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在商言商 >

第23章

在商言商-第23章

小说: 在商言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非要通过走人来解决。任何企业都有先天的缺陷,再辉煌的企业,只要你深入内部,都会发现它有平庸、琐碎的一面,它也会面临各种矛盾和困难,你只有在感情上认同这一点,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部分,才能坦然面对这一切。
   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你可以离婚,也可以妥协。离婚多了一些机会,但也多一些风险,得到的也可能是幸福,也可能是伤痕累累。更多的人选择妥协,妥协并不是软弱,正视彼此的缺点,对并不完美的家庭保持忠诚,虽然不浪漫,却也可能是温馨的。
   与企业共渡难关,共同成长,也是一条实现自己价值的捷径。
    信任是相对的
  
   有一句名言:团结就是力量!但真要把人团结起来,却有许多障碍,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信任。信任包含着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品性,二是能力,如果在这两方面都能彼此信任和依托,那团结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人都不完美,都有各式各样的不足,道德上的缺陷使人心存戒备,能力上的缺陷使人不敢托以重任,所以任何人的信任都只是局部的,有保留的。
   不能绝对地信任,也不能绝对地不信任,那么更重要的问题只是弄清楚,我们在什么前提下可以彼此信任到什么程度,而不是只考虑信不信任对方。如果你仅仅因为信不过,就拒绝与之合作,那可能错失一次机会;但如果因为信得过就一点不加防范,也可能使自己的权益受损。
   信任其实是一种动态的概念,正如恋人之间,相爱的时候可以生死相许,一旦反目,比仇人还要厉害。信和不信都是随具体情况而变化的,没有永远的信,也没有永远的不信。
   如此说来,就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办法了?也不是,在制度的保障下,激发对方善良的情感,抑制恶念的生长,事情便有趋向圆满的可能。
    不管白猫黑猫
  
  人们都爱骂奴才,其实奴才也很了不起,既要有很好的忍耐性,又要善解人意,让主人感到愉悦,所以真正的奴才也是一种特殊人才,难能可贵。
   奴才和人才都是一种合理存在,关键是如何使用他们。如果把人才当奴才用,就象用檀木编箩筐,不仅浪费材料,而且编不圆范,硬木不堪其曲,反而毁了。相反,把奴才当人才用,尤如以藤蔓作栋梁,自然难堪重负,再大的家业都会坍塌。
   所以慧眼识珠,不仅在于你能从芸芸众生中找出闪光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们安放在合适的位置,这就是用人之道。
   人才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并不是所有高智商的人都是人才,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需要的人才就不同,哪怕是个外星人,如果企业用不上,就等于废品。对企业来说,人才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蠢才奴才,创造价值就是人才。
   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有很多所谓的人才就难以在企业容身了。
   过去,白领高于蓝领,高学历优于低学历一直是条铁打的定律。但是2002年深圳市第三次向社会公布当年度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时,硕士研究生的月薪比高级钳工低了800元。在山东省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2001年秋季外商投资企业招聘洽谈会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给高级塑料模具技工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天价”,蓝领拿年薪,也成为一种现象。
   与此同时,海归、博士,这些往常被人顶礼膜拜的金字塔尖上的人物,也被越来越多的非议所笼罩。名校光环也不那么逼人了,上海交大一帮应届毕业生,为了捍卫身价,搞了个应聘价格同盟,称月薪低于某千绝不应聘,结果还没等同盟正式推出,在招聘会上就一击即溃。
   当年彩电行业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几大巨头开峰会,订了好多正二八经的攻守同盟,结果还是不攻自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场经济就是看不见的手,想和市场掰腕子?也以为你是谁!
   市场经济就是以价值交换为核心的经济,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
  所以无论是谁,蓝领还是白领,高学历还是低学历,他本人的价值,最终都是由他所创造的价值而定的。从这一点来说,市场经济显示出了它的公平,以及对人的普遍尊重。
   想起一个笑话,某饭店的经理认识宫廷御膳房出来的厨师,高薪聘请作为主厨。一日,款待一位贵宾,经理吹嘘说有宫廷厨师,客人要求吃一顿正宗的宫廷菜。经理就安排宫廷厨师做宫廷菜,厨师不会做菜,说他在宫廷里是做饭的,经理就让其做一套宫廷饭,厨师说不会做,称其在宫廷里是专做点心的,就让他做点心,厨师说不会做,他是专做面点的,就让他做面点,厨师说不会做,他是专做千层饼的,就让他做千层饼,厨师说不会做,经理一脸茫然,问你到底会做什么?厨师说,我是专门切葱花,往千层饼里放的。
   这样的宫廷厨师,没有也罢。
    怀才不遇是种病态
  
