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

第7章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第7章

小说: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长对班长说:“明晚8点,团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七十六年才会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团长将命令哈雷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七十六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信息经过当事人表述,往往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演绎。所以,心态教练必须要了解到人一定会有演绎的,每个人都不例外,同时我们又不会被演绎干扰我们的聆听能力,放下干扰去寻找真相。
 
  其三是——相同的文字,往往承载着不同的信息传递。
 
  我们同样用一个故事说明这个道理。有两个儿子,爸爸冷酷无情,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在酒吧里因看不顺眼一位服务生而犯下杀人罪,目前被判终身监禁。妈妈是个赌徒,根本不关心家庭。
 
  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跟他老爸一样有严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目前也因犯了杀人罪而坐牢。另外一个儿子却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美满的婚姻,有三个可爱的孩子,既不喝酒更不吸毒。
 
  为什么同出于一个父亲,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两个人却又不同的命运?记者分头采访了兄弟俩。没想到,得到的竟是同样的答案:
 
  “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谁让我有这样的家庭?”
 
  同样的话背后表达的意思有时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容易被文字和讲话的内容给蒙蔽了。做为心态教练要时刻保持觉醒,放下判断,及时求证。
 
  最后,还有两个规律都有助于聆听,一个是开心,一个是倾听。
 
  开心——顾名思意就是把心中的门打开!人的心门打开了,做一个开放的人,很容易开心快乐起来!同样,人在开心的时候,也容易把心门打开!释放自己!讲出心里话来。
 
  另外,聆听前有一个微妙的过程叫——倾听。倾听与其说是听,不如说是通过听表现出来的一种接受、理解和共鸣。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被信任和被重视!如果有人很愿意听你讲话,你会如何呢?更愿意讲了!等于说,你的倾听在鼓励对方更积极地讲、开放地讲、尽情地讲。之后,再去聆听的话,会有更多的机会。
 
  因此,聆听之前让双方有一个开心的氛围和运用倾听都可以建立一种开放和信任的关系。
 
  立体式聆听的态度
 
  聆听时,通常声音来自于两个方向,一个是外面的世界,一个是内心的声音。要有效聆听到外面的声音,先要关闭自己心里面的声音!
 
  一个农夫在谷仓里劳动,不知何时把心爱的怀表弄丢了。农夫心急如焚,因为这是他的妻子送给他的结婚礼物,一定不能丢,找了半天没找到,不知如何是好。正好看到一群孩子在外面玩,他就说“帮我个忙找怀表,谁先找到了我给他一块钱!”孩子一窝蜂地冲进谷仓,结果找了大半天他们出来了,他们翻遍谷仓谁也没找到怀表。天色已晚了,他们一个个都回家去了,但是有一个孩子留了下来。
 
  他说“我不要钱,但是我能找到你的怀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好吧!那就麻烦你快一点!”农夫说。
 
  这个孩子再次走进谷仓,找了一个位置,静静地坐了下来。一切都安静了,悄然无声,但是有个小小的声音从谷仓的角落里传来,滴答、滴答、滴答……
 
  这个孩子轻轻的像猫一样,寻声走到右后方的角落,在一堆稻草下面找到了那块怀表。
 
  农夫为什么没找到怀表?因为他只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不能丢,一定不能丢,它太重要了……”
 
  一群孩子为什么也没找到?他们心里说“一块钱!一块钱!……”
 
  最后那个孩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让自己里面的声音全部关闭了,让自己安静下来,而且他是无所求的,没有任何干扰的,所以,他能听到这细小的天籁之音。
 

第23节:第二章 心态教练五项基本功(4)
   

  要提升聆听能力,需要减低内心的干扰,把焦点放在讲话的人身上,才能听到的更多。往往我们跟别人谈话的时候,心里还有一堆的东西没放下,“孩子放学了谁去接啊?……晚上出席聚会穿哪件衣服啊?……我承诺同事的事情还没做到……很多很多。对方讲什么你只是听得似是而非,根本无法全情投入进去,所以,我们跟人的沟通经常流于表面和形式,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教练要洞察客户的心态,需要拥有正确的聆听态度,才可以听到言语背后隐藏的信息,才能真正聆听到客户的心声。
 
  每个人固执己见的时候,往往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听不到更多别的声音。就像这个谷仓里的农夫和孩子们,如果你想听到那块怀表的声音,就学最后那个孩子让自己静下来。学做心态教练,也要放下自己的杂念,保持平和的心态。
 
  很多时候,我们听不到不是因为我们的耳朵不好用,而是我们平常听的习惯构成了我们的干扰:
 
  一边听一边批判、否定;
 
