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

第2章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第2章

小说: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心态教练和心理学是什么关系呢?
 
  心态教练和心理学属不同的范畴。心理学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和学术层面,研究人心理方面的普遍律规,关注的对象大部分是“病人”和“特殊的人群”;而心态教练发展了心理学中很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和精要疗法,并融入心态教练的思想,另立门户成为一种实用技能,支持“正常人”发掘潜能、实现理想!前者属于理论和科学,后者是一种专业技能。因此,它们关注的方向和取得的成效各不相同。
 

第5节:第一章 心态教练(2)
   

  心态决定一切
 
  米卢执教中国队的时候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话看似有些夸张,但确实能反映心态的巨大作用。
 
  在工作中,心态的改变有什么意义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平常,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员工是上班迟到的,有的单位经常采取罚款的措施,迟到一次罚款100元或50元,结果怎么样呢?还会有人迟到,或者有可能因为怕罚款而提前来了,来了之后干什么呢?看报、喝茶、聊天、上网、发手机短信……等等。那么不罚款怎么办呢?很明显这是个心态问题。过去你认为员工不努力是工资太低或福利不好,当你把工资涨上去福利变好了,可能会让他们兴奋一些天,而对他的行为表现没有质的改变,因为他们的心态没变,信念没变行为也就不会变。人的心态在什么位置,就会把焦点放在哪里;而焦点放在哪里就会影响人产生什么样的信念;有了什么样的信念,就会导致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也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蜘蛛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同样的景象,有三个人看到了,就产生了三种信念: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更加悲观了,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
 
  第二个人看到了,受到了启发,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做事!”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一只蜘蛛都能这样永不放弃,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
 
  对蜘蛛而言,它不过是在做一件极其普通的工作!然而,三个人对此却有三种不同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猜想他们的不同结果。
 
  无独有偶,和这个蜘蛛的故事类似的是有关曾国藩的故事。故事说曾国藩带兵打仗的时候,每次都大败而归,这件事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上朝的时候就问他“爱卿!有人举报你打仗屡战屡败,可有此事?”如果曾国藩说:“没有”,那是欺君之罪!如果说:“有”,皇上怪罪下来也吃不了兜着走,他急中生智,回答说:“我是屡败屡战!”既帮自己化解了危机,又表现出了自己的决心。
 
  每件事情发生其实都是中立的,然而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人的看法都会千差万别,在这千差万别当中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积极正面;一类是消极负面。这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正反两面,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描写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每个人都有具备这两方面,而我们又不能因为人人都有阴暗的一面,就放纵自己堕落成“魔鬼”,也想活出“天使”的一面。换句话说,人生就是一道选择题,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对于心态教练而言,就是把人的心态从消极调整到积极,从情绪化、自以为是、自私……等等这些“魔鬼”的状态,调整到成为积极、阳光、进取、爱心……的“天使”。
 
  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个女学员跟我对话,说他离婚的前夫如何如何不好……脾气不好、工作不好、学历不够……于是,我在白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一边写着“魔鬼”,另一边写上“天使”二字。同时,我对她说:“你只看到他魔鬼的一面,而且每天为他的‘魔鬼’浇水施肥,所以,他不好的一面越来越厉害!如果你每天为他的‘天使’浇水施肥,支持他成长他现在会怎么样?”女学员半天没讲话,然后遗憾地说:“是啊!这么简单的问题,原来我都没看到,早遇到教练就不至于离婚了!”
 
  事实上,任何事情发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对它的心态!
 
  抓住命运的手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座15世纪教堂的墙上写着一行字:“事情是这样的,就不会那样!藏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快乐无缘!告别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来挥动,享受今天盛开的玫瑰只有一条捷径——坚决与过去分手!”
 

