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我认为男人没有能力用我爱他们的方式来爱我,因为有许多男人从小被灌输了一个概念:他们自己和他们想要的东西,远比女人、小孩和自然的原则更重要。”
“男人从小就学习要对情感生活有不同的预期——他们会有人服侍、有人爱,而且本身不必花费太多情感就可以得到这一切。他们只要赚钱就好了。”
“我丈夫只有在他想要的时候,才会营造良好的关系,就像他看电视的态度一样——要看就开,不看就关掉。”
有些女性怀着疑惑、失望的心情,自问是否能够让男性在情感上完全满足:
“我跟丈夫决裂了,因为我在成长,而他要我闭嘴让他当‘一家之主’”
“我一直在付出,每次都得让步,让得我都烦了。我气的是他根本就不在乎要不要让事情得到解决——他只管发他的脾气,总让我去低头、妥协。我已经很厌恶这种事了,我很生气,而且变得很冷漠。”
“我把我的心、我的灵魂、我的感受和一切都给了他。但他拿走之后,我变得一无所有,伤心又孤独,而他还继续要求我付出更多。我实在累了,真的好累。”
但是84%的女性说,她们相信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想做的事做不完,我要陪小孩,要和丈夫做爱等等。因责任重大,有时候我觉得挫折感很重。但说真的,把时间花在我喜欢的人身上,也蛮快乐的。这就是生命的目的——看到一家人快快乐乐,心里也是挺满足的。”
“世上没有比爱人和被爱更重要,我很看重与我共享生命的人,我愿将时间拿来陪他们,注意他们是否一切安好。”
“对我而言,工作是次要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和我丈夫或我儿子的关系出了问题,我会觉得像缺手断脚一样痛苦。如果我的业务没有进展,我会有挫折感,但不会觉得像是世界末日。”
“我是浪漫的,相爱并共同成长是我生活的重心,再怎么样,我仍相信我需要爱,同时以爱回报。”
大部分人最喜欢的,是给关爱的人长久的温暖:
“我非常关心我所爱的人,和他们谈话,共享快乐和悲伤,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情。”
“和所爱的人共同生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它令人无比欣慰,比其他事物都更能深入人心。”
第3章 文化体制背后的意识形态第31节 性关系中的主角
95%的女性说,男性的自我观念很强:
“一般而言,男人对自己非常着迷,他们把自己当做是生活的主角(我并非影射所有的男性,我也无意如此草率归纳),他们往往不愿花力气和时间去探访配偶的内心世界,配角嘛!”
“他非常爱我,而且说他自己非常快乐。我爱他,但我不是一直很快乐。我的观念是,我们既然成了家,就应该多分享彼此的生活。在平常的日子里,他总以自我为中心,我不会像他那么强调自己的权利。他说,他绝不会妨碍我出门、做事或开会等等。有一阵子我真的相信了这些话,怪自己愿望太多,甚至还觉得我必须得到他的许可才能享有自由。”
“他不是毫无知觉的猪,但是他的梦想常常强掩住我的梦想。”
“在我的经验中,男人希望样样事情(包括性关系在内)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在他们的期待中,从不为他人的需要预留空间,至少我跟他一起是这个样子的。”
“遇到这些男人,我心里有很深的感慨,那就是他们平时很以自我为中心。大部分的男人根本没去想他们的行为会对同居人造成什么影响。”
“许多男人自视清高,好像他们比女人还强。男人被惯坏了,特别是那些受尽男人轻蔑的女人,和把男人当神看待的女人把男人惯坏了。”
多数女性说男人常把自己当做是主角,即使讲话也是如此:
“男人的耳朵爱听他们自己关心(和自豪)的事,很少肯听我讲的话。平均而言,女人在这个世界上做得比男人更努力,少有闲暇时间,最后却落得更可怜。”
或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得捍卫自己的势力范围:
“男人很少站在女人的立场设想,此话一点也不假。我交过不少男朋友,有的人借了我的东西,比如说打字机,不把它放回桌上,插上插头,却把它摆在地板正中央;有的人东西随处乱丢也不收拾;还有的人会拆我的信。这都是侵略性思想、主张领土主权的具体行动。他们有没有来过,你一看就知道,到处是袜子、书本、盘子等等。去他们住的地方时,我会把自己的衣服摺好放在一旁,饭后帮忙收拾——态度完全不同。”
“他睡觉的时候,我绝不会为了要做爱或讲话而把他摇醒;我知道他需要在固定时间睡觉,才能应付工作并感到快乐。但是如果我比他累,我非得求他不要吵醒我(他一听就板起脸来)。他似乎有权利安排自己的时间,也有权利掌握我的时间。”
