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财富人生 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 >

第13章

财富人生 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第13章

小说: 财富人生 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先淌淌水。
  纪春:很好的建议。说到竞争,任何领域的竞争都是大家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传媒广告业,能不能谈谈在这个环境中,您有什么法则,让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郑林林:我们有一个项目叫“篮板工程”,是和北京市教委签的一个项目,题目是:“迎奥运,送健康”,就是免费为北京市500所中小学安装新的篮球架。因为现在学校经费有限,有的学校没有篮球架,有的学校篮球架很破旧。所以我们很愿意做这个项目,为了孩子的健康,很有意义。这是一个公益项目,我们采取的办法是,请一些企业一起来做这个事。篮板进入校园后,企业可以在篮板上开一个长方形的小宣传条,用一些生动活泼,而又健康的形式宣传企业。这个项目深受学校欢迎,很多学校还邀请我们去剪彩,当看到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打篮球,我们感觉很快慰。因为这件事实现了多赢。
  纪春: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仅仅赚到了钱,而且成就了您的梦想、理想、事业,您觉得在这其中,除了收获了财富,还收获了什么?什么对您来说是最快乐的?
  郑林林:我觉得出来做事后,就有了一份责任压在肩上,要让员工跟着自己一起往前走,就得更好地培养自己领导公司的能力和责任,同时社会责任也加强了,不像原来工作那么单一,这个工作比较全面一些,另外也懂得把握商机的重要。
  纪春:您觉得把握商机,什么最重要,是先知先觉吗?
  郑林林:要把握商机和市场,一定要大家在一起讨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管理层的三个人都是职明人,各有所长,大家在一起会有很多最好的方案冒出来。
  纪春:那有没有争吵的时候?因为都是职明人,会不会有谁也不服谁的情况?
  郑林林:这种情况比较少。会有一些争议、争论,但不存存服不服,因为大家都有涵养,对文学都有一些爱好,争吵的时候,插一段诗、词什么的,幽默一下,就过去了,因为职明人一定不会固执己见,感觉到谁的主意好、谁的方案好,就自然按他的方案做。非常理性,非常默契。
  纪春:真的很难得,能够找到这样的合作者,是一种缘分。有听众说,非常渴望象您一样获得成功,您觉得年轻人应该做怎样的准备去迎接成功呢?
  郑林林:年轻人现在应该学一些真的东西,一些真的本领。比如要搞业务的话,就要学一些精尖的来务;人脉关系也很重要;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不要在其他方面耗费过多的精力。
  纪春:您的人生愿望是什么?
  郑林林:随着2008年奥运的临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光荣和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做体育传媒,就应该造声势,造氛围,为奥运推波助澜。我最大的一个人生愿望就是办一份奥林匹克杂志,为奥运呐喊,宏扬奥运精神。
  金点箴言:
  轻人现在应该学一些真的东西,一些真的本领。比如要搞业务的话,就要学一些精尖的来务;人脉关系也很重要;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不要在其他方面耗费过多的精力。
  职明人一定不会固执己见。
  坦诚和真诚是最可爱的品质。
  财富女人
  财富路上,成功的女人不在少数。在商海中,女人拥有男人无法企及的优势,也存在比男人更大的劣势。他们细腻、敏锐、坚韧,他们用细腻来经营事业;用敏锐来洞察市场;用坚韧去面对挫折。但他们潆弱、负担沉重,还要面对偏见,比起男人,他们要付出更多,用一个“难”字实在无法概括他们经历的风风雨雨。

  从特警到商人(4)

  他们毕竞是女人,也许财富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是美丽,需要的是家庭、需要的是关爱,需要的是自尊。
  本书的其他部分还有很多女性创富的故事,我们在本部分一并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

  用成功诠释女人(1)