  一边听一边演绎,实际上是听自己的;
 
  选择性地听自己喜欢听的;
 
  只是表面装作在听。
 
  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的焦点都在自己身上,没有放到对方身上,听不到关键所在。当我们真正把焦点放在外面,我们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聆听态度:
 
  忘我(放下自身的想法、情绪、身体状况等任何干扰);
 
  专心(专注于客户身上,非常认真);
 
  求知(对传递的信息一种好奇心,强烈的想了解);
 
  开放(坦诚、直接)。
 
  黄龙南禅师的禅学造诣极深,他形容猫聆听时是这样说的:“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好猫捉老鼠的时候,眼睛瞪着老鼠洞,四脚踏在地板上,动都不动,目不转睛,身体笔直,尾巴上翘,老鼠一出来一把就将它抓住。那个时候,一点声响它都敏感极了,所以身手敏捷。教练的聆听要学猫,对方心智模式的盲点就像老鼠。盲点一露头,即刻就能被发现,这就是聆听的警觉性。
 
  聆听的方向
 
  首先,聆听的方向是关于人说话的出发点。出发点是什么?有时候讲话的内容有可能一样,但由于出发点不同,性质也就不一样。所以,聆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听对方说话的出发点在哪里?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都是有原因的,不会无目的的,就算没有目的的乱说也是有目的的。
 
  什么是出发点?就是说这番话的目的。比如:想被认可、需要被爱、需要被理解、证明我说的对、给自己找个借口……等等,不胜枚举。听到了出发点就掌握了对方的第一手资料,下面的过程就会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可以说明出发点的重要性。甲乙二人是好朋友,合伙做生意因钱财而产生矛盾,最后不欢而散。突然有一天,乙将甲告上法庭,说甲污蔑他是贼,偷了甲的钱;而且还四处散播,不光偷了甲的钱,还偷了别人的钱;不光偷钱还偷东西……甲被传唤到法庭后,他否认所有的指控,他反复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只说过这句话——“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法官又传证人出庭,六个证人都证明甲只说了一句话——“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
 
  此时法官发现,每个证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从意思上能说明甲真的污蔑了乙,但在文字上却抓不到任何证据,因此法官当庭释放了甲。下面,我们把甲分别对六个证人说“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的出发点剖析如下:
 
  1?“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出发点——证明自己清白的同时,有人说他偷了我的钱)。
 
  2?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出发点——证明自己守口如瓶,同时暗示别人乙偷了我的钱)。
 
  3?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出发点——我的钱被人偷了,让大家怀疑乙)。
 
  4?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出发点——他对我的钱做了手脚)。
 
  5?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出发点——他偷了其他人的钱)。
 

第24节:第二章 心态教练五项基本功(5)
   

  6?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出发点——他偷了我的东西)。
 
  甲在不同场合,跟不同的人说这句话时,所采用的语气、神态、声调和强调字的重音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含义也就各不相同了。
 
  其次,聆听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听——情绪。情绪中携带着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信息,而且人每时每刻都会有情绪,即便是平静也是一种情绪。聆听被教练者的情绪可以迅速洞察对方真实的状态在什么位置?让教练过程事半功倍!
 
  最后,教练过程中还要聆听对方的假设。人为什么会有假设?《第五项修炼》中写得很明白:“假设是信念的组成部分,来自于人的经验。”我们都知道人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信念中的假设对人的影响非常巨大!当人的假设输入了潜意识系统,如果有事情发生时,它就会自动跳出来做判断并帮助人来做决定,就像开车和吃饭一样自然而然!可是我们的假设有些是有效的,有些却是前进的障碍!所以,能区分出有效和无效的假设,就会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影响事情的结果!在教练过程中如果能聆听到对方的假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再能够有效区分并且令对方收到,就会使被教练者的心态有所改变。
 
  出发点、情绪和假设是心态教练在聆听中最大的方向,出色的教练对这些都很敏感。当方向清晰之后,就可以知己知彼、从容进退。
 
  聆听的技巧
 
  要做到有效聆听,除了需要正确的态度之外,也有一些技巧。这些技巧包括:
 
  100%的接收——普通人容易听喜欢听的、愿意听的、好听的!这些是有选择的接收。这样做容易错过很多重要的信息;训练有素的教练能先把自己的标准放下,像电话的听筒一样,把所有的信息全部接收进来,再加以整理、区分和取舍。这样做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时机,达到有效沟通;
 
  刻意沉默——心灵的成长不是自己有话急着要说,而是听得懂、看得清!只有令自己闭上嘴巴,静下心来并保持沉默,对方才有机会开口,有目的的沉默是为对方讲话提供一个空间;
 
