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小川未明童话 作者:小川未明 >

第6章

小川未明童话 作者:小川未明-第6章

小说: 小川未明童话 作者:小川未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线杆子回答说,白天街上行人太多,像他这样的大汉无法行走,所以他决定每天在这个时候出来散步。   
  电线杆子说完,反问道:“可是,小个子,你为什么这个时候出来走呢?” 
  奇妙的男人回答说,他厌恶世上所有的人,他不愿意和任何人见面,所以,才在这个时候出来走走。 
  电线杆子说,你这个人挺有意思,今后我们不妨交个朋友吧。奇妙的男人马上表示同意,并说:“电线杆子,我虽然讨厌世上所有的人,但是我喜欢你。今后我们就一块儿散步吧!”说着,两个人一块儿向前走去。
  过了一会儿,奇妙的男人不高兴地说:“电线杆子,你的个子高得太过分了,我都不好和你说话。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变矮一点呢?”
  电线杆子歪着头想了想说:“那好吧,我们到水池或者河边上去吧。我在水里走,你在岸上走,这样我们就差不多一般高啦。就这么办!”
  “有道理,有意思!”奇妙的男人考虑了一下,又皱着眉头反对说:“不行,不行!不能到河边去!河边路不好走,满是草丛,我不干。你像没神经的人似的,倒还可以,我可不行。”
  电线杆子把腰弯成两节,说:“既然这样,我又想出一个好主意来。你个子矮,那就到房顶上去走,我也顺着房檐走。”
  奇妙的男人默默地点头说:“嗯,这倒挺有趣。那你把我抱到房顶上去吧!”
  电线杆子轻松地把奇妙的男人抱了起来,放在铺满瓦块的房顶上。奇妙的男人高兴地称赞景色美丽,和电线杆子沿着房顶边说话边走。这时候,月亮从云缝中露出脸来,使奇妙的男人和电线杆子相互能清楚地看到对方的相貌。奇妙的男人吃惊地盯着电线杆子的脸,突然大声喊道:“哎呀!你的脸色为什么这么苍白呢?啊!这伤口是怎么回事?!”
  “可怕的电流经常从我身上通过,每到这时候,我的脸色就变得苍白。这些伤口都是被电线穿过弄坏的。”电线杆子回答说。
  奇妙的男人一听,慌忙逃跑说:“哎呀!危险!危险!不能让你碰着我!”可是,他站在房顶上,根本无法下来。
  “喂,小个子,天要亮啦!”电线杆子说。
  “什么,天要亮了?”奇妙的男人抬头向东边的天际望望。
  “这可糟了!”奇妙的男人说着,想扑向电线杆子,可又急忙煞住脚步,一个劲儿地往后退,嘴里喊着:“哎呀!危险!危险!”逗得电线杆子拍着手“哈哈哈”地张嘴大笑起来。
  电线杆子说:“小个子,我可不能在这儿陪你啦!我必须在天没亮、人们外出之前返回原地。你是怎么回事,难道想一个人呆在房顶上不成?”
  奇妙的男人不知怎么办才好,终于哭了起来。时间不断过去,人们开始在街上走动了。电线杆子到底未能按时返回原地,只好站在一个不当不正的地方,脸上露出一种若无其事的神色。只有奇妙的男人还在哀求着:“喂!喂!电线杆子,你把我抱下去吧!”可是电线杆子既不做声,也不动,沉默地站在那里。
  过路的人们看到这番情景,都哈哈大笑道:“真是怪事,怎么街道正中间竖着根电线杆子呢?并且,房顶上还有个男人一边哭一边在哀求。”
  过了一会儿,警察赶来了。奇妙的男人马上被当作小偷送到派出所,警察查出他不是贼,才把他放了。
  从那以后,奇妙的男人再也不到外边去了,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那个电线杆子呢,也因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晚上再也不出来散步了。
  (李佩 刘子敬译)