  怀才不遇是种病态。有才能的人往往自视太高,这样就容易把别人看低,在为人处事的态度上就很难谦逊平和,于是在集体中成为难于合作之人。
   即使你真的高人一等,但现代社会中离开了相互协作,也成不了大事,何况真正才智超群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怀才不遇都只是一种错觉而已。
  有了这种错觉,小事就不愿意做了,内心常常有很大的梦想,怎么容得下敬业的概念?既不敬人,又不敬业,如何被人敬?被业敬?所以始终得不到赏识,始终干不成大事,始终怀才不遇。
   老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海之所以能纳百川,因其善下之。真正有才的人也是如此,不会吊死在一种姿态上。真正有才的人,只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了,世界如此之大,即使机遇不找到他,他也会找到机遇的。
    善待自己人
  
  有些企业一方面拼命挖人,高薪招聘,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人才却不重视,给人一种远香近臭的感觉,结果新人一来,很快变臭,企业又不得不四处求鲜。
   输血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健康的肌体本身就有极强的造血功能,可以让自身的细胞新陈代谢,保持活力。
   美国联邦快递是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它有自己一套非常完备的培训课程,每时每刻,联邦快递都有3%到5%的员工在接受培训,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花费每年约有1。55亿美元,是美国在培训方面投入最大的企业之一。但在总裁弗雷德看来,这样巨额的培训费并不是浪费,而是一笔合算的投资。
   作为一个服务性的公司,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富。2002年,联邦快递公司以上年营业额196亿美元的成绩,在《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中排名第246位。这和公司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分不开。
   公司要成长,公司的员工也要成长,通过培训和改造让员工成长,比换血式的引进人才更经济。
   联邦快递员工之所以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因为公司已经为他们提供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有提升的机会,很多重要职位上的管理人员,都是公司内部人员提升上来的。1976年以兼职形式加入公司的戴维·罗伯特,由于热情肯干、全心投入而不断被提升,现在已是美国操作部的高级副总裁。他凡事亲力亲为,也很清楚下属6万员工所做的工作范围。他说:“我一直设身处地,这使我在做决定时能顾及员工们的感受。”
   对于一个在公司里干了二十多年的人来说,他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是在这个公司里度过,他对企业的感情,对工作的责任心,对情况的熟悉程度,都不是一个新来乍到的人可以比的。有感情才能呵护备至,有责任才能全心投入,有充分的熟悉才能事事得体,公司自己培养的人,就有这样的好处。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外面的和尚来了,对本来和尚就是个打击。终究,强龙不压地头蛇,很多事情还是要依靠本地人来做的。好斋饭都给了新人,旧人难免寒心。新人最终也要变旧,到了最后,是大家都没了盼头。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旧的看久了,太熟悉,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自己的员工长期从事常规性的工作,就像自己的老婆,穿的就是那几件衣服,怎么看都不新鲜。而别的女人,就那么惊鸿一瞥,就让你魂不守舍,疑为天人。其实,你自己的老婆,如果精心打扮了,没准也让别的男人惊艳呢。
   惊艳的女人只能养眼,过日子还是得守着自己老婆的。
   外来的和尚,既然有心出来闯江湖,没有不刻意包装的,当下就效果不凡。因为是外来的,没有固有的等级尊卑,他们就可以待价而沽,和老板平等的讨价还价,如此达成的交易,往往物非所值。
   这样,人才的价格又炒上去了,最后吃亏的是谁呢?何况走江湖的人,终归是走江湖的,其实哪个地方都留他不住,不是地方不好,只是习惯了。最终你会发现,那些默默干活的,还是自己人。
    表扬重于批评
  