第6节:第一章 心态教练(3)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一去不复返。拥有正确的心态,就等于你拉住了命运的手,让你走好不同的人生旅程。
 
  艾柯卡曾分别担任过美国两个汽车巨头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CEO,两种不同的心态让他有了不同的人生结局。艾柯卡在福特公司工作了32年,1970年他靠自己的奋斗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上任之后他开始得意忘形,心态消极,不思进取,1978年7月13日,怒火中烧的大老板亨利?福特把他开除了。一帆风顺的艾柯卡突然失业了,他痛不欲生,开始酗酒,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就在这时,命运之神又再次向他招手,他受命担任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这时的艾柯卡重新振作精神,勇于挑战,凭借他的智慧、胆识和魅力,对克莱斯勒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他游说政府取得了巨额贷款,在公司最黑暗的日子里,他用激情和决心感染了所有员工奋力拼搏,推出了著名的K型车计划,让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起死回生!1983年7月13日,艾柯卡用个人一生积累的财富8?13亿美元为克莱斯勒公司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而这一天和他当年离开福特公司竟然是五年后的同一天。当然,他也因此成为美国的传奇英雄。事后,艾柯卡深有感触的说“奋力向前,哪怕时运不济;永不绝望,哪怕天崩地裂!”
 
  心态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像一双无形的手在左右人的命运,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如此。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就要认识心态、面对心态、掌握心态,因势利导,锁定乾坤。
 
  起因与发展
 
  不要翘首等待,时机永远不会“恰到好处”。从你站立的地方开始,能找到什么就利用什么。在前进的过程中,你一定能发现更好的工具。
 
  ——拿破仑?希尔
 
  答案变了
 
  195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他刚给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考完试,手里拿着学生的试卷,和他的助教一起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
 
  这个助教在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面前有点害羞,他问到:“爱因斯坦博士,您给这个班的学生出的考试题和去年一样吗?”
 
  爱因斯坦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是的,考试题和去年是一样的!”
 
  助教迟疑的地问道:“但是,爱因斯坦博士,您怎么能给同一个班学生连续两年出一样的考试题呢?”
 
  爱因斯坦回答的十分经典:“答案变了!”
 
  21世纪的人和上面所有世纪的人,在身体上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内在的思想却已经面目全非了!21世纪要做的事情可能还是理想与奋斗,然而,答案已经变了!
 
  面对市场、客户、员工、产品……这些题目,同样是为了盈利!答案也都变了!再用过去的一套去行事已经不灵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商场如战场般需要智慧,于是商人开始学习兵法!商场如竞技场一样需要金牌,于是商人搬出了心态教练!
 
  “心态教练”也称做“教练技术”或“企业教练”。它原本是一种古老的管理技术,历来就是为体育界人士所设计,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信息泛滥的今天,它也受到了企业界人士的青睐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以及成为支持个人成长的工具。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商业环境不断变化,提高企业中“人”的能力,已成为管理者的当务之急。“教练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被广为采用,它的核心内容是教练以中立的身份用技巧反映被教练者的心态,使对方洞悉自己的位置,并就其表现给予直接的回应,另对方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教练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生产力。
 
  “企业教练”行业萌芽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当时正是美国从工业社会转型到知识型社会的年代,企业经理们发现以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解决企业的新问题,同时,也发觉到企业的大环境每天都在快速地变化,而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信息的堵塞,使得企业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方面遇到了诸多障碍,传统的顾问式管理无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何适应巨大而迅速的变化?如何令各种类型的知识型员工更具创造力?美国ATT、GE等一些著名企业的管理者们,开始借用了体育教练的概念,植入企业为管理服务,从而发展出“企业教练”行业。
 

第7节:第一章 心态教练(4)
   

  “Coach”说了什么?
 
