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商道如水 >

第15章

商道如水-第15章

小说: 商道如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5年11月,59岁的曹德旺正式把总经理的位子交给了原通用(中国)公司先进技术管理部总监刘小稚。
  每个创业的企业领导人最牵挂的莫过于接班人问题,而曹德旺却认为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就在心念。如果把这摊事业作为个人财产锁起来,只留给自己孩子的话,就紧张了;如果定义为天下人都可以接班的话,就不紧张。“江山代有才人出”,肯定有比创业者更有能力的人继续壮大这个企业。
  曹德旺将古人提倡的“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思想发挥在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位置是能者坐的,老板坐在贤者的位子,放手让能者干,当然要有制度规范,既是保护企业,也是保护经理人不犯大过。
  鲁迅跟许广平的一番话对曹德旺影响很深。鲁迅说,孩子长大了如果没有什么本事的话,千万别让他去当什么什么家,以免误人子弟。曹德旺于是想到,自己的孩子做福耀总裁肯定不行,一个人的事情是小事,但公司有6500个职工,养着几万人,不能因小失大。
  当初,曹德旺的儿子在公司当总经理,妹妹当商务总监,但曹德旺坚持曹家全部退出管理。曹诚恳地说服儿子要做好不接班的准备。他说:“因为这个公司太大了,你的道行不够,没有能力去管。而福耀追求的是持久发展的事业,那就要集中天下之智慧,让天下的能人为福耀做事。”
  毋庸讳言,曹德旺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因为,所谓成功,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
  海尔对兼并的企业,一般不做大的人事变动。张瑞敏说:“盘活资产是通过人去实现的,只有首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就是更新观念。”如作为哈佛商学院MBA案例的海尔对红星电器厂的兼并,人还是原来的人,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也没有投入1分钱,只是派去了3个人,结果却是:7月份(兼并当月)亏损700万元,第8、9、10三个月减亏,第5个月即11月份赢亏持平,第6个月赢利150万元;到第18个月,市场排名已由当初的第9位上升到第1位。张瑞敏的确做到了“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的水的境界。
  对佛教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佛教徒喜欢在佛像或菩萨像前供一杯清水。这杯水是生水或是热水都可以,但一定是白水,而不供茶水,或者其他带颜色的水。其实,在佛菩萨像前供一杯清水,并不是给佛菩萨喝的,而是表法的道具。清水在提醒着大家,心要像水一样,清净无染,平静祥和。
  《尚书》说:“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商道中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执行者,只有随时提醒自己做到内心的“净”与“平”,才可能在管理或与人交往中做到“净”与“平”。
  那么,就在自己的手边放一杯清水吧,算是供奉给自己的。

//


水至清则无鱼(1)