  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是利害关系,人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得与失、愉悦和痛苦,都是利和害的表现,管理者的职责就在于了解人的需求和恐惧,利用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制定并且贯彻好激励机制,保证事业的发展。
   美国联邦快递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快速交付网络,业务遍及211个国家,拥有超过660架货机及约9。5万辆货车,并且在全球聘用超过21。5万名员工和独立承包商,每天平均处理500万件货件。要让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运转得井井有条,董事长弗雷德的秘诀就是以“人”为主。
   在联邦快递内部,无论是新来的速递业务员还是高级的管理阶层,都一律称呼他们的董事长为弗雷德。这种近距离的称呼,折射出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
   弗雷德认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做到能够与员工顺畅地交流。他不愿意让员工整天盘算着怎样做最少的工作而又不被解雇,而是希望他们想的是怎样尽全力把工作做得最好。员工都想知道公司对自己的期望和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他们必须拥有鉴定表,而且他们希望知道那里面记载了什么,以及那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为此公司制定了许多奖励计划、许多利润分成,以及许多的内部提升制度,这些都明确的告诉了员工。
   在联邦快递内部,原来从事卸货员、机械维护员、货件分发员、速递业务员、司机以及检查员工作,由于表现出色被提拔为管理层的员工比比皆是。除了平等而广泛的提升机会,以及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弗雷德还发明了一个最受员工欢迎的节目,就是联邦快递所有的飞机都以员工的孩子来命名。员工们为了将他们宝贝儿子或女儿的名字喷涂在飞机上,都把自己宝宝的名字交给公司,每次有新飞机加入飞行队伍时就会抽签决定以哪个宝宝命名飞机。
   弗雷德成功地在联邦快递内部营造出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2002年,联邦快递公司以上年营业额196亿美元的成绩,在《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中排名第246位。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利和害相比,前者对事业的推动力更大。奖励的作用在于鼓励人向好的方向努力,惩罚的作用在于阻止人向坏的方向发展,鼓励是建设性的,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去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惩罚所造成的恐惧,更多的是防止人产生破坏性,减少错误的发生。所以惩相当于防守,奖相当于进攻,只有进攻而无防守,事业的大厦十分脆弱,只有防守而无进攻,则不可能有所建树。所有成功企业家的经验,都会印证这一点。
    批评是件利器
  
   批评别人,目的一般都是明确的,就是要让对方认识自己的错误。问题是,让他认识错误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改进,还是为了实施打击。
   前者是一种比较正派的目的,动机无可指责,但却往往被不正确的方法所误,比如语气激烈,态度倨傲,怀疑能力,甚至扯出陈谷子烂芝麻的旧账等等,都会严重伤害被批评者的自尊。不要以为良药苦口,你就可以随便乱灌,如果对方在心理上拒绝你,甚至把你的好心视为恶意,批评就成了一种破坏工具,让人际关系千疮百孔。
   第二种目的,本身就是阴暗的,他批评人就是为了打击人,没有善意可言,自然恶语相向,或者吹毛求疵,抓住一点无限引伸,或者人身攻击,处处贬低对方人格。这就不是什么批评了,而只是以批评的名义,发泄私愤,说得好听是水平低,说得不好听,就是变态,人格畸形。
   还有一种,并不是误伤,也不是打击报复,而是有意的杀鸡儆猴。这样的批评,猴虽然是被威慑住了,鸡却死得冤枉。从效果上看,明眼的鸡们是不会服气的,明眼的猴们也不会被吓住,他只会认为你黔驴技穷。
   批评是件利器,方法不当形成的损害,最终都可以用别的方法修复,但如果从根本上错了,那就无法挽回。恶意的批评,对于那些被批评者来说,就是极大的不尊重,甚至是公然的挑衅,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反击。
   反击的方式虽然各异,有人愤怒,有人悲伤,有人拂袖而去,都是正常的抵抗;也有人会点头哈腰,唯唯诺诺,那只是奉承你的权势;如果沉默甚至微笑,那是他内心的蔑视。作为老板来说,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批评是件利器,若使用不当,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你自己。
    指责别人损失自己
  
   有的人爱指责别人,以为不指责便不能显出自己的高明和权威。其实指责别人对自己是种损失。不管你指点、指示还是指出别人的不足,都是把自己的智慧奉献出来了,都是你思考的结果,可以让人家明白自己的状况和出路。这种奉献本来应该让受者千恩万谢,但因为你抱着责难的态度,就伤害了对方的自尊,从而引起感情上的抵触,遭人讨厌,使人对立。结果,不仅浪费你的智慧,还伤害彼此的感情。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指责呢?只能说这是人性的弱点,就和人要放屁一样,明知道不雅,但非要放了才舒服,也就放了。
   惠而浦中国区副总经理兼商务总监冯克琳,是位女士,女士一般在尊重人方面做得比较好。她对待下属的秘诀就是“平衡”两个字。如果下属发脾气,她不会轻易回应,如果对方是个脾气火爆的人,她会等他平静下来之后,再以强硬的态度对他,既不正面冲突,也不向他示弱。而有的人平时脾气很好,也很能干,当他们发牢骚时,她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找他们谈,因为这些人的牢骚可能发得有道理。
   指责不仅使你的智慧白白奉献,而且损失了良好的人缘。聪明的管理者,首先要学会的是听,既能接收信息,丰富自己,又能有的放矢,后发制人,还能树立一种开放谦和的个人形象,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宽松的管理氛围。
    英雄骑烈马
  
   很多老板都是打工仔出生,干活干惯了,难免留下事必躬亲的习惯,凡事都要插手,都感觉手下人不如自己做得好,结果,虽然事情做好了,其实却是失算:杀鸡用牛刀,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