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师的投资习惯 >

第3章

大师的投资习惯-第3章

小说: 大师的投资习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藿芩棺⒁獾狡渲械囊恍┕疽丫账趿似湟滴瘢舻袅艘恍┍咴挡棵藕涂魉鸬囊滴瘢诳加R虼耍喂奂讣夜荆⑹适钡匾馐兜骄」苊拦丝谌匀辉诓欢侠匣亲罱改暧捎谛幸党笪湃疵挥行陆ㄒ患伊蒲骸S谑牵蹲柿似渲械囊患夜颈锤ダ狄担˙everly Enterprises),这家公司后来有了长足发展。
挖土机行业的例子验证了罗杰斯的另一条重要原理:供求关系的重要性。罗杰斯说,赚钱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供求关系。他评论说,无论华盛顿,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不遵守这条法则。我认为这是本书中最有用的观点之一。
罗杰斯又引用石油业作为这一原理的例子。他问,油价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暴涨?通常的理解是,油价上涨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人为造成的。但是,他反驳道,从1960年起,石油输出国组织每年都想提高油价,但是从没有成功过,油价总是下跌。真正的原因要追溯到更早些的时候。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政府可以调控天然气的价格。于是美国政府就真的这样做了,制定了一个极低的价格:天然气价格是如此低廉,以至于供应天然气实际上是无利可图的。天然气常常是作为石油开采的副产品被简单地烧掉。因此20世纪50年代定价以后这段时间以及整个60年代,美国天然气的开采量非常小。与此同时,消费者终于明白了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越性:比石油和煤炭更便宜、更清洁。逐渐地,居民转向了天然气,而就在那时,天然气的勘探却几乎停止了。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天然气公司已经没什么可供应的了。罗杰斯记得,他当时注意到管道公司发行债券时在募集资金说明书上已经不再承诺有足够的天然气供应以支付债券利息。从一家钻探设备供应商,赫尔默里克―佩恩公司(Helmerich & Payne)的年报里,罗杰斯觉察到美国在使用的钻塔的数量在逐年稳步递减,因为没有公司愿意继续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但是这对于维持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确是必不可少的。
寻找长期变化(4)
罗杰斯去了塔尔萨(Tulsa),并拜访了一系列钻探公司。所有的公司都是惨淡经营。他断定,美国政府不可能允许天然气管道瘫痪并因此导致全国天然气供应中断。因此,以买入经营状况最糟的陆上钻探公司为起点,罗杰斯买进了石油钻探公司、油页岩提炼公司以及整个行业所有公司的股票。不久,石油输出国组织① 将油价提高了4倍并实施石油禁运,使得石油和天然气股票牛气冲天。然而,在1971年罗杰斯就预测到天然气产业将有大的发展,比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973年最终成功地提高原油价格早了两年。股价上涨的基本面已经具备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仅仅提供了在物理学上被称作“诱因”的东西。
不过随后,“树不会长到天上去”的俗语应验了。当石油价格从每桶美元上涨到每桶40美元时,美国全国上下都在开展能源节约运动:改进建筑物的隔热效果,生产和购买小排量轿车,提高电气设备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石油开采量也有大幅提高。在这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供求关系式开始逆转,并不断强化。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和相关股票―跳水了。
罗杰斯说,当前公用事业的股票与此类似。他感觉到美国政府对这个产业的政策将出现重大转变:政府肯定会放松对这些公司的管制。政府对这些公司的管制已经严到不能再严了,因此,事情将出现转机。政府甚至有可能完全取消对这个行业的管制。到目前为止,该行业还没有发生过一次接管或杠杆收购,只发生过一次公司合并。一些公司有大量现金流入。罗杰斯1981年开始购买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现在可能已经持有了30只这类公司的股票。他不打算在1990年之前出售这些股票,而且,要卖就会一次性把持有这个板块的所有股票全部卖掉。对罗杰斯来说,这些股票实质上就是一只股票,或至少同属一个概念。
罗杰斯尤其看好通用公共事业公司(General Public Utilities)和(美国)天然气与电力公司(Dominion Resources),之前他还看好过弗吉尼亚电力公司(Virginia Electric)。天然气与电力公司正在大举修建核电厂,并最终放弃了其中一个核电厂项目,没有最后完工。当罗杰斯开始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时,其股息率① 已经达到13%~14%。随着公司资本支出项目的结束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支的下降,天然气与电力公司的盈利状况得到了巨大改善。罗杰斯指出,在公用事业行业,市场的扩大对公司可能是不利的―你不得不修建新设施以满足需求。顺便提一下,他觉得,允许不同地区的不同公司跨辖区开展竞争可能有利于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罗杰斯看好的其他公用事业公司包括北印第安纳公司(Northern Indiana)和印第安纳公共服务公司(Public Service of Indiana)。罗杰斯以62美元的价格买进了后者包含偿债基金① 的累计优先股。这只优先股很快就涨到了90美元。另外,由于这只优先股已经有了20美元的累计红利,并将到期分配,因此罗杰斯购买这只优先股的实际成本仅为42美元,而且其股息率高达20%。罗杰斯说,当公司开始分红时,他可能卖掉这些股票。20世纪90年代,这家公司的普通股每股肯定可以获得4美元的投资收益。这家公司还能够从邻近地区购买多余的装机容量,而且,如果有必要,其核电厂可以改造成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火电厂。
