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1978辛格:卢布林的魔术师 >

第8章

1978辛格:卢布林的魔术师-第8章

小说: 1978辛格:卢布林的魔术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通常一路上打两次尖,但是他眼下打定主意一直向前,在大清早赶到华沙。也许有拦路抢劫的强盗埋伏在路旁,但是雅夏的口袋里藏着一把手枪。他一边赶车,一边想象自己在欧洲的剧场里演出。包厢里的贵妇人用长柄望远镜瞄准着他。大使、贵族、将军,都到后台来向他致意。只见他装着一对人工的翅膀在世界各国的首都上空飞翔。成千上万的人拥到街上来,指着他嚷叫;他一边飞,一边收到信鸽带来的信息——一元首、亲王和红衣主教们发出的邀请。在意大利南部他的庄园里,埃米莉亚和海莉娜在等他。他,雅夏,不再是个魔术师,而是一个活神仙似的催眠大师,能够控制军队,医疗病人,教化犯人,找到宝藏,从海底深处捞起沉船。他,雅夏,已经变成统治全世界的皇帝。他感到自己的这些幻想可笑,但是又撵不走它们。它们像蝗虫似的停在他的身上:妻妾啦,奴隶啦,不可思议的把戏啦,揭露一切秘密、具有无限妙用的灵丹妙药啦,咒语啦,符咒啦,这一连串的白日梦。在他的幻想中,他甚至领导犹太人摆脱背井离乡的生活,回到以色列的土地上,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他突然甩起响鞭,好像要撵走侵入他思想的恶魔似的。他现在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清醒的头脑。他已经练了一套危险的新节目准备演出,其中有一个节目是在绳索上翻一个斤斗,这样惊人的表演以前还没有人尝试过。重要的是,关于埃米莉亚的事情要下个决心才好。他真的已经准备抛弃埃丝特,同埃米莉亚一起到意大利去吗?埃丝特这许多年来一直对他忠心耿耿,始终如一,他能这么狠心对待她吗?再说,他,雅夏,甘心改变宗教信仰,做个基督徒吗?他已对埃米莉亚庄严地许过愿,发过誓——不过他准备守信用吗?还有一件事情哩:没有一大笔钱,至少得有一万五千卢布,他没法同埃米莉亚实行他的计划。几个月以来,他一直不太认真地想到去偷,但是他真的会落到做小偷的地步吗?不久以前,他还跟查姆一莱勃说过,对他来说,第八诚是神圣的。他,雅夏,一直为他自己的诚实感到骄傲。再说,要是埃米莉亚知道了他的打算,她会有什么反应呢?埃丝特会怎么说呢?是啊,他的妈妈和爸爸在另一个世界里会怎么说呢?说到头来,他相信灵魂不灭。一会儿以前,他妈妈救过他的性命。他听到她提醒他:“往后退,孩子啊,往后退!”几分钟以后,一个沉重的枝形烛台倒在他刚才站过的地方。如果他不听他去世了的妈妈的警告,他准是给砸烂啦。
  他直到现在还没有下决断。但是他拖不下去了。埃米莉亚在等他打定主意、他还不得不决定怎么应付沃尔斯基,代他签订一切合同的经理人。就是这个沃尔斯基把他,雅夏,从贫困中拉起来,帮助他在事业上蒸蒸日上。他,雅夏,可不能恩将仇报啊。既然雅夏强烈地爱着埃米莉亚,那么这种爱情就充满了诱惑力。
  这一天夜晚,他不得不下决断了,在他的宗教和天主教中间,在埃丝特和埃米莉亚中间,在诚实和犯罪中间(他只干一回,上帝保佑,他将来会归还的)作出选择。但是他的脑子什么也决定不了。他不能解决主要问题,而是离开正题去胡思乱想,变得糊涂起来了。按他的年纪说,他的孩子都可能已经成年了,要是他有孩子的话,但是他仍然是当年那个玩他爸爸的钥匙和锁、在卢布林的大街小巷上跟在魔术师后面的小学生。他甚至说不准他对埃米莉亚到底爱到什么程度,也拿不稳他的感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所谓爱情。他到底能不能始终对她不变心?魔鬼已经引诱他对海莉娜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了;她会长大成人,她会倾心于他,她会变成她妈妈的情敌。
  说真的,我堕落了,他想。我爸爸当初叫我什么来着?恶棍。近来,他父亲天天夜晚在他梦里出现。雅夏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他的父亲。那个上了年纪的人会给他讲道德,提醒他,劝告他。
  “你在想什么?”玛格达问。
  “啊,没什么。”
  “小偷泽弗特尔真的要到华沙来吗?”
