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第12章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12章

小说: 生活中的经济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信任制就会行不通。一个社会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的道德水 
平。但为什么银行里的存取款单就可以免费取用而邮局就不行?这都是发生 
在中国的事。 
    根据 1987 年的统计(1987 年以后美国统计摘要中不再包括下列数字, 
也许因为能源危机已经过去),美国平均每个家庭全年的能源支出(不包括 
汽车用油)为 1080 美元。其中公寓式住房的平均支出为 681 美元,独立住宅 
的为 1226 美元。因为公寓住房设计紧凑,又没有花园和游泳池,可以减少能 
源消耗几乎一半之多。这笔开销中用于电力的占 63%,用于煤气的占 27%, 
用于煤油等液体燃料的占 7%,还有 3%主要是木柴及少量煤炭。与我国比 
较,我国城市家庭目前的主要燃料还是煤炭,这与我国盛产煤炭而石油比较 
少的这种资源特点有关。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家庭燃料迅速改变为煤气,这与 
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按用途划分,美国家庭的能源开销中平均 32%用于采暖,14%用于热 
水,10%用于空调,43%用于冰箱、照明及其它电器用具。家庭的能源开销 
又与家庭的收入水平有关。收入高的富有家庭用能也较多。例如年收入在 5 
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每年用于能源的开销达 1440 美元;而年收入为 5 千的家 

庭,能源开销仅为 818 元。而且富有家庭的能源开销中电力所占的比例也较 
高。因为电能干净没有污染,使用方便,美国 1988 年电力的平均价格是每度 
7 美分,其中工业用电平均 5 美分,居民用电平均 8 美分。再有一个特点是 
用电量越多电价越低,这正好与我国的做法相反,目前我国规定,用电量超 
出规定的要“罚款”五倍到十倍。对正当交易施以罚款在美国是闻所未闻的。 
偷电应该罚款,电价也可以调整,买电有何理由罚款?这大概是因为电力短 
缺的缘故,也同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而企业为了避免高额罚款,安装 
了许多低效率的自备电站,造成投资与能源的巨大浪费。有的企业干脆贿赂 
分配电力的官员,增加用电计划以免挨罚,这些弊端都是破坏市场规则造成 
的。 

    小结,通过节能为例,说明了美国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浪费。尤其可贵的是如何创造人际关 
系的宽松环境,这是人们生活质量极重要的一个方面。 

                        17.节约能源(下) 


    美国素称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但那里也发生过因违背了市场原则而 
导致重大失误的例子,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在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后国家对于 
能源价格的干预。 
    1973 年海湾国家控制石油输出,造成全世界石油价格上升 3 倍。当时美 
国所消费的石油中约 40%依靠进口。按照市场规则,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会导 
致石油进口国的国内生产的石油油价上升到同一高度,其结果一方面是消费 
者的负担加重,另一方面是原来国内的石油生产者将获得暴利,美国国会关 
于国际油价飞涨对策的辩论中出现了两派尖锐对立的意见。一派主张按市场 
规律办事,油价该涨多少就涨多少,让市场去决定价格。另一派主张限制油 
价,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并避免石油企业的暴利。由于辩论中石油消费者人 
数多,结果后一派意见占了上风。最后决定石油生产者必须以高价从国际市 
场上进口一定数量的石油,此数量正比于该企业自产石油的量。然后将进口 
石油和国产石油合起来供应国内市场,在市场上形成一个供需均衡的价格。 
这个价格控制在介乎国际油价和原国内油价之间(通过进口比例的调整来控 
制),既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又能照顾生产者的利润,似乎是一个既公 
平又合理的油价。由于美国采取强制国内石油业负担国际高油价的办法,使 
国内油价大大低于国际油价,所以当时美国的汽油价格在各个市场经济国家 
中是最低的,尽管和 1972 年相比也涨了将近 1 倍。 
    这个貌似公平合理的定价政策,事实上违背了市场运行的原则,实行不 
久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本来可以用比国际油价低的开采成本从国内的油田 
采油,但由于国内油价低于国际市场上的油价,石油业不愿在低油价下扩大 
生产,于是国内的石油资源没有很好利用,反而去国外买高价油。外国的石 
油业生产者得到了美国的所支付的美元,最终要回到美国市场上买东西。和 
开采国产石油比较,美国要支付更多的经济代价来得到同样的一吨石油。 
    其次是国内的低油价妨碍了节能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节能” 
的定义是用其它价值比较低的资源来代替价值较高的能源的消耗。譬如用较 
好的隔热材料以减少热量的消散,而且前者的价值必须比后者低,这才是真 
的节能。再如随手关灯,则宣传也是有成本的。通过宣传节能确实是一项好 
的政策,但宣传的成本不得高于所节能源的价值,否则从经济学上讲非但不 
是节约反而是浪费。经济学中对于节能的定义强调了两点,首先是不仅要节 
能,而且应该节约一切资源,片面为了节能而浪费了更多的其它资源,则对 
社会造成损害,其次强调了各种资源的消耗存在着替代的可能性。绝缘材料 
可以代替部分能源,精确的自动控制(例如对室内采暖和空调温度的控制, 
对炼铁高炉和热处理炉内温度的控制)则是用精良的控制仪器代替部分能 
源。但是这种种的替代都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绝缘材料用得越厚越好, 
能源用得越少越好。这个限度直接取决于各种资源和能源价格之比。当国际 
市场上能源价格上升时,立刻出现成千上万种节能的机会。因为在老的能源 
价格下,节约已经达到了最适当的限度。现在能源涨了价,则此限度跟着变 
化。使用更多的其它资源以代替能源成为合理的。现在美国政府故意压低了 
国内能源的价格,使得理应实现的节能措施表面上成为不合理的节能,成为 
无利可图的节能,错误地压制了人们的节能限度,结果使美国每年多消耗几 
千万吨石油。一些以石油为生产原料并出口化工产品的企业因为国内油价 