76%的女性说男性期望女性听凭他们差遣,随时待命:
“以前我丈夫会在我上班的时候,打电话来打断我的工作。如果他打来的时候,我在和客户讲另一个电话,他会要我挂掉客户的电话和他说话。如果我在开会,他就留言。如果他打来的时候我不在,当我回电的时候他会问我到哪里去了、跟谁在一起等等。我快被他逼疯了!我觉得我像个小孩被父亲逐项检查似的。”
“他毫不迟疑地过他自己的生活,而且丝毫没有罪恶感。但我呢?我觉得我像是瘫痪了——我待在家里等,等他回来。”
“我们争吵的话题一直没变,就是他开的会太多——一个星期两三晚,之后还要去喝喝啤酒。回到家往往很晚,我就得等。”
“他如果漫不经心我会发很大的脾气。他现在已经知道,最好先打个电话给我。”
在性关系中,焦点往往集中在男性身上,女性若提到她的需求未能获得满足,例如,在沟通问题上,话题就逐渐变成“男性为什么讲起话来不顺心”。所以女性必须反过来帮助男性发现他自己、了解他自己,用新的技术来达成这个目的,但她的需要却被搁置一旁:
“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我是言论型的人,很善于表达,但是他却无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只要他说得出今天(明天另当别论)对我俩的感受,我们的关系就一定会发展。他这个人孤僻成性,邀他共度周末,也许再加上一个星期天,便足以让他精疲力竭。有时候我觉得好像是我硬逼他陪我过周末,但又觉得俩人都在期待。他说他需要留更多的时间给自己,不过这对我们两个都不公平。我惟一能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给他所需要的时间,用这段时间来建立他的信任感,因为他老觉得我会伤害他。”
大多数25岁以下的女人,仍可感觉到一种信息,要她们视父亲为家庭的重心,家中的领袖,而且要将大部分的情感倾注在他身上:
“放学回来之后,我会和妈妈聊学校发生的事。当我们听到车子停进车库的声音,表示爸爸回来了,我们的声调就变了。妈妈表情变得冷淡,准备跟他打招呼。之后的时间,我们都冷冷淡淡的,不大交谈。爸爸认为他应该是家人注意力的焦点,我和妈妈聊天,像是妨碍了他的地位似的。这种情况并不明显,但是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气氛。
“我从妈妈身上学到,我们之所以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爸爸,是因为表示顺从他,让他觉得我们在他身上花了最多的时间和精力。”
女权运动的思潮影响着目前25岁以下的女性,但其中仍有65%的女性表示,在家中母亲为父亲所作的服务,比父亲为母亲所作的要多。母亲为满足父亲的需要而忙个不停,而这些似乎都符合父亲的期望。
许多女性抱怨男性不断地巩固他们优越的社会地位,尤其某些女性夸大了男性的重要性,更有推波助澜之效:
“只要生为男性就可以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被尊为是统治的性别,我对此观念感到厌恶。女人竟要屈身于男人底下,我最恨这种情形。”
“我妈妈对我哥哥又关爱又慈祥,对我就从来不会这样。她高兴就给他好几千元去清偿债务,却只给我1000元。不用想也知道男孩子比较特别。要是生了男孩,大家会高兴地大加庆祝,要是生了女孩就不会这样。”
“我最讨厌的就是有些女性自愿让男性统治家中的一切,对男性的意见百依百顺,而不问自己有何想法并将它表现出来。我看到有些年轻的女孩也这样做,觉得十分痛心。我原本对年轻的这一代有较高的期望。”
是许多女性认为男性拥有这样的权威和尊敬是天经地义,还是她们认为大部分的钱和权都掌握在男性身上,所以非得让男性自己觉得很重要不可?
第3章 文化体制背后的意识形态第32节 被爱的感觉
被爱的感觉如何?男性是爱女性,或只是需要?
在被问到“你是否像你的伴侣爱你一样地爱他?还是更爱?你的伴侣爱你的方式是否令你感到满足?你有被爱的感觉吗”时,大部分的女性说,当她们的情人或丈夫需要她们的时候,才有被爱的感觉,但这并不是她们最喜欢的被爱方式。
女性认为被爱的感觉如何?由于社会上再三强调女性要关爱别人、要付出,绝不可主导(不可要得太多、或太傲慢),所以女性觉得爱人比被爱更自在。正如某位女性所言:“此时此刻我觉得爱人比被爱容易,因为在潜意识里,我对我自己仍看得很低。”
不过,许多女性都表示被爱比爱人更能令她们满足:“如果我非选一种不可的话,我会选被爱。我一直在付出爱,被爱的感觉比较特别、比较美好。”
也许,许多女性并不是真的知道被爱的感觉,因为大多数(84%)的女性表示,男性以一种需要她们的方式来爱她们:“以爱的定义来看,这不算太坏。但到底有多少女性是因为她们本身、她们的特质或是个性而被爱的呢?”
