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下 [美]-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齿,而且在这颗牙齿上,刻画有长毛象的美妙图案,所以很明显,这
些图案是模仿活生生的长毛象而描绘出来的。长毛象是一种多毛
种的象,它在新石器时代之前,便已在地球上绝迹了。
考古学家们努力搜寻那些早期的石具。他们发现,这些石具
可以归属于两种时代,一种是比较短期的中石器时代,一种是比较
长期的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早、中、晚期。而最早的
旧石器时代,似乎可追溯到
100万年以前。
究竟旧石器时代的工具是由什么动物做成的呢?结果证明是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因为至少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类比一般
狩猎动物要进化得多。1879年,一位西班牙贵族绍图奥拉,探察
了几年前发现的洞穴,这些位于西班牙北部桑坦德市附近的阿尔
塔米拉的洞穴,自从史前时代就已被滑石封锁住了。当他挖掘到
一个洞穴的底部时,跟在他身后的
5岁大女儿突然大喊:公牛!公
牛!他继续寻找,然后在这个洞穴的墙上,发现了许多不同动物的
图案,这些图案有鲜明的色彩以及活泼的细节。
第十六章 物 种
第十六章 物 种
人类学家们难于相信原始的人类能够描绘出如此复杂且经过
润色的图画,但一些画中的动物,的确是已经绝种的生物。法国考
古学家步日耶,在法国南部的洞穴中,也同样发现了类似的艺术作
品。所有这些证据,最后都促使考古学家们同意步日耶坚定而正
确的见解,推断这些艺术家们一定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大约
是在公元前 1万年左右。
对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体形外表,我们已略知一二。 1868
年,一群开凿铁路路基的工人,在法国南部克罗马努洞穴中,发现
了 5具人类的骸骨,这些骨骼毫无疑问是属于智人,然而其中一部
图 16…4四种重新组合的头盖骨:(A)东非猿人 (B)直立猿人
(C)尼安德特人 (D)克罗马努人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分以及其他地方发现的类似骨骼,根据地质学上的证据,表明似乎
已有
3。5万~4万年的历史。他们称当时的人为克罗马努人(图
16…4)。克罗马努人的平均身高要比现代人高一些,且有一颗大
脑袋。艺术家们将他们描绘成英俊结实的模样,看起来很具现代
感,似乎能够和现代人进行交配。
追溯远久以前的人类,可发现他们与现在在地球上广泛分布
的人类品种并不相同。约在公元前
2万年左右,人类还只局限在
非洲、亚洲和欧洲这些广阔的地区。后来,人类的狩猎地带开始穿
越狭窄的海洋通道,进入到美洲、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一直到
公元前
400年,勇敢的波里尼西亚航海家,在没有罗盘引路的情况
下,穿越广阔的太平洋,而且仅仅以他们的小木舟,在太平洋的群
岛上开拓殖民地。最后,一直到
20世纪,第一个人类的足迹才踏
上南极大陆。
如果要追溯某个时期只局限在地球部分土地上的史前人类的
种种情况,就必须要有某些计时的方法,至少也要有粗略的计时方
法作为依据。
例如,考古学家们曾经利用年轮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方法
叫做树木年代学,是
1914年由美国天文学家道格拉斯所介绍的。
年轮在湿润的夏季中,由于长出很多新木材,因此它们的间隔就比
较宽;如果是干燥的夏季,它们的间隔就比较窄些。年轮经过一世
纪又一世纪的生长,仍然非常明显。原始人类所建住所的一块木
头,如果它的年轮形式与我们想象中某一个时代的木头相配合,那
么这个原始住所的年代便可以知道了。
一个与此相类似的方法也可应用于沉积岩层或纹泥。在斯堪
的纳维亚那样的地方,每逢夏天冰川溶解都会产生明显的纹泥。
如果是较温暖的夏天,产生的纹泥层就比较厚,而较凉爽的夏天,
产生的纹泥层就比较薄,而且纹泥的花纹也有明显的差异。用这
第十六章 物 种
第十六章 物 种
种方法研究瑞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 000年以前。
一项更为令人惊奇的技术,在
1946年被一位美国化学家利比
研制出来。利比的工作来源于
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科夫的发现:
宇宙射线对大气的冲击会产生中子。氮原子会与这些中子反应,
而在每
10个反应中,有
9个反应能产生放射性碳…14原子(
14C),
第
10个反应则产生放射性氢…3原子(
3H)。
结果,大气中总是含有少量的
14C原子(及更少量的
3H原子)。
利比解释说,由于宇宙射线的缘故,大气中所产生的放射性
14C原
子,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到所有的活组织中;首先是被植物
吸收,然后辗转进入到动物体内。只要动物或植物仍活着,它们就
能继续吸收放射性碳,而且在其本身组织内维持一定的水平。一