低,还莫名其妙地发了大财,当然也增加了美国石油的进口。 
     经济学特别强调各种资源消耗之间的可替代性。发一度电用的煤,如果 
我们是追求效率不计成本,则可以降低到 200 克以内;如果我们因缺乏资本 
而用一些简陋的陈旧的发电设备则要超过 500 克。这个比例的变化范围很 
大。可见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产量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比例。正 
因为如此,才有经济学这门学问,它研究如何随着资源的稀缺性的变化来选 
择生产工艺。如果消耗量之间存在着固定不变的比例,就不会有经济学,只 
存在物理学和化学。1973 年的能源危机之后,美国的能源价格虽然没有涨到 
应有水平,但也上升了 1 倍,并引起了更能节约能源的工艺的开发。从 1973 
年到 1987 年的 14 年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 45%(以可比价格计 
算),而能源的消耗完全没有增加。1987 年能源价格明显下跌,美国的能源 
消耗量开始上升。 
     1973 年以后美国能源低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由于汽油 
价格相对较低,使得一些可以节约汽油的替代性工艺没有得到发展,特别是 
汽车的汽油消耗占了总能源消耗的 1/4 弱,占石油消耗的约一半。为了制止 
因油价偏低而浪费汽油,美国国会再一次犯了错误。他们没有改变价格而是 
企图用节能立法来避免汽油的浪费。1975 年通过了能源政策和节能法案 
(EPCA),其中要求从 1978 年以后生产的小汽车,必须满足以每加仑汽油行 
驶距离为指标的节能要求。1978 年这一指标必须达到 18 英里(合 7.65 公里 
/升),以后逐年提高,1985 年要达到 27.5 英里(11.7 公里/升)。否则汽 
车制造商将被处以罚款,其数额是不足标准的汽车每差 0,1 英里罚 5 美元。 
通用汽车公司 1985 年生产 400 万辆汽车,其油耗指标只能达到 25.5 而不是 
27.5 英里,结果被罚了 4 亿美元。事实上这笔钱大部分被加到了车价上,由 
购车的人负担了。 
     粗看起来,这种用法律手段避免因低油价造成的浪费是合理的,它强使 
汽车制造厂用其它资源来代替能源,例如用高强材料以降低车身自重,用电 
子控制喷油来节油。然而事实上效果适得其反。原本计划要买新车替换旧车 
的消费者现在因为新车涨了价而推迟了新车购置,旧车虽然费油但油价便 
宜,所以更为经济。一辆汽车平均能用七八年,所以路上跑的旧车数目七八 
倍于新车的数目。如果汽油涨了价,不但车主会尽量提早更换新车,而且对 
旧车也愿多花些钱,精心保养,维持较好的机件状态而节约一些昂贵的汽油。 
此例说明法律和行政手段不能代替市场价格的作用。其原因是人们为了达到 
某一目的,可以选择的方法极多。价格的作用直接决定了各种资源的使用比 
例,当采用其它手段时,人们可以改变达到目的的方法,仍旧尽量利用低价 
格的资源,逃脱法律和行政规定的束缚。 
     用行政法规办事的另一个毛病是“一刀切”,不能照顾不同场合的不同 
需要。仍以汽车耗油为例,救火车的油耗经济性和出租汽车的经济性要求完 
全不同。前者难得出动一次,后者整天在马路上跑;前者首要的考虑是可靠 
性高,马力大,起动快,后者则要求油耗低。一刀切的办法只强调节能,反 
而造成使用不便或经济上的浪费。事实上我们要节约的不仅仅是能源,粮食、 
淡水、土地、钢材……都需要节约。如果用行政法规的办法搞节约,就得制 
订节粮法、节水法、节钢法等等。其中节能法就可能和节钢法矛盾;节粮法 
又可能与节水法矛盾,弄得我们无所适从。只有价格才能适当地照顾到一切 
资源的合理使用。当一种资源变得更稀缺时,由于市场的作用价格会自动上 