  虚实结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并核对两种信息是否一致?互为补充!互相配合!就可以虚实结合,洞穿对方的内心世界;
 
  适当接触——在必要的时候,轻触对方的手臂和肩膀,轻拍对方的手背,这都表示了支持、鼓励和自己在用心聆听;
 
  身体语言——把身体前倾、点头、配合面部表情、微笑和眼睛视线的接触,都向对方表示了你正在专注的聆听;
 
  问题引发——在适当的时候就有关的内容提出问题,取得更深入的资料,向下挖掘,让对方继续说下去;
 
  正面回应——不要在对方刚说完话就作出评论式、批判式的回应,这样只会引起对方的防卫,正面的回应并不表示你完全认同对方的观点,但却表示你的理解和尊重;
 
  频道确认——为了避免双方产生误解,在谈到易于混淆的地方时,复述一下你听到的东西,跟对方确认一下你收到的信息是否和他保持一致?确保双方在同一频道上沟通; 
 
  表达感受——就对方的说话内容,作出相应的感受和情绪反应,真正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回应,是加强彼此沟通的重要方法;
 
  眼神接触——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胜过千言万语,有利于沟通的眼神有以下几种:
 
  好奇的目光:你对他讲的内容有兴趣,他会更愿意说的;
 
  等待的目光:停下来等待的时候,让对方感到你在渴望回应;
 
  支持的目光:用目光坚定而有力地支持对方持续的沟通;
 
  疑惑的目光:疑惑的眼神有时可以代替发问;
 
  理解欣赏的目光:理解和欣赏的目光会碰撞出更多共鸣的火花。
 
  聆听的境界
 
  作为心态教练,我们的聆听关注的不是表面的答案、信息,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客户的弦外之音,是客户那些没有讲出来的埋藏在心底的声音。就像从人的笔迹看人的性格一样,一切声音都是由心而发的,也都会留下痕迹的,所以循着声音的路径都可以捕捉到一些教练所需要的蛛丝马迹。
 

第25节:第二章 心态教练五项基本功(6)
   

  《史记》中记载了一则有名的《季札出使》的故事,它让我们对聆听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吴太伯世家》里面记载,季札出使列国,为了欢迎这位使节,每个国家都奏乐迎宾。在听到不同国家的音乐时,季札总能听出该国的民生动态!演奏周乐时他听出来的是人民“勤劳而没有怨言”,一副百业待兴的景象;奏郑乐时,他听到的是“其细已甚,民不甚也,是其先亡”,认为郑国民不聊生,乃亡国之音;听到齐乐时,他认为齐国有泱泱大风,断定姜太公治理的国家前途无量;而听到陈乐时,则断言“国无主,其能久乎?”认为是他们国家没有领导人,不能长久了。
 
  季札的聆听可谓是“出神入画”。达到如此高的聆听境界,不仅能从音乐中听到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包括声音以外的信息都逃不过他的洞察。人能听到这种程度难怪会发现更多的可能。
 
  所以,立体式聆听绝不是只听说话。而是从音乐、文章、爱好、行为举止、生活经历和语言内容、情绪、弦外之音等各个方向去洞察人信念的核心——心智模式。让人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360度区分
 
  与我们的内心相比,我们周围的事物则显得微不足道。
 
  ——奥利弗?温得尔?霍姆斯
 
  功夫在诗外
 
  可以说,区分是心态教练中最核心的部分,评价一个教练型领导的水平高低,关键要看他的区分能力如何。如果用电脑来比喻教练的五种能力,聆听就好像是电脑的输入系统,发问和回应就好像是输出系统,互动就是操作过程,那么区分像什么呢?就好像是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电脑的资料都要经过它的处理,输出时才有价值。教练也一样,聆听了很多东西,还要帮助被教练者区分到一些信念上的盲点和混淆的部分,再发问或回应给对方才能让他有所不同。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很专业或是很权威,是因为这个人在这个领域的区分能力强。音乐家对什么区分能力强?旋律、音符、乐器、五线谱……等很多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化学家对什么区分能力强?分子式、元素、化学反应……等;一个厨师对什么区分能力强?菜的色、香、味,原料,调料,菜式……等等;幼儿园老师对什么区分能力强呢?孩子的表情,喜怒哀乐,心理……等,比其他人要强;又比如几个人走路听到昆虫的叫声,如果是生物学家,很可能从声音中分辨出是蟋蟀、蝉或是别的什么,甚至知道它的性别、种类等。显然生物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区分能力要比一般人强。而作为一个心态教练就是透过区分人的语言、身体、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