旦有机体死亡,便不再吸收碳,这时组织内的放射性碳便逐渐减
少,而其分解的过程是以半衰期为
5 600年的速率进行的。因此,
任何一块古代遗留下来的骨头,任何一段古代的木炭,或者任何种
类的有机物遗迹,都能通过测量剩余放射性碳的含量,而得知它们
的年代。这个方法,可以合理而正确地测量到
3万年以前的遗物,
而这段时期,正好是前面所说过的从克罗马努人时代开始到古代
文明的历史。因为发展了这种考古测量学的技术,利比于
1960年
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克罗马努人并不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出来的第一种早期人类。
1857年,一位挖掘者在德国莱茵河腹地的尼安德特河谷,找到了
部分头盖骨以及一些长骨,这些骨头看上去基本上是人类的骨头,
但仅仅是原始人类的骨头。由头盖骨来看,这种人类有陡峭倾斜
的前额和非常厚重的眉梁。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头盖骨是一
位曾因患病而使骨头变形的人类遗骸;但是,几年以后,其他类似
的骨头陆续被发现,而一幅详细的尼安德特人的图像也被画了出
来。尼安德特人是一种短小、背部佝偻的两足动物,男性平均略高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于
150厘米,女性则较矮。这种头盖骨所形成的空间,足够容纳与
现代人相同的大脑和小脑(图
16…4)。人类学艺术家把尼安德特
人描绘成圆筒胸部、多毛、浓眉、无下巴及表情粗鲁的模样;这幅画
是由法国古生物学家布尔在
1911年时画出来的;布尔是第一位几
乎完整地描绘出尼安德特人的专家。布尔所描绘的骨骼,经由现
代的科学方法检定,显示出有严重的关节炎。一副正常的骨骼会
使我们联想到更多的人类形象。事实上,如果一位尼安德特人把
胡子刮干净,剪短头发,而且穿上合身的衣服,那么,他走在纽约第
五大街上时,可能不会引起任何注视的目光。
尼安德特人的踪迹不只在欧洲才有,以后在北非、苏联的西伯
利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等地也都有发现。大约有
100种不同的
骨骼,分布在
40个不同的地区,而这种人类可能是生活在
3万年
以前。与尼安德特人的遗骸相类似的罗得西亚人和梭罗人的遗
骸,在分隔很远的地方被发现了。罗得西亚人是
1921年在非洲南
部的北罗得西亚(现在的赞比亚)挖掘出来的;而梭罗人则是
1931
年在爪哇的梭罗河两岸发现的。他们被认为是人属的不同种类,
其学名分别是
Homo neanderthalensis(尼安德特人)、Homo rhodesiensis(
罗得西亚人)及
Homo solensis(梭罗人)。但是一些人类学
家及进化论者主张,上述这三种人类,应该和智人归于同一个种,
而把他们作为变种或亚种。我们称为智人的那些人类,与尼安德
特人是同一时期的,而且人们也曾发现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型
遗骸,表明此二者之间可能相互交配过。假如尼安德特人以及他
们的堂表亲们,能够归属到智人,那么,智人可能已有
25万年的历
史了。
第十六章 物 种
第十六章 物 种
原始人类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促使现代的科学家们对于亚人类的
祖先,展开广泛的探索。亚人类的祖先介于我们人类以及假想的类
人猿的祖先之间,被新闻界称之为“失落的环节”。对于这项探索,
必然会碰到许多困难。灵长类动物是相当聪明的,他们极少会被陷
阱捉住而形成化石。据估计,若是漫无目的地去搜索灵长类动物的
骨骼,那么可能发现这些骨骼的概率仅为万亿分之一而已。
19世纪
80年代,一位荷兰的古生物学家迪布瓦认为,可能在
东印度群岛(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发现人类的祖先,因为东印度群
岛现在仍有许多类人猿活跃着(而且因为这些群岛以前曾属于荷
兰的殖民地,当时他可以方便地进行工作)。令人奇怪的是,迪布
瓦在群岛中较大的一个岛——爪哇岛上,发掘出介于类人猿与人
类之间的一种动物。经过
3年的探索,他找到一个头盖骨的顶部,
它比类人猿的大而比人的小。第四年,他又找到了一个类似中间
型的大腿骨。迪布瓦把它称为爪哇人,学名是
Pithecanthropus
erectus(又称直立猿人,也称爪哇直立猿人,图
16…4)。半个世纪
以后,大约是
20世纪
30年代,又有一位荷兰人凯尼格斯沃尔德,
发现更多爪哇人的骨头,这些骨头可组合还原成一个小脑、浓眉的
动物,与尼安德特人有隐约的相似。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挖掘者在靠近北京的周口店洞穴中,找到
了原始人类的头盖骨、颚骨及牙齿。这类原始人类称为北京人。
据说这些东西早就被发现过,大都被送进中药店里当作药材用。
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①在
1929年的
12月被陈列出来。这
种北京人与爪哇人是非常相似的。北京人大概是生活在
50万年