  余立新:北京沐泽电脑公司总经理
  《财富人生》今日嘉宾——北京沐泽电脑公司总经理余立新。从中关村的8平米小店,做到中国十大PC品牌之一,10年前,跟联想在一个院子里,一大一小。10年后沐泽跟联想站到了一起,一前一后。
  沐泽电脑因为这个女人不能再被忽视。女人的敏锐让沐泽电脑成为中关村大街上最早有品牌概念和最靓丽的门店之一,女人的坚韧又使它在男人称雄的IT业脱颖而出。
  起步8平米
  纪春:说到沐泽电脑,可能一接触这个名字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个名字很有意境,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
  余立新:起这个名字挺偶然的。在注册这个商标的时候,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名字,就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就打出了这个名字,觉得还不错,就拿到了工商去注册。
  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没有任何含义,只是在后期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地注入了很多的意义。“沐泽”这两个字,就渐渐地有了它的含义。“沐”是沐浴的沐,“泽”是润泽的泽,这两个字都带水,有沐浴阳光、恩惠人生的意思,就是在付出和回报之间,“沐泽”更讲究的是先付出,再回报。
  纪春:1994年6月,多雨湿润的季节,狭窄凌乱的街道,组成了沐泽最初的画面。在北京四海电子市场的杂院,一个面积大概是8平米的小屋里,两个热血腾腾的年轻人,以销售光盘、硬盘、打印机为主要项目,开始了他们的创业生涯。这样的描述准确么?
  余立新:应该讲是非常准确的。当时8平米的那个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终端台,还有一个铁皮的储物柜子,一个从别人那里买来的200多元钱的保险箱。下雨时常常漏雨,漏得满屋子都是水,我们就用吃饭的碗往外舀水,那时候卖一些硬盘和光驱,就这样我们的创业开始起步。
  纪春:为什么要创业?
  余立新:就如同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一样,起初就是为了生存。
  纪春:后来,沐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余立新:在8平米小屋的时候,中关村就已经开始有一些变迁,国家要规范这些临街的铺面,让他们正规化,开始要求办理生产许可证。沐泽一开始只不过为了生存,后来是越做越有意义了。这期间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在四海市场拿到第一个生产许可证的时候,其实我们在那个8平米的小屋里已经坐不住了,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生产线,从8平米到15平米到60平米。
  1996年我们参加了一次展示会,才终于跳出了井底之蛙的世界,看到了IT行业的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之后我们搬出了四海市场,搬到了临街的门市,开始精心地布置自己那个60平米的小店。花了自己仅有的积蓄做了店面的形象,包括员工的工作服都统一了,让电脑个性化,那时候我们那个店面几乎是门庭若市。
  经营
  纪春:一开始您没有太大的野心,要把沐泽办得多么多么的大,多么多么的宏伟,是这样么?
  余立新:是的,起初仅仅是为了生存,没有野心,有一个自己的小店铺,每月有一定的收入,觉得蛮好的。
  在后来的过程中,跟随着自己创业的员工都让人蛮感动的,每天起早贪黑地送电脑,组装电脑,都很辛苦。最可喜的是那些客户,一开始我们经验不足,造成了一些客户的困惑和麻烦,可是他们能够理解。有的客户电脑出了问题,他们是一边带着电脑,一边提着水果来看你,让人很感动。
  有了这样的员工和这样的客户,让我逐渐地有了创业的责任感,今天卖出了这台电脑,就要对我的客户负责任,既然带着大家一起做了,就要对我的员工负责任,就是人生当中的这点点滴滴地触动,令我有了今天的成绩,有了当时的那种责任感,要继续地把沐泽企业做下去,做得更好更大。
  纪春:您是一个性格比较感性的人,在商场中这种性格是不是不太适合?

  用成功诠释女人(2)

  余立新:我有创业的责任心,其实是跟我容易被感动很有关系的。在IT行业的竞争中,有太多的不容易,也有太多的困惑,令很多人无所适从,别说是女人了,男人做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在这之中我感恩于客户给我的回馈,感恩于我的员工的付出,我更加努力,也更加坚强。在这个行业里能够认认真真地做下去,我认为和我感性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纪春:有没有遭遇到一些非常大的困惑、困难,怎样克服的?
  余立新:中国的IT行业经过了10年的起起伏伏,沐泽在中关村见证了这10年。经营一个企业一定会遇到沟沟坎坎,在人才的选用上,沐泽经历了很多,由于企业的不规范,在留人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只恨当时自己进步太慢,没有能够留住人。可是在这期间也有很多员工看到了我们在这条路上非常有韧性,他们认为沐泽的领头人是非常懂得感恩的,所以留了下来。
  因为我们前期非常守信用,我们的经销商的队伍和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我们的供应商,在我们困难的时候,能够伸出手来帮我们一把。我要非常地感谢支持我的那些伙伴,包括我一路走来,一直跟着我的经销商。在IT业竞相打价格战的时候,沐泽也受到了撞击,但是由于沐泽坚持走品牌的路,我的这些经销商一直和我们合作得很好。
  纪春:过去,沐泽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慢慢地企业发展以后,是不是这种管理方式就不太适合了?
  余立新:其实不能叫不适合,我认为是一个加分的概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好的东西一直要秉承下去,只是说这样不够了,要再加以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对员工的一些要求。
  纪春:很多人会拿您和与您一起起步的那些公司做比较,他们可能采取一些非常激进的方式做宣传,但您却非常的低调,您是怎么想的?
  余立新:市场是要靠大家共同来烘托的。比如说联想,一直是中国电脑的一面旗帜,也是沐泽学习的榜样,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机会,在别人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失败和成功的案例。但一个市场如果“有你没我”,那是不健康的。
  纪春:您认为,沐泽的优势是什么?
  余立新:沐泽秉承的经营方式第一个是创新,我们没有能力与一些大的品牌在广告等方面竞争,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创新,然后就是速度,市场反应的速度。第二就是成本的控制,包括采购成本和人力成本等点点滴滴,我们都非常细心地去照顾它。说不上是什么优势,只是我们更细致。
  纪春:好像在价格上,沐泽更有自己的优势?
  余立新:对,但我们不是一味地低价格,而是更强调性能价格比。
  纪春:有报道说,1997年,沐泽创造了第一个100万,这个情况属实吗?
  余立新:是的,1994年创业,1997年拿到100万,那时正是IT创业的高潮期,沐泽也有幸在那个时期开始创立了品牌,快速地淘到了第一桶金。到了后期,到了2002年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蛮大的低谷,那就是市场竞争。那时候在打价格战,但我们还是秉承了保证产品性能的传统,但在价格和质量的取舍之间还是蛮矛盾的,因为你的价格高,配置高——顾客是看不到的,只有用了才能体会到。沐泽在服务上做到了人性化,我们第一个提出了一年上门服务。一对一的培训,上门服务,这解除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这样坚持下来,我们度过了难关。
  纪春:有没有赔钱的时候?
  余立新:有,创业的酸甜苦辣就像人生是一个过程的体验,所有经营企业的人没有一帆风顺的,只是看你怎样坚持。我有一个理念,经营企业的使命感不在大胆,而在细心,因为细心,所以专业。企业要有序经营,不在冒险,而在持久。因为持久,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纪春:一位听众朋友说,余总,为什么很少见到沐泽的广告呢?资讯中也提到今年全球广告业收入已经达到了4000亿美元,可见广告是能够产生很大效益的,不然别人干嘛投入那么多呢?