  雅夏愣了一下。“谁说的?”
  “博莱克。”
  “你干吗过去一声不吭,直到现在才提这件事呢?”
  “我肚子里藏着的事情可多哪。”
  “她是要来,不过这跟我有什么相干呢?她的男人撇下了她,她在挨饿。她去找个女用人的活儿,或是当个后娘。”
  “你跟她睡觉。”
  “没那回事。”
  “你在华沙也有个女人嘛。”
  “你在胡扯。”
  ‘“一个叫埃米莉亚的寡妇。你这么急急忙忙地赶,就是为了要去看她。”
  雅更惊奇得目瞪口呆。她怎么可能知道埃米莉亚的事情呢?他透露过吗?可不是,他透露过。他老是爱吹,这是他的天性。他甚至对泽弗特尔也坦白过。
  他踌躇了一会儿,说:“你用不着担心,玛格达。我对你的爱情不会变。”
  “她要跟你一起到意大利去。”
  “别管她要什么。我再怎么也不会忘掉你,就像不会忘掉我的妈。”
  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玛格达默不作声。她又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2
  半夜里,天气突然变得暖和起来,好像黑夜里有个太阳似的。月亮看不见了。天空里乌云滚滚。一眨眼,传来了霹雳和闪电。在闪电的照耀下,田野一下子明亮起来,直到地平线。小麦秆全弯下去;雨像洪水似的倒下来。雅夏还来不及集中思想,一阵阵大雨像冰雹似的抽打起大车来。钉在车架上的油布被扯开了。猴子吓得连一声尖叫也哽在喉咙里。不到一分钟,公路变成泥潭。玛格达像一个傻瓜,紧紧抱住雅夏不放。雅夏甩起鞭子来赶马。马科夫村就在附近。他可以在那里找到避雨的所在。
  真是个奇迹,车轮居然没有离开大路。两匹马在几乎淹没它们屁股的深水里趟着。费了好大的劲儿,大车才好歹驶进了马科夫,但是他不知道小镇上哪里有客店或者酒馆。雅夏把大车赶到一所会堂的院子里。雨停了;天空开始晴起来。一团团的云飞也似的向西驶去,云的边缘被正在升起的太阳照耀得发出红光,像燃烧过的灰烬似的。阳沟和泥潭里的水哗哗地淌着,红得像鲜血。雅夏把两匹马和大车留在院子里;他和玛格达走进会堂去弄干他们身上的衣服。他不应该把一个异教徒带进礼拜的场所,但是眼下是生死关头。她已经在开始咳嗽和打喷嚏了。
  外面,天在亮了,但是祈祷室里仍然是黑夜。圣坛前的七枝烛台上有一支纪念蜡烛发出闪闪烁烁的亮光。一个老人坐在读经架前,面对一部厚厚的祈祷书在朗诵。雅夏看到老人的头上撒着灰。“他在干什么?”雅夏想不出,“难道我已经把这么许多传统的仪式都忘得干干净净了吗?”雅夏向那老人点点头;他也点点头,算是回礼,接着他举起一个手指头放在嘴唇上,表示他这当儿不应该说话。玛格达在炉子附近的一张板凳上坐下来;雅夏向她转过身子去。他们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擦一擦身子的东西,只得等一切东西自动干燥。这里倒暖和。玛格达在朦胧的黑暗中容光焕然,像一个苍白的斑点。她身子底下已经积了一个小水潭。雅夏偷偷地吻她的额头。他望着有四根桌柱的读经桌、约柜、领唱人的读经架和一架架经书。站在这里,浑身湿淋淋,汗珠和水在一起淌下来,他凭着那支纪念蜡烛的亮光,向那个由镀金的狮子支撑着的约柜看,试图认出刻在柜檐木板上的字句来:“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你不可有别的神……当孝敬父母……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恋……”祈祷室里原来一片黑暗,突然充满着紫色的光芒,好像从一盏神灯放射出来似的。雅夏忽然想起那老人在于什么:他在不断地朗诵午夜的祈祷词。哀悼圣殿的毁灭!