 
牛女
  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身体高大的女人。她长得未免过于高大,走起路来总是驼着背。她不会说话,性情极其温柔,多愁善感。她很喜爱她的儿子。
  女人一年到头总是穿着一身黑色衣服。她家里只有两口人——她和她的儿子。村里的人可以时常看见她牵着年幼的儿子的手从街上走过。由于她身材高大,心地善良,不知谁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做“牛女”。
  村里的孩子们看见她走过,就高喊“牛女来啦”,像看稀罕东西似的,成群结队地跟在她身后,尽情地说些嘲笑她的话。她不会说话,耳朵也听不见,所以和平时一样,默不做声地低着头慢慢地赶路,让人看着觉得怪可怜的。
  牛女疼爱自己的儿子,疼爱得超乎寻常。她深深懂得:自己是个残疾,残疾人的孩子免不了要受人家欺负;孩子没有父亲,除自己以外,谁都不会疼爱孩子的。
  出于以上种种原因,她越发可怜孩子,也更爱孩子了。
  儿子也很爱他的母亲,无论母亲走到哪里,他都跟着。
  牛女身体强壮,力气比一般人大几倍,再加上她心地善良,村里的人经常请她帮助干些力气活儿。背柴、运石头、扛行李,牛女拼命地干。两口人就靠她赚钱过活。
  强壮的牛女得病了。看来不管身体多好的人也难免得病。牛女病得很重,已经不能起来干活了。
  牛女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可是,自己死了,谁来抚养孩子呢?死也合不上眼啊!不管死后自己的魂变作什么,也一定要照料孩子的前途。想着想着,牛女那大而慈祥的眼里扑簌簌地滚下大颗的泪珠。
  可是,命里注定,牛女的病一天重似一天,她终于离开了人世。
  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不可怜牛女的。谁都知道,牛女和自己的骨肉生离死别,该会怎样抱恨九泉啊!
  人们联合起来给牛女送了葬,并决定共同把她的孩子抚养成人。
  牛女的儿子从这一家转到那一家。随着日月的流逝,他慢慢长大了。每逢高兴或悲伤的时候,他总是想起死去的母亲。
  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到了。牛女的儿子越来越想念他的母亲。
  一天,他站在村口眺望远方的群山,忽然看见母亲的黑色人影浮现在山半腰的白雪上。孩子很惊奇,但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这件事。
  从那以后,每当想念母亲的时候,孩子就站在村口,眺望远方的高山。只要是晴天,总能清楚地看见母亲黑色的身影。母亲也好像默默地看着这边,好像在察看自己的亲骨肉是否受到了很好的照料。
  虽然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可是不久,村里人就发现了这一秘密。
  人们听说牛女经常在西山出现,便都跑来眺望西山。人家都说,牛女一定是想孩子了,才在西山显身。到了晴天黄昏的时刻,他们就望着西山,嘴里喊着:“牛女、牛女!”
  可是,到了天暖雪化的时节,牛女的身影慢慢地变得模糊了;待到雪化干净,已是鲜花盛开的时候,牛女的身影就完全消失了。
  又到了冬天,当大雪覆盖了高山和原野的时候,西边山上又出现了牛女清晰的身影。整整一个冬天,人们的话题都集中在牛女身上。牛女的儿子整日站在村口眺望着亲爱的母亲的身影。
  村里的人议论说:“牛女又在西山出现了,一定是又在惦念她的孩子了。真可怜。”村里的人很感动,便更加精心地照料她的孩子。
  不久,春回大地,牛女的身影和雪一块儿消失了。
  就这样,年复一年,一到冬天,牛女黑色的身影就出现在西山腰上。渐渐地,牛女的孩子也长大了。这一年,他到离村子不远的一个镇上的商店去干活。
  他搬到镇上以后,依然经常眺望西山上亲爱的母亲的身影。虽然牛女的孩子己不在村里,但当大雪覆盖高山和大地以后,牛女开始在西山出现的季节,村里的人们还是经常谈论、夸奖他们的母子之情。
   “啊,牛女的影子已经开始模糊了,天该暖和啦!”到了后来,人们常常把牛女影子的出现和消失,当做季节的象征。