  前几年去澳大利亚出差期间,有一天我和朋友在堪培拉市闲逛,看见中国驻澳大使馆前面有一片很大的人工湖,很美,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鱼儿在里面悠然自得地游弋。湖边有一个华裔老人在钓鱼,一会儿就钓上来一条。我就走过去问,这鱼怎么这么好钓?老人笑起来,说,“澳洲的鱼傻呀!因为澳洲人不吃淡水鱼,所以很少有人在湖里钓鱼,鱼也就不知道防范。你看,这么清的水,鱼能看见我在岸边钓鱼,我也能看见鱼如何咬钩,是不是很有趣呀?”
  “真是有趣。”我说。“不过,要是在中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中国人喜欢吃淡水鱼,经常钓鱼、抓鱼,所以鱼对人的警惕性很高。如果鱼在这么清澈的水里,要么被人捞光,要么跑到不为人知的水深处躲避,没有别的出路。”
  “就是啊。”老人说。“所以中国有句古语,叫‘水至清则无鱼’嘛。”
  现在想起来那次的湖边情景和对话,似乎让我对中国传统的容人和处事态度有了更为形象的理解。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对别人要求太严了,自己就会没有伙伴。这正是古人眼中与人相处的“中道”。
  春秋时代,楚庄王有一次在宫殿中与大臣们彻夜饮宴交欢。酒酣耳热之际,突然大殿上的蜡烛被风吹灭了。有人趁暗拉扯了王妃的衣服,王妃急中生智,把那人帽子的缨带扯断,并悄悄告诉楚庄王。庄王此时展现出“领导人”容人的气度,并不想追究此事,立即下令说,今晚君臣痛饮,如果不拉断自己的帽带,就不算喝得畅快。在场的官员纷纷在黑暗中把帽带拉断,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几年后,吴国攻打楚国,楚庄王遇到生命危险。这时,有一位将领奋不顾身保护庄王,并5次冲入敌军阵营奋勇作战。战后,楚庄王召此人来问,那个人跪下说,我就是当年酒醉失礼之人,因为感念您不杀的恩德,自己的这条命早就是您的,今天才有机会报答您的恩情。
  左岸偏左,右岸偏右。
  在现代西方管理体系中,X理论和Y理论占据着主导地位。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首先在他的《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了这两种管理理论。
  麦格雷戈认为,传统的管理方法都属于X理论。X理论的主要假设包括:一、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二、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不愿负任何责任,情愿接受指挥和控制。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以自我为中心。四、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基于这些假设,领导者应该采取的管理方式则是:一、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是无关紧要的。二、管理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广大员工无关,员工的主要责任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三、在报酬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因此,X理论是根据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经济人”假定概括出来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重点只放在物质因素和工作任务上,轻视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在X理论看来,除了少数人能够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感情冲动而成为管理者外,大多数人都符合假设条件,只能受别人管理。以X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传统管理方式视人为物,忽略了人的精神需要,把金钱当成主要激励工具,把惩罚视为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总是从经济利益出发来使用生产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麦克雷戈研究后指出,X理论对人类本性的假设大多是不确切的,由此发展起来的管理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在这一基础上,按照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求层次,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管理方式对具有低层次需要的员工来说是有效的,但是,只有Y理论模式管理才能在高层次需要上激励员工。Y理论的主要假设包括:一、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二、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做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三、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承担责任。四、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有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
  根据Y理论的假设,管理层认为员工在追求自己所认同的目标时,可以做到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管理层的作用是提供一个使员工才能得到发挥的工作环境。麦格雷戈认为,只有一少部分人符合X理论的假定,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有发展自己能力的潜质并可以显示出成效,所以,管理必须转变,必须以不断涌现的行为科学的研究为基础,对人采取完全新的假定。这些新假定对后来的管理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

//


水至清则无鱼(2)



  从实质上看,X理论和Y理论并不是某种管理模式,而是一些关于人性的假设,并且认为可以利用这些假设对人进行管理。相形之下,X理论属于专断型,基本假设人性是恶的,Y理论属于仁慈型,基本假设人性是善的。对于生性本恶的人,必然要用物质手段加以威逼利诱,使他们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而努力。被管理者为了得到需求的物质,而不得不屈服于高压政策,这样,就过得既不开心又虚伪。而对生性本善的人来说,则无需使用无情的手段,只要加以引导和说服就够了。
  由此也产生了一种尴尬局面,那些不能够被说服的人,在管理者眼中就变成了心智不健全的个体。再进一步说,只有管理者才是心智健全的,于是这就又引发了一个怪圈,因为此管理者的上方还有彼管理者,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说,遵从这一理论就要时刻摆出一副善的架势,时刻以下属身份接受训导,这样一来,大家就都过得既不开心又虚伪。
  无论从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方面考察,似乎这两种理论都给双方带来了痛苦,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两种理论假设本身存在偏颇之处,它们都把人规定得机械化了。
  我们作为旁观者可以看出,Y理论仿佛塞纳河的“左岸”,X理论仿佛塞纳河的“右岸”,两岸隔河而治,并且,“左岸”偏左、“右岸”偏右的特征十分明显。可是,人真的可以这样泾渭分明吗?
  实际上,人是很复杂的动物,既不像X理论描述的那么坏,也不像Y理论描述的那么好。不论人之初性本恶还是性本善,在一个人到了工作年龄时,他的二十余年的教育和社会经历,已经使他出离了单纯的善或恶,用无线通讯专业的概念讲,他不会再是精确的“数字模式”,而已经是一种“模拟模式”了。
  所以,中国的管理专家提出了一种“M理论”,就是从中国人的文化和传统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管理理论。“M”代表很多意义,如:中庸(Medium)、人(Man)和管理(Management),等等。
  M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可以简洁地表达为:一、本性假设。人具有遗传而来的本性,如惰性、趋利避害等本性;本性难移,但可以顺其自然,引导利用。二、习惯假设。人能够适应环境,在塑造机制下形成行为习惯;习惯左右着人的许多行为。三、习俗假设。人不仅依靠本性求生存,而且依靠人类群体共通的习俗、文化求生存;文化也左右着人的另一部分行为。四、创新假设。人和人的群体都是自组织系统,都能创新演化,具有创造力,能够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以适应外界环境。
  所以M理论从四个方面倡导人性化管理:一、尊重人的本性,顺其自然加以引导。二、进行行为塑造,利用习惯进行管理。三、营造企业文化,利用文化规范行为。四、注重人的创造力,利用创新推动发展。
  这时,我们可以说,M理论走的是塞纳河的“中庸”的线路,既不偏左,也不偏右,而是延揽左、右两岸,让两岸的不同景致都能汇入塞纳河引领的美景中。
  “品格企业”是怎样炼成的?
  有一个笑话很有意思。一女子到婚姻介绍所征婚,工作人员问她的择偶标准,她说:“他必须是讨人喜欢的、有教养的、能说会道的、爱说爱笑的、爱好体育的、消息灵通的……还有一条,我希望他能终日在家里陪着我。我要他讲话,他就得开口,我感到厌烦,他就得住嘴。”工作人员听了以后,回答说:“我懂了,小姐。我劝您买一台电视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用苛刻的态度要求别人,没有任何包容心,到头来,只能落得个孤家寡人了。
  美国俄克拉荷马市的精瑞公司(KimRayInc。)成立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是一家生产原油开发机械的制造商。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目前都具备生产这种机械的技术。近20年来,生产成本不断上扬,但精瑞公司仍坚持不涨价,以提高生产效率维持足够的利润,因此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能高达全球市场的50%以上。精瑞公司的成功秘诀在于董事长何霆翱(TomHill)从1992年起所推动的企业品格训练计划。刚开始,为了找出生产效率无法提升的原因,他把整个工厂运作的情形录下来,结果发现不少员工消失在镜头下,原来有人花了不少时间四处寻找工具,有人则偷偷跑去喝咖啡休息。
  他发现这种现象后,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开除这些不讲效率或偷懒的员工,而是决定透过品格教育训练,向员工强调井然有序、主动、尽责等多种良好品格特质的重要性。员工在潜移默化下士气大振,原本安装机器的时间从6到8小时,缩短到只要27分钟,效率大为提升。不仅于此,精瑞公司也强调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在石油产业景气度低迷时,精瑞或介绍员工到其他公司暂时安顿,或是鼓励他们到市政府当义工,再由员工薪资提留成立的基金支付薪水差额,以取代遣散员工的常规方式,结果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大幅提高,也赢得了“品格企业”的美誉。