升,当事人便会更经心地节约它,用不着第三者操心。法规和价格各有其作 
用的范围,逾了界,事情就要乱套。美国以市场立国,市场运行已经有了百 
多年历史,可是遇到了能源危机仍闹了被世界各国经济学家讥为笑柄的错 
误。遗憾的是这一类错误早已发生过几百次、几千次。因为不懂得经济学的 
人占多数,再加上手里有权,迷信行政手段的人常常决定政策。看来,类似 
的错误还会几百几千次地重复下去。 

    小结:不论生产和消费,各种投入品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可能:而决没有什么固定的比例。当价 

格变化时,利用替代关系就可以得到节约。用行政命令搞节约往往是节约了一种资源,同时却浪费了 

另一种资源。法律和市场各有其作用范围,不能误用。 

                     18.没有替代便没有经济学 


    替代是一个极普通的概念。热水可以用电加热,也可以用煤气加热,因 
此电和煤气可以互相替代。但是,从生产方面看,电和煤气的生产完全不同。 
它们生产的方法、占用的资源、耗用的劳动等都不同,最后表现为成本不同。 
正因为使用效果方面存在着替代的可能性,而替代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这 
就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他们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达到同样的消费目 
的,而这正是经济学所追求的目标,也正是经济学存在的原因。 
    生产同一种产品,又因选择的工艺不同,而有不同的设备、不同的资源 
消耗。发电可以用水力,也可以用火力;火力发电可以用煤炭,也可以用燃 
油或天然气,可以用它烧锅炉产生蒸汽来发电,也可以用它加热空气用燃气 
轮机来发电。究竟应该用什么燃料?还要看当地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而 
定,价格正是表示稀缺性的指标,所以人们会根据当地当时的价格选用成本 
最低的工艺方法。技术上的多种可能向我们提供了一些节约劳动、时间、物 
资等来实现特定的消费目标的机会。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不但热水器中电和煤气可以相互替代,或者猪肉 
和牛肉可以替代,而且穿的、吃的、用的等等,都可以替代。这是指人们在 
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多花些钱在这一方面,少花些钱在那一方面,也可 
以作相反的选择。一个家庭在安排生活开销时,可以在买彩电、买冰箱、或 
出门旅游等多种可能之间作出选择,这证明了这些选择之间存在着替代的可 
能性。我们决没有理由坚持说,当家庭的年收入达到某一水平时一定会买彩 
电而不是买冰箱,这里不存在任何固定的比例关系。 
    由于替代关系的存在,使得经济不同于物理学和化学。我们知道,一公 
斤开水在常压下必须吸收 2258 千焦的热才能变成蒸汽;二个氢原子必须和一 
个氧原子结合才能变成水。这些固定比例是丝毫不变的,甚至在地球之外的 
宇宙空间里它们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但在经济关系中由于替代的存在,一切 
经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固定的比例。可是现实世界是如此捉弄人,当某种 
商品供不应求或积压滞销时,我们常说经济发展失去了比例。言外之意是, 
只要找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并按此比例去安排生产和消费时,经济生活便能 
一切正常。可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仍未找到这个“适当比例”是多少。今 
天,替代法则应取代按比例法则,否则我们永远不会人门懂得最起码的经济 
学,不懂按比例法则,不可能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工程师,然而要在经 
济学的学习中入门,就必须建立起替代观念。 
    人们选择消费品遵从什么规律?对于外行人来说,这里似乎没有任何规 
律可循。但经济学家发现,除掉个人的消费偏好确实不存在规律之外,人们 
在作出消费决策时明显地受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影响。例如 
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从 1970 年以后的 20 年内增加了 
约 37%,这一收入的增加改变了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从总体上看,改变最 
大的是软饮料,人均年消费量从 51 升增加到了 155 升;而粮食、肉类的人均 
消费量却极稳定,上下波动仅 2%,分别为 67 公斤和 80 公斤;蔬菜的消费 
量还减少了 20%。食物结构受相对价格影响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居住在美国 
阿拉斯加的少数民族爱斯基摩人,由于当地蔬菜供应极少而鱼类肉类非常丰 
富,前者价高而后者价低,所以他们的膳食结构中鱼和肉是主食,蔬菜和粮 
食反而成了副食。爱斯基摩在当地土语中的意思就是食生肉者。 

      一个家庭在收入限制下,每个月都要有计划地将有限的收入分配于衣、 
  食、住、行等各项开销。一般美国家庭住房的开销要占收入的 1/4 以上,而 
  中国在美留学生由于收入水平低,房租更是一项大开销。不断地寻求低租金 
  的住房,或者寒暑假去外地工作学习时把房子让出来,是改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