  一年春天,牛女的儿了未告诉西山的母亲知道,就擅自离开干活的商店,远离家乡,乘火车到南方一个地方去了。
  从那以后,村里和镇上的人谁也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
  不久,白雪纷飞,晶莹的雪花覆盖了高山和村镇。奇怪的是,不知为什么,今年牛女的影子没有在西山出现。
   “莫不是因为孩子离开了镇子,牛女觉得没有守护他的必要了吧?”人们都感到不安。
  冬去春来。镇上斑斑点点地还留着尚未融化的残雪。一天夜里,人们吃惊地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女人缓缓地在街上走过。千真万确,这不是牛女吗?
  牛女为了什么.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打那以后,人们又好几次看见牛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寂寞地在街上徘徊。
   “牛女一定不知道她的儿子远离故乡,她一定在找她的儿子。”人们这样议论。
  雪在街上消失了它那洁白的影子,树木吐出了绿色的嫩芽,夜晚变得明亮,春回大地了。
  一天夜里,有人看见牛女躲在阴暗的小胡同里潸然哭泣。从那以后,再没有人看见牛女的踪迹。牛女到哪去了呢?恐怕已经离开了镇子。
  从这一年冬天开始,牛女黑色的身影再也没有在西山出现。
  牛女的儿子在南方一个从不下雪的地方努力地工作。慢慢地,他变成一个相当富有的人。他怀念生养他的家乡,尽管那里没有他的母亲,没有他的兄弟,但有抚养过他的可亲的乡亲们。乡亲们的脸庞、村庄的样子,一古脑儿地浮现在眼前。他觉得应该报答乡亲们的情谊才对。
  牛女的儿子带着许多礼物和钱财不远万里回到故乡。他拿出厚礼向乡亲们致谢,村里的人也非常高兴地祝贺他的富有。
  牛女的儿子想干点什么事业。他在村里买了一大片土地,栽种了许多苹果树苗。他的打算是,等到收获了又大又香的苹果,好向外国出口。
  他雇了很多人,为树苗施肥;到了冬天,用草袋把树苗包起来,防止积雪压断树枝。树苗一天天地长大。到了这年春天,苹果花像飞雪一样在大地上尽情开放。太阳整日整日地把阳光洒在花上,蜜蜂从早到晚在花丛里嗡嗡地忙碌。
  初夏季节,苹果树上结满了又小又绿的果实。可是,就在果实日见长大的时候,一场虫灾把果实咬得纷纷落地。
  第二年如此,第三年还是如此,苹果总是长不成。看来,这里边似乎有点奥妙。村里一位年长的老人同牛女的儿子说:
   “这里边大概有问题,你应该好好想想是什么缘故!”牛女的儿子绞尽了脑汁,也想不起究竟是什么原因。
  几天以后,当他一个人闭目沉思的时候,忽然想起,当年离开家乡奔向远方的时候,未曾求得母亲阴魂的同意;自己衣锦还乡以后,也未去给母亲扫墓,给她做法事。①
  母亲生前那样疼爱自己,死后还在西山保护自己,而自己呢?自己对母亲太冷淡了.母亲一定生气了。牛女的儿子虔诚地吊唁了母亲的灵位,请来和尚和乡亲们为母亲做了法事。
  第二年春天,苹果花又开了,白得像下雪一样。初夏时节,又结满了绿绿的果实。每年都是这个时候闹虫灾,但愿今年能顺利地度过。
  一个夏日的傍晚,不知从哪飞来一大群蝙蝠,在苹果林上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以后,每天都有蝙蝠来吃虫子。蝙蝠群中,有一只特别大的,像女王一样,率领其它蝙蝠忙碌着。不论是明月高照的良宵,还是黑云密布的夜晚,蝙蝠都飞绕在苹果林的上空。这一年,苹果没有受虫害,个个长得又大又甜,收获之多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村里的人都说:“这是牛女变做蝙蝠来保妒她的儿子了!”村人无不为她那慈祥和蔼、充满深情的心地所感动。
  从这以后,每到夏天,就有一只大蝙蝠率领着一群蝙蝠天天傍晚到苹果林来捕捉害虫。在蝙蝠的保护下,苹果再也不受虫害,总是硕果累累。
  四五年以后,牛女的儿子成为这个地方的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农民。
①一种悼念死人的佛教仪式。
  (李佩 刘子敬译)