  最近在国内,Coach这个词也非常热卖,培训市场开始热衷这种管理技术。Coach原意是马车的意思,是指把你从A点运到B点。现在,我们都把它翻译成“教练”,所以寓意教练可以帮你从现在的A点去到你的目标——B点。
 
  也有人把Coach翻译成“企业教练”、“态度教练”,有时也称为“教练技术”。这里所指的教练,同样不是体育教练,也不是汽车教练,而是企业教练。Coach——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管理技术,能使被教练者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团队并提升整体的表现,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
 
  教练是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美国职业与个人教练协会(ACA)把coaching定义为一种动态关系,coaching来源于coach,它意在从客户自身的角度和目的出发,由专人启发他们自己找到行动的步骤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做这种指导的人就是教练(coach)。简而言之,教练就是以技术反映学员的心态,激发学员的潜能,帮助学员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的人。他的目的是帮助你成为事业和生活上的赢家。
 
  为更清晰地理解coaching的含义,我们把它和mentoring、training区别开来。虽然这几种行为没有明显的不同,仍然存在细微的差别:
 
  Coaching——在中文里有时也被笼统地译为“教练”,它是指通过心态的调整来支持他人,为了某个特定的目标而制定计划,并激励和挑战学员有创意地克服障碍来完成计划的过程;
 
  Training——是由拥有特定专业技术的人来传递特定的课程,通常是为他人的某个特定目标和掌握某种技巧服务;  
 
  Mentoring——的执行人被成为“导师”,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学员树立人生观的人,譬如中国古代的孔子。  
 
  另外,教练也不同于我们比较熟悉的顾问,后者是为具体的问题提供咨询、解答和解决方案,而前者是从拓宽人的信念入手,着眼于“激发人的潜能”这一部分。所以,coaching是一种attitude training(态度训练),而不是一种knowledge training(知识训练)或skill training(技巧训练)。教练不是帮学员去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利用心态教练技术反映学员的心态,提供一面镜子,使学员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目标与状态。教练会对学员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使学员及时调整心态认清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
 
  我们认为将Coaching直译为“教练技巧”不太合适,Coaching这个字不容易翻译,在我们的教练实践中感受到把Coaching定义为——“教练的过程”更准确;coach——代表教练这个人;Coachee——指被教练者;Coaching Technology——教练技术。因此,我们本书心态教练(Attitude coach)的概念,也由此产生!
 
  体验式学习
 
  “心态教练”不是为了让被教练者“知道”一些事情,而是为了让对方真正“做到”一些事情,而人的能力提升又是无法用教授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心态教练”通常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
 
  “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和平常的学习是有差别的。平常的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活动、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过去我们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都是向外的,而体验式学习却像生活中其他的体验一样,是内外结合的,是个人的身体、情绪、思维通过外在参与的内在所得。体验式学习又称“发现式学习”、“活动学习”或“互动学习”,过程中先由学员自愿参与做一连串的活动,然后发现他们所经历的体验,挖掘他们从中获得感受和觉悟,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心得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上。其实,我们对体验式学习并不陌生。比如:游泳、骑自行车、开车、做饭、洗衣服、跳舞等等多如牛毛的能力,都通过体验式学习获得的。它的特点就是你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掌握,而你一旦掌握,就很难忘记。体验式学习是由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是密切关联、不断循环往复的,它们有以下特点:
 

第8节:第一章 心态教练(5)
   

  行动(Do):体验的过程是以学员为主体,实践学习为主导,学员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行动是体验式学习过程的开端,参加者的投入与参与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收获。
 
  发现(Discover):探索发现的过程让学员们置身其中,令他们可以有切身的体验,通过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去发现不同的可能。
 
  联系(Connact):每个人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是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与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
 
  选择(Choose):让参加者通过体验不同的结果选择更有效的解决方案。选择本身也成为另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因此参加者可以不断进步。
 
  根据四个步骤的英文缩写,我们简单地把体验式学习叫做“DDCC”循环。如图所示:
 
  (图例)
 
  通过体验式学习最终要达到什么水平呢?这个境界叫“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在“心态教练”中,通常是指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是一致的,知道也能做到,即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