道光一眼,道光笑了笑,起身道:“朕有今日,都是多亏了皇额娘多年的照顾和教导”,他在太后身边坐下,半是感激半是认真道:“皇额娘的恩情,儿臣铭记在心,一刻也不敢忘。”
  
  推心置腹的话,连沅宛听着都有些感动,更何况是把皇帝养大的太后呢。绵忻见状,笑着道:“我就说吧,皇额娘总是最疼皇兄的。”
  
  讨巧的话让太后、道光和沅宛都笑了起来,太后指着他道:“多大个人了,还和你皇兄争宠,真不知道这两年,你这个大将军是怎么做的。”
  
  绵忻听她如此说,不满道:“儿臣和皇兄就算年龄再大,也还是皇额娘的儿子不是?儿子也只有才额娘面前才会这样罢了,出了宫进了军营,儿臣断然不会丢皇家脸面的。”
  
  道光笑道:“不过说你两句,怎么就扯到皇家脸面上了?朕瞧着你是故意惹皇额娘心疼的吧?”
  
  绵忻笑了笑,不再说话。沅宛瞧着他的样子甚是有趣,也抿了嘴笑。只听太后笑道:“你呀,还是老样子。”她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望向道光:“说起来,哀家倒是有桩事要跟皇帝商量。”
  
  绵忻的脸上闪过一丝奇怪的表情,想要开口说什么,却被太后的眼神给堵了回来。
  
  “皇额娘请讲”,道光说道,太后先是望了绵忻一眼,才道:“论理,朝政上的事哀家不该多说。只是你四弟难得回京一次,哀家想多留他几日,皇上以为如何?”
  
  道光看了绵忻一眼,爽快的笑道:“四弟难得回来一次,自然是要多留几日了。这几日朕朝政繁忙,不能时时来向皇额娘请安。皇额娘这里有四弟陪着,朕也能放心不少。”
  
  太后点点头,欣慰道:“你们兄弟感情总是那么好,哀家也就放心了。若是绵怡还在的话。。。。。。”
  
  事不凑巧,太后一句话还未说完,便有小太监躬身进来禀报:“禀告皇上、皇太后,皇后娘娘,全妃娘娘突来求见。”
  
  沅宛脸上僵了一僵,侧头瞧见道光的脸色也不好。太后更是不用说了,方才还是笑意盈盈的如今立刻便拉下了脸,淡淡的问道:“她怎么会来?”
  
  沅宛一抬眼,正碰上太后的目光。这才反应过来太后是在问她,可是全妃为何会来,她又怎么知道?
  
  心中忽然一惊,莫不是太后听说她建议立伊兰为妃,便以为她和伊兰感情十分要好吧?
  
  “回太后的话,臣妾并不知道全妃为何会来。”沅宛老实道,如今不知道太后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她也不敢乱说话。别说是太后有疑问,就是她,也觉得此事奇怪的很。
  
  伊兰离开储秀宫时,崔嬷嬷明明白白的说伊兰服药的时辰到了。可是如今她和皇上前脚进了寿康宫,后脚伊兰就跟了来,若说伊兰是误打误撞,那也真正是太巧了些。
  
  太后听了她的话,并未再理她,而是转过头又问了一遍:“她怎么会来?”
  
  这一次,她问的是道光。
  
  道光尴尬的笑了笑,“皇额娘,是朕……叫她来给皇额娘请安的。”
  
  起初太监来报全妃娘娘求见时,沅宛瞧见道光的脸色并不好,便以为伊兰会来寿康宫这件事,他是不知情的。如今听他如此说,心里倒也明白了。只不过这个伊兰当真是运气不好,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是太后想起穆亲王时求见,还是以全妃的身份来拜见,这不明摆着是往太后的心头插上一把刀么?
  
  “皇上有心了。”太后不咸不淡的说了这一句之后,便不再理会道光,而是直接向那通报的小太监道:“去告诉全妃,她也有心了。不过今儿个哀家不得空,叫她改日再来。”
  
  “皇额娘”,眼见伊兰求见被拒,道光忙忙的便想开口。太后瞧了他一眼,转而对沅宛笑道:“皇后许久不来寿康宫了,今儿个倒是有空来陪哀家说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