//


水至清则无鱼(3)



  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美国的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在对美国最优秀的43家绩优公司(包括IBM、惠普、麦当劳、杜邦、波音等公司)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之后,总结出了这些公司取得成功的8大要素;其中之一就是“宽严相济、严守原则加灵活的管理”。这与孔子“宽”、“猛”相济的管理策略是不谋而和的。

//


“竞争”还是“竞合”?(1)



  孔子赞赏水,说水“受恶不让,似包”,意思是说,水即使遭遇误解或排斥,也从不为自己申辩,好像有豁达包容的博大胸怀。
  水不仅与世无争,还能对外物的排斥和敌意极尽包容之心,几乎臻于化境,这的确是一种看似愚钝,实则高妙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因为如果以排斥对排斥,以敌意对敌意,那么双方定生怨尤,即使一方一时讨巧或双方最终寻求了和解,毕竟都不是最妥善的相处方式。因为老子说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意思是:调和重大的仇怨,肯定会留有余怨,怎么能把这种调和当作妥善的处理方式呢?所以圣人即使手中掌握着“左契”这样的借据存根,也不肯强迫别人还债。有德行的人,就像掌握“左契”的人那样从容自如;没有德行的人,就像经管租税的人那样斤斤计较。天道对人不偏不倚,但总是帮助善良的人。
  “曹大喜”与“曹大怒”,谁是哥哥?
  初中的历史老师,针对学生学习不求甚解的毛病,讲了一个故事,令我终身难忘,并养成喜欢查字典的好习惯。故事说,过去有一位被认为很有学问的老先生,整天捧着《三国演义》看,一位老乡向他讨教,说自己也在看《三国演义》,看到“曹大喜”、“曹大怒”,不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位老先生想了半天,认真地说:应该是“喜子”大吧。现在想来,虽然这个笑话旨在讽刺老先生不求甚解,但老先生对“喜”与“怒”的判断显然昭示了人性的好恶趋向。毋庸讳言,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喜”,没有人喜欢“怒”,所以“曹大喜”一定是哥哥了。
  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而言,选择“喜”还是“怒”就显得特别重要。选择“喜”,就是选择“妥协”的方式,带来的结果,大多是“双赢”;而选择“怒”,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