①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是中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裴文中先生于
1929年发
现鉴定的。——译注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以前,会用火,而且拥有骨具和石具。后来考古学家陆续汇集了
45个北京人的骨骼;但在
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者企图拿走这些
化石,而使得它们消失踪迹。1949年,中国考古学家重新挖掘,找
到
40个北京人的骨骼碎片,包括男、女两性的及各种年龄的。
北京人(也有人称北京猿人)的学名是
Sinanthropus
pekinensis,但更深入探查这些小脑型的原始人类,就会发现将北
京人与爪哇人分别类属于两个不同的属是行不通的。德国血统的
美国生物学家迈尔认为,把北京人与爪哇人和现代智人分在不同
的属是错误的,所以他们现在被认为是直立猿人的两个变种。直
立猿人的最早成员,大约生活在
70万年以前。
在爪哇岛上还发现有另一种小头颅的原始人类,但是如果说
人类起源地就在爪哇岛,则是不可能的。早期北京人所在的广大
亚洲陆地,曾有一时期被认为是人类的诞生地,但是随着
20世纪
的前进,人们把注意力更坚定地集中在非洲地区。因为非洲是灵
长类动物最多的大陆,特别是高等灵长类动物。
英国科学家达特及布罗姆,在非洲获得了重大的发现。
1924
年的春天,在非洲南部坦斯附近的石灰石采石场进行爆破的工人,
捡到了一小块头盖骨,看起来像人类的头盖骨。他们将这块头盖
骨送给在约翰内斯堡工作的解剖学家达特,达特立刻鉴定出这是
介于人类及类人猿之间的一种动物,并将它命名为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南方猿人)。当他宣布这项发现的报告在伦敦公开
时,人类学家们认为他犯了大错,误将猩猩当作类人猿。但是,长
期以来一直认为人类是起源于非洲的热心的化石搜索家布罗姆,
急忙跑到约翰内斯堡的达特那里,并且宣称南方猿人是最接近人
类与类人猿之间的“失落的环节”。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达特、布罗姆以及其他一些人类学家,找
到了更多南方猿人的骨骼及牙齿,以及他们用来猎取动物的棍棒、
第十六章 物 种
第十六章 物 种
被他们杀死的动物骨骼和他们曾经居住过的洞穴。南方猿人矮
小、头颅小、有一个大鼻子的脸孔,在许多方面看来,都比爪哇人更
不像人类。但南方猿人比直立猿人具有更多类似人类的眉毛及牙
齿,而且也会直立行走,会使用器具,可能还有原始的说话形式。
简单来说,南方猿人是至少有
50万年历史的原始人类的一个非洲
变种,比直立猿人更为原始。
起初,原始人类的亚洲和非洲变种之间,谁先谁后,并没有明
显的分界线。但在肯尼亚出生的英国人
L。 S。 B。 利基和他的夫人
玛丽共同研究指出,非洲变种绝对地比亚洲变种更早出现。
L。 S。 B。 利基以无比的毅力和耐心,研究出在非洲东部有可能出现
早期人类化石的地区是奥尔杜韦峡谷,就是现在的坦桑尼亚。
1959年
7月
17日,玛丽在这个地方找到了一个头盖骨的碎片,完
成了她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搜寻。当把这些碎片重新组合时,形
成了一种尚未被发现过的小头颅原始人类。根据各项特征,表明
这种原始人类比类人猿更接近人类,因为他们会直立行走,而且在
遗骸四周围绕有许多由小鹅卵石制成的工具。利基夫妇将他们所
发现的原始人类称为东非猿人(图
16…4)。
东非猿人似乎不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一些已有
200万年历
史的古老化石可以作证。这些
200万年历史的人类称为灵活人
(Homo habilis),他们高约
137厘米,有双手,还有较灵活的大拇指
(所以他们被称为灵活人),他们在这方面完全与人类相像。
1977年,美国考古学家约翰逊,发现了一个也许已有
400万
年历史的原始人类的化石。后来又发现了不少的骨头,刚好可以
组成一个完整个体的
40%左右。他是一种矮小的原始人类,骨架
细瘦,大约
107厘米高,称为阿法南猿,学名为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但他还有一个较为人们熟知的名称露西。
关于露西最有趣的一项事实是,他已和我们现代人一样,是不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折不扣的两足动物。区分原始人类与类人猿的第一个重要的解剖
学的特征,就是两足的发展情况,尤其在原始人类的头颅大小与黑
猩猩无多大差别时,这一点更加重要。事实上,有人主张原始人类
之所以能够进化为两足动物,乃是因为在最后的
100万年前,原始
人类的头颅忽然明显地膨大。从此,人类的前肢可自由活动,形成
灵巧的双手,用来感受与利用不同的物品,而脑中广博的知识也使
得生存的机会大增。这里所说的机会,是指经由自然选择的过程
之后所遗留的存活概率。
露西可能是原始人类系统中两个旁支的共同祖先。其中之一
是南方猿人,他们的脑容量为
450~650立方厘米,而且在
100万
年前就已经绝种了;另外一种是古老的原始人类,他们是人属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