“我想,他爱我的程度大过于我爱他的程度。不然,也许是因为他需要我的程度大于我需要他的程度。”
“我觉得他爱的是我帮他做事情,而且他十分依赖我做事——并不是他爱我。他甚至眼里都没有我这个人的存在。”
“我的伴侣爱我的方式,让我觉得很没有安全感,更没有满足的感觉。有时候我觉得被爱,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只是个方便。现在我们分开了,我觉得更独立,他觉得很沮丧。”
“刚结婚的时候,我非常非常爱他,我对他很依赖。现在,似乎是他比较需要我。男人不会特别想去学习如何煮饭、洗衣服,但是女人已经学会在男人的工作环境中,挣得一份可供温饱的薪水,所以女人不像过去那样需要男人给她安全感。男人只能在工作场合中有好的表现,至于要讲求生物性的舒适感,仍必须仰赖女人。”
“我们需要对方的方式不太一样,他比较依赖我,希望一天24小时跟着我,但我觉得快要窒息了!我是需要知道他人在哪里,不过我比他更需要多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许多女性指出,要说男性爱女性,不如说男性需要女性来得恰当:
“男人喜欢家的安全感,需要女人来满足他的各项需求。但他们希望出了门之后,能像单身汉一样自由。”
“爱情对于男人而言很重要,但是我想,与其说它是彼此共享的真爱,还不如说这是一种依赖。而且这份爱,常被贬低成他们对于‘母亲般照顾’的需求。”
“我想,大部分男性的心中,爱是一种经过周密计划的理性行动。它的主要功效是给予他们安全感——像是婚姻、同居的友伴、稳定的女朋友等等。我想只有少数比较感性的男人,会为了所爱的女人神魂颠倒。”
“当他们和别的女人玩够了,想要定下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想到爱情,然后认真地找个对象。”
有位女性表示,大多数男性对爱的判定非常自私:他们理性地依赖他们的需要和舒适感,而非依照他们感受的深度,来区别爱情之高下。换句话说,爱的关键在于女性对待他们有多好,而非他们是否对某个特别的女性感受到真正的爱意:
“我觉得男人对爱的判定非常自私。他们会评定到底这一个女人给他们的感觉有多好。但女人却尽量想办法去理解男人,一旦爱上了,就什么都不管了。”
第3章 文化体制背后的意识形态第33节 是否比女性更为依赖
男性在感情上是否比女性更为依赖
87%的女性说,男性在性关系,尤其是婚姻关系的初期,对女性的情感依赖,远比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更重:
“男人害怕女人依赖他们,但是却不了解他们通常更为依赖女人。男人的谈话对象通常只有一个,女人则拥有多个谈话的对象。我通常给他的支持比他给我还要多。”
“男人的情人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并像母亲一样照顾他们,所以他们才能在外面表现得又强硬又有竞争力。”
“女人看起来比较有依赖性,其实她们对于改变和付出的适应能力更高、表现更好。”
“男人需要女人,甚至他们爱恋女人——不管在性方面或做好妻子应尽的责任方面,都是如此。”
“我们从小就学习如何照顾别人,而他们从小就学习如何受人照顾,所以男人的依赖性比较重。事实上,男人喜欢让大家觉得是女人在黏着他们,不过,真正黏人的是男人。”
已婚3年以上的女性中,有77%表示,男性十分需要她们在情感上给予照顾,他们扮演着依赖者的角色。这与一般观念中,女性会在情感上感到不安、需要男性照顾的情况完全相反:
“我爱我丈夫爱得最深的时候是刚结婚的那段日子。我觉得很兴奋、心花怒放,觉得自己很成熟。他年纪比较大,可以照顾我,我那时候是这样想的。随着时间的过去,我发现变成是我在照顾他。”
“如果男人在情绪上依赖我,在某种程度上,我会觉得自己被迫扮演母亲的角色,而无法好好做一个情人或是朋友。这有部分原因是,我觉得我父亲迫使他生命中的每一个女人,都扮演母亲的角色。我的反应是,冷静观察,看看这个男人到底是真想做个朋友、跟我心灵交流,还是在找依赖的对象。如果是他太依赖,我就会要求留更多的时间给自己,并且让他做自己的事、为他自己做决定。”
“可能是因为男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对爱情比较认真,但是我认为他们只是在找一个集母亲、女佣、保姆、可以随时解决性交需求又有生育能力者等种种角色于一身的女人。”
64%的女性不满意伴侣的爱:
“也许他比较爱我,但是那样不够。我没有被爱的感觉。”
“我尽量照他的要求来对待他,但是他不领情。他没有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使我内心感到伤痛。我知道他爱我,但是我希望他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相信我的伴侣害怕爱,因为他无法做出爱所需要的承诺。他的墙越筑越高,也对我越黏越紧。”
在我们认识的情侣或夫妻中,有多少男性会在对女性付出关爱或要求她照顾的时候,说出他自己有多么需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