  不久,别的犹太人开始来了,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弯着身于,留着灰白的胡子,勉强能够挪动两条腿。上帝保佑,他,雅夏,已经有多久没有进圣殿啦?他样样都感到新鲜:犹太人怎么朗诵祈祷引言啦、他们怎么披祈祷巾啦,怎么吻有稳子的衣服啦,怎么戴上祈祷盒啦,怎么解开皮带啦。他对这一切都感到陌生,然而亲切。玛格达已经回到大车上去了,好像害怕这一切强烈的犹太风光似的。他,雅夏,愿意再待一会儿。他是犹太人的一分子。他同他们属于一个来源。他的肉体上打着同他们一样的烙印。他懂得祈祷。一个老人说:“上帝,我的灵魂。”另一个慢腾腾地讲着上帝试验亚伯拉罕的故事,命令他献出他的儿于以撒为播祭。第三个拉长了声音朗诵:“我们是什么?我们的生命是什么?我们的虔诚是什么?在你面前,一切强大的人都微不足道;在你面前,一切显赫的人虽有若无,因为在你的面前他们的作为大抵烟消云散,他们的生命是一片空虚。”他用悲哀的调子唱着,一边唱,一边望着他,雅夏,好像看透了他在想什么心思似的。雅夏深深地呼吸着。他闻着牛油、蜡和其他东西的气味,一种腐败物和氨的混合气味,就同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赎罪节闻到的那种气味一模一样。一个留着红胡子的矮个子走到雅夏跟前。
  “你要祈祷吗?”他问,“我给你去拿祈祷盒和祈祷巾。”
  “谢谢你,不过我的大车在等我。”
  “大车跑不了。”
  雅夏给了那个人一个戈比。他出来的时候吻了吻门柱圣卷。在前厅里,他看到一个桶,桶里盛满着从圣书上扯下来的书页。他在桶里仔细找了一下,找到一部扯破了的圣书。破破烂烂的书页散发出浓郁的气味,好像这些躺在桶里的书页一直在被它们自己阅读似的。
  过了一会儿,雅夏找到一个客店。他和玛格达得去换上干衣服;他得去修理大车,给车轴涂油,让两匹马和其他动物休息。他们得吃早饭,还得睡上几个钟头。既然雅更是同一个异教徒一起跑码头,他就对客店掌柜说波兰话,冒充自己是个波兰人。他和玛格达在一张没铺桌布的长桌旁坐下来。一个尖下巴上长着毛、披着头巾的红眼睛犹太女人,给他们端来了黑面包、乡下奶酪和兑菊粉的咖啡。她看到雅夏塞在口袋里的那本书,说:“这本书你是从哪儿弄来的,先生?”
  雅夏愣了一下。“啊,我在你们会堂附近拣来的。那是什么?一本圣书吗?”
  “给我吧,先生。你反正看不懂,对我们来说,它是神圣的。”
  “我要看一遍。”
  “你怎么看得懂呢?这是用希伯来文写的。”
  “我有一个朋友,一个教士。他懂得希伯来文。”
  “这书扯烂了。把它给我——先生!”
  “少说了——,”她丈夫隔得老远用意第绪语嚷叫。
  “我不愿意让他带着一本犹太人的书到处转悠,”她气势汹汹地回答。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呀?”雅夏问,“怎么诈骗基督徒吗外”我们什么人也不诈骗,先生,不管是犹太人,还是基督徒。我们正正派派地做买卖。“
  一扇边门打开了,走进来一个孩子,戴着一顶绒便帽,穿着一件钮扣没扣上的晨衣,晨衣底下露出有穗子的衣服。他长着一张窄脸,两片鬓脚阔得像两束亚麻。他显然刚起床,睡意还没有消除,眼皮还沉重得抬不起呢。
  “奶奶,给我牛奶和水,‘他说。
  “你行过洗手仪式吗?”
  “行过了,我行过了。”
  “你做过‘感谢上帝’的祈祷了吗?”