  用成功诠释女人(3)

  余立新:是的,最早的时候,沐泽也投过不少广告,可是在IT业随着利润的越来越薄,很多大的公司也都削减了他们广告投入的力度,沐泽是在其中。我们是采取不断扩张门店的方法来经营,我们在北京已经有40多家的门店,有时也在节假日的报纸做一些相应的广告,只是不像过去一样盲目地投入广告。
  纪春:一位朋友说,“我特别佩服白手起家和自主创业的人,想问一下您为什么选择IT产业,您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在选择创业的行业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对了,还没问你为什么钟情于IT业?
  余立新:其实选择IT业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就像我当初注册品牌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起初选择这个行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准备,只是打工的时候做的是这个行业,所以后来顺理成章的就做了它。
  纪春:河南的一位朋友说,“余总,开始有没有朋友反对,8平米的小屋那么简陋,您在用饭碗舀水的时候,灰心吗?有没有困惑的时候?”我倒挺关心您的家人反不反对?
  余立新:当初创业时,身在其中,没有什么舒服不舒服的感受,艰苦也好,欢喜也好,都是一颗平常心。也没有觉得是个女人,要娇气一些,或者要更坚强一些,这都没有。就像一日三餐一样的顺其自然。
  家庭
  纪春:一位朋友说,是因为有爱心,所以感动、感恩,余女士,你对家庭和事业都是这样充满了感恩的心态来经营的吗?
  余立新:我认为,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很多的创业者都有这样的困惑——时间分配的问题。在创业最初的一个阶段自己是蛮盲目的,家庭和事业不能两顾,我在这个困惑中挣扎过。
  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觉得时间的分配可以更加的合理,有些事情可以不用这么拼命地跳进去做,可以更加智慧一些。
  所以,在后期,我逐渐地把工作的时间和照顾家庭的时间区分开来,该工作的时候就全力以赴地工作。该照顾家庭的时候,就一分不少地去照顾家庭。否则的话,后院着火了,真的不知道我这个事业还能不能长长久久地经营下去。
  纪春:能不能说说您在家里觉得非常温暖的小故事?
  余立新:我的儿子现在9岁了,他真的蛮懂事的。我出差的时候,他让我非常的感动,一个是非常听话,另一个学习也挺不错的,这一点是让我非常欣慰的。每一次回到家里的时候,他总会说一些暖心的话,让我蛮感动的。
  纪春:您先生和您一同创业么,他也是做IT行业吗?
  余立新:是的,沐泽能够做到今天,是和我先生的付出分不开的。他为公司、为我做出了蛮多的付出和牺牲,在这里我也要特别地感谢他。
  金点箴言:
  经营企业的使命感不在大胆,而在细心,因为细心,所以专业。企业要有序经营,不在冒险,而在持久。因为持久,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他不容易的地方,不管经营怎样的企业,细心是最关键的,最最关键的还是要持续、坚持、韧性。

  勇做先行者 三年赚得一千万(1)

  李莹:北京盈之宝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莹,盈之宝儿童艺术基金创始人,曾经获得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被誉为2004年度亚洲最具时尚魅力的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