独立思考
罗杰斯在选择股票时有什么技巧?其中之一是:他从不与经纪人或证券分析师讨论。“你不得不说服那些人”。他们的观点毫无价值,罗杰斯声称,他们习惯随波逐流:“假使你告诉他们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仅不会相信你,而且还会蔑视你所列举的所有证据。”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最要紧的是“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方法”。他和索罗斯都擅长独立思考,并从中受益匪浅。罗杰斯说:“我一向认为坐下来并阅读一些资料会更好。我不太擅长随机应变,因此和人交谈可能会打乱我的思路。我只是舒服地坐着,阅读、计算,并最后得出一堆无论是多么荒唐的‘谬论’,不过我比他们成功得多。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熟悉的那套方法,而不是别人告诉我的方法来做,投资会更简单,也更有利可图。”
罗杰斯说他从来没从内部信息中赚过钱,即使是那些合法或不违反职业道德的内部信息。在罗杰斯看来,内部信息十有###是错的,因为它们要么不符合事实,要么在传播途中被断章取义了。“假如你是从公司总裁那里获得的内部信息,那么你将亏掉你一半的钱;假如你是从董事会主席那儿获取的内部信息,那么你将亏得精光。因此,不要在内部信息上花费时间。”他建议。
当罗杰斯还是一名全职的基金经理时,他经常要阅读至少来自5个国家的报纸、40多种期刊和80多种行业杂志,包括《综艺》(Variety)、《出版家周刊》(Publishers Weekly)、《铁器时代》(Iron Age)等等。这些杂志大多数都枯燥乏味,而且实际上还充斥着由公共关系代理机构提供的垃圾信息。但是,有时也会有一篇建设性的文章或者广告。他还阅读成百上千份公司年报,并跟踪许多公司的内部交易数据。他现在仍然大量阅读,但阅读量较之前略有减少。
罗杰斯的许多投资灵感都来自于对我们日常生活的观察。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发现第一银行(Banc One)。罗杰斯在美林公司的经纪人请求为他开一个现金管理账户,因为这样这位经纪人就可以增加自己在美林的积分。罗杰斯注意到其现金管理账户开的支票都是由第一银行兑现的;这家银行他以前并没有听说过。他简单地调查了一下这家公司,发现它有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这套系统可以使该公司在未来争夺其他大型经纪商日益增加的支票和信用卡处理业务时处于领先地位。罗杰斯调查得越深入,就越喜欢这家公司。他不失时机地成了这家公司的一个股东,这只股票从1980年年中每股6美元涨到1986年年中的每股30美元。
考虑最坏的情况
罗杰斯在购买股票方面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投资者要坚信自己买进的股票已经非常便宜了,以至于即使发生最坏的情况,你的资本金也只不过是暂时没有收益而已。“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考虑到最坏的情况。”罗杰斯说。购买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的股票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尽管如此,一个人也不能总做空头生意。无论你多么正确,市场可能向与你的意图相反的方向运动,并且使你亏掉一大笔钱。
罗杰斯从不企图避税。正如他所说,他来华尔街工作时就“渴望研究税收问题”。他从来没有为自己避过税。他指出,许多避税方法都是灾难性的。
遵循做一切可以赚钱的交易的理念,罗杰斯在商品市场非常活跃。他交易过橘子汁、菜子油以及马铃薯,他甚至还在白糖期货交易所购买了一个席位―这可以看做罗杰斯看好白糖价格的一个间接证据。
罗杰斯还认为做空和做多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市场上总有一些公司经营得好,也总有一些公司在走下坡路。
只做看准的交易
罗杰斯的一个首要原则是,不要亏钱。看不准,就不要做交易。全部清仓,用这些钱去买国库券或货币市场基金。然后就待在家里享受生活,或去海滩度假、看看电影、下下棋,总之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接着,你看准的机会来了。将你在货币市场基金里的所有资金取出来,全部投进去。然后,等上三五年或者十年。”
“你肯定知道何时出手这些股票,因为你比其他任何人了解的都多。取出你的资金,重新放回货币市场基金,并等待下一次机会出现。下次再出现这样的机会,你仍然会大赚特赚。”
“因此,我最基本的建议就是不要亏钱。坚持只做你看准的交易,那么你早晚会发现可以大赚一笔的机会。”
阅读财务报表
罗杰斯喜欢阅读财务报表―这是他的主要分析工具。“成千上万张财务报表,浩如烟海的数字”。罗杰斯不用电脑,而是手工工作。过去曾有三位秘书为他工作,现在则减少到了一人。罗杰斯不利用任何存在电脑磁盘里的数据库,因为他不知道这项数据是否可靠。他说,没有信息比得到错误的信息更好:如果有数据与事实不符,那么后面的错误将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并最终导致一个错误的结论。投资者特别应该避免利用标准普尔、价值线(Value Line)或者经纪人的报告中提供的二手数据。直接阅读公司年报和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10…K报表是非常必要的。