  “做过了,我做过了。”
  接着,他用袖子擦擦鼻子。
  雅夏一边继续吃,一边望着那个孩子。“我可能抛弃这一切吗?”他问他自己,“说到头来,这是我的,我的……我从前活像这个孩子。”他突然产生一个奇怪的愿望,巴不得马上念一念那本扯烂了的圣书上的文句,他对这个做祖母的涌起了一阵亲切的爱慕,她同太阳一起起来,煮啦,烤啦,拾摄屋子啦,招待客人啦。门柱上挂着一个施舍盒。她把她能攒下来的那几个少得可怜的铜币藏在那里,用来帮助那些希望赶到圣地去死的犹太人。这屋子里的气氛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安息日、节日、对弥赛亚和未来世界的期望那个老妇人尽管忙个不停,她的泛白的嘴唇一直嘟嘟哝哝,她的脑袋也一直点着,好像她懂得只有不受尘世虚荣欺骗的人才懂得的真理似的。

                 3
  来到华沙,对雅夏来说,始终是件大事情。他在这里挣钱。他的经理人梅切斯拉夫。沃尔斯基住在这里。海报已经在墙上贴出来了,写着:“兹定于七月一日,著名杂技家和催眠家雅夏。梅休尔于阿尔罕伯拉夏季剧场登台演出,全部节目将使尊敬的观众惊心动魄。”雅夏在这里的德卢加大街口,弗雷塔街上有一套公寓。连那两匹马卡拉和歇伐——灰尘和灰烬——来到华沙也精神抖擞起来。再也用不着拿鞭子赶它们。大车一穿过普拉加桥,就迷失在密密麻麻的房屋、府邸、公共马车、敞篷四轮马车、店铺、咖啡馆等等这一切中间。空气里有刚出炉的面包味、咖啡味、马粪味、火车和工厂的煤烟味。俄国总督府门前有一班军乐队在演奏。一定是个什么节日,因为家家阳台上都飘扬着俄国旗。女人已经戴起装饰着人造水果和鲜花的阔边草帽。无忧无虑的年轻人戴着草帽,穿着浅色衣服,挥着手杖,到处闲逛。在一片嘈杂声中,火车头拉响汽笛,发出呼呼的声音;道岔扳来扳去。列车从这里出发,开往彼得堡、莫斯科、维也纳、柏林、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八六三年起义以后,波兰经历了一段安静时期,终于进入了工业革新的时代。罗兹②以美国的速度扩建着。在华沙,木板人行道拆掉了;室内装起了自来水管;马车轨道铺起来了;建起了一幢幢高楼大厦;还有整个郊区和市场。剧院里掀起一个新的旺季:在上演戏剧、喜剧、歌剧、音乐会。优秀的男女演员从巴黎、彼得堡、罗马,甚至遥远的美国赶来。书店里拿刚出版的长篇小说、神学著作、百科全书、词典和字典来吸引顾客。雅夏深深地呼吸着。他虽然旅途劳顿,一看到这座城市就兴高采烈起来。如果这里已经叫人精神振奋,那么国外一定更要精彩多少倍呢,他沉思着。他巴不得马上赶去看埃米莉亚,但是勉强克制住自己。他瞌睡蒙陇,脸也没有刮过,衣服皱得一团糟,这样跑去不成个体统。何况他先得去看梅切斯拉夫。沃尔斯基。雅夏还在卢布林的时候,给他发了个电报。
  雅夏前一阵不在华沙。他在各省跑码头。在路上他老担心。生伯他的公寓里被小偷闯进去。他在那里收藏着图书、古玩、一大叠张贴的广告、剪报和评论。但是。赞美上帝,门上仍然锁着两把沉甸甸的大锁;室内样样东西都在老地方。处处都积着厚厚的灰尘,空气里有一股霉味。玛格达马上动手拾掇屋子。沃尔斯基坐着敞篷四轮马车赶来了—一他是个异教徒,却长着一副犹太人的相貌,黑眼睛、鹰钩鼻、高额头。他那条艺术家风度的阔领带歪斜地挂在他的衬衫上面。沃尔斯基提到俄国和波兰的许多城市邀请雅夏去演出。他一边捻着小胡子,一边说,流露出依靠别人的声誉生活的那种人的热情。他甚至已经安排了一个演出计划;雅夏在阿尔罕伯拉的夏季演出结束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