 
困倦的街



  不知道这位少年叫什么名字,我假定他叫启。
  启少年曾经漫游过世界。一天,他来到一条奇怪的街,这条街的名字叫做“困倦的街”。果然街上没有生气,听不见一点声音,十分静谧。街上的建筑都十分古老,坏了的地方也没有修缮。看不到哪里有烟囱在冒烟,因为街上连一家工厂也没有。
  这条街很长,好像横躺在地平线上一样。为什么把它叫做“困倦的街”呢?这是因为,凡是走过这条街的人,没有一个不感觉到身体疲倦发困的。每天都有几个行人通过这条街,当他们一走进街头,就会忽然感到疲倦发困。如果在街道旁边的树荫下或石头上歇一下的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梦乡,好像被吸进一个深深的大坑里去一样。
  好不容易才睡醒过来,睁眼一看,已是黄昏,才慌忙起来上路。这种事一传十,十传百,行人都害怕过这条街。于是,一些人宁肯绕远,也要避开走这条街。
  启很想看看人们传说中的“困倦的街”。他想亲自去看看人们所害怕的地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启决心自己从这条街上过一遍,并且一定要忍住困倦不睡。于是,他向“困倦的街”出发了。


  真是名不虚传。启来到这条街一看,果然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令人可怕。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从来没有一点声响。看不到一缕炊烟,看不到一个活着的东西。家家户户都紧锁着门窗,整条街像死了一样。
  启沿着已近倒塌的黄土围墙走着,从损坏的门缝向屋里边张望。可是,屋里边太黑了,弄不清是否有人住过。偶尔看见一条不知从哪来的瘦狗。摇摇晃晃地在街上跑过。启想,这条狗一定是过路的行人牵来的,在这条街上,它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了,所以才在这里徘徊吧!就在这时,突然一股从未有过的疲劳感觉开始袭击启。
   “哎呀,好困啊,好累啊!但是,不能睡,要忍住!”启自言自语地鼓励着自己。
  可是,就好像被人灌了麻醉药似的,整个身体慢慢地麻痹起来。忍耐已到了界限,启不由自主地倒在围墙旁边,忘记了一切,高声打着呼噜进入了梦乡。


  启正睡得香甜,忽然感到好像有人在摇晃自己,蓦地睁眼起身一看,天己黑透了,四周洒满了洁白的月光,显得冷冷的。
  己经几点了呢?真是让人后悔,再困也应该忍住才对……启非常后悔,但己无法挽回。
  他捡起掉在地上的帽子,把它戴在头上。
  环顾一下四周,他发现身边站着一个老头,肩上扛着一条大口袋。
  启看了看老头,心想,准是他把自己叫醒的,因此一点儿也不害怕地走近老头。借着月光再仔细端详一下老头,只见他身穿破旧的西服,脚上套着一双破鞋。
   “您是哪位啊?”少年大声问道。
  老头慢慢走近启说:“就是我把你叫起来的。我有事求你。这条街是我一手建成的,我是这儿的主人。不过,你也可以看出,我已经上了年纪啦,所以,我想求你件事。不知你愿不愿意听我告拆你?”
  启想:我也是一条男子汉,老头这般请求,哪能不听呢?启向老头保证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去做!”
  老头非常高兴地说:“这样我就放心啦。那你就听我来告诉你。我自古就住在这个地方,但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新来了一些人,他们把我的地方全给霸占了。他们在这里修铁道、架电线,在这里的海上开轮船。这样下去,今后这块地方就会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