罗杰斯说他每次给上市公司写信,都会向他们索取监管当局要求他们向投资者提供的所有资料。而有时他也搞不清楚,监管当局要求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的全部资料具体包括哪些。罗杰斯指出,对于那些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尤其是那些股票通过ADRs(美国存托证券)① 进行交易的外国公司,投资者可以在年报之外要求索取美式20…K报表;这些报表是和美国本土上市公司提交的10…K报表对应的材料。20…K报表格外重要,因为外国公司年报提供的有用信息少之又少。
在所有财务报表中,罗杰斯说,资产负债表要比损益表更重要。他也很重视折旧账户。他喜欢购买处于破产边缘公司的股票。折旧账户中的可用现金流可以告诉他这家公司能否坚持过来,尽管其报表是亏损。折旧和摊销只是一种记账方法,并不意味着“现金外流”,罗杰斯说。
根据多年的经验,罗杰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分析表格式。当他犯了严重错误时,他就在自己的总分析表上以前忽视的地方画一条线:一家公司应收账款的发展趋势,或诸如此类。罗杰斯发现建立长达10年或15年的总表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有利于用历史眼光了解一家公司。
举例来说,罗杰斯研究上市公司过去几年的盈利状况时会问:为什么这些公司的盈利状况这么好?为什么那些公司的盈利状况这么差?罗杰斯喜欢购买经营状况糟糕的公司的股票,但仅限于那些经营业绩即将改善的―而不是那些业绩已经变好的。因此,他需要知道事情糟会糟到什么程度,好又能好到哪里。
罗杰斯认为1987年的熊市并没有让投资者得到教训,因为他没看到有别的投资者制作这类分析表。在股市繁荣时期怎么做都可以,但是在股市低迷时,投资者应该学会谨慎从事。
以下是罗杰斯在制定投资决策时紧盯着的比率:
1。 资本性支出①
(1)绝对数;
(2)与折旧额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与厂房和设备账户总额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与厂房和设备账户净额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资本性支出与折旧额的比率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这个已经沿用了多年的比率是非常有用的财务指标。如果这个比率过高,那么你可能正处在这个行业景气的顶点;如果过低―这意味着,该行业没人愿意投资―那么这个行业就有前途,因为该行业产品的供给行将枯竭。
2。 接下来,他会看销售额与应收账款、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等。当存货几乎为零,应收账款非常少,利润率(profit margin)达到20%而税前股本回报率在25%以上,资本性支出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时,罗杰斯判断这些股票基本已经涨到顶了,可以考虑做空了。
他会关注一只增长股的所有信息。20世纪四五十年代,铝业被认为是一个成长较快的行业,许多以前的增长行业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们不见得真的成为增长股,当它们被作为增长股考虑的时候,就是做空的良机了。
发现顶部
为了举例说明一个即将走下坡路的行业有什么表现时,罗杰斯选择了金融服务业,例如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他们雇用了大量职员,大举进行业务扩张,并靠金融市场赚钱。你一定听说过大部分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都声称他们希望成为投资银行家。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快到头了。例如,1980年,阿塔利(Atari)公司聘用了5%的当年毕业的哈佛商学院学生。三年后,阿塔利公司就破产了。1986年,高盛也雇用了5%的哈佛商学院应届毕业生,然后在两年之内陷入了困境,被迫大量裁员,并取消了修建办公楼的计划。
1986年年末,罗杰斯在《巴伦周刊》(Barron’s)上发表文章,预测股票市场将强劲反弹,并随后将出现一次暴跌,而且他已经准备好做空一些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的股票,因为他们过度扩张,雇用的员工太多,并新增了太多分支机构―这都是到顶的信号。事实上,1987年这些公司全部严重衰退。
识别底部
罗杰斯喜欢用其行之有效的比率来衡量表现不好的股票;当这些股票跌到一个更低的关键价位时,他认为这些股票就要开始转势了。当一个行业的三四家最大的公司正在亏损时,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的汽车业,要么汽车业从此消失―这是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要么整个行业的经营环境得到改善。事实上,汽车业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过度的管制①,不过到了20世纪70年代,经营环境就宽松多了,而且,这个行业在股票市场的融资也减少了。因此,罗杰斯买了福特、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公司(非常不幸,不是克莱斯勒)的股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